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直接固位式微型骨缝扩张成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骨缝扩张成骨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产品。
背景技术:
当前,骨扩张成骨技术广泛应用于口腔科、骨科、颅脑外科等领域。它是解决骨缺损、骨发育不足的理想手段。骨扩张成骨技术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骨切开后牵张成骨技术,其二是骨缝扩张成骨技术。前者创伤大,牵引后可能存在骨块坏死及二次手术取出牵引器等缺点。与骨切开后牵张成骨技术相比,骨缝扩张成骨技术具有无或很少有创伤、无手术并发症、痛苦少、牵引成骨后无需二次手术、牵引效果好等优点,易为患者接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骨缝扩张成骨装置主要利用螺旋扩大装置作为加力单位,通过牙齿间接固位推动骨缝扩张成骨。这种装置有两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加力时骨缝承受到的瞬间扩张力非常大;加力的方式是间断性的,不利于骨缝的生理性成骨。同时使用该装置将产生以下两个副作用:一是间接固位体,即扩张力的承载主体——基牙异常倾斜移动;二是基牙的颊侧牙槽骨往往发生病理性吸收。因而,迫切需要对这种扩张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革新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缝扩张成骨装置,制造出一种具有生理性扩张成骨效果的骨缝扩张成骨装置,提高临床扩张成骨的质量与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一个不锈钢支架组成,支架内有螺旋推动装置及弹簧缓冲装置,支架上有直接固位孔。螺旋推动装置与弹簧缓冲装置可以同时使用,而且弹簧缓冲装置可以设置在本骨缝扩张成骨装置的任何位置。通过支架上的直接固位孔将本装置直接固定在骨缝两侧的骨组织上,螺旋推动装置推动时产生的力经弹簧缓冲装置缓冲后缓慢释放到骨缝两侧的骨组织,推动骨缝扩张成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螺旋扩大装置瞬间张力过大及间断性加力的缺点,保证了骨缝牵引成骨的效果。同时,由于采用了直接固位,使扩张的力直接传递到骨缝两侧的骨组织,力的使用效率得以提升,又避免了基牙及其周围牙槽骨的损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改当前骨缝扩张成骨装置的弊端,通过直接在骨缝两侧施加扩张力,使扩张成骨的质量及效率显著提高。本发明专利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将广泛适用于口腔科、颅脑外科等领域,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医学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中1.不锈钢支架,2.固位孔,3.螺旋推动装置,4.弹簧缓冲装置,5、6.导轨,7、8、9.活动挡板,10.加力孔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
图1所示,不锈钢支架I由两根光滑的导轨5、6及三片活动挡板7、8、9组成,通过挡板7、9两端的固位孔2直接固定在骨缝两侧的骨组织中。螺旋推动装置3位于两片挡板7、8之间,弹簧缓冲装置4位于两片挡板8、9之间。旋转螺旋推动装置3上的加力孔10,产生的推力经过弹簧缓冲装置4持续、缓慢地释放到挡板7、9上,达到推动骨缝往两侧扩张、进而成骨的目的。骨缝扩张后,骨缝两侧的成骨细胞逐渐转化为骨细胞,从而达到骨缝扩张成骨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骨缝扩张成骨装置,用于骨缝两侧直接固位后进行骨缝扩张成骨,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支架(1),支架上具有直接固位作用的固位孔(2),支架内具有螺旋推动装置(3)及弹簧缓冲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缝扩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推动装置(3)与弹簧缓冲装置(4)可以同时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缝扩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缓冲装置(4)可以设置在本骨缝扩张成骨装置的任何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缝扩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材质为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缝扩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位作用通过直接固位孔(2)直接固定在骨缝两侧的骨组织。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骨缝扩张成骨装置,用于骨缝两侧骨组织直接固位后的骨缝扩张成骨。该装置由不锈钢支架组成,支架两侧具有直接固位用的固位孔,支架内具有螺旋扩张装置及弹簧缓冲装置。螺旋扩张装置产生的力经由弹簧缓冲装置缓冲后,将扩张力持续、柔和地释放到骨缝的两侧,推动骨缝扩张成骨,提高骨缝扩张成骨的质量及效率。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2920319SQ20122059634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阮文华, 黄美丽 申请人:阮文华, 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