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854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创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对口腔溃疡有明显治疗作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溃瘍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RAS)>复发性口腔溃瘍(recurrent oral ulcer,R0U)、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hthae)或cankersores ; 口腔溃疡,民间一般称之为“口腔上火”或“口疮”,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多见,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溃疡局部灼痛明显,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严重者还会影响食欲,对日常饮食造成极大不便。目前主要是治疗方法是采用:1:5000呋喃西林液、3%硼酸液、朵贝液、3%碳酸氢钠(俗称的小苏打)、1%过氧化氢等进行治疗,也有采用西瓜、浓茶、冰硼散、柿霜、芭蕉叶、清火中药药方(甘草5g,砂仁5g,竹叶10g,黄柏10g)、吴茱萸等进行治疗;这些药物治疗的最大不足是见效慢,往往需要治疗数天甚至数周,病人要受很长时间的痛苦,并且有些药物的毒副性还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治愈口腔溃疡快,一般是可一天见效、两至三天痊愈,并且治疗简单,也不会给病人带来象打针等一样的副加痛苦;其由纯中药制成,毒副性很少;其还对扁桃体炎、创伤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其原料药常见、便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其主要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青蒿27 33份、柳叶13 18份、扁蓄18 22份、海金沙11 16份、淡竹叶18 22份。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质量份配比为:青蒿29 32份、柳叶15 17份、扁蓄19 21份、海金沙13 15份、淡竹叶19 21份。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质量份配比为:青蒿27 30份、柳叶13 16份、扁蓄18 20份、海金沙11 14份、淡竹叶18 20份。本发明还进一步的优选质量份配比为:青蒿30 33份、柳叶16 18份、扁蓄20 22份、海金沙14 16份、淡竹叶20 22份。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质量份配比为:青蒿30份、柳叶16份、扁蓄20份、海金沙14份、淡竹叶20份。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一、称取原料
按如下质量份配比称取原料:青蒿27 33份、柳叶13 18份、扁蓄18 22份、海金沙11 16份、淡竹叶18 22份;
二、将称得的原料粉碎,混合(也 可以是先混合,再粉碎,这属于等同技术),得到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本发明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步骤:
三、封装,用塑料袋或玻璃瓶进行密封包装,制得包装后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第二步所述的粉碎后的药物的颗粒度为100 300 目。本发明还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优选质量百分比为:青蒿29 32份、柳叶15 17份、扁蓄19 21份、海金沙13 15份、淡竹叶19 21份。本发明用到的主要符号及名称解析如下:
:数值范围,例如I 5表示I至5。本发明用到的主要原料药说明如下:
青蒿:《本草纲目》记载:释名: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气味:(吐、莖、根、子)苦、寒、无毒;主治:1、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时及临星时各用温酒送下,2、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米汤送下,此方名“青蒿丸”,3、疟疾寒热。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月艮,4、温疟(只热不冷,痰多),用青蒿二两,在童便不浸过,焙干,加铅丹半两,研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调下,5、赤白痢。用青蒿、艾叶等分,同豆豉捣用饼,晒干。每用一饼,以水一碗半煎服。此方名“蒿豉丹”,6、酒痔便血。用青蒿叶或青蒿茎,研为末。便前用冷水,便后用水酒调服,7、刀伤。用青蒿捣封伤口,血止即愈。又方:用青蒿、麻叶、石灰等分,一起捣烂晒干,临用时研成末搽伤处,8、牙齿肿痛。用青蒿一把,煎水嗽口,9、耳出脓汁,用青蒿末棉裹塞耳中,10、鼻中息肉。用青蒿灰、石砂等分,淋汁熬膏点息肉上。柳叶:《中药大辞典》记载:基原为杨柳科柳属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L.的叶;原植物参见“柳枝”条;此外,同属植物细柱柳Salix gracilistyla Miq,其叶亦作柳叶入药,分布于东北地区;采收加工5 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药材柳叶FoliumSalicis Babylonicae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性状,叶狭披针形,长9 16 cm,宽0.5 1.5 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边缘有锯齿,全体灰绿色或淡绿棕色,有叶柄,长
0.5 lcm。质地柔软,气微,味微苦、涩;成分茎叶含鞣质;药性苦,寒。归肺、肾、心经,1.《本草纲目》:“苦、寒,无毒”,2.柴裔《食鉴本草》:“味苦,平”,3.《本草再新》:“柳头(枝梢嫩叶)味苦,性凉。人心、脾二经。”;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尿,平肝,止痛,透疹。主治咳喘,热淋,石琳,白浊,高血压病,痈疽肿毒,烫火伤,关节肿痛,牙痛,痧疹,皮肤痛痒。1.《别录》:“疗心腹内血,止痛。”2.《日华子》:“治天行热病,疗疮,传尸骨蒸劳,汤火疮毒人腹热闷,服金石药人发大热闷;并下水气;煎膏续筋骨,长肉止痛;牙痛煎含。”,
3.《本草纲目》:“疗白池,解丹毒。”,4.《本草再新》:“柳头平肝,发(散)热,能托能升,败毒,发斑。治小儿疹痘等症。”,5.《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气管炎,尿道炎,膀胧炎,膀胧结石,高血压病;外用治关节肿痛,痈疽中毒,皮肤痰痒。”
海金沙:《本草纲目》记载:释名,竹园荽;气味,甘、寒、无毒;主治:1、热淋急痛。用海沙草阴干,研末。每服二钱,煎生甘草汤调上。药中加滑石亦可。2、小便不通,脐下闷满。用海金沙一两、腊南茶半两、一起捣碎。每服三钱,生姜、甘草煎汤送下。一天服二次。3、小便膏淋如油。用海金沙、滑石各一两,甘草梢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麦门冬煎汤服。一天服二次。4、血淋。用海金沙研为末。每服一钱,用沙糖水送下。5、脾湿肿满(腹胀如鼓,气喘,不能俯卧)。用海金沙三钱,白术四两、甘草半两、黑牵牛头一两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能泻为好。此方名“海金沙散”。淡竹叶:《本草纲目》记载:释名,根名碎骨子;气味,甘、寒、无毒;主治,(叶)去烦热,利小便,消心;(根)堕胎、催生。扁蓄:一年生草本,高l(T40cm,常有白粉;茎丛生,匍匐或斜升,绿色,有沟纹,叶经生,叶片线形至披针形,长I 4cm,宽6 10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近无柄;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显脉纹。花I 5朵簇生叶腋,露出托叶鞘外,花梗短,基部有关节;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暗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 ;花柱3裂。瘦果卵形,长2mm以上,表面有棱,褐色或黑色,有不明显的小点;花果期5 10月。名称出处:扁蓄出自《神农本草经》;《尔雅》郭璞注:扁蓄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傍,可食,又杀虫;《本草图经》:篇蓄,今在处有之。春中布地生道傍,苗似瞿麦,叶细绿如竹,赤茎如钗股,节间花出,甚细微,青黄色,根如蒿根。四月、五月采苗阴干。方书亦单用治虫。葛洪小儿蛔方,煮汁令浓,饮之即瘥。异名同解:扁蓄,竹(《诗经》),扁竹(《本经》),扁筑(《说文》),畜辩、扁蔓(《吴普本草》),扁蓄(《局方》),地扁蓄、编竹(《履巉岩本草》),扁畜(《救荒本草》),粉节草、道生草( 《纲目》),扁竹(《本草崇原》),扁竹寥、乌寥(《中国药植志》),大蓄片(《南京民间药草》),野铁扫把、路柳、疳积药(《贵州民间方药集》),斑鸠台(《安徽药材》),蚂蚁草、猪圈草、桌面草、路边草、七星草、铁片草、竹节草(《江苏植药志》),扁猪牙(《东北药植志》),残竹草(《滇南本草》整理本),妹子草、大铁马鞭、地寥、牛鞭草(《中药志》),牛筋草(《陕西中药》。药用来源:为寥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L.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各地均产;夏季采收,晒干,切碎,生用叶子互生,披针形,全草入药。药性功效:苦,微寒;归膀胱经;该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主要用于淋痛及湿疹。1.利水通淋用于湿热淋证,可治疗泌尿系感染、结石、血尿等。2.杀虫止痒可治疗蛲虫等寄生虫病。亦可煎汤外洗治疗皮肤疮疹、瘙痒。3.治赤白痢,黄疸。《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本发明的药物对口腔溃疡的治愈快,一般是可一天见效、两至三天痊愈,并且治疗简单,也不会给病人带来象打针等一样的副加痛苦;由纯中药制成,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毒副性很少;其还对扁桃体炎、创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临床资料和实施例,但其对发明的范围无任何限制。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实施例,但其对发明的范围无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例方式发明人在质量配比为青蒿27 33份、柳叶13 18份、扁蓄18 22份、海金沙11 16份、淡竹叶18 22份范围内配了十二组组份,制得十二种配方的药物;并将这些药物对二百四十名患者(申请人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横跨几个省的患者)进行了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结果如下以下实施例所示。实施例1
称取青蒿33克、柳叶18克、扁蓄20克、海金沙11克、淡竹叶18克,这些原料成分均为经过晒干后的质量,用粉碎机将称取的这些原料药粉碎成100 300目(即能过100 300筛),混合均匀,然后用塑料袋、玻璃瓶等进行密封包装,制得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临床观察
1.病例选择
口腔溃疡,20人,年龄15-45岁,其中男性12人,女性8人。2.诊断标准
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出现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溃疡面直径为I 10mm,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溃疡处局部明显灼痛,严重者还会影响食欲,淋巴肿大,对日常饮食造成极大不便。3.治疗方法
每次取本实施例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粉剂)0.1 0.5克,涂覆于口腔溃疡处,含15 30分钟不吐,含后吞服(吃掉勿吐);一日I 2次,治疗I 4天。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口腔内溃疡面消失、无红肿、无灼痛,淋巴正常。好转:溃疡面个数减少,溃疡面直径缩小,灼痛减轻,淋巴肿痛减轻。无效:溃疡面个数、溃疡面直径、灼痛感均无明显改善。5、治疗结果(如下表I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其特征是:其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青蒿27 33份、柳叶13 18份、扁蓄18 22份、海金沙11 16份、淡竹叶18 2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其特征是:青蒿29 32份、柳叶15 17份、扁蓄19 21份、海金沙13 15份、淡竹叶19 2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其特征是:青蒿27 30份、柳叶13 16份、扁蓄18 20份、海金沙11 14份、淡竹叶18 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其特征是:青蒿30 33份、柳叶16 18份、扁蓄20 22份、海金沙14 16份、淡竹叶20 2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其特征是:青蒿30份、柳叶16份、扁蓄20份、海金沙14份、淡竹叶20份。
6.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一、称取原料 按如下质量份配比称取原料:青蒿27 33份、柳叶13 18份、扁蓄18 22份、海金沙11 16份、淡竹叶18 22份; 二、将称得的原料粉碎,混合,得到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还包括步 骤: 三、封装,用塑料袋或玻璃瓶进行密封包装,制得包装后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所述的粉碎后的药物的颗粒度为100 300目。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优选质量百分比为:青蒿29 32份、柳叶15 17份、扁蓄19 21份、海金沙13 15份、淡竹叶19 21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优选质量百分比为:青蒿29 32份、柳叶15 17份、扁蓄19 21份、海金沙13 15份、淡竹叶19 21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其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经过混合、粉碎制成青蒿27~33份、柳叶13~18份、扁蓄18~22份、海金沙11~16份、淡竹叶18~22份。其治愈口腔溃疡快,一般是可一天见效、两至三天痊愈,并且治疗简单,也不会给病人带来象打针等一样的副加痛苦;其由纯中药制成,毒副性很少;其还对扁桃体炎、创伤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P1/02GK103202968SQ20131017349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3日
发明者李熙盛 申请人:李熙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