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组培快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3243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繁育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覆花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旋覆花,又名:金佛花、金佛草等,拉丁学名:Inula japonica Thunb.属于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广西等地。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生用或蜜炙用。《神农本草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现代研究,旋覆花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化学成分天人菊内酯有抗癌作用。其根及茎叶或地上部分亦可入药,治刀伤、疔毒,煎服可平喘镇咳。其主要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的药效。

目前,由于旋覆花的药用价值较高,旋覆花的种植也逐渐普及,通常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方法进行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是提供一种繁殖效率高、周期短且成本低的旋覆花培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旋覆花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⑴外植体消毒:采取当年生的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去尘,放入清水中培养,24h换水一次,培养至抽出嫩芽,取生长健壮的嫩芽,流水冲洗1h,在超净台上用75%酒精处理20s,无菌水漂洗3次,再用质量比为1%NaClO处理5min,之后无菌水漂洗4次,并用无菌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得到无菌苗;

⑵诱导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获得的无菌苗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在23℃、光照8h、光强2500lx条件下培养,获得丛生芽;其中所述快诱导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基+TDZ0.015mg/L+6-BA0.01mg/L+蔗糖30g/L+琼脂5g/L,pH值为5.8;

⑶生根培养:步骤⑵培养得到的丛生芽生长至3cm高时,在无菌条件下将获得的丛生芽分成单株,切去基部直接转入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在25℃、光照16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lx条件下培养;其中所述生根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基+IBA0.1mg/L+NAA0.2mg/L+蔗糖20g/L+琼脂5g/L,pH值为5.8;

⑷炼苗移栽:将获得的生根组培苗移至炼苗室,室内温度22℃,湿度70%,闭瓶炼苗7天,开瓶盖炼苗5天,取出小苗,洗净培养基后,移栽至锯末:蛭石:河沙:腐叶土=1:2:3:1的基质中,在温室内继续炼苗35天,待根系发育正常,苗株生长健壮后移栽至大田。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简单、繁殖效率高,为旋覆花工厂化育苗或规模化生产及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采取当年生的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去尘,放入清水中培养,24h换水一次,培养至抽出嫩芽,取生长健壮的嫩芽,流水冲洗1h,在超净台上用75%酒精处理20s,无菌水漂洗3次,再用质量比为1%NaClO处理5min,之后无菌水漂洗4次,并用无菌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得到无菌苗。在无菌条件下将获得的无菌苗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在23℃、光照8h、光强2500lx条件下培养,获得丛生芽;其中所述快诱导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基+TDZ0.015mg/L+6-BA0.01mg/L+蔗糖30g/L+琼脂5g/L,pH值为5.8。培养得到的丛生芽生长至3cm高时,在无菌条件下将获得的丛生芽分成单株,切去基部直接转入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在25℃、光照16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lx条件下培养;其中所述生根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基+IBA0.1mg/L+NAA0.2mg/L+蔗糖20g/L+琼脂5g/L,pH值为5.8。将获得的生根组培苗移至炼苗室,室内温度22℃,湿度70%,闭瓶炼苗7天,开瓶盖炼苗5天,取出小苗,洗净培养基后,移栽至锯末:蛭石:河沙:腐叶土=1:2:3:1的基质中,在温室内继续炼苗35天,待根系发育正常,苗株生长健壮后移栽至大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