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390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 型涉及医疗救护设备,特别是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
背景技术
急救中气管切开插管,建立呼吸通道,实施人工呼吸,历来是医疗诊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成为临床各科室挽救生命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各种灾难危机事件抢救中,更处于救命的颠峰,人们通常形容各种艰难险阻时会使用“咽喉要道”、“瓶颈”这样的词语,足以反映呼吸畅通在急救中所处的险、要、急、迫的重要位置。根据临床用途,本项技术在医院各科室频繁使用,如胸外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五官科、创伤急救中心、急诊科、小儿外科、重危监护病房含ICU中心、院前一线各级救护组织含医院急救中心、120急救中心、特种兵医疗队、救护队、手术队、专科ICU、呼吸内科系统和神经内科等。以上穿刺置管技术几乎是所有医疗部门都必须面对的技术操作。但是目前现用的插管方法依然沿袭传统的手术操作模式,或用传统的圆柱型穿刺针芯、筒型置管,不仅因为操作难度很大,受到专业技术制约、环境条件制约、现场救护设备制约,而且创伤大、误伤大、痛苦大、合并症多,还常会延误时间,失去救护机会;此外,业已公开的装备技术虽有了很多改进,并在胸腔穿刺置管方面,研制成由圆变扁、由内芯改外夹板,取得了质的飞跃。然而在气管、环甲膜穿刺置管方面以及更要害的脏腔穿刺置管方面还有很大研究空间需要充实完善,如大腔径的气管插管和导管留置问题;躯体瘦弱,体腔小、胸壁薄弱的婴幼插管误伤问题;旧有的常规装备也有待更新换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和携带方便的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包括上载体和下载体,上载体和下载体之间活动连接;上载体包括上腭板和手柄,下载体包括下腭板与手柄;所述上腭板和手柄之间连接有腭板载体,腭板载体上开设有载体隧道。所述上载体的上腭板尖端设有鹰嘴钩,所述下载体的下腭板尖端设有下腭裂,鹰嘴钩与下腭裂扣合,上载体和下载体中心形成鹰嘴腔,整体呈鹰嘴钩状。所述下腭板上开设有探道。所述鹰嘴钩的长度略长于下腭裂的长度。所述下腭板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上载体和下载体之间通过轴栓连接,轴栓为半圆轴。所述手柄之间通过撬板和滑轨连接在一起。所述撬板采用弹性材料。所述鹰嘴腔与载体隧道连通。[0015]人体的气管质地形如一个软骨性的类圆形筒棒,根据体位的变化和频繁的吞咽动作极易滑动,造成固定操做中的困难和误伤,本实用新型利用仿生学的鹰嘴钩功能结构,鹰嘴钩钩尖锐利,与下腭裂扣合在一起,能按实际要求实施准确定位、固定和穿刺导向;将极易滑动的气管牢固定位,并使刺入的导管再进入管腔后改变方向,既可防止在进行紧急穿刺时误伤咽喉要道的重要器官如气管膜部、食管、大血管、喉返神经等,同时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尖端将置管挤压瘪陷,体积变小,这种形状减少穿刺的阻力和由此带来的疼痛。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随机性强,能以最快速度为上呼吸道梗阻、窒息,张力性血气胸、脓气胸、急性心包填塞等病、伤、提供气管/环甲膜穿刺置管、吸痰、通气、胸腔、心包减压、引流、心肺复苏等。适用于医院临床各科室,尤适用于灾害现场、床旁急救。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下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轴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上腭板,2、下腭板,3、鹰嘴钩,4、下腭裂,5、探道,6、腭板载体,7、轴栓,8、鹰嘴腔,9、载体隧道,10、手柄,11、上载体,12、下载体,13、凹槽,14、撬板,15、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3所示的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包括上载体11和下载体12,上载体11和下载体12之间通过轴栓7连接,轴栓7为半圆轴结构,方便拆装。上载体11包括上腭板I和手柄10,下载体12包括下腭板2与手柄10,下腭板2上开设有探道5,下腭板2顶端开设有凹槽13 ;所述上腭板I和手柄10之间连接有腭板载体6,腭板载体6上开设有载体隧道9。手柄11之间通过撬板14和滑轨15连接在一起,撬板14采用弹性材料使得上载体11和下载体12自然分开。所述上载体11的上腭板I尖端设有鹰嘴钩3,所述下载体12的下腭板2尖端设有下腭裂4,鹰嘴钩3的长度略长于下腭裂4的长度,方便鹰嘴钩3与下腭裂4扣合,上载体11和下载体12中心形成鹰嘴腔8,整体呈鹰嘴钩状。此外,鹰嘴腔8与载体隧道9连通。如图4所示,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可以适用于多种情形的抢救I、吸道异物堵塞窒息的抢救迅速将穿刺管通过载体隧道9穿入业已消毒的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中,单手握紧刺置管器手柄10,使穿刺管经由鹰嘴腔8卡紧在鹰嘴钩3和下腭裂4的扣合处,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头部过伸,消毒颈部皮肤,来不及局部麻醉时,快速用穿刺置管器对准环甲膜或气管中线作皮肤戳孔,对准欲穿刺的环甲膜或气管快速穿刺,为了准确掌握穿刺方向、深度,先使用探针或塑料毛细管穿入探道5内,未见血迹并穿刺通气后,确认穿刺置管器到位后,右手稍稍松开手柄10,使穿刺置管器得鹰嘴微张,左手在鹰嘴腔8侧部捏紧穿刺管,穿刺管沿凹槽13滑入病人呼吸道,到达指定位置后固定穿刺管,最后将半圆轴状的轴栓7抽出,取下穿刺置管器,急速对病人实施通气、吸痰、给氧和心肺复苏等救护处理。2、穿刺的适应范围因伤病情况不同所选体位也不尽相同如果是颈椎脱位高位截瘫,需要置管时,首先是要妥善保证颈椎原位固定体位的情况下,按上述操作程序,进行穿刺置管或根据具备条件通过各种便于实施的通气复苏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是因淹溺误吸大量泥,土,污水等异物,则应选择有利于排除溺水的头低位进行如上的穿刺置管操作和预防感染的治疗。 3、如果患者是急性性心包填塞、血心包、脓心包、急需心包减压时,那么在准确定位情况下,先进行诊断性穿刺,经探道试穿,再酌情行置管引流。
权利要求1.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载体(11)和下载体(12),上载体(11)和下载体(12)之间活动连接;上载体(11)包括上腭板(I)和手柄(10),下载体(12)包括下腭板(2)与手柄(10);所述上腭板(I)和手柄(10)之间连接有腭板载体(6),腭板载体(6)上开设有载体隧道(9)。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体(11)的上腭板(I)尖端设有鹰嘴钩(3),所述下载体(12)的下腭板(2)尖端设有下腭裂(4),鹰嘴钩(3)与下腭裂(4)扣合,上载体(11)和下载体(12)中心形成鹰嘴腔(8),整体呈鹰嘴钩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腭板(2)上开设有探道(5)。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鹰嘴钩(3)的长度略长于下腭裂(4)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腭板(2)顶端开设有凹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体(11)和下载体(12)之间通过轴栓(7)连接,轴栓(7)为半圆轴。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1)之间通过撬板(14)和滑轨(15)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撬板(14)采用弹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鹰嘴腔(8)与载体隧道(9)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救护设备,特别是一种鹰嘴钩型穿刺置管器。包括上载体和下载体,上载体和下载体之间活动连接;上载体包括上腭板和手柄,下载体包括下腭板与手柄;所述上腭板和手柄之间连接有腭板载体,腭板载体上开设有载体隧道。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随机性强,能以最快速度为上呼吸道梗阻、窒息,张力性血气胸、脓气胸、急性心包填塞等病、伤、提供气管、环甲膜穿刺置管、吸痰、通气、胸腔、心包减压、引流、心肺复苏等。适用于医院临床各科室,尤适用于灾害现场、床旁急救。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2761394SQ2012204062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张世范, 高炜, 刘传兰, 李庆新, 孟辉, 刘蕙萍, 向兰 申请人:张世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