专利名称: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安全性及高空间利用性的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简称手术,又俗称开刀,凡指透过外科设备或外科仪器,经外科医师或其它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入人体或其它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改变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目前为止,为了便利外科手术的进行,世界各国已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手术台,用以在外科手术时,支持并放置外科患者。一般而言,习知的手术台具有下列的功能床体的上升与下降、床体的左右侧转、床体的前后翻转及床体的背部、臀部以及脚部段的独立上升与下降。如,中华民国专利公告号503737,其系一种手术台运动变换及侦测装置,系包括有一基座,其上垂直设有一升降机构,而有一运动变换机构装置于升降机构上用以进行前后左右的运动变换功能,前述运动变换机构包括有一主架组件与升降机构结合,而主架组件具有一组左、右油压缸用以推动主架的左右方向转动,而一油压缸则设于升降机构的体侧,并与主架连接用以推动主架组件进行前后方向转动。然,其仅利用一油压缸设于升降机构的体侧,并与主架连接用以推动主架组件进行前后方向转动,由于油压缸系设于升降机构的外侧,造成使用的空间增加,且线路管路均需迁设于较外侧处,使外部线路管路较为混乱,易被使用者无意的碰撞或拉扯,因而造成危险。又如,中华民国专利公告号382262,其系一种医疗用超低位型手术台的运动变换装置,包括有一基座供一升降机构枢设于其上,而升降机构用以推动手术台进行升降运动,前述升降机构系结合一运动变换装置用以变换手术用横卧台的支撑架进行向前或向后或向左或向右或旋转的运动变换,前述运动变换装置包括有一向前或向后推动机构及一向左或向右推动机构,且两者系固定于一管体内、外面上,而该管体即连接于该支撑架下方。然,虽然此手术台设有二向前或向后推动机构(油压管),具有较大的支撑力,由于两外侧设有二向前或向后推动机构,故导致用于向前或向后推动机构的管路及线路必须接于外部,因此较易因碰撞或拉扯到该些管路或线路而造成危险。此外,向前或向后推动机构系主要支撑横卧台的支撑架的倾斜重量,且向前或向后推动机构(油压管)的伸缩行程较长,向前或向后推动机构需要较多的时间以调整角度,而较长的支撑臂易使向前或向后推动机构损坏。因此,如何突破、解决习知技术此类问题缺失,进而提升手术台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诚为业界或有智之士目前应努力解决、克服的重点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其具有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其具有高空间利用[0008]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基座、至少一压力缸,该基座包含一底座、二支撑壁及一旋转轴,该二支撑壁分别设置于该底座上的两侧,该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二支撑壁,且该旋转轴下方设有至少一通槽;该压力缸的下端枢接于该底座的一端,该压力缸的上端枢接于该旋转轴的一侧;其中,该压力缸的伸缩带动该旋转轴的旋转,且该压力缸呈伸长时,该压力缸的上端容置于该通槽内。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透过压力缸的伸缩使旋转轴旋转,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该压力缸呈伸长时,该压力缸的上端容置于一通槽内,可降低旋转轴的高度并获得更好的空间利用性。
[001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0011]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一;[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二;[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区域立体图;[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0016]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区域剖视示意图一;[0017]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区域剖视示意图二 ;[0018]图6C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区域剖视示意图三;[0019]图6D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区域剖视示意图四;[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侧视示意图。[0021]图号对照说明[0022]I 旋转装置10基座[0023]100底座1002第一凸出部[0024]1004第二凸出部102支撑壁[0025]104旋转轴1040第一通槽[0026]1041通槽1042第二通槽[0027]1044第一承载壁1046第二承载壁[0028]1048固定部11 压力缸[0029]12第一压力缸120第一缸体[0030]122第一伸缩轴1220第一端[0031]1222第二端124第一枢接轴[0032]126第三枢接轴14第二压力缸[0033]140第二缸体142第二伸缩轴[0034]1420第一端1422第二端[0035]144第二枢接轴146第四枢接轴[0036]20床板30手术台伸缩支撑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于先前技术的支撑旋转结构大多设于手术台下方支撑柱的外侧,因而造成外部管路与线路的杂乱,再者,大多数的支撑旋转结构均系支撑于支撑柱与床板间,当支撑旋转结构失去作用时,易使上方的病人发生危险,故设计此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以达成高安全性及高方便性的目标。请参考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I主要包含一基座10及至少一压力缸11,该基座10包含一底座100、二支撑壁102及一旋转轴104,该二支撑壁102分别设置于该底座100上的两侧,该旋转轴104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二支撑壁102,且该旋转轴104下方设有至少一通槽1041 ;该压力缸11的下端枢接于该底座100的一端,该压力缸11的上端枢接于该旋转轴104的一侧,且可位于该通槽1041之下。该压力缸11的伸缩可带动该旋转轴104的旋转,且该压力缸11呈伸长状态时,该压力缸11的上端容置于该通槽1041内。请一并参考图2与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一、二,本实用新型如前述仅利用一该压力缸及一该通槽即可,为更方便于说明,于此实施例以二该压力缸及二该通槽作一说明,并未限制该压力缸及该通槽的数量。其中,该旋转装置I包含一基座10、一第一压力缸12及一第二压力缸14。首先,该基座10包含一底座100、二支撑壁102及一旋转轴104,该二支撑壁102设置于该底座100上的两侧,而本实施例的该二支撑壁102以呈三角形板状的外观表示,并非以此为限。该旋转轴104的两端分别枢接并穿设于该二支撑壁102,所以该旋转轴104可自由旋转并受该二支撑壁102的支撑,且该旋转轴104下方设有一第一通槽1040及一第二通槽1042。再者,该第一压力缸12的下端枢接于该底座100的前端,该第一压力缸12的上端枢接于该旋转轴104,且位于该第一通槽1040的后端。又,该第二压力缸14的下端枢接于该底座100的后端,该第二压力缸14的上端枢接于该旋转轴104,且位于该第二通槽1042的前端。如此透过该第一压力缸12及该第二压力缸14的伸缩可使该旋转轴104产生旋转,其中该第一压力缸12及该第二压力缸14可为油压缸、气压缸或其它类型的压力缸。请一并参阅本案图4、图5、图6A、图6B、图6C、图6D,其系上述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区域立体图、俯视图、部分区域剖视示意图一至四,于此再进一步说明该旋转装置I的动作方式。如图所示,图4为该旋转轴104、该第一压力缸12及该第二压力缸14的立体图,而图6A及图6C为图5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6B及图6D为图5BB’线的剖视示意图。当该第一压力缸12缩短(图6A)且该第二压力缸14伸长(图6B)时,该旋转轴104可顺时针旋转;当该第一压力缸12伸长(图6C)且该第二压力缸14缩短(图6D)时,该旋转轴104可逆时针旋转,如可知透过该第一压力缸12与该第二压力缸14的伸缩,可使该旋转轴104旋转。承上述,当该第一压力缸12伸长时,该旋转轴104被带动旋转使该第一压力缸12的前端容置于该第一通槽1040内,如此可避免,该第一压力缸12卡于该旋转轴104的底部而无法旋转。相同的,当该第二压力缸14伸长时,该旋转轴104被带动旋转使该第二压力缸14的前端容置于该第二通槽1042内,如此可避免,该第二压力缸14卡于该旋转轴104的底部而无法旋转。综前所述,透过该第一通槽1040与该第二通槽1042的设置,可减少空间的使用,如此该旋转轴104不需向上设置,且该第一通槽1040与该第二通槽1042可使该旋转轴104能旋转的角度增加。此外,本实施例系透过该旋转轴104的旋转再连动一手术台床板(未图示)旋转,如此以完成手术台旋转的功能,而该旋转轴104与手术台床板的连 接方式非本实施例的特征,在此先不予以赘述。然而,目前习知技术的单轴或双轴的旋转结构(油压管)均系设置于手术台下方支撑柱的外侧,故所需占耗的空间较多,且造成外部线路与管路的混乱,此外,由于旋转结构系支撑于床板,其具有较长的行程与支撑的力臂,当旋转结构突然失去作用时,可能会使床板倾斜,因而危害到病人的安全。本实用新型能解决上述问题,该旋转装置I设于一般手术台床板与支撑柱之间,如此可避免外部结构的复杂化,线路与管路均可集中于中间,以避免管线受到不必要的拉扯,故具有高方便性与安全性。又,该第一压力缸12与该第二压力缸14系用来旋转该旋转轴104,具有较足够的刚性以固定该旋转轴104于一角度,且由于该第一压力缸12与该第二压力缸14均非直接支撑于床板,床板的动量都系被支撑于基座10之上,不会直接使床板发生倾斜,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另,为使降低该旋转轴104的高度及提升该旋转轴104可旋转的角度,该旋转轴104设有该第一通槽1040与该第二通槽1042,如此供该第一压力缸12与该第二压力缸14通过,使整体高度降低并获得更加的空间利用性。再请参阅图2、图3、图6A及图6B,于此再进一步说明旋转装置的细部结构。如图所示,其中该第一压力缸12包含一第一缸体120及一第一伸缩轴122,该第一缸体120的下端枢接于该底座100的前端,该第一伸缩轴122的一第一端1220套设于该第一缸体120内,且该第一伸缩轴122的一第二端1222枢接于该旋转轴104, —般而言,可于该第一缸体120内与第二端1222下充气体或液体,如此使该第一伸缩轴122伸长,相反的,若未充入气体或液体则可使该第一伸缩轴122缩短,其动作方式如现有的油压缸,于此不再赘述油压缸的细部结构。又,该第一通槽1040的两侧延伸设有二第一承载壁1044,且该二第一承载壁1044朝该第一通槽1040的后端延伸。另,该第一压力缸12更包含一第一枢接轴124,其两端系分别穿设于该第二端1222,并枢接于该二第一承载壁1044的底端,而该底座100的前端上更设有一第一凸出部1002,该第一压力缸12更包含一第三枢接轴126,其系垂直穿设于该第一缸体120的下端,并枢接于该支撑壁102与该第一凸出部1002之间。如此可清楚了解该第一压力缸12与该基座10的细部连接关系,透过枢接该第一压力缸12于该旋转轴104与该底座100,可使该第一压力缸12于伸缩时跟着微幅转动。同理,该第二压力缸14包含一第二缸体140及一第二伸缩轴142,该第二缸体140的下端枢接于该底座100的后端,该第二伸缩轴142的一第一端1420套设于该第二缸体140内,且该第二伸缩轴142的一第二端1422枢接于该旋转轴104。又,该第二通槽1042的两侧延伸各设有一第二承载壁1046,且该第二承载壁1046朝该第二通槽1042的前端延伸。另,该第二压力缸14更包含一第二枢接轴144,其两端系分别穿设于该第二端1422,并枢接于该二第二承载壁1046的底端,而该底座100的后端上更设有一第二凸出部1004,该第二压力缸14更包含一第四枢接轴146,其系垂直穿设于该第二缸体140的下端,并枢接于该支撑壁102与该第二凸出部1004之间。如此可清楚了解该第二压力缸14与该基座10的细部连接关系,透过枢接该第二压力缸14于该旋转轴104与该底座100,可使该第二压力缸14于伸缩时跟着微幅转动。请参考图7,其系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侧视示意图,该旋转装置I设于一床板20及一手术台伸缩支撑结构30之间,且该旋转轴104的两侧各包含一固定部1048(参第二、三图),该固定部1048可供该床板20固定,该床板20的两侧连接于该固定部1048,并设于该基座10之上以利用该基座10支撑该床板20。当该旋转轴104旋转时,该床板20可连动于该旋转轴104,以完成手术台的床板的角度调整。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藉由前述构成,透过该第一压力缸12或该第二压力缸14伸缩使该旋转轴104旋转或固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透过该第一压力缸12与该第二压力缸14略呈交叉式设计与该第一通槽1040与该第二通槽1042的容置该第一压力缸12与该第二压力缸14的设置,可降低该旋转轴104的高度并获得更好的空间利用性。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基座,该基座包含一底座、二支撑壁及一旋转轴,该二支撑壁分别设置于该底座上的两侧,该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二支撑壁,且该旋转轴下方设有至少一通槽;至少一压力缸,该压力缸的下端枢接于该底座的一端,该压力缸的上端枢接于该旋转轴的一侧;及其中,该压力缸的伸缩带动该旋转轴的旋转,且该压力缸呈伸长时,该压力缸的上端容置于该通槽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压力缸包含一缸体及一伸缩轴,该缸体的下端枢接于该底座的一端,该伸缩轴的一第一端套设于该缸体内,且该伸缩轴的一第二端枢接于该旋转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通槽的两侧延伸各设有一承载壁,且该承载壁朝该通槽的一端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压力缸更包含一第一枢接轴,其垂直穿设于该伸缩轴的该第二端,并枢接于该承载壁的底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的一端上更设有一凸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压力缸更包含一第二枢接轴,其垂直穿设于该缸体的下端,并枢接于该支撑壁与该凸出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旋转轴的两侧各包含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供一床板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手术台的旋转装置,其系包含一基座、至少一压力缸,该基座包含一底座、二支撑壁及一旋转轴,该二支撑壁分别设置于该底座上的两侧,该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二支撑壁,且该旋转轴下方设有至少一通槽,而该压力缸的下端枢接于该底座的一端,该压力缸的上端枢接于该旋转轴的一侧;其中,该压力缸的伸缩带动该旋转轴的旋转,且该压力缸呈伸长时,该压力缸的上端容置于该通槽内,如此使该旋转轴的高度降低并获得更好的空间利用性。
文档编号A61G13/10GK202761626SQ20122034244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解燕喜 申请人:鼎众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