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5424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茵陈5~50份,栀子3~40份,大黄3~9份,徐长卿5~50份,苦参3~40份,白鲜皮2~30份,赤芍2~30份,丹参3~40份,茯苓3~40份,白术2~30份,薏苡仁3~40份,甘草1~15份。取各原料药,混合,加水浸泡后煎煮;共煎煮1~4次,每次1~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冷却至室温,紫外线辐射灭菌,即得合剂。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肝病瘙痒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清热祛湿、解毒、利湿通络,抗过敏,并且是纯天然植物药,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疗效显著,适应症状广泛。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明显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虽然无明显病 损,然而瘙痒却不易根除,有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多种全身性疾病可伴发瘙 痒,肝脏疾病最常见。瘙痒伴发于几乎所有种类的肝病,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瘙痒,寝食难 安,焦虑烦躁,以夜间为重,持续时间长。长期研究认为肝病瘙痒有以下原因:性激素水平下 降,皮脂腺功能减退;大脑皮层兴奋性和抑制调节功能失调;胆汁淤积直接致胆红素升高, 肝细胞损伤,肝功能异常;糖代谢障碍等。近年的研究认为顽固性瘙痒是中枢性的,慢性肝 病患者血浆中脑啡肽类物质增高,大脑对吗啡的敏感性增强。研究证实:重度黄疸型肝炎 95 %以上以血瘀血热为主症。中医认为:血热、血瘀是引起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瘙痒属"痒 症"范畴,病因大都由湿热蕴于肌肤,或血虚肝旺、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或肝胆湿热下注兼因 湿热内蕴所致。
[0003] 现代医学仅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采用退黄、利胆治疗,仅可使部分患者症状缓 解,达不到预期效果。止痒仅是治标,从根本上使肝病缓解、治愈是根本。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肝病瘙痒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筛选 出清热祛湿、解毒、利湿通络,抗过敏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优 化配伍,科学制备。根据病机,总结临床经验,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 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茵陈5?50 份,桅子3?40份,大黄3?9份,徐长卿5?50份,苦参3?40份,白鲜皮2?30份,赤 芍2?30份,丹参3?40份,茯苓3?40份,白术2?30份,薏苡仁3?40份,甘草1? 15份。
[0007] 优选的,上述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茵陈 25?35份,桅子15?25份,大黄3?9份,徐长卿25?35份,苦参15?25份,白鲜皮 10?20份,赤芍10?20份,丹参15?25份,茯苓15?25份,白术10?20份,薏苡仁 15?25份,甘草5?15份。
[0008]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 成的:茵陈30份,桅子20份,大黄6份,徐长卿30份,苦参20份,白鲜皮15份,赤芍15份, 丹参20份,茯苓20份,白术15份,薏苡仁20份,甘草10份。
[0009] 进一步地,本发明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添加或不添加药学上可以 接受的辅料(崩解剂、粘合剂等)制成各种剂型,如散剂、颗粒剂、合剂等。
[0010] 所述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粉碎,混合均匀,即 得。进一步地,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以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常规剂型,如合剂、颗粒剂 等。
[0011] 所述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可以为:取各原料药,混合,加水浸 泡0. 5?2(优选1)小时后开始煎煮;共煎煮1?4(优选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每 次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15,冷却至室温,紫外线辐射灭菌,即得合剂。
[0012] 本发明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主治肝病瘙痒,治疗时,以上述合剂为例, 服用量为100毫升(相当于生药量75克),一日2次;以颗粒剂为例,一日3次,每次10克。
[0013] 本发明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0014] 病机: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肝病气郁化火生湿,黄疸为肝内湿热郁阻。皮肤 瘙痒外有风湿热三邪郁结所致,内因血热血虚而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 气相搏,而俱来往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疏泄不利,湿热瘀滞,致 周身瘙痒、肝功能受损,本方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君药,配伍解毒抗过敏,活血化瘀通络,健脾 益气的臣药,共凑有标本兼治,去毒保肝,退黄利胆,止痒之效。
[0015] 方解:茵陈、桅子、大黄清热祛湿、解毒为君药。徐长卿、苦参、白鲜皮,利湿通络,抗 过敏为臣药。赤芍、丹参活血化瘀通络;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益气,以防脾虚,为佐使药;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标本兼治,退黄利胆,清热祛湿,活血化 瘀通络,健脾益气,解毒抗过敏,治疗瘙痒之效。具体如下:
[0016] 君药:
[0017]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利胆,保肝,解热,抗炎,降血脂,降血压,扩冠,提高机体免疫 功能。 _8] 桅子: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
[0019] 大黄:泻热通便,解毒消痈,行瘀通经,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0020] 臣药:
[0021] 徐长卿:镇静止痛,祛湿解毒。
[0022]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除下焦湿热,杀虫止痒。
[0023] 白鲜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
[0024] 佐药:
[0025]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消肿的功效。
[0026] 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0027] 茯苓:健脾、安神、镇静、利尿,也能促进身体免疫能力,益气安神,健脾和胃,祛除 湿热,行水止泄,具有抗发炎、抗氧化、调节免疫、镇静、止吐等作用。
[0028]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0029] 薏苡仁:健脾,补肺,清热,利湿。
[0030] 使药:
[0031] 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祛痰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0032]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0033] 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肝病瘙痒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 清热祛湿、解毒、利湿通络,抗过敏,并且是纯天然植物药,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疗效显 著,适应症状广泛,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5] 实施例1
[0036] 制备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0037] 配方为:茵陈30克,桅子20克,大黄6克,徐长卿30克,苦参20克,白鲜皮15克, 赤芍15克,丹参20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薏苡仁20克,甘草10克。
[0038] 制备方法为:取上述各原料药,混合,粉碎,过200目筛,得药粉,即为治疗肝病瘙 痒的中药组合物。
[0039] 治疗时,口服,一日3次,每次10克。
[0040] 实施例2
[0041] 制备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0042] 配方为:茵陈30克,桅子20克,大黄6克,徐长卿30克,苦参20克,白鲜皮15克, 赤芍15克,丹参20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薏苡仁20克,甘草10克。
[0043]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混合,加水浸泡1小时后开始煎煮;共煎煮3次,每次 1?2小时;合并三次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15,冷却至室温,紫外线辐射灭 菌,即得合剂。
[0044] 实施例3
[0045] 制备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0046] 配方为:茵陈5克,桅子3克,大黄3克,徐长卿5克,苦参3克,白鲜皮2克,赤芍 2克,丹参3克,茯苓3克,白术2克,薏苡仁3克,甘草1克。
[0047] 制备方法为:取上述各原料药,混合,加水浸泡1小时后开始煎煮;共煎煮3次,每 次1?2小时;合并三次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15,冷却至室温,紫外线辐射 灭菌,即得合剂。
[0048] 治疗时,口服,每日服用量为100毫升(相当于生药量75克),分2次服用。
[0049] 实施例4
[0050] 制备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0051] 配方为:茵陈50克,桅子40克,大黄9克,徐长卿50克,苦参40克,白鲜皮30克, 赤芍30克,丹参40克,茯苓40克,白术30克,薏苡仁40克,甘草15克。
[0052] 制备方法为:取上述各原料药,混合,粉碎,过200目筛,得药粉,即为治疗肝病瘙 痒的中药组合物。
[0053] 治疗时,口服,一日3次,每次10克。
[0054] 实验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肝病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
[0055] 1、临床资料
[0056] 1. 1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山东省立医院肝病科住院的肝病瘙痒患者共160 例,诊断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慢性肝病防治 指南》,患者均有明显的皮肤瘙痒(重度瘙痒:因瘙痒影响睡眠与日常生活,皮肤有较深的 搔抓痕;中度瘙痒:对睡眠及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需用手搔挠,皮肤搔抓痕浅;轻度瘙痒: 瘙痒可以忍受,有时稍用手搔挠,皮肤无搔抓痕,对睡眠及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需用手搔 挠,皮肤搔抓痕浅);并排除①合并皮疹的皮肤瘙痒;②无皮疹的皮肤瘙痒:包括皮肤瘙痒 症、各种接触刺激性因素、过敏性疾病;③预计生存时间< 2个月者。
[0057] 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签署执行同意书。中药组男47例, 女33例,年龄17?61岁,平均43± 12. 53岁。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19?63岁, 平均44. 09 ±13. 64岁。两组间性别、年龄、费用、病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具有可比性。
[0058] 1. 2 方法
[0059] 对照组:采用扑尔敏8mg 口服每晚(qn),优思弗500mg 口服每日三次(tid),天晴 甘美150mg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qd),抗过敏、消炎、利胆、保肝对症治 疗,10?14d为1个疗程。皮肤瘙痒时允许局部冷水擦浴或适度搔抓。
[0060] 中药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治疗肝病瘙痒的该中药组合物的合剂(实施例2制 备)100毫升,一日两次,10?14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0061] 疗效评价标准:
[0062] 治愈:肝功能恢复正常,体征完全改善,患者无瘙痒。
[0063] 显效:无瘙痒症状,或有轻度瘙痒症状,无需抓挠,可以忍受,血清总胆红素比原来 下降1/2?2/3,黄疸明显消退。
[0064] 有效:有瘙痒症状,需用手抓挠,但无搔抓痕,不影响生活与睡眠,血清总胆红素比 原来下降1/3?1/2,黄疸稍减轻。
[0065] 无效:瘙痒症状无减轻或比原来加重,血清总胆红素比原来升高。
[0066] 总有效率为治愈加显效和有效率之和。
[0067] 1. 3统计学处理
[0068] 采用SPSS13.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为一般描述性统计,两样本率的 比较采用X2检验,P < 〇.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69] 2 结果
[0070] 2. 1两组患者的总效率比较
[0071] 中药组治疗瘙痒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 0. 005,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 意义,见表1。
[0072] 表1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
[0073]

【权利要求】
1. 一种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茵陈5? 50份,桅子3?40份,大黄3?9份,徐长卿5?50份,苦参3?40份,白鲜皮2?30份, 赤芍2?30份,丹参3?40份,茯苓3?40份,白术2?30份,薏苡仁3?40份,甘草 1?15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份 是:茵陈25?35份,桅子15?25份,大黄3?9份,徐长卿25?35份,苦参15?25份, 白鲜皮10?20份,赤芍10?20份,丹参15?25份,茯苓15?25份,白术10?20份, 薏苡仁15?25份,甘草5?15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份 是:茵陈30份,桅子20份,大黄6份,徐长卿30份,苦参20份,白鲜皮15份,赤芍15份,丹 参20份,茯苓20份,白术15份,薏苡仁20份,甘草10份。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通过添加或 不添加辅料制成散剂、颗粒剂或合剂。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崩解剂或粘合剂。
6.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取各原料药,粉碎,混合均匀,即得。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 碎后过200目筛。
8.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取各原料药,混合,加水浸泡〇. 5?2小时后开始煎煮;共煎煮1?4次,每次1?2小时; 合并每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15,冷却至室温,紫外线辐射灭菌,即得合剂。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 水浸泡1小时后开始煎煮;所述共煎煮3次。
10.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合剂:服用量为100毫升,一日2次;颗粒剂:一日3次,每次10克。
【文档编号】A61P1/16GK104116971SQ201410366761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欣, 王爱武, 孔冬, 王姝丽, 李艳冬 申请人:山东省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