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白血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70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白血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白血病的中药制剂,包括红枣50-80克、银柴胡20-30克、炒白芍10-20克、黄芪10-20克、忍冬藤10-20克、嫩钩藤10-20克、胡黄连10-20克、黑元参10-20克、丝瓜络10-20克、芦根10-20克、白僵蚕8-15克、雄黄8-12克、青黛8-12克、甘草8-12克、云苓8-12克、紫草8-12克、皂角8-15克、黄药子8-15克、阿胶8-15克、陈皮8-12克、姜半夏8-12克。诸药配伍严谨,组方合理,共奏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扶正祛邪,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之功效,能有效促进血功能的恢复,降低化疗副作用,提高慢性白血病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白血病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慢性白血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白血病是一种肿瘤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通常分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表现是以淋巴结肿大为主,常伴有肝脾肿大,贫血及出血等症状,少 数患者还伴有皮肤损害。本病中老年人居多,偶见青年,男性多于女性。
[0003] 现代医学大多依靠放化疗等手术来控制病情,虽疗效肯定,但毒副作用大,容易导 致并发症以及各种耐药性等弊端,且治疗费用昂贵,很多患者由于难以承担高昂的治疗费 用,贻误病情。中药虽毒副作用小,但现有药物大多起效慢、疗程长,常易致温燥伤及阴血, 于病不仅无效,反增不良反应,影响对疾病的及时、正确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属"癥瘕"、"积 聚"、"瘰疬"、"虚劳"等范畴,一般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引起肝脏虚损、精气亏虚为发 病基础,由淤血、痰食、邪毒相互搏结而引发。近年来,根据中医辩证施治、标本兼治的原则, 我们利用多种中草药煎制而成的药剂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在治疗慢性白血病方面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治疗效果好、 副作用小、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的中药制剂。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种治疗慢性白血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 药原材料组成:
[0007] 红枣50-80克、银柴胡20-30克、炒白芍10-20克、黄芪10-20克、忍冬藤10-20克、 嫩钩藤10-20克、胡黄连10-20克、黑元参10-20克、丝瓜络10-20克、芦根10-20克、白僵 蚕8-15克、雄黄8-12克、青黛8-12克、甘草8-12克、云苓8-12克、紫草8-12克、皂角8-15 克、黄药子8-15克、阿胶8-15克、陈皮8-12克、姜半夏8-12克。
[0008]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09]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0] 红枣50克、银柴胡20克、炒白芍10克、黄芪10克、忍冬藤10克、嫩钩藤10克、胡 黄连10克、黑元参10克、丝瓜络10克、芦根10克、白僵蚕克、雄黄8克、青黛8克、甘草8 克、云苓8克、紫草8克、皂角8克、黄药子8克、阿胶8克、陈皮8克、姜半夏8克。
[0011]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2]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3] 红枣65克、银柴胡25克、炒白芍15克、黄芪15克、忍冬藤15克、嫩钩藤15克、胡 黄连15克、黑元参15克、丝瓜络15克、芦根15克、白僵蚕12克、雄黄10克、青黛10克、甘 草10克、云苓10克、紫草10克、皂角12克、黄药子12克、阿胶12克、陈皮10克、姜半夏10 克。
[0014]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5]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6] 红枣80克、银柴胡30克、炒白芍20克、黄芪20克、忍冬藤20克、嫩钩藤20克、胡 黄连20克、黑元参20克、丝瓜络20克、芦根20克、白僵蚕15克、雄黄12克、青黛12克、甘 草12克、云苓12克、紫草12克、皂角15克、黄药子15克、阿胶15克、陈皮12克、姜半夏12 克。
[0017] 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 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1剂,分2?3次口服。30剂为1疗程。疗程间停药2?3天, 再行下1个疗程。
[0018]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0019]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
[0020] 银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胆、三焦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 气之功效。
[0021] 炒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潜阳之功效。
[0022]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 功效。
[0023] 忍冬藤,味甘,性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之功效。
[0024] 嫩钩藤,味甘,性微寒;归肝、心包经。具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之功效。
[0025] 胡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经。具有清虚热,除疳热、清热燥湿之功效。
[0026] 黑元参,味甘、咸、微苦,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泻火解毒 之功效。
[0027] 丝瓜络,味甘、性平,归肺、胃、肝经。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化痰,解毒消肿,强心利尿 之功效。
[0028] 芦根,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利尿之功效。
[0029] 白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经。具有熄风止痉,祛风止痛,祛风止痒,化痰散结 之功效。
[0030] 雄黄,味辛,性温;归肝、大肠经。具有燥湿杀虫,治疥癣,劫痰解毒之功效。
[0031] 青黛,味咸,性寒;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之功效。
[0032]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肺、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 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0033] 云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
[0034] 紫草,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消毒止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0035] 皂角,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消肿排脓,搜风拔毒,祛痰止咳之功效。
[0036] 黄药子,味苦,性平;归肝、心经。具有化痰消瘿,止咳止血之功效。
[0037] 阿胶,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之功效。
[0038]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之功效。
[0039] 姜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降逆止呕,祛湿化痰之功效。
[0040] 根据慢性白血病的临床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乏力等特征,属中医血癌、髓毒、 瘰疬、癥瘕、瘀证、虚劳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受 到邪毒的侵袭,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发病:七情内伤,饥饿劳累、房室过度,损伤精髓、肝脾 及三焦,使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正气内虚,复感六淫外邪或瘟毒而致病。故治疗当以调 理脏腑、祛风燥湿,清热解毒为原则。
[0041]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红枣、阿胶养血滋阴,补精益髓,配以黑元参、黄芪、云苓可补 肾益肝,健脾和胃,调理脏腑,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银柴胡、炒白芍、嫩钩藤、忍冬藤、胡黄连、 白僵蚕、青黛可熄风止痉,清热平肝,以消除肝阴不足、虚阳上亢引起的诸多症状;丝瓜络、 芦根、雄黄可清热泻火,燥湿化痰;紫草可入心肝两经血分,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皂 角、黄药子、陈皮、姜半夏补气健脾,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甘草益气和中,重在调和脾胃、补 虚降逆,由于脾主运化水湿,输布津液,若失其健运,则水湿停骤而生痰,配伍健脾渗湿药即 可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又可健脾以杜生痰之源,而收相辅相成之功;甘草即可补脾益气,缓 急止痛,又可缓和药性,调和诸药,引药入经。诸药配伍严谨,组方合理,从慢性白血病的病 机入手,共奏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扶正祛邪,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之功效,对慢性白血病的 治疗具有较好疗效。
[0042]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 40例慢性白血病患 者进行了临床实验,年龄在35岁至65岁之间。患者均经外周血象、骨髓象检查和病理活检 (部分患者经分子生活学和细胞遗传学监测)等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 例,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大表现,且性别、年龄、血象、骨髓象、症状体征等情况经统 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具有可比性。
[0043] 疗效标准:
[0044] 完全缓解(CR):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血红蛋白> 100g/L, 白细胞总数< IOX l〇9/L,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0X 109/L-400X 109/L ;骨髓象正常。
[0045] 部分缓解(PR):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三项中有一或二项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
[0046] 未缓解(NR):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三项中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及无效者;
[0047] 治疗方法:
[0048] 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应用羟基脲3g/d,分2次口服,待白细胞减少至 20 X IO9左右时剂量减半,降至10 X 10 9时,0. 5-lg/d。降至5 X 10 9以下时停药。
[0049] 治疗组化疗后,开始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取红枣65克、银柴胡25克、炒白芍15 克、黄芪15克、忍冬藤15克、嫩钩藤15克、胡黄连15克、黑元参15克、丝瓜络15克、芦根 15克、白僵蚕12克、雄黄10克、青黛10克、甘草10克、云苓10克、紫草10克、皂角12克、 黄药子12克、阿胶12克、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随症加减),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 的方法煎制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30剂为1疗程。疗程间停药2?3天,再行下1 个疗程。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白细胞计数适时调整。
[0050] 观察项目:
[0051] 1.临床症状及体征:
[0052] 记录患者贫血、出血、感染、骨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观察 患者病症持续缓解时间和生存时间。
[0053] 2.实验室指标:
[0054] 外周血象: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中原始粒细胞、幼稚粒细胞、淋巴细胞 百分率和淋巴细胞绝对值;免疫学指标: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IL-2、IL-2R、TNF-a等免疫指 标。
[0055] 治疗结果:
[0056] 1、客观疗效观察:
[0057] 治疗后,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80. 0%,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45. 0%,治 疗组总缓解率90. 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缓解率70. 0%,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 < 0· 05) 〇
[0058] 表1 :两组治疗2周后疗效比较表
[0059]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慢性白血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红枣50-80克、银柴胡20-30克、炒白芍10-20克、黄芪10-20克、忍冬藤10-20克、嫩 钩藤10-20克、胡黄连10-20克、黑元参10-20克、丝瓜络10-20克、芦根10-20克、白僵蚕 8-15克、雄黄8-12克、青黛8-12克、甘草8-12克、云苓8-12克、紫草8-12克、皂角8-15 克、黄药子8-15克、阿胶8-15克、陈皮8-12克、姜半夏8-12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克的中 药原材料: 红枣50克、银柴胡20克、炒白芍10克、黄芪10克、忍冬藤10克、嫩钩藤10克、胡黄连 10克、黑元参10克、丝瓜络10克、芦根10克、白僵蚕克、雄黄8克、青黛8克、甘草8克、云 苓8克、紫草8克、皂角8克、黄药子8克、阿胶8克、陈皮8克、姜半夏8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克的中 药原材料: 红枣65克、银柴胡25克、炒白芍15克、黄芪15克、忍冬藤15克、嫩钩藤15克、胡黄连 15克、黑元参15克、丝瓜络15克、芦根15克、白僵蚕12克、雄黄10克、青黛10克、甘草10 克、云苓10克、紫草10克、皂角12克、黄药子12克、阿胶12克、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克的中 药原材料: 红枣80克、银柴胡30克、炒白芍20克、黄芪20克、忍冬藤20克、嫩钩藤20克、胡黄连 20克、黑元参20克、丝瓜络20克、芦根20克、白僵蚕15克、雄黄12克、青黛12克、甘草12 克、云苓12克、紫草12克、皂角15克、黄药子15克、阿胶15克、陈皮12克、姜半夏12克。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4435863SQ201410819637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5日
【发明者】刘海波 申请人:刘海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