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清热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93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儿童清热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所述的儿童清热中药涉及一种治疗儿科疾病的中药配方。其中每剂中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桑叶6g-12g、大青叶6g-12g、板蓝根6g-12g、鱼腥草6g-12g、甘草3g-9g、生石膏3g-9g。本发明利用中药的配伍,有效治疗儿童所患的发热,咽痛,咽红,面赤,精神欠佳,大便干躁,舌苔厚白,脉浮。
【专利说明】儿童清热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儿科疾病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小儿喂养不当,护理不当,空气质量下降,流行性传染等原因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闻热惊厥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获得有效显著持续稳定的治疗结果的儿童清热中药。
[0004]本发明所述的儿童清热中药,每剂中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桑叶6g_12g、大青叶6g-12g、板蓝根6g-12g、鱼腥草6g-12g、甘草3g_9g、生石膏3g_9g。
[0005]优选地,每剂中还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芦根6g_15g、白茅根6g_15g。
[0006]更优选地,每剂中还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地骨皮6g_9g、紫草6g_9g、水牛角6g-12g、莪术 3g-9g。
[0007]进一步优选地,每剂中还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焦山楂6g_15g、焦麦芽6g_15g、焦神曲 6g-15g。
[0008]或者更优选地,每剂中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桑叶6g、大青叶6g、板蓝根6g、鱼腥草6g、甘草3g、生石膏3g。这适于1-3岁的儿童使用。
[0009]进一步优选地,每剂中还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芦根6g、白茅根6g。
[0010]或者更优选地,每剂中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桑叶9g、大青叶9g、板蓝根9g、鱼腥草9g、甘草6g、生石膏3g。这适于3-6岁的儿童使用。
[0011]进一步优选地,每剂中还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芦根9g、白茅根9g。
[0012]或者更优选地,每剂中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6g、生石骨6g。这适于6-9岁的儿童使用。
[0013]或者更优选地,每剂中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9g、生石膏9g。这适于9岁以上的儿童使用。
[0014]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是按下述方法制备的:
将上述中草药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15]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是按下述方法使用的:
将合并的煎液分成两份,晚饭后睡前服一份,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另外一份。共3-5服,服3-5天。
[0016]本发明利用中药的配伍,有效治疗儿童所患的发热,咽痛,咽红,面赤,精神欠佳,大便干躁,舌苔厚白, 脉浮。
[0017]此外,优选的实施例还可有效治疗儿童所患的发热,咽痛,咽红,面赤,精神不佳,大便秘结,脉宏。[0018]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可有效治疗儿童所患的发热,咽痛,咽红,面赤,精神萎靡,瞻妄,发抖,四肢发凉,肌肉张力增高,大便不通,舌苔厚白,脉速。
[0019]还有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可有效治疗儿童所患的发热,咽痛,咽稍红,面红,精神尚可,腹胀,大便不通,舌苔黄腻,口臭。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1
称取桑叶6g、大青叶6g、板蓝根6g、鱼腥草6g、甘草3g、生石膏3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21]实施例1-2
称取桑叶9g、大青叶9g、板蓝根9g、鱼腥草9g、甘草6g、生石膏3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22]实施例1-3
称取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6g、生石膏6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23]实施例1-4
称取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9g、生石膏9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24]使用例I`
1、基本情况:患者2000例,其中年龄1-14岁,男女比例为1:1。根据年龄分为4组。其中1-3岁为A组,3-6岁为B组,6-9岁为C组,9岁以上为D组。
[0025]2、症状:基本为发热,咽痛,咽红,面赤,精神欠佳,大便干躁,舌苔厚白,脉浮。
[0026]3、治疗方法:
A组患者服食实施例1-1的中药,B组患者服食实施例1-2的中药,C组患者服食实施例1-3的中药,D组患者服食实施例1-4的中药。将两次煎好的药液合并后分成两份,晚饭后睡前服一份,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另外一份。共3-5服,服3-5天。
[0027]4、治疗结果:
体温正常,咽部红肿消失,面色红润,精神好,大便正常,舌色泽淡红,脉像正常。
[0028]实施例2-1
称取桑叶6g、大青叶6g、板蓝根6g、鱼腥草6g、甘草3g、生石膏3g、芦根6g、白茅根6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29]实施例2-2
称取桑叶9g、大青叶9g、板蓝根9g、鱼腥草9g、甘草6g、生石膏3g、芦根9g、白茅根9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30]实施例2-3
称取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6g、生石膏6g、芦根12g、白茅根12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31]实施例2-4称取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9g、生石膏9g、芦根15g、白茅根15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32]使用例2
1、基本情况:患者2500例,其中年龄1-15岁,男女比例为1:1。根据年龄分为4组。其中1-3岁为A组,3-6岁为B组,6-9岁为C组,9岁以上为D组。[0033]2、症状:基本为发热,咽痛,咽红,面赤,精神不佳,大便秘结,脉宏。
[0034]3、治疗方法:
A组患者服食实施例2-1的中药,B组患者服食实施例2-2的中药,C组患者服食实施例2-3的中药,D组患者服食实施例2-4的中药。将两次煎好的药液合并后分成两份,晚饭后睡前服一份,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另外一份。共3-5服,服3-5天。
[0035]4、治疗结果:
体温正常,咽部红肿消失,面色红润,精神好,大便正常,舌色泽淡红,脉像正常。
[0036]实施例3-1
称取桑叶6g、大青叶6g、板蓝根6g、鱼腥草6g、甘草3g、生石膏3g、芦根6g、白茅根6g、地骨皮6g、紫草6g、水牛角6g、莪术3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37]实施例3-2
称取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6g、生石膏6g、芦根12g、白茅根12g、地骨皮9g、紫草9g、水牛角9、莪术6,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38]实施例3-3
称取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9g、生石膏9g、芦根15g、白茅根15g、地骨皮9g、紫草9g、水牛角12g、莪术9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39]使用例3
1、基本情况:患者2800例,其中年龄1-14岁,男女比例为1:1。根据年龄分为3组。其中1-3岁为A组,3-9岁为B组,9岁以上为C组。
[0040]2、症状:基本为发热,咽痛,咽红,面赤,精神萎靡,瞻妄,发抖,四肢发凉,肌肉张力增高,大便不通,舌苔厚白,脉速。
[0041]3、治疗方法:
A组患者服食实施例3-1的中药,B组患者服食实施例3-2的中药,C组患者服食实施例3-3的中药。将两次煎好的药液合并后分成两份,晚饭后睡前服一份,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另外一份。共3-5服,服3-5天。
[0042]4、治疗结果:
体温正常,咽部红肿消失,面色红润,精神好,大便正常,舌色泽淡红,脉像正常。
[0043]实施例4-1
称取桑叶6g、大青叶6g、板蓝根6g、鱼腥草6g、甘草3g、生石膏3g、芦根6g、白茅根6g、焦山楂6g、焦麦芽6g、焦神曲6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44]实施例4-2
称取桑叶9g、大青叶9g、板蓝根9g、鱼腥草9g、甘草6g、生石膏3g、芦根9g、白茅根9g、焦山楂9 g、焦麦芽9 g、焦神曲9 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45]实施例4-3
称取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6g、生石膏6g、芦根12g、白茅根12g、焦山楂12 g、焦麦芽12g、焦神曲12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46]实施例4-4
称取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9g、生石膏9g、芦根15g、白茅根15g、焦山楂15g、焦麦芽15g、焦神曲15g,加入冷水浸泡10分钟,后大火烧开,文火煎20分钟后,将药汁滤出。煎煮两次,合并煎液。
[0047]使用例4
1、基本情况:患者2500例,其中年龄1-14岁,男女比例为1:1。根据年龄分为4组。其中1-3岁为A组,3-6岁为B组,6-9岁为C组,9岁以上为D组。
[0048]2、症状:基本为发热,咽痛,咽稍红,面红,精神尚可,腹胀,大便不通,舌苔黄腻,口臭。
`[0049]3、治疗方法:
A组患者服食实施例4-1的中药,B组患者服食实施例4-2的中药,C组患者服食实施例4-3的中药,D组患者服食实施例4-4的中药。将两次煎好的药液合并后分成两份,晚饭后睡前服一份,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另外一份。共3-5服,服3-5天。
[0050]4、治疗结果:
体温正常,咽痛消失,精神好,大便正常,舌色泽淡红,脉像正常。
【权利要求】
1.儿童清热中药,其特征在于每剂中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桑叶6g-12g、大青叶6g-12g、板蓝根6g-12g、鱼腥草6g-12g、甘草3g_9g、生石膏3g_9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清热中药,其特征在于每剂中还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芦根 6g-15g、白茅根 6g-15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清热中药,其特征在于每剂中还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地骨皮6g-9g、紫草6g-9g、水牛角6g-12g、莪术3g-9g。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清热中药,其特征在于每剂中还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焦山楂6g-15g、焦麦芽6g-15g、焦神曲6g-15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清热中药,其特征在于每剂中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桑叶6g、大青叶6g、板蓝根6g、鱼腥草6g、甘草3g、生石膏3g。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清热中药,其特征在于每剂中还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芦根6g、白茅根6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清热中药,其特征在于每剂中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桑叶9g、大青叶9g、板蓝根9g、鱼腥草9g、甘草6g、生石膏3g。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清热中药,其特征在于每剂中还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芦根9g、白茅根9g。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 童清热中药,其特征在于每剂中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6g、生石膏6g。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清热中药,其特征在于每剂中包括下述重量的组分:桑叶12g、大青叶12g、板蓝根12g、鱼腥草12g、甘草9g、生石膏9g。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550419SQ201310566700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张笑飞 申请人:张笑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