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道入口用消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903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道入口用消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道入口用消毒装置,属于护理专业【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围机构和执行机构,所述的外围机构包括底座、挡布、支撑杆和顶盖;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电动机、往复丝杠、导轨、移动块和环形架,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一对锥齿轮与往复丝杠的下端连接;所述往复丝杠的上端穿过移动块上的丝杠孔,插入顶盖上的丝杠孔内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的导轨一端与顶盖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移动块上的导轨孔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环形架内侧固定有喷口,所述的喷口通过管路与电泵连接,所述的电泵的控制电路与脚踏开关、第一行程开关电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消毒效果好且成本低的特点。
【专利说明】—种通道入口用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装置,特别是一种通道入口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染病管理和特殊疾病管理(如艾滋病患者以及血液病患者的通道)中要求医护人员着洁净防护服,在传染病区归来或者进入洁净通道之前,医院通常会在这些特殊通道内设置空气过滤器或用其他消毒方式进行消毒,然而这种方式仅仅对通道内的空气进行了处理,并不能阻止出入通道的人员携带病菌,为解决此类问题,一般在通道外再重新设置一缓冲区,目前的缓冲区一般为高速流通的洁净空气流动带走带菌的空气,此类装置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在小型医院、卫生院或者野外疫情管理,推广是较困难的。并且,对于疫区归来的防护服表面清洁仅仅通过空气流动难以达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道入口用消毒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道入口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围机构和执行机构,所述的外围机构包括底座、挡布、支撑杆和顶盖,所述的底座和顶盖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和顶盖对应边缘均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均有多个滑块;每个滑块上均固定一钩环,所述挡布上下端边缘均固定多个挂钩,挂钩对应的活动连接在钩环上;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电动机、往复丝杠、导轨、移动块和环形架,所述的电动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一对锥齿轮与往复丝杠的下端连接;所述的移动块上有导轨孔和丝杠孔,所述的顶盖上也有一丝杠孔,所述往复丝杠的上端穿过移动块上的丝杠孔,插入顶盖上的丝杠孔内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的导轨一端与顶盖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移动块上的导轨孔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导轨的两端均固定有一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电动机的控制电路电路连接,所述的底座上固定一脚踏开关,所述的脚踏开关也与电动机的控制电路电路连接;所述移动块与环形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环形架内侧固定有喷口,所述的喷口通过管路与电泵连接,所述的电泵的控制电路与脚踏开关、第一行程开关电路连接。
[0005]上述滑轨为工字型轨,所述的滑块上有卡槽。
[0006]上述的电泵为电动空气泵。
[0007]上述的支撑杆和挡布均为两个。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09]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中小型医院的推广。
[0010]2、能够完成对人体的全面消毒,消毒效果好,避免进入通道后污染通道内的环境。
[0011]3、整个过程中,只需人工控制脚踏开关,无需其他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滑槽、导向块等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围机构和执行机构。
[0017]所述的外围机构包括底座3、挡布、支撑杆2和顶盖1,所述的底座3和顶盖I之间通过支撑杆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和顶盖I对应边缘均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均有多个滑块。优化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杆2和挡布均为两个,用以区分入口和出口。
[0018]优化方案中,所述滑轨为工字型轨,所述的滑块上有卡槽,防止顶盖I上滑轨内滑块的脱落。
[0019]每个滑块上均固定一钩环,所述挡布上下端边缘均固定多个挂钩,挂钩对应的活动连接在钩环上,通过拉动挡布,即可敞开或关闭外围机构,挡布的存在可以使喷出的消毒液体或气体尽可能多的喷到人体上。滑轨、滑块和钩环结构微小,在图中未标示。
[0020]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电动机4、往复丝杠6、导轨5、移动块16和环形架7,所述的电动机4固定连接在底座3上,电动机4的输出轴通过一对锥齿轮9与往复丝杠6的下端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是,电动机4的输出轴和往复丝杠6的下端各自键连接一锥齿轮,两个锥齿轮之间啮合。
[0021]所述的移动块16上有导轨孔和丝杠孔,所述的顶盖I上也有一丝杠孔。所述往复丝杠6的上端穿过移动块16上的丝杠孔,插入顶盖I上的丝杠孔内与顶盖I转动连接。所述的导轨5 —端与顶盖I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移动块16上的导轨孔并固定在底座3上。
[0022]所述导轨5的两端均固定有一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电动机4的控制电路电路连接,当移动块16碰到任一第一行程开关,电动机4即可断电,停止动作。所述的底座3上固定一脚踏开关,所述的脚踏开关也与电动机4的控制电路电路连接,当使用者脚碰到脚踏开关时,电动机4即可通电工作。电动机4的动作带动往复丝杠6旋转,进而带动移动块16的往复运动。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和脚踏开关结构微小,在图中未标示。
[0023]所述移动块16与环形架7固定连接,环形架7随移动块16的移动而移动。所述的环形架7内侧固定有喷口 8,所述的喷口 8通过管路与电泵连接,通过喷口 8往外喷射气体/高压液体。所述的电泵的控制电路与脚踏开关、第一行程开关电路连接,当碰到任一第一行程开关时,电泵断电,当碰到脚踏开关时,电泵通电。
[0024]如图2,实施例1中,所述的喷口 8为多个,所述的电泵为电动空气泵。第一行程开关、脚踏开关、电动机和电动空气泵之间简单的电路连接关系是这样的,两个第一行程开关串联,脚踏开关与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后分别与两个第一行程开关、接触器串联,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电动机和电动空气泵的主电路上,所述电动机与电动空气泵并联。
[0025]具体使用时,拉动挡布,使外围机构关闭,需要消毒的人员站在环形架7内,然后脚踩脚踏开关,此时电动机4和电动空气泵通电动作,电动机4动作使得环形架7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运动,电动空气泵动作使空气喷口 8往外喷射消毒气体,这样就完成了对人体的全面消毒,消毒效果好。而且操作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0026]在实施例2中,除实施例1中的结构外,所述的喷口 8为一个液体喷嘴,通过管路与电泵、消毒液储罐顺序连接,所述的电泵为液体增压泵。所述的管路为软管。如图3所示,所述的环形架7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一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有导向块11,导向块11的一侧与一微电机12固定连接,滑槽10槽底固定有齿条13,有一与齿条13相匹配的齿轮14,与所述微电机12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齿轮14能够在微电机12动作下,沿着齿条13运动,进而带动导向块11在滑槽10上运行。所述的喷口 8固定连接在导向块11上,喷口 8通过管路与电泵、消毒液储罐顺序连接。优化方案中,所述的滑槽10槽口小于槽内直径,导向块11槽内直径大于槽口内径,可以使导向块11卡在滑槽10内,避免导向块11移动时产生晃动。
[0027]所述的滑槽10内还有一滑板,所述滑板上固定连接一个第二行程开关15,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15与微电机12的控制电路电路连接。当微电机12或导向块11碰到第二行程开关15时,微电机12反转,带动导向块11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避免了喷口 8随导向块11运动时管道的拧结。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通道入口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围机构和执行机构,所述的外围机构包括底座、挡布、支撑杆和顶盖,所述的底座和顶盖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和顶盖对应边缘均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均有多个滑块;每个滑块上均固定一钩环,所述挡布上下端边缘均固定多个挂钩,挂钩对应的活动连接在钩环上;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电动机、往复丝杠、导轨、移动块和环形架,所述的电动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一对锥齿轮与往复丝杠的下端连接;所述的移动块上有导轨孔和丝杠孔,所述的顶盖上也有一丝杠孔,所述往复丝杠的上端穿过移动块上的丝杠孔,插入顶盖上的丝杠孔内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的导轨一端与顶盖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移动块上的导轨孔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导轨的两端均固定有一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电动机的控制电路电路连接,所述的底座上固定一脚踏开关,所述的脚踏开关也与电动机的控制电路电路连接;所述移动块与环形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环形架内侧固定有喷口,所述的喷口通过管路与电泵连接,所述的电泵的控制电路与脚踏开关、第一行程开关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入口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为工字型轨,所述的滑块上有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入口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口为多个,所述的电泵为电动空气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入口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和挡布均为两个。
【文档编号】A61L2/20GK204121458SQ20142057155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仲艳艳, 杜传凤, 郑霞 申请人:仲艳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