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假牙装置及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88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假牙装置及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拆卸假牙装置及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该弹力夹紧扣该可拆卸假牙装置中的凸块,并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紧扣于该弹力夹的一位置,该弹力夹包含黏着于该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弧状黏着部、连接该弧状黏着部一端的第一夹持部及连接该弧状黏着部另一端的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分别与该弧状黏着部连接后以形成具有弹性的该弹力夹,使其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为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的相向面分别设有第一固定组件及第二固定组件,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由该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紧扣于该位置。如此,透过此弹力夹不仅可稳稳地牢固假牙装置,而且也提升牙医安装时的方便性。
【专利说明】可拆卸假牙装置及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可拆卸假牙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

【背景技术】
[0002]已知的假牙装置请参考图1,其为已知假牙装置的示意图。一般来说,假牙装置包含内冠A及外冠B,内冠A装设在真牙T上以包覆真牙T,且内冠A的表面设有凸块Al。至于外冠B,用以套设内冠A,而外冠B的内部设有弹力夹I。当外冠B套设内冠A时,弹力夹I便可卡持住凸块Al,使得内冠A与外冠B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固定。
[0003]图2为已知假牙装置的外冠B及其内部的弹力夹I的剖面图。具体而言,弹力夹I包括第一弹性夹臂11与第二弹性夹臂12,第一弹性夹臂11的一端为第一固定端111,另端为第一活动端112,其中第一固定端111固定于外冠B内。同样地,定义第二弹性夹臂12的一端为第二固定端121,另端为第二活动端122,其中第二固定端121固定于外冠B内。
[0004]请再参考图3,其为已知弹力夹I卡持住凸块Al的示意图。承上段所述,由于第一活动端112与第二活动端122的间距略小于凸块Al的宽度,所以当外冠B向下套设于内冠A时,第一活动端112与第二活动端122将被凸块Al撑开,而使凸块Al进入第一弹性夹臂11与第二弹性夹臂12之间,待凸块Al通过第一活动端112与第二活动端122后,弹力夹I将卡持住凸块Al的位置。
[0005]然而,这样的设计却存在着外冠B与内冠A之间的套合稳定度不佳。举例来说,图3中的凸块Al与第一活动端112、第二活动端122、第一固定端111或第二固定端121之间可能存有间隙,这将导致病患咀嚼食物时,外冠B可能会因为被较黏的食物或咀嚼食物用力过大而造成外冠B与内冠A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位移,更甚者,还造成外冠B的脱落。
[0006]除此之外,这样的设计对于牙医执行也不方便。因为当牙医在施行外冠B套于内冠A时,为了维持病患于装设假牙后,能有完美舒适的咬合,所以牙医在外冠B套上内冠A时就必须要配合病患的感觉进行调整。然而,弹力夹I卡合凸块Al后不太可能一次就与病患的感觉一致,所以牙医就必须微调弹力夹I与凸块Al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达到完美的咬八口 ο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假牙装置及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该弹力夹可紧扣该可拆卸假牙装置中的一凸块,以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紧扣于该弹力夹的一位置,不仅使牙医便于调整假牙装置的位置,而且还可有效避免因咀嚼食物而造成假牙装置松脱。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其紧扣一可拆卸假牙装置中的一凸块,并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紧扣于该弹力夹的一位置,其特点是,所述弹力夹包含弧状黏着部、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该弧状黏着部用以被黏着于该可拆卸假牙装置;该第一夹持部连接于该弧状黏着部的一端;该第二夹持部连接于该弧状黏着部的另一端;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分别与该弧状黏着部连接后以形成具有弹性的该弹力夹,使其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为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的相向面分别设有第一固定组件及第二固定组件,且该第一固定组件与该第二固定组件为相互对应的连续凸粒,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由该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紧扣于该位置。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可拆卸假牙装置,其包含内冠、外冠以及弹力夹。该内冠固定于一真牙上,且该内冠的表面设有一凸块。该外冠套设该内冠。该弹力夹设置于该外冠内部,当该外冠套设该内冠时,该弹力夹可紧扣该凸块。该弹力夹包含弧状黏着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该弧状黏着部用以黏着于该外冠的内侧顶部。该第一夹持部连接该弧状黏着部的一端。该第二夹持部连接该弧状黏着部的另一端,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分别与该弧状黏着部连接后以形成具有弹性的该弹力夹,使其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为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的相向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组件及一第二固定组件,且该第一固定组件与该第二固定组件为相互对应的连续凸粒,以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由该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紧扣于该位置。
[0010]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为提供另一种可拆卸假牙装置,其包含内冠、外冠以及弹力夹。该内冠固定于一真牙上。该外冠内侧壁上设有一凸块。该弹力夹设置于该内冠,当该外冠套设该内冠时,该弹力夹可紧扣该凸块。该弹力夹包含弧状黏着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该弧状黏着部用以黏着于该内冠。该第一夹持部连接该弧状黏着部的一端。该第二夹持部连接该弧状黏着部的另一端,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分别与该弧状黏着部连接后以形成具有弹性的该弹力夹,使其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为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的相向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组件及一第二固定组件,以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由该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紧扣于该位置。
[0011]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更提供另一种可拆卸假牙装置,透过至少一邻牙侧表面上的一凸块而紧扣该可拆卸假牙装置。该可拆卸假牙装置包含假牙以及弹力夹。该弹力夹用以设置于该假牙的外侧表面,该弹力夹可紧扣该至少一邻牙侧表面上的该凸块。该弹力夹包含弧状黏着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该弧状黏着部用以黏着于该内冠的内侧底部。该第一夹持部连接该弧状黏着部的一端。该第二夹持部连接该弧状黏着部的另一端,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分别与该弧状黏着部连接后以形成具有弹性的该弹力夹,使其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为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的相向面分别设有第一固定组件及第二固定组件,且该第一固定组件与该第二固定组件为相互对应的连续凸粒,以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由该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紧扣于该位置。
[0012]在参阅图式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本领域技术人员便可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已知假牙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已知假牙装置的外冠及其内部的弹力夹的剖面图;
图3为已知弹力夹卡持住凸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弹力夹的弧状黏着部固定于外冠的内侧顶部的剖示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弹力夹紧扣凸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弹力夹紧扣凸块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弹力夹的第一、二固定组件为圆弧单元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弹力夹的第一、二固定组件为椭圆单元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弹力夹的第一、二固定组件为另一齿状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弹力夹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弹力夹紧扣凸块的的剖示图;
图14为本发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4]标号说明
I弹力夹11第一弹性夹臂
111第一固定端112 为第一活动端
12第二弹性夹臂121 第二固定端
122第二活动端A内冠
Al凸块B外冠
T真牙4弹力夹
41弧状黏着部43第一夹持部
45第二夹持部431 第一固定组件
451第二固定组件51凹槽
53黏着胶A6凸块
C邻牙D假牙。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透过实施例来解释本
【发明内容】
,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环境、应用或方式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直接限制本发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及图式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组件已省略而未绘示。
[0016]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4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弹力夹4包含弧状黏着部41、第一夹持部43以及第二夹持部45。弧状黏着部41用以被黏着于可拆卸假牙装置(图中未示),其黏着方式可参考图5,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弹力夹4的弧状黏着部41固定于外冠B的内侧顶部的剖面图。也就是说,先于外冠B的内侧顶部区域定义出一凹槽51,然后将弧状黏着部41置入于该凹槽51后,随即填入一黏着胶53以使弧状黏着部41可固定于该凹槽51。
[0017]请再参考图4,第一夹持部43用以连接弧状黏着部41的一端,第二夹持部45用以连接弧状黏着部41的另一端。如此一来,第一夹持部43及第二夹持部45分别与弧状黏着部41连接后以形成具有弹性的弹力夹4,使其第一夹持部43与第二夹持部45为相对设置,使得第一夹持部43及第二夹持部45具有弹性恢复力。更进一步地,第一夹持部43与第二夹持部45的相向面分别设有第一固定组件431及第二固定组件451,且该第一固定组件431与该第二固定组件451为相互对应的连续凸粒。又,黏着部41、第一夹持部43及第二夹持部45可为镍钛记忆合金(NiTi memory metal)。
[0018]请参考图6,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弹力夹4紧扣凸块A6的示意图。图6所示就是利用第一固定组件431及第二固定组件451同时紧扣凸块A6的两端。需说明的是,弧状黏着部41、第一夹持部43、第二夹持部45、第一固定组件431及第二固定组件451可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也可为其个别组件所组装而成。于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固定组件431及第二固定组件451为数个锯齿单元(如图4所示),所以凸块A6藉由锯齿单元的不同位置而可被选择性地由第一固定组件431及第二固定组件451紧扣于该位置。
[0019]请参考图7,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弹力夹4紧扣凸块A6的示意图。若凸块A6被紧扣的位置距离开口处有一些距离,则牙医可很轻易将多余部分的锯齿单元磨除或剪断,而成为图7所示。由于利用具有连续凸粒的第一固定组件431与第二固定组件451,可达到类似多段式的定位,可便于牙医师进行微调使用。
[0020]实施本发明时,第一固定组件431及第二固定组件451除了为数个锯齿单元外,实施时,还可为数个圆弧单元(如图8所示)或数个半椭圆单元(如图9所示),以使凸块A6可被选择性地由第一固定组件431及第二固定组件451紧扣于该位置。
[0021]另,请再参阅图10所不的另一种银齿单兀,其是使每一齿的上表面4311与4511短于下表面4312与4512,换言之,即上表面4311与4511较水平,而下表面4312与4512较陡峭,藉以使凸块A6易与滑入不易上拉,藉以达到使内外冠的卡合更稳定。
[0022]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将第一固定组件431及第二固定组件451设置于第一夹持部43及第二夹持部45的相对外侧,而凸块A6则对应第一固定组件431及第二固定组件451的位置设置两个,且此二凸块A6的间距略等于为第一固定组件431与第二固定组件451的最短间距,当该第一固定组件431与第二固定组件451插入该二凸块间后,将会藉由第一夹持部43与第二夹持部45的弹性恢复力,与第一固定组件431、第二固定组件451达到弹性扣夹的目的。并且,亦克服已知技术的问题,医师亦可在确认夹扣的位置之后,将多余的部分切除或磨除。
[0023]以下,将会以应用上述实施例于内、外冠或是假牙的情况,逐一说明,然而,由于上述情形皆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轻易置换,故仅挑选其中一种进行说明,但非以此种为限,于此合先叙明。
[0024]图12为本发明的可拆卸假牙装置的示意图。可拆卸假牙装置包含内冠A、外冠B以及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弹力夹4。关于弹力夹4的结构已于前述说明过,因此将不再赘述,于此仅说明将弹力夹4装设于外冠B内部的情况。
[0025]具体而言,内冠A表面设有凸块A6。由于外冠B的开口面积大于内冠A的顶部面积,所以当内冠A固定包覆于真牙T后,再将外冠B套设内冠A。再者,由于弹力夹4设置于外冠B内部并对应于凸块A6,故当外冠B套设内冠A时,弹力夹4可紧扣凸块A6,而如图13所示。
[0026]图14为本发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大致上与上一实施例相同,相同之处便不再赘述。唯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的外冠B包覆着三个内冠A,而该三个内冠的表面彼此间都以一凸块A6串接起来,而该外冠B具有对应可紧扣凸块A6的弹力夹4以固定外冠B与三内冠A的相对位置。
[0027]图15为本发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实施例大致上与图14所示实施例相同,相同之处便不再赘述。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弹力夹4设置于该内冠A的表面,并对应于外冠内侧表面的凸块A6,当外冠B套设内冠A时,弹力夹4便可紧扣位于外冠内侧表面凸块A6于某一位置。
[0028]图16为本发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实施例大致上与图12所示实施例相同,相同之处便不再赘述。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是透过至少一邻牙C的侧表面上所设置的凸块A6,与假牙D的外侧表面所设的一前述所谈的弹力夹4进行配合。具体来说,该可拆卸假牙装置包含假牙D以及弹力夹4。弹力夹用以设置于假牙D的外侧表面,当弹力夹4紧扣邻牙C的侧表面上的凸块A6时,即完成假牙D的设置。甚至于,在其两侧邻牙C也可分别各设一凸块A6,理所当然地,对应的假牙D的外侧两表面也各设一弹力夹4,以可使假牙D所能承受的力量更大更稳定。而弹力夹4的结构已在前述说明过,因此不再赘述。
[0029]综上所述,透过本创作所说明的实施例,由于此弹力夹可稳稳地牢固内冠A与外冠B的相对位置或是假牙D与邻牙的位置,所以当植入假牙的病患咀嚼黏食或用力咀嚼食物时将不会发生脱落的窘境。另一方面,此弹力夹的设计也大大地提升牙医修补病患牙齿的方便性。
[0030]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以申请专利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其紧扣一可拆卸假牙装置中的一凸块,并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紧扣于该弹力夹的一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夹包含弧状黏着部、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该弧状黏着部用以被黏着于该可拆卸假牙装置;该第一夹持部连接于该弧状黏着部的一端;该第二夹持部连接于该弧状黏着部的另一端;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分别与该弧状黏着部连接后以形成具有弹性的该弹力夹,使其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为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的相向面分别设有第一固定组件及第二固定组件,且该第一固定组件与该第二固定组件为相互对应的连续凸粒,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由该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紧扣于该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黏着部、该第一夹持部、该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为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由镍钛记忆合金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为数个锯齿单元、数个圆弧单元或数个椭圆单元,以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由该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紧扣于该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单元进一步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相连接,且该上表面的长度小于该下表面的长度。
6.一种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其特征在于,该弹力夹自一可拆卸假牙装置中的二凸块之间穿过并扣抵,并使该些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紧扣于该弹力夹的一位置,该弹力夹包含弧状黏着部、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该弧状黏着部用以被黏着于该可拆卸假牙装置;该第一夹持部连接该弧状黏着部的一端;该第二夹持部用以连接该弧状黏着部的另一端;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分别与该弧状黏着部连接后以形成具有弹性的该弹力夹,使其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为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的外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固定组件及第二固定组件,且该第一固定组件与该第二固定组件为相互对应的连续凸粒,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由该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紧扣于该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黏着部、该第一夹持部、该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为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由镍钛记忆合金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为数个锯齿单元、数个圆弧单元或数个椭圆单元,以使该凸块可被选择性地由该第一固定组件及该第二固定组件紧扣于该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设于可拆卸假牙装置的弹力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单元进一步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相连接,且该上表面的长度小于该下表面的长度。
11.一种可拆卸假牙装置,包含内冠及外冠,该内冠固定于一真牙上,且该内冠的表面设有一凸块;该外冠套设该内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力夹,该弹力夹设置于该外冠内部,以卡扣于该凸块。
12.—种可拆卸假牙装置,包含内冠及外冠,该内冠固定于一真牙上;该外冠于内侧壁上设有一凸块,且该外冠套设该内冠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力夹,该弹力夹设置于该内冠,当该外冠套设该内冠时,该弹力夹卡扣该凸块。
13.一种可拆卸假牙装置,透过至少一邻牙侧表面上的一凸块而紧扣该可拆卸假牙装置,该可拆卸假牙装置包含假牙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力夹,该弹力夹设置于该假牙本体的外侧表面,该弹力夹卡扣该至少一邻牙侧表面上的该凸块。
【文档编号】A61C5/09GK104414755SQ20131071524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6日
【发明者】林泰武 申请人:林泰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