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校正的多功能照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5067发布日期:2019-02-01 19:2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可校正的多功能照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照护装置,尤指一种可以校正的多功能照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的在医疗方面的照护,主要监视的几个感测数据是温度、湿度、心律、血压、血氧、体重、体脂、震动等。其中又以温度、即体温是最普遍使用、适用范围最广的一个感测数据。在测量体温时,如病人难以动弹,则以现有普通的电子式有线式的温度计粘贴于病人身体即可,然而,若是要监测的对象是体能状况较好的病人,或是完全健康但属于高危险群体内的人,则上述的方式相当的不方便。因此,本发明人在多个前案中即已提出利用穿戴式的温度传感器来对监测对象进行体温的监测。

请看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391094号,其中第二图中揭露在一衣服的腋窝处设置了一温度传感器,并通过结合部将测量数值传递至一RFID温度感测IC标签,如此即可通过无线的方式将测量结果传递至外部。且通过结合部的设计,RFID温度感测IC标签可以自衣服上拆下而方便衣服单独清洗。此案的缺点在于,虽然RFID温度感测IC标签与温度传感器两者之间是可分离式的设计,但实际上由于温度传感器实际上存在一些制造上的变化,现有的做法是每一个温度传感器在生产完成时必须与一个RFID温度感测IC标签相互配对进行校正,之后也都只能用相同的RFID温度感测IC标签提供读取,因此每一个温度传感器必须与一个RFID温度感测IC标签相互配对,而无法以一个RFID温度感测IC标签对应多件衣服上的温度传感器,如此一来即造成此案使用成本大幅增加。

请再参阅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410219号,其中第二图也揭露了一腋下侦测器,其具有一温度传感器与一RFID温度感测IC标签,并可放置于一位于衣服腋下的口袋中并可轻易取出。此案的缺点在于,腋下侦测器的体积较大,容易造成使用者腋下的摩擦,会有不舒适的感觉,且妨碍手臂运动,此外,也使得衣服腋下部位透气效果较差。

请再参阅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455368号,其中第二图也揭露了在衣服的腋窝处设有一温度传感器,并通过一弹性调整件使温度传感器可以紧密贴合于人体腋下,并再通过结合部与被结合部的设计,使电子装置以可分离的方式来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此案的问题在于虽然电子装置与温度传感器两者之间是可分离式的设计,但实际上由于温度传感器实际上存在一些制造上的变化,因此现有的做法是每一个温度传感器在生产完成时必须与一个电子装置相互配对进行校正,之后也都只能用相同的电子装置提供读取,而无法以一个电子装置来对应多件衣服上的温度传感器,如此一来即造成此案使用成本大幅增加。

因此,发明人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出本案「可校正的多功能照护装置」,用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现有技术的使用成本,并进一步的增进应用的便利性,在信号处理端增加了一校正装置,如此即可让一个信号处理端可以对应多个感测元件,亦即用户可以准备多个穿戴物(如衣服),但只需要少量的、乃至于只需要一个信号处理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照护装置,包括一穿戴物,具有一第一感测元件,该第一感测元件产生一第一感测值;一处理装置,可拆卸地电连接于该第一感测元件,读取该第一感测值,且该处理装置包含一校正装置,用以校正该第一感测值,其中该处理装置将第一感测值的校正值转换成一有线/无线信号,并发送该有线/无线信号,且当该有线/无线信号是以无线方式发送时,其是选自声波、或蓝牙信号、或射频信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又揭示一种用于一照护装置的感测方法,该照护装置包含一设有一第一感测元件的衣物,以及以可拆装的方式电连接于该第一感测元件的一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含一校正装置,而该感测方法包括该处理装置读取该第一感测元件的一原始感测值;该校正装置校正该原始感测值以产生一感测校正值;该处理装置接收该感测校正值,并将该感测校正值转换成一有线/无线信号;以及传送该有线/无线信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也揭示一种多功能照护装置的校正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置一第一感测元件于一衣物上,并且产生一原始感测数据;将该原始感测数据转换成一有线/无线信号,并发送该有线/无线信号;接收该有线/无线信号,并将该信号还原成该原始感测数据;以及校正该原始感测数据以产生一校正后数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揭示一种用于一照护装置的感测方法,该照护装置包含一具有一第一感测元件的穿戴物,以及以可分离的方式电连接于该第一感测元件的一有线/无线式信息处理装置,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该第一感测元件产生一原始感测值;该有线/无线式信息处理装置读取并校正该原始感测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揭露一感测元件10电连接至一处理装置20,而处理装置20再以有线/无线方式连接至一接收装置21。感测元件10和处理装置20之间的电连接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通常是让处理装置20可被拆卸。处理装置20与接收装置21可合称为一第一种无线式信息处理装置2a。此外,在处理装置20内还设有一校正装置22,如感测元件10是一热敏电阻,当感受到一体温时,其电阻即会有一对应的电阻数值,即一第一感测值,由处理装置20测得此第一感测值后,校正装置22对此第一感测值进行校正。以温度为例,当感测元件10与处理装置20处于相同环境下(例如室温),校正装置22内置的一第二感测元件(图中未揭示)产生一第二感测值,而校正装置22将第一感测值与该第二感测值比较,以决定对该第一感测值的修正程度。之后,处理装置20再将对该第一感测值修正程度的数据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传递给接收装置21,而接收装置21再将对该第一感测值的修正程度予以储存,作为之后针对该感测元件10所测得的感测数据的修正参考。由于一般的感测元件在制造过程中难免存在变化,而在使用时经过上述的校正以适度修正感测数据可获得较精确的感测数据。更进一步而言,图1的处理装置20更包括一显示单元23,以显示修正后的感测数据。此外,处理装置20更可包括一声波产生器24,以声波的方式将修正后的感测数据传递出去。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揭露一感测元件10电连接至一处理装置20,而处理装置20再以有线/无线方式电连接至一接收装置21。感测元件10和处理装置20之间的电连接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通常是让处理装置20可被拆卸。又,处理装置20与接收装置21合称为一第二种无线式信息处理装置2b。处理装置20包括一内存201,存有该感测元件10的一标识符及一感测特性关系。如感测元件10是一热敏电阻,当感受到一体温时,其电阻即会有一对应的电阻数值,即感测值。依据本实施例,处理装置20最初必须与该感测元件10搭配使用,由处理装置20将该感测元件10的标识符或感测特性关系通过有线/无线传输提供给接收装置21,而载于接收装置21内的应用程序211之后可依据标识符或感测特性关系对感测值进行校正,接收装置21再将校正后的感测值予以显示或储存。或者,应用程序211可依据该感测元件10的标识符而通过云端通讯取得该感测元件10制造过程中所记录的校正数据或感测特性关系,而对感测值进行校正。

图1、图2中所述的接收装置21,通常是一移动通讯装置,如手机或平板电脑。以图1的实施例而言,只要手机具有蓝牙或射频标签读写功能,再安装本发明的应用软件即可进行感测数据的处理。若以图2的实施例而言,则应用软件还具备校正程序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图2的实施例中的处理装置20可具有一种低成本的装置,利用廉价的被动式RFID标签提供最基本的识别与数据传送功能,只要能让接收装置21读到该感测元件10的标识符或感测特性关系相关数据即可,之后这些数据可以储存于接收装置21之中随时备用。如果接收装置21已经取得该感测元件10的感测特性关系相关数据,也可以搭配图1的实施例中的处理装置20,而直接利用已知的该感测元件10的感测特性关系对感测数据进行校正或修正。此时,图1的实施例中的处理装置20可以具有一种主动式的RFID标签,让接收装置21参考其所发射的射频信号强度以判断两者的距离,同时提供多功能的照护。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由于处理装置20与接收装置21之间的有线/无线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因此本发明为了让不同类的处理装置20可以依据使用需要而拆卸更换,在与感测元件10电连接的位置上配置一容置单元202,该容置单元202内可拆卸地配置如图1的实施例中的处理装置20或图2的实施例中的处理装置20。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其中揭露了穿戴物1是一短袖T恤,通常以贴身穿戴物为最佳,该穿戴物有一容置空间202。而感测元件10则通过一束紧物12而得以紧贴于使用者1’的腋窝。图4所应用的处理装置20通过一第二拆装部21’与感测元件10的第一拆装部11’以可分离、可拆卸的方式电连接,不过由于第一、二拆装部(11’、21’)的位置重叠,故图4上也以重叠表示,且两者可通过一粘扣布(魔鬼毡)、按扣组等方式连接。感测元件10通过一导线11与第一拆装部11’电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4,并请配合图1与图2,其中图4的处理装置20可以是图1所示的第一种无线式信息处理装置2a所示的处理装置、或是图2所示的第二种无线式信息处理装置2b所示的处理装置,换言之,内部具有校正装置22的处理装置20(如图1所示)或者不具有校正装置22的处理装置20(如图2所示),均可应用于图4所揭示的应用例上。由此可见,通过第一、二拆装部(11’、21’)的设计,使用者可以准备多件穿戴物1,而仅需一个或少数个处理装置20,如此一来节省了处理装置20的数量,即减少了使用成本。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其中揭露使用者1’所穿的穿戴物1的腋窝处设置有一本发明的感测元件10,并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处理装置20电连接。而监测者4则手持一接收装置21,用以读取并接收来自处理装置20的信号。图5所示除了可进行已有的生理数据监控,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距离侦测。当处理装置20配置有主动式RFID标签、蓝牙元件、红外线发射器或超声波发射器等主动元件时,接收装置21可持续监测这种主动元件所发出的信号强度,并以此判断处理装置20与接收装置21之间的距离,或者由处理装置20依据接收装置21传来的信号强度,来判断处理装置20与接收装置21之间的距离。再参阅图1,处理装置20可配置显示单元23或声波产生器24,当处理装置20判断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一门限值时,处理装置20上的显示单元23或声波产生器24可发出示警信号,例如闪光或声响,以提醒看护者。依据另一实施方式,可由接收装置21发出警示以提醒看护者。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其中揭露的是卧榻时的应用,即使用者1’躺在床上时的应用状态。穿戴物1的腋窝处设有本发明的感测元件10,且通过导线11电连接至处理装置20,而接收装置21则与处理装置20隔开,以一无线的方式与处理装置20交换、传递信息。图6的接收装置21不限于移动通讯装置如手机或平板电脑,也可以是个单纯的射频读取器、或蓝牙装置,因此使得接收装置21更为轻便而可以设于被褥5内。当然,也可以如同图5的应用例一般,由一监测者4以具有蓝牙通讯、射频信号收发、NFC功能或其他无线的移动通讯装置来作为接收装置21。之后,接收装置21还可以将感测元件10的感测值再传输到一信息整合装置3,该信息整合装置3通常是一电脑或数据库一类的装置。而接收装置21与信息整合装置3之间的联络则可以通过WIFI、移动通讯网络、或以有线的方式进行。

由于处理装置20配置于使用者1’的穿戴物1之上,而接收装置21则是配置于被褥5内,当两者的距离发生显著的改变(例如被子掉落或被踢开)时,信息整合装置3可以利用网络发出警示消息以通知看护者前来探视并处理。同时,如果使用者1’的体温监测数据出现异常,信息整合装置3也可以利用网络发出警示消息以通知看护者前来探视并处理。因此,本发明的照护装置具有多功能照护能力。

请参阅图4与图1,并就本发明所使用的感测方法说明如下。本发明所使用的一种用于一照护装置的感测方法,该照护装置包含一设有一第一感测元件10的穿戴物1,以及以可拆装地电连接于该第一感测元件10的一处理装置20,该处理装置20包含一校正装置22,而该感测方法包括该处理装置20读取该第一感测元件10的一原始感测值;该校正装置22校正该原始感测值以产生一校正后感测值;该处理装置20接收该校正后感测值,并将该校正后感测值转换成一有线/无线信号;以及传送该信号。进一步而言,其中若所述的传送该信号是无线信号,即以之前所述的射频信号、蓝牙信号、音频信号或红外线信号为主。

请参阅图4与图2,并就本发明所使用的感测方法说明如下。本发明所使用的一种用于一照护装置的感测方法,该照护装置包含一设有一第一感测元件10的穿戴物1,以及以可拆装的方式电连接于该第一感测元件10的一处理装置20,该处理装置20再以有线/无线方式电连接至一接收装置21。处理装置20包含一内存201,存有该感测元件10的一标识符或一感测特性关系。而该感测方法的步骤包括:该处理装置20读取该第一感测元件10的一原始感测值;处理装置20依据内存201内的标识符或感测特性关系找到该感测元件10特定的标识符或感测特性关系,将此特定的标识符或感测特性关系转换为一有线/无线信号发送出去;由该接收装置21接收该有线/无线信号;而载于接收装置21内的应用程序211之后可依据标识符或感测特性关系对感测值进行校正,接收装置21再将校正后的感测值予以显示或储存。或者,应用程序211可依据该感测元件10的标识符而通过云端通讯取得该感测元件10制造过程中所记录的校正数据或感测特性关系,而对感测值进行校正。进一步而言,其中所述的传送的信号若以无线的方式传送,即是以之前所述的射频信号、蓝牙信号、红外线信号、或声音信号为主。

在图1与图4或图2与图4的实施例的配合中,校正的步骤,更进一步是处理装置20载有一元件标识符,以供识别该第一感测元件10,以在校正时决定感测值修正的程度。此外,更进一步地是第一感测元件10还可以具有一感测特性关系,以在校正时决定不同感测数值应修正的程度。亦即,同时通过感测特性关系与元件标识符,可以更为精准的对第一感测元件10作出校正。此外,感测特性关系与元件标识符可以整合为一制造参数,以便利应用程序211的校正程序的运作。

此外,还有其他的校正方式如下,如以图1与图4的搭配应用而言,处理装置20内的校正装置22还具有一第二感测元件(图中未揭示),并产生一第二感测值,而校正装置22将第一感测值与该第二感测值比较,以决定对该第一感测值的校正程度,之后再将校正后的感测值传送至外界。而若以图2与图4的搭配应用而言,接收装置21内还具有一第二感测元件(图中未揭示),并产生一第二感测值,而应用程序211将自无线信号所还原的第一感测值与该第二感测值比较,以决定对该第一感测值的校正程度。

再参阅图1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当处理装置20内的校正装置22具有一第二感测元件(图中未揭示),并产生一第二感测值时,处理装置20可持续读取该第一感测值及该第二感测值,侦测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依据该差异以确定一状态。依据本构想的实施方式,当该第一感测值与该第二感测值两者之间的差异值保持在一个范围之内,可以确定睡眠者处于一正常状态;若是该第一感测值与该第二感测值两者之间的差异值超出该范围,可以认为使用者睡眠者的情况处于警示状态,原因可能有:体温异常、被褥脱落或是感测装置异常等等。当上述的警示状态出现时,处理装置20可以送出一警示信号,以通知照护人员前往了解原因。

再者,本发明更包括一数据库(图中未揭示),储存有感测元件10的特性数据,作为校正生理数据时的依据,其中数据库是设于处理装置20的内存201或应用程序211内;或是一云端数据库(图中未揭示),通过一网络与接收装置21或应用程序211交换数据,而网络选自有线网络、WIFI或是移动网络。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校正的多功能照护装置」就是让处理装置或接收装置具有可以校正来自感测元件的感测值的功能,例如在处理装置或接收装置内、或是处理装置内部的标签内,设置有储存了感测元件的元件标识符、感测特性关系,或是储存了已经将此二者整合了的制造参数的校正元件,当处理装置获取了由感测元件产生的感测值时,应用程序就可以依据所获取的感测值通过检索自身内部储存的元件标识符、感测特性关系、或制造参数,来与该感测值比较,以对感测值进行校正,也就是说,通过某一种换算,使感测值实际上表现的生理数据,如体温,能更接近实际的使用者的体温。简而言之,由于本案在处理装置或接收装置内设置了校正装置,因此使得设置于一穿戴物内的感测元件不必一件一件的进行校正,也不必与处理装置进行配对使用。当本发明的处理装置连接到不同的感测元件时,仍可通过自身的校正装置进行校正,依旧维持感测的准确性。再者,本发明提供多功能照护,除了一般生理参数的精确量测之外,还利用无线传输信号来监测距离,同时提供其他的照护功能,实际应用则在疫情控制方面具有相当好的成效,尤其是以群聚状态的医院、学校、老人院、幼儿园,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监测者可以很快、很容易的知道是哪个个体出现了生理数据如体温的异常,且更进一步的还可以知道此个体大概的位置,以利监测者迅速的对此个体进行隔离,可见本发明对于照护技术,具有莫大的贡献。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照护装置,包括:一穿戴物,具有一第一感测元件,该第一感测元件产生一第一感测值;一处理装置,可拆卸地电连接于该第一感测元件,读取该第一感测值,且该处理装置包含一校正装置,用以校正该第一感测值,其中该处理装置将第一感测值的一校正值转换成一无线信号,并发送该无线信号,且该无线信号是选自声波、或蓝牙信号、或射频信号。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更包含一移动装置,以接收该无线信号,并依据该无线信号的强度判断该穿戴物与该移动装置的一距离。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移动装置应用程序,使一移动装置能处理该无线信号。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第一感测元件具有一元件标识符,以供该校正装置识别该第一感测元件。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该校正装置更具有一第二感测元件,并产生一第二感测值,而该校正装置将该第一感测值与该第二感测值比较,以决定对该第一感测值的校正程度。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处理装置周期地读取该第一感测值。

实施例7

一种用于一照护装置的感测方法,该照护装置包含一设有一第一感测元件的衣物,以及以可拆装的方式电连接于该第一感测元件的一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含一校正装置,而该感测方法的步骤包括:该处理装置读取该第一感测元件的一原始感测值;该校正装置校正该原始感测值以产生一感测校正值;该处理装置接收该感测校正值,并将该感测校正值转换成一无线信号;以及传送该无线信号。

实施例8

如实施例7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原始感测数据具有一感测标识符与一感测特性关系,以在校正时决定校正的程度。

实施例9

如实施例7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校正,还通过一第二感测元件产生一基准数据,并与该原始感测数据相比较,以决定对该原始感测值的校正程度。

实施例10

一种多功能照护装置的校正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置一第一感测元件于一衣物上,并产生一原始感测数据;将该原始感测数据转换成一无线信号,并发送该无线信号;接收该无线信号,并将该无线信号还原成该原始感测数据;以及校正该原始感测数据以产生一校正后数据。

实施例11

如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是通过一移动通讯装置接收该无线信号,并且依据该无线信号的强度判断该衣物与该移动通讯装置的一距离。

实施例12

如实施例1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移动通讯装置还储存多个该第一感测元件的感测特性关系,以供校正时作为校正程度的依据。

实施例13

如实施例1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移动通讯装置内具有一第二感测元件,并产生一基准感测值,而所述校正即是将该原始感测数据与该基准感测值比较,以决定对该原始感测数据的校正程度。

实施例14

一种用于一照护装置的感测方法,该照护装置包含一具有一感测元件的穿戴物,以及以可分离的方式电连接于该第一感测元件的一无线式信息处理装置,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该第一感测元件产生一原始感测值;该无线式信息处理装置读取并校正该原始感测值。

实施例15

如实施例1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无线式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一发送端,是可分离地电连接至该第一感测元件;以及一接收端,通过一无线通信与该发送端进行信息交换,其中所述步骤:校正该原始感测值为一校正后感测值,是在该发送端内或该接收端内执行。

实施例16

一种可校正的多功能照护装置,包括:一感测元件,设置于一穿戴物上,具有一制造参数,并用以产生一生理数据;一处理元件,电连接于该感测元件;以及一校正元件,电连接于该处理元件,用以根据该制造参数而校正该生理数据。

实施例17

如实施例16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处理元件将该生理数据与该制造参数一同转换为一无线信号发送出去;以及该校正元件是一安装有一应用软件的移动通讯装置,并以无线的方式与该处理元件电连接,并使该移动通讯装置得以接收该无线信号,并得以将该无线信号还原为该生理数据与该制造参数,以该制造参数对该生理数据进行所述校正,而该无线信号是选自蓝牙信号、射频信号、红外线、或声波信号中的一种。

实施例18

如实施例16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处理元件有线地电连接该校正元件,并将校正后的该生理数据转换为一无线信号发送出去,而该无线信号是选自蓝牙信号、射频信号、红外线、或声波信号中的一种。

实施例19

如实施例1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安装有一应用软件的移动通讯装置以接收该无线信号。

实施例20

如实施例16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处理元件是可移除地电连接于该感测元件。

实施例21

如实施例16所述的装置,其中该生理数据是自温度、湿度、心律、血压、血氧、体重、体脂、震动中选择一种。

实施例22

如实施例1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数据库,储存有该感测元件的特性数据,作为校正该生理数据时的依据,其中该数据库是设于该处理元件或该校正元件内;或是一云端数据库,并通过一网络与该处理元件或该校正元件交换数据,而该网络选自有线网络、WIFI或是移动网络中的一种。

符号说明

1:穿戴物

1’:使用者

10:感测元件

11:导线

11’:第一拆装部

12:束紧物

2a:第一种无线式信息处理装置

2b:第二种无线式信息处理装置

20:处理装置

201:内存

202:容置空间

21:接收装置

21’:第二拆装部

211:应用程序

22:校正装置

23:显示单元

24:声波产生器

3:信息整合装置

4:监测者

5:被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出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改、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改、修饰与演变等均在本发明的由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