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06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
背景技术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溃疡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肠最为常见,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基本相 似,明确诊断主要靠胃镜检查。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类似,是由于肠黏膜被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多见于青壮年,主要依靠胃镜进行确诊。目前认为,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足以抵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蚀。但是,当某些因素损害了保护机制中的某个环节就可能发生胃酸及蛋白酶侵蚀自身黏膜而导致溃疡的形成。当过度胃酸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也可能导致溃疡发生。近年的研究已经表明,幽门螺杆菌和非留体抗炎药是损害胃肠保护机制导致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此外,药物,应激,激素也可导致溃疡的产生,各种心理因素及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可诱发溃疡的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临床表现有上腹痛及上腹不适等,绝大部分人可出现各种消化不良的症状,但是有的也无任何症状,直至出现并发症。其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穿孔。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主要有嗳气、反酸、上腹胀、胸骨后烧灼感、恶心、呕吐、纳差等。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是由于贲门松弛,恶心、呕吐多反映溃疡可能提示溃疡处于活动期。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目前临床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有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和手术疗法。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粘膜保护剂和胃肠动カ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需要联合用药,一线治疗方案是以PPI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治疗方案;手术疗法主要应用于大出血药物不能控制、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溃疡、高度怀疑癌变等情況。西医药物治疗方法存在治疗周期长、效果不稳定等缺点,手术治疗存在手术风险,术后愈合慢等不足之处。十二指肠溃疡的ー个重要特点在于其是ー种身心疾病。患者的精神压カ往往较大,其临床症状与功能性胃肠病所致的各种消化不良症状交叉出现,故某些患者经足够的疗程的根除治疗后,经过内镜检查证实溃疡已愈合,但消化不良症状缓解却欠佳,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精神负担较重,睡眠不佳,长期以往,消化不良的症状只会越来越严重。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皆是由中焦虚寒、胃阳被遏、脾胃阳虚、气滞血瘀所引发,要彻底根除胃肠溃疡,需从根本入手,以散寒温中、宣通阳气、止血化瘀、制酸止痛的中药材配伍炮制,求温养脾胃、活血生肌之效,达到缓解症状、根除病患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具有散寒温中、止血化瘀、制酸止痛、宣通阳气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溃疡均具有很好的疗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甘草75 100份白芨70 90份广木香65 85份香橼皮60 80份陈皮60 75份苏梗55 70份川楝子50 65份马尾连45 60份香附40 55份佛手35 50份延胡索30 45份乌贼骨25 40份积实20 35份柴胡15 30份蒲公英10 25份煅瓦榜5 20份。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甘草78 95份白芨72 88份广木香68 82份香橼皮63 78份陈皮63 73份苏梗58 68份川楝子52 62份马尾连48 58份香附43 52份佛手38 48份延胡索32 43份乌贼骨28 38份积实23 32份柴胡18 28份蒲公英12 22份煅瓦榜6 18份。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甘草82 90份白芨75 85份广木香70 80份香橼皮65 75份陈皮65 70份苏梗60 65份川楝子55 60份马尾连50 56份香附45 50份佛手42 46份延胡索34 40份乌贼骨30 36份
积实25 30份柴胡20 25份蒲公英14 20份煅瓦榜8 15份。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甘草84份白芨78份广木香73份香橼皮68份陈皮67份苏梗62份川楝子57份马尾连52份香附47份佛手44份延胡索36份乌贼骨32份枳实27份柴胡22份蒲公英16份煅瓦楞10份。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エ艺步骤(I)将马尾连、乌贼骨、煅瓦楞混合后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2)将香附、延胡索用醋拌匀,浸润,至醋完全被吸净后,用文火炒至微干,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3)将甘草、白芨、广木香、香橼皮、陈皮、苏梗、川楝子、佛手、枳实、柴胡、蒲公英放入容器中,加入八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9 12小时,取浸液;在剰余的药渣中再加入六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6 8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蒸发浓缩为60°C环境下相对密度1. 15 1. 20的稠膏,备用。(4)将步骤(I)、步骤(2)所得的细粉,与步骤(3)制得的稠膏混合,加入凡士林,用姜汁调和均匀后,速冻成粉,以现代科学エ艺制备为片剂产品。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カ;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脚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本草纲目》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ニ种乳石毒,解一千ニ百般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镇痉镇咳、降血压、降血脂、抗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等疾病,此外还具有抗胃溃疡、抗胃炎作用。白芨味苦;甘;湿;性微寒。入肺;肝;胃经。止咳祛痰;活血止血。主治咳嗽痰多;咳血;乳腺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日华子本草》载“止邪、血邪,痢疾,赤眼,症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瘿,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芨富含胶质、淀粉、挥发油等,有效抵抗杆菌,抑制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广泛应用于各类外伤出血。广木香味辛;苦;性寒;有小毒。入肺;胃经。行气止痛;解毒消肿;平肝降压。主治胸胁脘腹疼痛;疝气痛;肠炎;下痢腹痛;咳嗽痰喘;蛇虫咬伤;痈肿疔疮;湿疹;皮肤瘙痒;高血压病。《本草逢原》载“治大肠,治头风,瘙痒,秃疮。”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广木香总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型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机体防御机能,此外还有镇静、催吐作用。香橼皮味辛;苦;酸;性温。入肝;肺;脾经。理气降逆;宽胸化痰。主治胸腹满闷;胁肋胀痛;咳嗽痰多。《本草再新》载“平肝舒郁,理肺气,通经利水,治腰脚气。”现代 医学研究证实,香橼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能促进肠胃里蠕动和消化液成分,排除肠内积气,并有祛痰、抗炎、抗病毒,以及预防冻伤和抑制醛还原酶的作用。陈皮味辛;甘;性寒。入脾;胃经。下气;调中;化痰;醒酒。主治饮食失调;上气烦满;伤酒ロ渴。《日华子本草》载“皮炙作汤,可解酒毒及酒渴,伤寒饮食劳复者,浓煎汁服。”医学临床研究表明,陈皮所含的橙皮苷可抑制胃溃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调整肠胃功能以及抗炎作用,其挥发油具有祛痰、平喘、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等作用,此外还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和利胆等作用。苏梗味辛;性温。归肺;脾经。顺气消食;止痛;安胎。主治食滞不化;脘腹胀痛;感冒;胎动不安。《四川中药志》载“下气宽胸,行里化痰,消食,治胸闷,噎膈反胃及心绞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苏梗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机体发汗解热,此外还有利尿、祛痰等作用。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主治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本草求原》载“治淋病茎痛引胁,遗精,积聚,诸逆冲上,溲下血,头痛,牙宣出血,杀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川楝子所含的川楝素有驱蛔虫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的抗肉毒中毒功效。马尾连味苦;性寒。归心;肝;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疮疡肿毒;目赤肿痛;感冒发热;癌肿。《西藏常用中草药》载“清热解毒,祛风凉血,消炎止痢。治結膜炎,传染性肝炎,痈肿疮疖,痢疾。叶、花治关节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马尾连所含的非替定碱有降压作用,有消炎、镇痛、降温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结膜炎、传染性肝炎等病症。香附味辛;性微寒;无毒。归肝;肺;脾;胃;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纲目》载“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女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胎前产后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香附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强心、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防治高脂血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佛手味辛;苦;性温。入肝;胃;脾;肺经。舒肝理气;和胃化痰。主治肝气郁结之胁痛;胸闷;肝胃不和;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嗳气 ’恶心;久咳痰多。《本草再新》载“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佛手有平喘祛痰作用,对抗气管收缩,迅速缓解胃、肠和胆囊的张力増加,延长惊厥发生时间,预防心律失常,增强毛血管的抵抗力,减少肾上腺维生素C的排出,此外还有抗炎、抗微生物活性的作用。延胡索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肝;胃;心;肺;脾经。活血 ,散'厳;理气;止痛。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纲目》载“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延胡索有显著的镇痛、镇静、催眠、安定作用,兴奋胃肠平滑肌,显著扩张冠状血管,能引起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对肌肉有松驰作用。乌贼骨味咸;潘;性温。入肝;肾经。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本草经疏》载“咸温 入肝肾,通血脉而祛寒湿,入肝胆,舒营气,温而燥湿,又主疮多脓汁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乌贼水煎液有显著的抗辐射作用,能明显促进骨缺损修复。枳实味苦;辛;性寒。入脾;胃;肝;心经。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結;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药品化义》载“枳实专泄胃实,开导坚结,故主中脘以治血分,疗脐腹间实满,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结胸,通便闭,非此不能也。若皮肤作痒,因积血滞于中,不能营养肌表,若饮食不思,因脾郁结不能运化,皆取其辛散苦泻之力。”枳实能缓解小肠痉挛,増加胃肠收缩节律,促使胆囊收縮,増加奥狄氏括约肌张力,抑制血栓形成,特别是具有抗溃疡的功效。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胃下垂。《日华子本草》载“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消痰止嗽,润心肺,胸胁气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柴胡含挥发油、脂肪等成分,其煎剂有解热作用,井能抑制疟原虫的生长发育,对结核杆菌及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尤其是柴胡所含的皂甙,有镇静镇痛作用,并具有抗肝损伤、防止脂肪变性及纤维增生、降低转氨酶及利胆的功用,现广泛用于急性肝炎、胆道炎症及肋间神经痛等疾患,均有一定疗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痈;肠痈;痒腮;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火;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滇南本草》载“治诸疮肿毒,颓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薄公英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使用,对某些疾病表现出广谱抗菌素的功效,有一定的抗病毒功能。煅瓦楞味甘;咸;性平。入肝;脾;胃经。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主治瘰疬;癥瘕痞块;顽痰久咳;胃痛吐酸;牙疳;外伤出血;冻疮及烫火伤。《纲目》载“咸走血而软坚,故能消血块,散痰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煅瓦楞用于治气血癥瘕有明显的疗效,富含大量碳酸钙,少量镁、鉄、硅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及有机质,对核素锰有特异的富集能力,临床上主要用于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选材合理,针对引发十二指肠溃疡的中焦虚寒、胃阳被遏、脾胃阳虚、气滞血瘀等致病因,从提高消化系统活力入手,激活机体免疫机制,达到散寒温中、止血化瘀、制酸止痛、宣通阳气的目的,缓解溃疡症状,临床使用证明,吸收好,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十二指肠的治愈率较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ー步阐述。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甘草90g白友85g广木香80g香橼皮76g陈皮72g苏梗68g川楝子63g马尾连58g
香附53g佛手47g延胡索42g乌贼骨38g枳实32g柴胡28g蒲公英22g煅瓦楞18g。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的エ艺步骤为(I)将马尾连、乌贼骨、煅瓦楞混合后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2)将香附、延胡索用醋拌匀,浸润,至醋完全被吸净后,用文火炒至微干,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3)将甘草、白芨、广木香、香橼皮、陈皮、苏梗、川楝子、佛手、枳实、柴胡、蒲公英放入容器中,加入八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9 12小时,取浸液;在剰余的药渣中再加入六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6 8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蒸发浓缩为60°C环境下相对密度1. 15 1. 20的稠膏,备用。(4)将步骤(I)、步骤(2)所得的细粉,与步骤(3)制得的稠膏混合,加入凡士林,用姜汁调和均匀后,速冻成粉,以现代科学エ艺制备为片剂产品。用法用量成人毎日3次,毎次ロ服0. 5 0. Sg,饭后ー小时用温开水送服,重症患者每日4次,每次ロ服0. 6 1. 0g,一般I 3个疗程起效,重症患者2 4个疗程起效。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甘草88g白友85g广木香78g香橼皮75g陈皮70g苏梗66g川楝子60g马尾连56g香附50g佛手46g延胡索42g乌贼骨36g枳实30g柴胡26g蒲公英20g煅瓦楞16g。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エ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甘草86g白芨82g广木香75g香橼皮70g陈皮68g苏梗64g川楝子58g马尾连54g香附48g佛手45g延胡索38g乌贼骨34g枳实28g柴胡23g蒲公英18g煅瓦楞12g。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エ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甘草84g白芨78g广木香73g香橼皮68g陈皮67g苏梗62g川楝子57g马尾连52g香附47g佛手44g延胡索36g乌贼骨32g枳实27g柴胡22g蒲公英16g煅瓦楞10g。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エ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2 55岁,平均年龄42. 6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9年,平均6. 8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9 57岁,平均年龄41. 4岁,病程最短者7个月,最长者12年,平均7. 4年。两组资历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成人毎日3次,毎次ロ服0.6g,重症患者毎日4次,毎次ロ服1. 0g,9天为ー个疗程。对照组分别予胃酸分泌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櫞酸铋钾、米索前列醇等)以及胃肠动カ药。3、疗效判定(I)痊愈疼痛、嗳气、反酸、上腹胀、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消失。(2)好转上述症状明显好转,或发作频率明显下降。(3)无效症状同施治前无明显差异。4、结果治疗组中治愈27例,好转9例,无效4例,治愈率67. 5%,总有效率90. 0%。对照组中治愈8例,好转11例,无效21例,治愈率20. 0%,总有效率47. 5%。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资料显示,本发明所述药物对十二指肠溃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尤其适用于嗳气、反酸、上腹胀、胸骨后烧灼感症状的贲门松驰指征,对出血、穿孔等手术疗法的术法护理也有极佳的效果,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甘草75 100份白芨70 90份广木香65 85份香橼皮60 80份 陈皮60 75份苏梗55 70份川楝子50 65份马尾连45 60份 香附40 55份佛手35 50份延胡索30 45份乌贼骨25 40份 积实20 35份柴胡15 30份蒲公英10 25份煅瓦榜5 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甘草78 95份白芨72 88份广木香68 82份香橼皮63 78份 陈皮63 73份苏梗58 68份川楝子52 62份马尾连48 58份 香附43 52份佛手38 48份延胡索32 43份乌贼骨28 38份 积实23 32份柴胡18 28份蒲公英12 22份煅瓦榜6 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甘草82 90份白芨75 85份广木香70 80份香橼皮65 75份 陈皮65 70份苏梗60 65份川楝子55 60份马尾连50 56份 香附45 50份佛手42 46份延胡索34 40份乌贼骨30 36份 积实25 30份柴胡20 25份蒲公英14 20份煅瓦榜8 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甘草84份白芨78份广木香73份香橼皮68份 陈皮67份苏梗62份川楝子57份马尾连52份 香附47份佛手44份延胡索36份乌贼骨32份 枳实27份柴胡22份蒲公英16份煅瓦楞10份。
5.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马尾连、乌贼骨、煅瓦楞混合后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2)将香附、延胡索用醋拌匀,浸润,至醋完全被吸净后,用文火炒至微干,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3)将甘草、白芨、广木香、香橼皮、陈皮、苏梗、川楝子、佛手、枳实、柴胡、蒲公英放入容器中,加入八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9 12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六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6 8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蒸发浓缩为60°C环境下相对密度1. 15 1. 20的稠膏,备用。
(4)将步骤(I)、步骤(2)所得的细粉,与步骤(3)制得的稠膏混合,加入凡士林,用姜汁调和均匀后,速冻成粉,以现代科学工艺制备为片剂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护理的药物,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甘草75~100份、白芨70~90份、广木香65~85份、香橼皮60~80份、陈皮60~75份、苏梗55~70份、川楝子50~65份、马尾连45~60份、香附40~55份、佛手35~50份、延胡索30~45份、乌贼骨25~40份、枳实20~35份、柴胡15~30份、蒲公英10~25份、煅瓦楞5~20份。本发明选材合理,针对引发十二指肠溃疡的中焦虚寒、胃阳被遏、脾胃阳虚、气滞血瘀等致病因,从提高消化系统活力入手,激活机体免疫机制,达到散寒温中、止血化瘀、制酸止痛、宣通阳气的目的,缓解溃疡症状,临床使用证明,吸收好,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十二指肠的治愈率较高。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007049SQ2013100019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日
发明者王子乐, 辛丽娟 申请人:王子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