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积液引流管调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51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体积液引流管调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积液引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人体积液引流管调速装置。
背景技术
当人体出现病变时,体内经常出现积液,这些积液对人体健康非常的不利,比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或其它部位的积液,这些积液应及时清除,在临床医疗中,经常使用引流术清除积液,具体过程是:在病变部位置入引流管,按一定流速将积液引流出来。由于病变部位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粗细的引流管,而且引流时要严格控制流速,一般较常采用流速控制装置,但是该装置仅适用较小直径的引流管,安装时还需要自引流管端部穿入,极易污染引流管端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体积较小、便于安装维护的一种人体积液引流管调速装置。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体积液引流管调速装置,包括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嵌装在一圆柱形的法兰座上端凸起内,该法兰座上端凸起外缘制出外螺纹且啮合连接一压盖,该压盖与法兰座下端部所制凸台分别压接在所述引流管的上端和下端。而且,所述法兰座上端凸起两侧对称制出两个缺口,该两个缺口的底部制出向法兰座外侧延伸的托板。·而且,所述托板嵌装在所述引流管和所述凸台之间且其上端面为弧形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法兰座上端凸起两侧对称制出两个缺口,该两个缺口底部制出向法兰座外侧延伸的托板,凸起上啮合压盖,该压盖和托板分别压接在引流管的上端和下端,由于缺口的宽度很大,可适应不同直径的引流管,而且直接在引流管外缘安装即可,无需自引流管端部穿入,降低了污染的风险,而且通过压盖的旋紧或旋松可自由控制引流管的流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拆除压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放大左视图,逆时针扭转90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一种人体积液引流管调速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引流管1,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所述引流管嵌装在一圆柱形的法兰座4上端凸起内,该法兰座上端凸起外缘制出外螺纹且啮合连接一压盖3,该压盖与法兰座下端部所制凸台5分别压接在所述引流管的上端和下端。优选的方案是:法兰座上端凸起两侧对称制出两个缺口 7,该两个缺口的底部制出向法兰座外侧延伸的托板2。托板嵌装在所述引流管和所述凸台之间且其上端面为弧形面。本实施例由现有的塑料矿泉水瓶或饮料瓶制成,法兰座及上端凸起为瓶体上端的瓶嘴,压盖为瓶盖,在上述凸台下为瓶体6,制作时,将大部分瓶体剪除,留下的部分便于医务人员握持操作,由于采用塑料材质,重量较轻,对引流管影响小,缺口可根据情况设置宽度为小于2厘米,可适应不同直径的引流管。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1.将引流管放置在缺口内,然后安装压盖。2.逐渐旋紧压盖,使引流管内的流速符合要求,开始引流。3.在引流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压盖的旋紧或旋松,直至完成引流。本实用新型中,法兰座上端凸起两侧对称制出两个缺口,该两个缺口底部制出向法兰座外侧延伸的托板,凸起上啮合压盖,该压盖和托板分别压接在引流管的上端和下端,由于缺口的宽度很大,可适应不同直径的引流管,而且直接在引流管外缘安装即可,无需自引流管端部穿入 ,降低了污染的风险,而且通过压盖的旋紧或旋松可自由控制引流管的流速。
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积液引流管调速装置,包括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嵌装在一圆柱形的法兰座上端凸起内,该法兰座上端凸起外缘制出外螺纹且啮合连接一压盖,该压盖与法兰座下端部所制凸台分别压接在所述引流管的上端和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积液引流管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座上端凸起两侧对称制出两个缺口,该两个缺口的底部制出向法兰座外侧延伸的托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积液引流管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嵌装在所述引流管和所述凸台之·间且其上端面为弧形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积液引流管调速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嵌装在一圆柱形的法兰座上端凸起内,该法兰座上端凸起外缘制出外螺纹且啮合连接一压盖,该压盖与法兰座下端部所制凸台分别压接在所述引流管的上端和下端。本实用新型中,法兰座上端凸起两侧对称制出两个缺口,该两个缺口底部制出向法兰座外侧延伸的托板,凸起上啮合压盖,该压盖和托板分别压接在引流管的上端和下端,由于缺口的宽度很大,可适应不同直径的引流管,而且直接在引流管外缘安装即可,无需自引流管端部穿入,降低了污染的风险,而且通过压盖的旋紧或旋松可自由控制引流管的流速。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3139338SQ2012206968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陈浩东, 王悦 申请人:陈浩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