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20966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质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喜树碱类药物是通过抑制细胞存活中一种必需酶DNATopo-I来实现其细胞毒作用的。盐酸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作为水溶性的喜树碱类衍生物,一方面通过对喜树碱的结构改造解决了水溶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保留了化学结构中的内酯环,使得药效较羟基喜树碱注射液显著提高。CPT-11为前药,需在组织中羧酸酯酶的催化下生成活性的代谢物SN-38方能起效。CPT-11由日本研制开发,1987年开始I-期临床试验,大规模III期临床试验表明,它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药物,对氟尿嘧啶耐药病例仍有效。目前,该药已获得美国FDA和欧盟的共同批准,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上市,它是美国FDA40多年来继氟尿嘧啶(5-FU)以后再次批准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的化疗药。临床上CPT-11主要用于晚期大肠癌患者的治疗,与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联合治疗既往未接受化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作为单一用药,治疗经含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同时,伊立替康应用于胃癌、食管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多种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目前上市的CPT-11产品仅有注射液和冻干粉针两种剂型,由于CPT-11化学结构中的α-内酯环在生理环境下易发生开环,从而导致疗效下降;此外由于CPT-11特有的肠肝循环造成其对消化道的不良反应,这也是CPT-11临床使用剂量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专利CN103830182A和CN102271659A均公开了一种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出较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更好的药效学特征,但并未对体内分布特征以及药代行为进行研究,对于药效提高的物质基础并未进行阐述,此外上述专利的制备在工艺中为了去除游离药物和未包裹的硫酸铵需分别进行两次超滤,并且需要通过额外的孵化装载培化磷脂酰胆碱以实现在外表面被亲水性高分子修饰,根据CN1960729A公开内容可知,该申请提供的技术也需要通过额外的孵化装载培化磷脂酰胆碱以实现在外表面被亲水性高分子修饰,这些均会导致工艺复杂且周期较长,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并不是最优的生产工艺。针对专利CN103830182A、CN102271659A、CN1960729A的不足,发明人提供了一种CPT-11脂质体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处方上通过各磷脂组分的合理组合,特别是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HSPC)和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的最佳摩尔比,使脂质体获得最理想的体内释药速度,从而达到了最佳的抗肿瘤效果。本发明在制备工艺上去除了孵化装载培化磷脂酰胆碱的步骤,同时本工艺的药物包封率高,达到95%以上,不需要进行超滤去除游离药物的工艺步骤,克服了上述专利制备工艺中需要两次超滤的不足,简化了生产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更加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对比现有CPT-11上市产品,发明人提供的CPT-11脂质体药物组合物不仅保护了化学结构中的α-内酯环,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其在消化道的分布,提高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富集,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从而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同时克服了CPT-11不稳定易降解的缺陷,提供了储存稳定性更好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封率高、载药量高、稳定性好、药效较市售注射液显著提高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药物组合物,包括盐酸伊立替康、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HSPC)、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胆固醇(CHol)和培化磷脂酰乙醇胺,其中盐酸伊立替康、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和培化磷脂酰乙醇胺的重量比为1:2.1~3.9:0.5~1.6:0.75~1.5:0.25~1.25,优选盐酸伊立替康、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和培化磷脂酰乙醇胺的重量比为1:2.4~3.6:0.6~1.5:1~1.4:0.5~1,更优选盐酸伊立替康、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和培化磷脂酰乙醇胺的重量比为1:2.8~3.3:0.7~1.4:1.1~1.3:0.6~0.8。申请人对脂质体处方研究发现,处方中特定辅料的用量比例关系可在不影响制剂质量的情况下,调节其体外释放速率,即控制处方中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与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的比例可在确保包封率、粒径等指标不变的基础上调节其体外释药速率,并结合药效学试验结果确定二者最优的比例组成。本发明中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与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的重量比为1:2~4,优选比例为1:2.5~3.5,最优选比例为1:3。所述的培化磷脂酰乙醇胺,为聚乙二醇1000化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化磷脂酰乙醇胺或聚乙二醇3350化磷脂酰乙醇胺。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是药学上可接受的常规制剂,优选为注射液。本发明提供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药物组合物,还可包含渗透压调节剂和pH调节剂。所述的渗透压调节剂选自葡萄糖、甘露醇、蔗糖、乳糖、海藻糖、半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葡萄糖、甘露醇或蔗糖。其中渗透压调节剂与磷脂重量比为1:0.1~1,优选渗透压调节剂与磷脂重量比为1:0.2~0.5,其中所述磷脂重量指的是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和培化磷脂酰乙醇胺三者重量之和。所述pH调节剂选自乳酸、乳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其中pH调节剂与磷脂重量比为1:3~7,优选pH调节剂与磷脂重量比为1:4.5~5.5。其中所述磷脂重量指的是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和培化磷脂酰乙醇胺三者重量之和。本发明所述盐酸伊立替康可以是盐酸伊立替康纯品,也可以是盐酸伊立替康原料药(常用规格为干燥品中盐酸伊立替康标示量95~105%含量范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的方法,将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和培化磷脂酰乙醇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加入硫酸铵水溶液洗膜形成混悬液,匀化,整粒,通过超滤设备除去未包裹硫酸铵,得空白脂质体;加入盐酸伊立替康水溶液、pH调节剂,充分孵化后,除菌过滤,制得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的优选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将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培化磷脂酰乙醇胺溶于有机溶剂中,50~70℃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加入硫酸铵水溶液形成混悬液;(2)将步骤(1)中制得混悬液经均质机整粒后,超滤系统除去未包裹硫酸铵,制得空白脂质体;(3)将盐酸伊立替康加水溶解后,加入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步骤(2)中空白脂质体,充分孵化,经过滤除菌,灌装即得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优选地,所述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制备工艺中: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氯仿、甲醇、乙醇、乙醚、异丙醇、丙酮、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异丙醇、甲醇或乙醇中的一种,最优选为乙醇。步骤(1)中所述硫酸铵溶液,优选为0.25mol/L硫酸铵水溶液。步骤(2)中均质整粒工艺,优选依次经0.4、0.2、0.1μm酞酸酯膜挤出,即得。步骤(3)中所述过滤除菌,优选为经0.22μm滤膜过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更适于工业化大生产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培化磷脂酰乙醇胺溶于有机溶剂中,经蠕动泵注入硫酸铵溶液中,形成初分散体;(2)将步骤(1)中所述初分散体均质整粒后,经超滤设备除去有机溶剂以及未包裹硫酸铵,制得空白脂质体;(3)将盐酸伊立替康加水溶解后,加入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步骤(2)中空白脂质体,充分孵化,经过滤除菌,灌装即得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氯仿、甲醇、乙醇、乙醚、异丙醇、丙酮、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异丙醇、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最优选为乙醇。步骤(1)中所述硫酸铵溶液,优选为0.25mol/L硫酸铵水溶液。步骤(2)中均质整粒工艺,优选依次经0.4、0.2、0.1μm酞酸酯膜挤出,即得。步骤(3)中所述过滤除菌,优选为经0.22μm滤膜过滤。本发明提供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的配方与工艺既可使脂质体达到高包封率、稳定的高载药量,其中包封率大于95%,粒径为80nm~150nm。附图说明图1试验例1中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粒径分布。图2试验例1中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Zeta电位。图3试验例1中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形态学。图4试验例3中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大鼠药动学药时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表1: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各处方配比制备方法:分别将处方量的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DSPE-mPEG2000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ml无水乙醇溶解后,55~60℃旋转蒸发仪上减压蒸去乙醇,使脂质在烧瓶底部形成一均匀类脂膜,以100ml0.25mol/L硫酸铵水溶液旋转洗膜,之后通过均质机依次经0.4、0.2、0.1μm挤出整粒(各3次),采用切向流超滤装置除去未包裹的硫酸铵,超滤过程中不断补充注射用水,即得空白脂质体。将处方量盐酸伊立替康、蔗糖和乳酸加水溶解后,加入上述空白脂质体中,55~60℃孵化30分钟,即得载药脂质体,调节药物浓度后,经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灌装于西林瓶中,即得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将依各处方制得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分别进行粒径、包封率和3小时释放率检测,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表2依据表1各处方制得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各项检测指标HSPC/DSPC粒径/nm包封率/%3h释放率/%1:1120..3297.6356.121:2100.1798.6550.111:3102.2899.3245.161:4110.5298.5640.321:580.5892.3162.31各处方粒径、包封率、3h释放率数据如上表所述,可见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与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的比例在1:2~4粒径分布较好,包封率较高,不同比例的各处方体外释放率也显示出显著的差别,故我们优选此范围再对各处方进行了如下药效学实验:1、试验材料及动物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批号12112411,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BLAB/c裸小鼠,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沪)2008-0016。2、试验方法裸小鼠接种:取BLAB/c裸小鼠50只,按移植性肿瘤研究法,接种HT-29实体型瘤(在无菌操作下取细胞液,每只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0.2ml,形成移植瘤后在裸小鼠体内传3代后备用。取生长旺盛期的瘤组织剪成2.0mm3左右小块,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腋窝下,用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瘤瘤径,待肿瘤长至100~300mm3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具体分组见表3所示。随机分组、称重、标记之后根据组别给药。给药方式为尾静脉注射给药。于给药当天开始每周2~3次测量瘤径、称量体重,考察各组肿瘤体积动态变化和不良反应,计算抑瘤率,所有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试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表3:不同比例HSPC与DSPC处方药效学比较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组比较,▲:p<0.05,▲▲:p<0.01。各处方及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均显著抑制了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p<0.01),各处方较市售注射液药效均提高了10倍以上(p<0.01),其中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与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比例为1:3时药效最强,故我们优选的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与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的比例为1:3。实施例2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表4: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处方配比盐酸伊立替康0.4g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1.2g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0.4g胆固醇0.56gDSPE-mPEG20000.3g硫酸铵5g葡萄糖10g柠檬酸0.18g柠檬酸钠0.35g注射用水加至所需体积制备方法:称取处方量的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DSPE-mPEG2000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ml无水乙醇溶解后,55~60℃旋转蒸发仪上减压的蒸去乙醇,使脂质在烧瓶底部形成一均匀类脂膜,以100ml0.25mol/L硫酸铵水溶液旋转洗膜,之后通过均质机依次经0.4、0.2、0.1μm挤出整粒(各3次),采用切向流超滤装置除去未包裹的硫酸铵,超滤过程中不断补充注射用水,即得空白脂质体。按盐酸伊立替康与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重量比为1:2、1:2.4、1:2.7、1:3.6、1:4加入盐酸伊立替康,以及处方量葡萄糖、柠檬酸、柠檬酸钠加水溶解后,加入上述空白脂质体,55~60℃孵化30分钟,即得载药脂质体,调节药物浓度后,经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灌装于西林瓶中,即得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将依各处方制得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分别进行粒径、包封率和每mg磷脂载药量检测,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表5依据各处方制得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各项检测指标CPT-11/HSPC包封率/%每mg磷脂载药量/mg粒径/nm1:293.560.25110.251:2.797.610.21111.561:398.820.19108.621:3.399.110.15109.381:499.120.13100.52结果显示,当盐酸伊立替康与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重量比为1:2时包封率较低,而1:4时每毫克磷脂载药效率较低且包封率并未显著提高,故我们优选的二者比例为1:2.7~3.3。实施例3表6: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处方配比盐酸伊立替康0.4g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1.44g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0.48g胆固醇0.5gDSPE-mPEG33500.4g硫酸铵5g甘露醇10g磷酸氢二钠0.38g磷酸二氢钠0.65g注射用水加至所需体积制备方法:称取处方量的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DSPE-mPEG3350加入50ml无水乙醇溶解后,经蠕动泵注入60℃水浴保温的100ml0.25mol/L硫酸铵水溶液中,之后通过均质机依次经0.4、0.2、0.1μm挤出整粒(各3次)。采用切向流超滤装置除去未包裹的硫酸铵,超滤过程中不断补充注射用水,即得空白脂质体。将处方量盐酸伊立替康、甘露醇、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加水溶解后,加入上述空白脂质体,55~60℃孵化30分钟,即得载药脂质体,调节药物浓度后,经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灌装于西林瓶中,即得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经检测产品包封率98.76%,粒径105.46nm。实施例4表7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处方配比盐酸伊立替康1g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3.3g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1.1g胆固醇1.1gDSPE-mPEG10000.7g硫酸铵10g葡萄糖32g乳酸1.12g注射用水加至所需体积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的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DSPE-mPEG1000置1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00ml异丙醇溶解后,55~60℃旋转蒸发仪上减压蒸去乙醇,使脂质在烧瓶底部形成一均匀类脂膜,以250ml0.25mol/L硫酸铵水溶液旋转洗膜,之后通过均质机依次经0.4、0.2、0.1μm挤出整粒(各3次),采用切向流超滤装置除去未包裹的硫酸铵,超滤过程中不断补充注射用水,即得空白脂质体。将处方量盐酸伊立替康、葡萄糖和乳酸加水溶解后,加入上述空白脂质体,55~60℃孵化30分钟,即得载药脂质体,调节药物浓度后,经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灌装于西林瓶中,即得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经检测产品包封率97.96%,粒径110.53nm。实施例5表8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处方配比盐酸伊立替康0.5g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1.5g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0.5g胆固醇0.625gDSPE-mPEG20000.375g硫酸铵12g葡萄糖12.5g柠檬酸0.22g柠檬酸钠0.44g注射用水加至所需体积称取处方量的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DSPE-mPEG1000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ml无水乙醇溶解后,55~60℃旋转蒸发仪上减压的蒸去乙醇,使脂质在烧瓶底部形成一均匀类脂膜,以125ml0.25mol/L硫酸铵水溶液旋转洗膜,之后通过均质机依次经0.4、0.2、0.1μm挤出整粒(各3次),采用切向流超滤装置除去未包裹的硫酸铵,超滤过程中不断补充注射用水,即得空白脂质体。将处方量盐酸伊立替康、葡萄糖和乳酸加水溶解后,加入上述空白脂质体,55~60℃孵化30分钟,即得载药脂质体。调节药物浓度后,经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灌装于西林瓶中,即得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经检测产品包封率99.18%,粒径97.54nm。试验例1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指标检测取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检测其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形态学特征:1、粒径分布:取本品适量加水稀释后,经激光散射粒度测定仪(Nano-ZS,Marlvern)检测,粒径分布见图1,平均粒径97.54nm。2、Zeta电位:取本品适量加水稀释后,经激光散射粒度测定仪(Nano-ZS,Marlvern)检测,Zeta电位见图2,平均电位-22.1mV。3、形态学检查:本品经低温冷冻透视电镜(Cryo-tem,TECNAI20)观察形态学结构,形态学照片见图3。试验例2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6个月加速稳定性试验取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进行6个月加速稳定性考察,结果见表9所示:表9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6个月加速稳定性考察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依照本发明制备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在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试验例3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药动学比较实验1、试验材料(1)试验药物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按照实施例5制备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批号12112411,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试验动物SPF级ICR大鼠,180-220g,雌雄各半,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沪)2008-00162、试验方法将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与伊立替康注射液通过大鼠尾静脉给药(n=6)40mg/Kg,分别于给药前后0h、0.083h、0.25h、0.5h、1h、2h、4h、6h、8h、10h、12h、18h、24h大鼠眼眶取血0.5ml至1.5mlEP管中,肝素抗凝。4℃,10000rpm离心分离血浆。上述含药血浆经处理后,用HPLC/MS/MS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见图4。药动学数据经DAS软件包进行分析,两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如下表10所示:表10药动学实验数据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经尾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滞留时间(t1/2Z)较市售注射液延长了5.14倍(p<0.01),表观分布容积(V)降低了264.64倍(p<0.01),清除速率常数(CL)较市售注射液降低了199.78倍(p<0.01),同时血浆曲线下面积(AUC)也较后者提高了210.13倍(p<0.01),即AUC显著提高,半衰期显著延长,表现出了明显的长循环特征。试验例4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抑瘤率实验1、试验材料(1)试验药物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按照实施例5制备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批号12112411,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试验动物BLAB/c裸小鼠,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沪)2008-0016。2、试验方法裸小鼠接种:取BLAB/c裸小鼠80只,按移植性肿瘤研究法,接种HT-29实体型瘤(在无菌操作下取细胞液,每只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0.2ml,形成移植瘤后在裸小鼠体内传3代后备用。取生长旺盛期的瘤组织剪成2.0mm3左右小块,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腋窝下,用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瘤瘤径,待肿瘤长至100~300mm3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组见表11所示。随机分组、称重、标记之后根据组别给药。给药方式为尾静脉注射给药。于给药当天开始每周2~3次测量瘤径、称量体重,考察各组肿瘤体积动态变化和不良反应,计算抑瘤率,所有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试验结果如下表11所示:表11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抑瘤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组比较,▲▲:p<0.01。各处方及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均显著抑制了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p<0.01),脂质体组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高剂量组多数动物肿瘤完全消退(9/12),而低剂量组较市售注射药效也显著提高(p<0.01),表明以本专利制备的产品较市售注射液药效提高了10倍以上。比较例11、试验材料及动物R1: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按照本申请说明书实施例5制备;R2: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按照专利CN102271659A实施例2制备;BLAB/c裸小鼠,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沪)2008-0016。2、试验方法裸小鼠接种:取BLAB/c裸小鼠100只,按移植性肿瘤研究法,接种Ls-174t实体型瘤(在无菌操作下取细胞液,每只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0.2ml,形成移植瘤后在裸小鼠体内传3代后备用。取生长旺盛期的瘤组织剪成2.0mm3左右小块,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腋窝下,用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瘤瘤径,待肿瘤长至100~300mm3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随机分组、称重、标记之后根据组别给药。给药方式为尾静脉注射给药。于给药当天开始每周2~3次测量瘤径、称量体重,考察各组肿瘤体积动态变化和不良反应,计算抑瘤率,所有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试验结果如下表12所示:表12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抑瘤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R2组比较,▲:p<0.05,▲▲:p<0.01。实验结果:各处方以及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组均显著抑制了人结肠癌Ls-147t裸小鼠移植瘤生长(p<0.01),R1和R2较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组均对人结肠癌Ls-147t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显示出更强的药效(p<0.01),同时各组量效关系明显,并且R1与R2相比,R1药效各剂量组较R2同剂量组均表现出更强的药效(p<0.05)。同时,分别检测了R1和R2两种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的包封率、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3所示:表13R1、R2的包封率、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检测结果组别包封率/%粒径/nmZeta电位R199.1397.54-24.35R299.02129.71-11.31由表13可知,R1粒径显著小于R2,而Zeta电位显著高于后者。提示R1体外稳定性显著优于后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