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寒热错杂所致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310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寒热错杂所致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临床上胃脘痛所表现的寒热错杂的症状而提供一种治疗该症的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10-20份、甘草3-9份、附子5-15份、白芨10-20份、黄芩9-15份、黄连9-15份、党参10-15份、干姜10-15份、枳实9-15份、枳壳9-15份、蒲公英10-20份、降香5-15份、青皮9-15份、陈皮10-15份、厚朴9-15份、茯苓10-20份。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寒热错杂所致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寒热错杂所致胃脘痛的中药组合 物。

【背景技术】
[0002] 胃脘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其常见的发病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 和脾胃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 疼痛,法宜温中;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 痛,应施以消食行滞之药;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 犯胃,亦可发生胃痛,法宜疏肝解郁。近年来,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发现有一类胃脘痛,其既具 有寒症的症状同时又具有热证特点,呈现出寒热错杂,依靠传统方剂很难达到治愈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临床上胃脘痛所表现的寒热错杂的症状而提供一种治疗该 症的中药组合物。
[000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寒热错杂所致胃脘 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 术10-20份、甘草3-9份、附子5-15份、白芨10-20份、黄芩9-15份、黄连9-15份、党参 10-15份、干姜10-15份、积实9-15份、积壳9-15份、蒲公英10-20份、降香5-15份、青皮 9-15份、陈皮10-15份、厚朴9-15份、茯苓10-20份。
[0005] 进一步的,上述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份为:白术15份、甘草6 份、附子10份、白芨15份、黄芩12份、黄连12份、党参12份、干姜12份、枳实12份、枳壳 12份、蒲公英15份、降香10份、青皮12份、陈皮12份、厚朴12份、获考 :15份。
[0006] 该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以克为单位混合后按照 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500ml,每日一副,分早晚两次饮用。
[0007] 组方分析:胃脘痛一症究其根本在于胃中之气机不畅,胃本受盛之官,水谷入胃, 消于脾阳,胃无停滞何痛之有?胃属中焦,中焦土燥则健运,中焦土湿则现寒症,寒症有因 脾阳不足而致,有因先天元阳不足而致,但凡中焦现寒症则阻肝木生发之机,肝失条达则横 逆犯胃加剧胃之疼痛,同时肝木久郁则生邪热,故现寒热错杂。由此在治疗该症时,既要燥 土渗湿,扶助脾阳,又要泄其郁热,疏肝解郁。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白术、茯 苓、甘草、干姜、陈皮燥湿利水、温中散寒,取附子补先天元阳,元阳足则脾阳盛;同时取黄 芩、黄连泄肝之郁热,取降香、蒲公英、青皮疏肝;中焦失运必现滞机,在该中药组合物中取 枳壳、枳实、厚朴消其积滞,肝郁则血瘀,取白芨活血化瘀,同时现代医学研究,白芨更有保 护胃粘膜之效;加以党参补中益气。上述中药组合物合用,脾阳得复,中焦湿去,肝木条达, 则寒热尽去,胃无滞机,胃脘痛一症自解。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 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 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09]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寒热错杂所致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 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20g、甘草9g、附子15g、白芨20g、黄芩15g、黄连15g、 党参15g、干姜15g、积实15g、积壳15g、蒲公英20g、降香15g、青皮15g、陈皮15g、厚朴15g、 茯苓20g。
[0010] 毒性试验:在本实施例中,为对药物进行毒性试验,各原料药物的重量份取其最大 重量份进行试验,在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中,首先测定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 但未能测出其LD50,说明该中药组合物急性毒性较小。进而测定其最大给药量:将药物配 成小鼠能够接受的最大浓度,以最大体积灌胃给药,一天3次,观察15天。给药量按单位体 重计算,达到人给药量的65倍,所有小鼠未出现死亡或其他异常现象,说明其安全性很高。
[0011]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寒热错杂所致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 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15g、甘草6g、附子10g、白芨15g、黄芩12g、黄连12g、 党参12g、干姜12g、积实12g、积壳12g、蒲公英15g、降香10g、青皮12g、陈皮12g、厚朴12g、 茯苓15g。
[0012] 2013年以来,收治胃脘痛患者526例,其中确诊为因寒热错杂引起的为96例,诊断 标准采用脉诊与症状观察两种方式,脉诊一是脾脉沉、滑,二是肝脉浮、弦,症状观察,一是 舌苔青滑、润黄、黑润、或青中带黄,黑热润,津液满口,二是易烦易燥、情绪起伏较大。治疗 标准主要针对症状缓解程度来确定,一般用药不超过一周病情缓解为显效,患者自觉症状 消失,脉诊及症状观察正常为治愈,显效及治愈之和所占比例为总有效率,用药三日病情继 续加重,患者难以坚持,或用药一周症状无缓解,检查无好转迹象或病情发展者为无效。治 疗情况如下表 :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寒热错杂所致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 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10-20份、甘草3-9份、附子5-15份、白芨10-20份、 黄芩9-15份、黄连9-15份、党参10-15份、干姜10-15份、枳实9-15份、枳壳9-15份、蒲公 英10-20份、降香5-15份、青皮9-15份、陈皮10-15份、厚朴9-15份、获考:10-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寒热错杂所致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份为:白术15份、甘草6份、附子10份、白芨15 份、黄苳12份、黄连12份、党参12份、干姜12份、积实12份、积壳12份、蒲公英15份、降 香10份、青皮12份、陈皮12份、厚朴12份、获考:15份。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4353036SQ201410588186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崔小花, 高玉华, 于新娇 申请人:崔小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