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覆盖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43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伤口覆盖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伤口覆盖物,特别是指一种由一织物层及一吸附层所组成的伤口
覆盖物。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因活性碳材料的吸收能力比传统医疗用纱布强,经常被应用于伤口覆盖物。然而,以现行的工艺技术将浙青(Pitch)或木质素(Cellulose)等制作成的活性碳织物,无法避免会有活性碳粉尘产生,若不慎掉入伤口便会造成伤口愈合困难。此外,虽然上述活性碳材料的吸收能力较强,但是当伤口产生的组织液过多或未及时更换新品时,吸附组织液而达到饱和状态的伤口覆盖物可能会导致伤口过于潮湿,因而对伤口的愈合产生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覆盖物,其中具有可直接接触伤口且不会有粉尘产生的活性碳织物,并更能使伤口保持干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伤口覆盖物,用于覆盖在一伤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覆盖物包含:一织物层,所述织物层是由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编织而成,且其活性碳纤维为聚丙烯腈氧化纤维在含水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在700°C至1200°C下维持I至60分钟所形成;一吸附层,设 于所述织物层远离所述伤口的一侧,且其材质为高吸水性高分子、棉、藻酸盐、聚乙烯醇、PU泡棉或其组合;所述吸附层对水的吸收能力高于所述织物层。上述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织物层的活性碳纤维中孔径小于2纳米的微孔占总孔洞的容积比例为30%至70%。所述织物层的活性碳纤维中孔径小于2纳米的微孔占总孔洞的容积比例为45%至60%。所述织物层的活性碳纤维的BET比表面积介于300m2/g至2000m2/g之间。所述织物层的远红外线放射率大于75%。所述织物层的消臭率大于65%。所述织物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绿脓杆菌的抗菌率大于70%。还包含一设于所述吸附层远离所述伤口的一侧的保护层。还包含一设于所述吸附层远离所述伤口的一侧的防水透气层。还包含一设于所述织物层接近所述伤口的一侧且用于接触所述伤口的抗黏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的伤口覆盖物的织物层不会有粉尘产生,可直接接触伤口且有助于伤口的愈合。此外,因吸附层对水的吸收能力高于织物层,使得大部份由伤口产生的组织液会从伤口经织物层被吸收至吸附层,进而使织物层保持干燥的状态,以此避免伤口因过于潮湿而产生不易愈合的问题。


图1是本发明伤口覆盖物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本发明伤口覆盖物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伤口覆盖物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发明伤口覆盖物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如下。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伤口覆盖物I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于覆盖在一伤口(图中未示)上,伤口覆盖物I包含一织物层11及一吸附层12。织物层11用于接触伤口,且由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编织而成,其制造步骤为:一、提供一聚丙烯腈氧化纤维织物;二、以含水的二氧化碳气体为活化气体;三、将聚丙烯腈氧化纤维织物置于高温炉中加热至700-1200°C,并导入活化气体,维持I分钟至I小时即可形成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织物,经裁切成适当大小即成为织物层11。高温炉的入口与出口均以惰性气体保护,避免由聚丙烯腈氧化纤维织物挥发的物质发生自燃。此外,较佳的加热温度区间为900-1000°C。值得注意的是,由前述方法所制成的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织物不会产生粉尘,故可直接接触伤口而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吸附层12设置于织物层11远离伤口的一侧,且其材质为高吸水性高分子、棉、藻酸盐、PU泡棉、聚乙烯醇或其组合。其中,吸附层12对水的吸收能力高于织物层11。本实施例中是将一感压黏着剂100涂布于织物层11的表面,再将感压黏着剂100涂布于吸附层12的表面,最后将两者进行压合,以加强织物层11与吸附层12的结合。感压黏着剂采用例如聚丙烯酸酯、硅氧烷或聚异丁二烯等。但黏着剂也可选用其他种类替代前述感压黏着剂。此外,织物层11与吸附层12也可通过他种方式结合,例如特定的编织方法,故感压黏着剂100在本发明中并非必要。织物层11的特征如下:一、织物层11的活性碳纤维的BET比表面积大于300m2/g,优选为600-2000m2/g ;二、织物层11的活性碳纤维的微孔占总孔洞的容积比例为30%_70%,优选为45%-60%。其中,孔径小于2纳米的称为微孔(micropore);三、远红外线放射率大于75% ;四、消臭率大于65% ;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大于70%,优选为大于90%。依据AATCC100的规范,抗菌率(%) =(对照组细菌残留量-实验组细菌残留量)/对照组细菌残留量xl00%,故抗菌率愈高代表抗菌效果愈好;六、对绿脓杆菌的抗菌率大于70%,优选为大于90%。其中,BET比表面积小于约280m2/g、微孔占总孔洞的容积比例小于约30%的活性碳纤维织物,其抗菌能力、远红外线放射率及消臭率明显较差,至于BET比表面积高于2000m2/g及微孔占总孔洞的容积比例高于70%的活性碳纤维织物,则不易由现有技术制得。请参阅下述的试验结果,以对织物层11的功效有更清楚且完整的理解。试片一:使用一利 用前述的方法,在温度为1000°C、时间为5分钟的条件下制得的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布(图中未示)作为织物层11,其布重为90g/m2、BET比表面积为1000m2/g,且微孔占全部孔洞的容积比例为52%。使用一棉布(图中未示)作为吸附层12,利用聚丙烯酸酯感压黏着剂与该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布黏结成如图1所示的片状伤口覆盖物I。试片一经试验(依据AATCC100的规范)测得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抗菌率为99.9% ;远红外线测试部分经试验(依据规范JSC-3)测得其远红外线放射率为89% ;将试片一置于人手腕处,一小时后约可提高试片一贴覆处的温度2°C。消臭测试部分经试验(依据日本JAFET的消臭性能评价试验方法)测得其NH3消臭率为87%,测试结果如下表I所列。试片二、三:使用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温度为700°C与900°C、时间为5分钟的条件下制得的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布分别作为试片二与试片三的织物层11,其BET比表面积分别为300、400m2/g,微孔占全部孔洞的容积比例分别为34、38%。其他如织物层11与吸附层12的黏合方式、消臭率等测试方法等均与试片一相同,测试结果如下表I所列。试片四、五:使用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温度均为1000°C、时间分别为30分钟与60分钟的条件下制得的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布分别作为试片四与试片五的织物层11,其BET比表面积分别为1500、2000m2/g,微孔占全部孔洞的容积比例分别为51、49%。其他如织物层11与吸附层12的黏合方式、消臭率等测试方法等均与试片一相同,测试结果如下表I所列。比较试片A、B:使用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温度为500°C与600°C、时间为5分钟的条件下制得的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布作为织物层,其BET比表面积分别为100m2/g与280m2/g,微孔占全部孔洞的容积比例分别为10%与27%。其他如织物层11与吸附层12的黏合方式、消臭率等测试方法等均与试片一相同,测试结果如下表I所列。表I由不同活性碳纤维织物所制得的伤口覆盖物的测试结果
活化温BET比微孔I远红外I消臭I金黄色葡萄绿脓杆 度(°C)表面积占比线放射率(%)球菌抗菌率菌抗菌
___(m2/g) (%) 率(%)___(%)__率(%)
试片一 1000 1000 52 8987 99399S
试片二 700 300 34 8169 902904
试片三 900 400 38 8374 92A9L9
试片四 1000 1 51 8889 99.9599.95
试片五 1000 2000 49 8791 99.9599.95
比较试 500 100 10 6558 39^640J
片A________
比较试 600 280 27 66 62 42.1 41.8片 B _______从上述的测试结果可知:一、BET比表面积介于300至2000m2/g之间、微孔占总孔洞的容积比例介于30%-70%之间的试片一至五有较佳的远红外线放射率、消臭率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抗菌率;二、BET比表面积低于约280m2/g且微孔占总孔洞的容积比例低于约30%的比较试片A与比较试片B有较差的远红外线放射率、消臭率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抗菌率。结合织物层11与吸收层12,本发明伤口覆盖物I的优点如下:一、采用聚丙烯腈(PAN)活性碳纤维交织而成的织物层11,不会产生粉尘,可直接接触伤口,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二、因织物层11可直接接触伤口,使得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能够产生较佳的消臭、抗菌以及放射远红外线以促进血液循环等效果;三、因吸附层12对水的吸收能力高于织物层11,使得大部份的伤口渗出液经由织物层11被吸收至吸附层12,不仅吸收能力比习知技术强,更能使织物层11保持干燥的状态,由此避免伤口因过于潮湿而不易愈合。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伤口覆盖物I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结构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间的差异在于:伤口覆盖物I还包含一设置于吸附层12远离伤口的一侧的保护层13,以覆盖并保护织物层11与吸附层12。任何习知使用于伤口覆盖物的保护层均可应用于本发明,例如聚乙烯、聚胺基甲酸酯、尼龙、聚酰胺、聚纤维素、聚氯乙烯、聚二氯乙烯、聚烯烃、聚脲及聚酯等。但保护层13也可依需要而不设。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伤口覆盖物I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结构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间的差异在于:伤口覆盖物I还包含一设置于吸附层12远离伤口的一侧的防水透气层14。通过防水透气层14的设置,当伤口的渗出液过多而超过吸附层12的吸收量时,伤口渗出液不会向外漏。此外,也可防止伤口接触到任何会妨碍伤口愈合的外部液体。任何习知使用于伤口覆盖物的防水透气层均可应用于本发明,例如PU树脂、W/0乳化型树脂及聚四氟乙烯(PTFE)等。但防水透气层14也可依需要而不设。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伤口覆盖物I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其结构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间的差异在于:伤口覆盖物I还包含一设于织物层11接近伤口的一侧且用于接触伤口的抗黏层15。抗黏层15的材质为多孔性基材,任何习知使用于伤口覆盖物的抗黏层材质均可应用于本发明,例如天然纤维、聚 乙烯纤维、聚烯烃纤维、聚酯纤维、聚胺基甲酸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纤维素纤维、及棉花纤维等,由以上材质所制成的薄膜、织物或非织物具多孔性;可供体液或血液穿透流动。抗黏层15不易与伤口产生沾黏,故使用者更换伤口覆盖物I时不会对伤口造成破坏。但抗黏层15也可依需要而不设。依据本发明的精神,伤口覆盖物的结构可加以变化,例如同时设有保护层13与抗黏层15将织物层11与吸附层12夹于其中,或者同时设有防水透气层14与抗黏层15,举凡此等易于思及的变化,均应被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伤口覆盖物,用于覆盖在一伤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覆盖物包含 一织物层,所述织物层是由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编织而成,且其活性碳纤维为聚丙烯腈氧化纤维在含水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在700°C至1200°C下维持I至60分钟所形成; 一吸附层,设于所述织物层远离所述伤口的一侧,且其材质为高吸水性高分子、棉、藻酸盐、聚乙烯醇、PU泡棉或其组合;所述吸附层对水的吸收能力高于所述织物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的活性碳纤维中孔径小于2纳米的微孔占总孔洞的容积比例为30%至7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的活性碳纤维中孔径小于2纳米的微孔占总孔洞的容积比例为45%至60%。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的活性碳纤维的BET比表面积介于300m2/g至2000m2/g之间。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的远红外线放射率大于75%。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的消臭率大于65%。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绿脓杆菌的抗菌率大于70%。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设于所述吸附层远离所述伤口的一侧的保护层。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设于所述吸附层远离所述伤口的一侧的防水透气层。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设于所述织物层接近所述伤口的一侧且用于接触所述伤口的抗黏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伤口覆盖物,用于覆盖在一伤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覆盖物包含一织物层,所述织物层是由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编织而成,且其活性碳纤维为聚丙烯腈氧化纤维在含水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在700℃至1200℃下维持1至60分钟所形成;一吸附层,设于所述织物层远离所述伤口的一侧,且其材质为高吸水性高分子、棉、藻酸盐、聚乙烯醇、PU泡棉或其组合;所述吸附层对水的吸收能力高于所述织物层。因本发明的织物层不会产生粉尘并可保持干燥状态,可有效避免伤口不易愈合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F13/02GK103251482SQ20131022431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7日
发明者柯泽豪, 刘璟翰, 林瑞祥, 苏彦儒 申请人:科云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