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气口连接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506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2.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引用本申请案主张于2013年6月25日申请的第61/838,971号、与2014年5月1日申请的第61/987,245号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每个申请以其全部通过引用并入于此。3.

背景技术:
3.1(1)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呼吸障碍的诊断、治疗及改善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和避免呼吸障碍的程序。具体地,本技术有关医疗装置、及其用于治疗呼吸障碍及避免呼吸障碍。3.2(2)相关技术描述身体的呼吸器官系统可促进气体交换。鼻子与嘴部形成患者气道入口。气道包括一系列的分支管,当分支管穿透更深入肺部时,会变成较窄、较短且更多。肺部的主要功能为气体交换,允许氧从空气进入静脉血及允许二氧化碳排出。气管分成右与左主支气管,其最后进一步分成末端细支气管。支气管构成传导气道,且不参与气体交换。气道的进一步分支导致呼吸细支气管,且最终导致肺泡。肺部的肺泡区域为发生气体交换的地方,且称为呼吸区。请参见West教授编着的《呼吸生理学精要》(West,RespiratoryPhysiology-theessentials)。各种呼吸障碍疾病存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OSA,ObstructiveSleepApnoea为一种睡眠障碍性呼吸SDB,SleepDisorderedBreathing的形式,其特征为,睡眠期间的上气道闭塞或障碍。此由睡眠期间在不正常小上气道与舌、软颚与后咽壁的区域肌肉张力正常损失的组合导致。该症状导致受影响的患者每晚通常停止呼吸30至120秒持续时间,有时200至300次。这通常引起过度白天瞌睡,且可能引起心脏血管疾病与脑损伤。并发症状为普通疾病,特别是中年超重男性,虽然受影响的人可能没有注意到问题。请参阅美国专利第4,944,310号Sullivan。陈-施呼吸CSR,Cheyne-StokesRespiration为患者呼吸控制疾病,其中,存在盛衰换气的律动交替期,引起动脉血液的重复脱氧与复氧。陈-施呼吸是可能有害,因为重复性氧气不足。在一些患者中,陈-施呼吸CSR是与来自睡眠的重复觉醒有关,此会引起严重睡眠中断、增加交感神经活动及增加后负荷。请参阅美国专利第6,532,959号Berthon-Jones。肥胖换气过度综合症OHS,ObesityHyperventilationSyndrome定义为严重肥胖与清醒慢性高碳酸血症的组合,没有换气不足的其他已知因素。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早晨头痛与过度白天嗜睡。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包括一组有共同特定特征的低气道疾病的任何一个。这些包括增加抵抗空气流动、延长呼吸吐气阶段、与正常肺伸缩性损失。COPD的示例是肺气肿与慢性支气管炎。COPD是由长期吸烟主要危险因素、职业暴露、空气污染与遗传基因因素所引起。症状包括:运动性呼吸困难、慢性咳嗽与痰产生。神经肌肉疾病NMD,NeuromuscularDisease是一广义的术语,包括直接经由本质肌肉病理或间接经由神经病理伤害肌肉功能的许多疾病与失调。一些NMD患者的特征为进行性肌肉伤害导致移动机能降低,需要坐轮椅、吞咽困难、呼吸器官肌肉衰竭,最后,呼吸器官衰竭导致死亡。神经肌肉疾病可分成快速进行性与慢速进行性:i快速进行性疾病:其特征为,肌肉伤害恶化超过数个月,且造成几年内死亡例如,青少年的肌萎缩侧部硬化症ALS与裘馨氏肌肉失养症DMD;ii可变或慢速进行性疾病:其特征为,肌肉伤害恶化超过数年,且只略微减少平均寿命例如,肢带型、面肩臂型、与肌强直性肌肉营养失调。NMD的呼吸器官衰竭症状包括:渐增的一般性衰弱、吞咽困难、运动中呼吸困难与休息、疲累、嗜睡、早晨头痛、集中困难和情绪变化。胸壁疾病是造成呼吸器官肌肉与胸廓间的无效率耦接的一些胸部变形。疾病的通常特征是一局限型缺陷,且负担长期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的可能性。脊椎侧弯及/或脊柱后侧隆凸可能引起严重呼吸器官衰竭。呼吸器官衰竭的症状包括:运动中呼吸困难、外周水肿、端坐呼吸、反复胸部感染、早晨头痛、疲劳、不良睡眠质量与降低食欲。否则,健康的个体可利用系统与器件以避免出现呼吸障碍。3.2.1治疗鼻腔持续正压通气CPAP,Nasal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治疗已用来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OSA。假设持续正压通气用作气夹板,且通过推动软颚与舌向前并推离后咽壁可避免上气道闭塞。无创通气NIV,Non-InvasiveVentilation透过上气道对患者提供呼吸支撑,以通过进行部分或全部呼吸工作协助患者进行完全呼吸及/或维持人体适当氧气位准。呼吸支撑经由患者接口提供。无创通气NIV已用来治疗OHS、COPD、MD与胸壁疾病。有创通气IV,InvasiveVentilation对本身无法有效呼吸的患者提供通气支撑,且提供有气切管。呼吸器可控制灌入患者呼吸的时间点与压力及监督患者的呼吸。控制与监督患者的方法通常包括容积周期与压力周期的方法。容积周期的方法可尤其包括压力调节式容积控制(PRVC,Pressure-RegulatedVolumeControl)、容积式通气(VV,VolumeVentilation)、与容积控制型持续强制性通气(VC-CMV,VolumeControlledContinuousMandatoryVentilation技术。压力周期的方法可尤其包括辅助控制(AC,AssistControl)、同步间歇强制型通气(SIMV,SynchronizedIntermittentMandatoryVentilation)、机械控制通气(CMV,ControlledMechanicalVentilation)、压力支撑型通气(PSV,PressureSupportVentilation)、持续正压通气(CPAP,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或呼气末正压(PEEP,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技术。3.2.2治疗系统治疗系统、或呼吸治疗系统可包括呼吸压力治疗器件(RPT器件)、空气回路、增湿器、患者接口与数据管理。3.2.2.1患者接口患者接口可用来例如通过提供空气流将呼吸设备接合到其使用者。空气流可经由面罩提供给鼻及/或嘴部、经由管路提供给嘴部、或经由气切管提供给使用者的气管。依据所要施加的治疗,患者接口可例如与患者脸部区域形成密封,促进输送在可随环境压力的足够变化的压力下的气体以有效治疗,例如约10cmH2O正压。对于治疗的其它形式而言,诸如氧气输送,患者接口可不包括足够密封以促进在约10cmH2O的正压下输送至气体供应气道。患者接口的设计呈现一些挑战。脸部有复杂的立体形状。鼻子的大小与形状随着不同的人会有显著变化。由于头部包括骨头、软骨与软组织,因此,脸部的不同区域会对机械力起不同反应。颌或颚可相对于头颅的其它骨头移动。整个头部可在呼吸治疗时段过程移动。由于这类挑战,一些面罩会发生令人厌恶、美感无法令人满意、昂贵、不适宜、不易用与不舒适中的一种或多种情况,尤其是在长时间配戴或患者不熟悉系统时。例如,只针对飞行员设计的面罩、设计为个人保护设备例如过滤面罩部件的面罩、SCUBA面罩、或针对投予麻醉剂对其原创性应用还可容忍,但延长时间例如,数小时配戴感觉不舒服。此不适可能导致降低患者治疗的顺应性。若在睡眠期间配戴面罩,可能更严重。鼻腔持续正压换气CPAP治疗对治疗特定呼吸障碍高度有效,提供患者治疗顺应性。若面罩不舒服,或不易使用,患者可能无法顺应治疗。因为时常建议患者经常洗洁其面罩,若面罩不容易清洁例如不容易组装或拆解,患者不可能清洁其面罩,且此可能负面影响患者顺应性。虽然用于其它应用例如飞行员的面罩可能不适合在治疗睡眠呼吸障碍中使用,用来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的面罩可能适于其它应用。对于这类理由,用于在睡眠期间输送鼻腔持续正压换气CPAP的面罩形成明确的领域。3.2.2.1.1密封形成部患者接口可包括密封形成部。由于其直接接触患者脸部,因此,密封形成部的形状与结构对患者接口的效力与舒适度有直接影响。患者接口可根据密封形成部使用中接触脸部的设计意图而部分特征化。在患者接口的一种形式中,密封形成部可包括两附属部以分别接合左与右鼻孔。在患者接口的一种形式中,密封形成部可包括一体件,其在使用中围绕两鼻孔。此一体件可设计成例如覆盖脸部的上唇区域与鼻柱区域。在患者接口的一种形式中,密封形成部可包括组件,其在使用中围绕嘴区域,例如,通过在脸部的下唇区域形成密封。在患者接口的一种形式中,密封形成部可包括一体件,其在使用中围绕两鼻孔与嘴区域。这些不同类型的患者接口通过其制造者以不同名称所知,包括鼻罩、全脸罩、鼻枕、鼻喷与口鼻罩。在患者脸部的一个区域有效用的密封形成部不适合在另一区域,例如,因为患者脸部的不同形状、结构、变异性及/或敏感区域。例如,覆盖患者前额的游泳护目镜密封不可能适合使用在患者鼻子上。特定密封形成部可针对大量制造而设计,使得一种设计可对各类不同脸形与大小都适合、舒适与有效。只要在患者脸部的形状与大量制造的患者接口的密封形成部间存在不匹配,一或两者便必须调适以形成密封。密封形成部的一种类型在患者接口周边的周围延伸,且当将力施加于患者界面便会在脸部形成密封,且密封形成部面对接合使用者脸部。密封形成部可包括空气或流体充填垫、或弹性体诸如橡胶制成的弹性密封组件的模制面或形成面。通过此类型的密封形成部,若安装不适宜,那么密封形成部与脸部间会有缝隙,且需要额外力使患者接口对着脸部以形成密封。另一类型密封形成部结合薄材料的瓣阀式密封,如此配置于面罩的周边,以在面罩内施加正压时,对着使用者的脸部提供自密封作用。类似先前密封形成部的样式,若在脸部与面罩间的匹配不好,那么可能需额外的力以产生密封,否则鼻罩可能泄漏。此外,若密封形成部的形状不符合患者的形状,其使用时便可能起皱或扭曲,引起泄漏风险。另一密封形成部形式可使用粘合剂以产生密封。一些患者可能发觉其不便性,要持续施加粘合剂至其脸部及从其移除。各种类型患者接口密封形成部技术在下列专利申请案中公开,其已转让给瑞思迈有限公司ResMedLimited:WO1998/004,310;WO2006/074,513;WO2010/135,785。泰科星辰PuritanBennett制造的AdamCircuit中发现一种鼻枕形式。另一种鼻枕、或鼻喷为美国专利第4,782,832号特琳伯先生等人的主题,其已转让给泰科星辰公司。瑞思迈有限公司ResMedLimited已制造下列结合鼻枕的产品:SWIFT鼻枕罩、SWIFTII鼻枕罩、SWIFTLT鼻枕罩、SWIFTFX鼻枕罩与LIBERTY全脸罩。下列专利申请案已转让给瑞思迈有限公司描述鼻枕罩:国际专利申请WO2004/073,778除了其它方面,描述ResMedSWIFTTM鼻枕的方面、美国专利申请2009/0044808除了其它方面,描述ResMedSWIFTLT鼻枕的方面;国际专利申请WO2005/063,328与WO2006/130,903除了其它方面,描述ResMedLIBERTY全脸罩的方面;国际专利申请WO2009/052,560除了其它方面,描述ResMedSWIFTFX鼻枕的方面。3.2.2.1.2定位和稳定用于正空气压力治疗的患者接口的密封形成结构会受到空气压力的相应的力而影响密封。如此多种技术已用来定位密封形成结构,及维持其与脸部适当部位的密封关系。一种技术是使用粘合剂。例如参阅美国专利公布US2010/0000534。另一技术是使用一或多个织带与稳定背带。许多此类背带发生不适合、笨重、不舒适与使用笨拙的一种或多种情况。3.2.2.1.3通气口技术一些患者接口系统的形式可包括通气口,以允许排出呼出的二氧化碳。通气口可允许气体从患者接口的内部空间例如充气室流至患者接口的外部例如环境。通气口可包括孔口,且在使用面罩过程,气体可流过孔口。许多此通气口会产生噪音。其它的通气口在使用过程可能发生阻塞且提供不足的排出效果。一些通气口可能中断患者1000的床伴1100的睡眠,例如贯通的噪音或集中的气流。瑞思迈有限公司已发展一些改良式面罩通气口技术。请参阅WO1998/034,665;WO2000/078,381;US6,581,594;美国专利申请US2009/0050156;美国专利申请2009/0044808。现有鼻罩的噪音表ISO17510-2:2007,在1m下的10cmH2O压力*只有一个样品,在10cmH2O下采用CPAP模式,使用在ISO3744指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量各种客体的声压值如下列所示:3.2.2呼吸压力治疗RPT,RespiratoryPressureTherapy器件用于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的一种已知RPT器件类型为瑞思迈有限公司制造的正压通气PAP器件,诸如S9系列。其它RPT器件的示例包括呼吸机与高流治疗器件。在一些情况中,已知RPT器件诸如PAP器件称为流产生器。呼吸机诸如ResMedStellarTM系列成人与儿童用呼吸机可对不同患者提供有创与无创非依赖型通气以治疗许多状况,诸如但不局限于NMD、OHS与COPD。ResMedEliséeTM150呼吸机与ResMedVSIIITM呼吸机可提供适于成人或儿童患者的有创与无创依赖型通气的支持,以治疗许多状况。这些呼吸机利用单肢或双肢回路来提供体积计量和气压计量通气模式。RPT器件通常包括压力产生器,诸如马达驱动鼓风机或压缩气体储存器,并且构造成将空气流提供给患者气道。在一些情况,正压空气流可供应给患者气道。RPT器件的出气口经由空气回路连接患者接口,诸如前述之类。RPT器件典型亦包括进气过滤器、各种转换器、与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器。鼓风机可包括伺服控制马达、螺旋壳体、与推进器。在某些情况,用于马达的止动器可被实施以更快速地降低鼓风机速度,以克服马达与推进器的惯性。尽管惯性,止动可允许鼓风机与呼气同步地及时达成较低压力状态。在某些情况,压力产生器也可包括一阀门,作为马达速度控制的替换,其能够将产生的空气排到大气,作为用于改变输送给患者的压力的构件。除了其他,转换器可诸如使用压力转换器或类似以测量马达速度、质量流率与出气口压力。控制器可包括具有或没有集成数据取回与显示功能的数据储存能力。现有RPT器件的噪音输出位准表在10cmH2O的CPAP模式下,使用在ISO3744中指定的测试方法测量的唯一样品3.2.2.3增湿器输送没有增湿的空气流可能引起气道干燥。必要时,医疗增湿器可用来增加空气流的湿度及/或温度相对于环境空气,通常,患者可能处于睡熟或休息例如在医院中。因此,医疗增湿器可相对较小供床侧置放,且其可构造成只增湿及/或加热输送给患者的空气流,不会增湿及/或加热患者的周围环境。例如,基于房间的系统例如桑拿、空调、蒸发式冷却器亦可能增湿患者的呼吸空气,不过,它们也可增湿及/或加热整个房间,其对现住者造成不舒服。增湿器搭配RPT器件与患者接口使用产生增湿气体,其降低鼻黏膜干燥,且增加患者气道舒适。此外,在更冷气候,通常施加于患者接口中及其附近的脸部区域的暖空气会比冷空气更舒服。呼吸增湿器能以许多形式使用且可以是经由空气回路耦接至RPT器件的单机器件,其可集成与RPT器件集成或构造成直接耦接至相关的RPT器件。虽然已知的被动增湿器可提供某种程度舒缓,不过通常加热型增湿器可用来对空气提供足够湿度与温度,使得患者将感到舒服。增湿器通常包括:储液槽或水瓶,有能力储存数百毫升(ml);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储液槽内的水;控制功能,以使湿度位准发生变化;进气口,用以接受来自RPT器件的空气;及出气口,其适于连接空气回路,用以输送增湿空气给患者接口。加热式通过型增湿为搭配RPT器件使用的一种通用增湿形式。在此增湿器中,加热组件可并入位于下方且热接触水瓶的加热器板。因此,热主要通过传导而从加热器板转移到储液槽。来自RPT器件的空气流通过水瓶中的热水,造成水蒸气被气流吸收。ResMedH4iTM和H5iTM增湿器是此分别结合ResMedS8和S9CPAP器件使用的加热通过型增湿器的示例。也可使用诸如气泡型或扩散型增湿器、喷射增湿器或棉心型增湿器的其它增湿器。在气泡型或扩散型增湿器中,空气是在水面下传导且允许气泡返回顶端。喷射增湿器产生水悬浮颗粒,且可使用折流板或过滤器,使得粒子在离开增湿器以前可被移除或蒸发。棉心型增湿器使用吸水材料,诸如海绵或纸,以利用毛细管作用来吸收水份。吸水材料置于空气流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内或与其相邻,以允许在吸收材料内的水份蒸发以被气流吸收。增湿的替代形式是由使用CounterStreamTM技术的ResMedHumiCareTMD900提供,其在第一方向中导引空气流遍及大表面区域,而在第二反向将加热的水供应给大表面区域。ResMedHumiCareTMD900增湿器可搭配多种有创与无创呼吸机使用。4.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有关提供用来诊断、改善、治疗或预防呼吸障碍的医疗器件,该医疗器件具有改善的舒适、成本、效能、易用与可制造性的一个或多个优点。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有关用来诊断、改善、治疗或预防呼吸障碍的装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有关用来诊断、改善、治疗或预防呼吸障碍的方法。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有关一种用于呼吸治疗系统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可包括:出气口组件,该出气口组件包括出气口壳体、与位于该出气口壳体的转盘,该出气口壳体包括空隙与环部件;及电缆线,该电缆线有第一端,其连接至电连接器;及第二端,其连接该呼吸治疗系统的至少一个电组件,该电缆线有松弛部,其中,该转盘在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该出气口壳体可旋转,且其中,当该转盘从第一位置旋转至该第二位置,该电缆线的松弛部从空隙延伸,且缠绕在该环部件周围。在示例中,(a)该转盘可包括第一对止动面且该出气口壳体可包括第二对止动面,以限制该转盘相对于该出气口壳体旋转;(b)每对止动面可配置为限制该转盘相对于该出气口壳体小于360°旋转;(c)每对止动面可配置为限制该转盘相对于该出气口壳体旋转大于180°;(d)该第一对止动面也可位于用以接收电缆线的该转盘的接收部开口的任一侧且与其相邻;(e)该出气口壳体可包括内壁,该第二对止动面可位于内壁且该内壁构成可旋转地接收该转盘;(f)该空隙至少部分地由该出气口壳体的内壁与外壁限定;(g)在该出气口壳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且横跨该空隙的距离可在约2mm至约5mm范围;(h)该电缆线可包括柔性电路板或带状电缆;(i)该电缆线可具有大体上矩形截面,且该大体上矩形截面的主侧可平行于该转盘的旋转轴线取向;(j)该转盘可包括电连接器接收部,用以接收该电连接器,且该电连接器可电连接至在该电连接器接收部内的电缆线;(k)该电连接器接收部可包括开口,用以当该出气口连接器连接至该出气口组件时,接收该电连接器,且该出气口连接器可成形,用以当该出气口连接器连接该出气口组件时,覆盖该电连接器接收部的开口;(l)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凹部,该凹部在该电连接器的近端,其成形为对应该电连接器接收部的凸出部;(m)该出气口壳体可包括保持件,该保持件可构成当该转盘从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时,保持在该出气口壳体的空隙内的该松弛部;(n)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至少一个保持特征件,以经由位于该转盘的至少一个对应缺口,将该出气口连接器可释放地连接至该转盘;(o)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至少一个安定翼,每一个该至少一保持特征件可位于对应安定翼上,该安定翼具有对应致动件,且每一个该致动件可调适从该转盘的对应缺口释放每一个该保持特征件;(p)该输气管可包括一电热组件,其沿着该输气管之至少一部分配置,该电热组件可连接该电连接器;(q)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一索环,用以连接该输气管至该出气口连接器的一管连接区域;(r)该索环可包括螺纹,用以接收该输气管的对应螺旋线圈;(s)该索环可包括热塑性弹性体;(t)该索环可包括至少一个键槽,以在形成期间抑制该索环;(u)该索环可包括至少一个径向凸缘,以在形成期间接合模具;(v)该索环可包括紧固部;(w)该紧固部可包括多个凸部与凹部,其径向配置在该索环周围;(x)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弯头;(y)该弯头可弯曲约90°;(z)当该出气口连接器连接之该出气口组件时,形成可旋转的电与气动连接;(aa)该出气口组件可包括气流管,其锥形端连接该出气口连接器且同时形成气动密封;(bb)该转盘可包括至少一个柄脚,以将该转盘可旋转地连接至该出气口壳体;(cc)该松弛部可包括固定长度,其较长于该转盘的圆周;(dd)当该转盘在该第一位置时,该松弛部可聚集在该空隙;(ee)当该转盘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空隙可包含该电缆线的一部分为较大于当该转盘在该第二位置;(ff)由该连接组件形成的电连接可包括至少一根电线,用以执行供电及/或发信功能;(gg)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在出气口连接区域的至少一个肋状物,以当连接该出气口组件时,将该出气口连接器支撑在该气流管上;(hh)该连接组件可包括出气口连接器,其位于输气管的端部,以连接该输气管至该出气口组件,该出气口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其中,该出气口连接器与该转盘可连接,使得该出气口连接器与该转盘可一致旋转;(ii)该环部件可至少部分由该出气口壳体的该内壁与外壁限定;(jj)该空隙与环部件可在该内壁的相反侧;(kk)该出气口壳体可包括热塑性弹性体;(ll)该弯头可在弯曲角度约0°与120°之间;(mm)该气流管是可移除的;(nn)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接收部,其在管连接区域,该接收部包括接收部螺纹、接收部凸缘、与至少一个突出物;(oo)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夹具,以固定在该接收部内的该输气管,该夹具包括夹具螺纹、夹具凸缘、与至少一个安定翼,且在至少一个安定翼的每一个可构成接合该至少一个突出物的相应的一个,以固定该夹具至该接收部;(pp)该夹具螺纹与该接收部螺纹可构造成接收该输气管的对应线圈;及/或(qq)该夹具凸缘与该接收部凸缘在形成期间可构造成接合模具。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有关一种制造使用在呼吸治疗器件的空气回路之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模制包含管连接区域的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其中,该管连接区域的内部形成在心轴周围,使得孔口形成在相对于该管连接区域的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使索环螺接在输气管的第一端,该输气管具有其上配置的螺旋加热元件,使得该输气管的连接器延伸通过该索环;将该输气管的该连接器连接至该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的该管连接区域;将电连接器在该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的管连接区域处附接至的该螺旋加热元件;至少部分通过密封在该索环周围的模具,使出气口连接器壳体包覆模制在该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及在孔口上附接端护罩。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有关一种用于治疗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呼吸治疗系统。该呼吸治疗系统可包括:压力产生器,用以提供正压空气流给患者,该压力产生器包含壳体;出气口组件,其位于该壳体上,该出气口组件包括:出气口壳体、与位于该出气口壳体上的转盘,该出气口壳体包含空隙;及电缆线,该电缆线有第一端,其连接至电连接器;及第二端,其连接该呼吸治疗系统的至少一个电组件,该电缆线具有松弛部;及一空气回路,其构造成连接在第一端的该出气口组件,且连接在第二端的患者接口,该空气回路包括:出气口连接器,其位于输气管的第二端,用以连接该输气管至该出气口组件,该出气口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其中,该出气口连接器与该转盘为可连接,使得该出气口连接器与该转盘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该出气口壳体一致旋转,且其中,当该转盘在该第一位置,该空隙内含的该电缆线的部分较大于当该转盘在第二位置。在示例中,(a)该转盘可包括第一对止动面且该出气口壳体可包括第二对止动面,以限制该转盘相对于该出气口壳体旋转;(b)每对止动面可配置为限制该转盘相对于该出气口壳体旋转小于360°;(c)每对止动面可配置为限制该转盘相对于该出气口壳体旋转大于180°;(d)该第一对止动面也可位于用以接收电缆线的该转盘的接收部开口的任一侧且与其相邻;(e)该出气口壳体可包括内壁,该第二对止动面可位于内壁且该内壁构造成可旋转地接收该转盘;(f)该空隙至少部分由该出气口壳体的内壁与外壁限定;(g)在该出气口壳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且跨该空隙的距离可在约2mm至约5mm范围;(h)该电缆线可包括柔性电路板或带状电缆;(i)该电缆线可具有大体上矩形截面,且该大体上矩形截面的主侧平行于该转盘的旋转轴线取向;(j)该转盘可包括电连接器接收部,用以接收该电连接器,且该电连接器可电连接在该电连接器接收部内的电缆线;(k)该电连接器接收部可包括开口,用以当该出气口连接器连接该出气口组件时,接收该电连接器,且该出气口连接器可成形为当该出气口连接器连接该出气口组件时,覆盖该电连接器接收部的开口;(l)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凹部,该凹部在该电连接器近端,其成形为对应该电连接器接收部的凸出部;(m)该出气口壳体可包括保持件,该保持件可构成当该转盘从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保持在该出气口壳体的空隙内的松弛部;(n)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至少一个保持特征件,以经由位于该转盘的至少对应缺口,将该出气口连接器可释放地连接至该转盘;(o)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至少一个安定翼,每一个该至少一个保持特征件可位于对应安定翼,该安定翼具有对应致动件,且每一个该致动件可适于从该转盘的对应缺口释放每一个该保持特征件;(p)该输气管可包括加热元件,其沿着该输气管的至少一部分配置,该加热元件可连接该电连接器;(q)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索环,用以将该输气管连接至该出气口连接器的管连接区域;(r)该索环可包括螺纹,用以接收该输气管的对应螺旋线圈;(s)该索环可包括热塑性弹性体;(t)该索环可包括至少一个键槽,用以在形成期间抑制该索环;(u)该索环可包括至少一个径向凸缘,以在形成期间接合模具;(v)该索环可包括紧固件;(w)该紧固件可包括多个凸部与凹部,其径向配置在该索环周围;(x)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弯头;(y)该弯头可弯曲约90°;(z)该出气口壳体可包括热塑性弹性体;(aa)当该出气口连接器连接该出气口组件,可形成旋转的电与气动连接;(bb)该出气口组件可包括气流管,其具有锥形端以连接该出气口连接器且同时形成气动密封;(cc)该转盘可包括至少一个柄脚,以可旋转地连接该转盘至该出气口壳体;(dd)该松弛部可包括固定长度,其小于该转盘的圆周;(ee)当该转盘在该第一位置,该松弛部可聚集在空隙;(ff)当该转盘从该第一位置旋转至该第二位置,该电缆线的该松弛部可从该空隙延伸,且缠绕该环部件周围;(gg)由该连接组件形成的电连接可包括至少一根电线,用以执行供电及/或发信功能;(hh)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在出气口连接区域的至少一个肋状物,以当连接该出气口组件,支撑在该气流管上的该出气口连接器;(ii)该呼吸治疗系统可包括增湿器,用以增湿空气流;(jj)该出气口壳体可包括环部件,其构造成当该转盘在第二位置时,接收该电缆线;(kk)该弯头弯曲角度介于约0°与120°间;(ll)该气流管是可移除的;(mm)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接收部,其在管连接区域,该接收部包括接收部螺纹、接收部凸缘、与至少一个突出部;(nn)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夹具,以将该输气管固定在该接收部内,该夹具包括夹具螺纹、夹具凸缘、与至少一个安定翼,且每一个至少一个安定翼可构造成接合该至少一个突出物的相应的一个,以固定该夹具至该接收部;(oo)该夹具螺纹与该接收部螺纹可构成接收该输气管的对应螺旋线圈,及/或(pp)该夹具凸缘与该接收部凸缘在形成期间可构造成接合模具。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有关一种用于呼吸治疗系统的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可包括:壳体;出气口组件,其位于该壳体且包含出气口管;出气口连接器,该出气口连接器具有第一端,其适于气动连接输气管;及第二端,其适于可移除地连接该出气口组件且与连接该出气口管形成气动;多个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其适于电连接该多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一个,其中,该出气口组件与该出气口连接器可移除地连接在多个预定与离散位置,以形成气动与电连接。在示例中;(a)该多个第一电连接器的数量可等于多个预定与离散位置的数量;(b)该出气口组件可包括该多个第一电连接器,且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该第二电连接器;(c)该出气口组件可包括至少一根电缆线,以将多个第一电连接器电连接至该呼吸治疗系统的至少一个电组件;(d)该出气口组件可包括该第二电连接器,且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该多个第一电连接器;(e)该连接组件可包括至少一个虚拟连接器,其构造成覆盖多个第一电连接器的至少一个,该至少一个未连接该第二电连接器;(f)该至少一个虚拟连接器的数量可比该多个第一电连接器的数量少一个;(g)该出气口连接器可包括弯头;(h)该弯头可弯曲约90°;(i)该出气口组件可包括凹部,用以接收该出气口连接器的该第二端,且该凹部与该出气口连接器的第二端可因此大体上成形;(j)该弯头可在约0°与约120°之间弯曲;及/或(k)由该连接组件形成的电连接可包括至少一根电线,用以执行供电及/或发信功能。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有关一种制造使用在呼吸治疗器件的空气回路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模制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该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包括接收部与在管连接区域的接收部螺纹,其中,该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的内部形成在心轴周围,使得孔口形成在相对于该管连接区域的该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中;使输气管上配置有螺旋加热元件的该输气管的第一端形成该接收部螺纹,使得该输气管的连接器延伸通过该接收部;通过将夹具固定在该输气管的该连接器周围,以将该输气管的该连接器连接至该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的该管连接区域,使得该输气管的该连接器大体上被该接收部与该夹具环绕;将电连接器附接至该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的该管连接区域的该螺旋加热元件;至少部分地通过密封该模具在该管连接区域周围,将出气口连接器壳体模制在该出气口连接器附属结构上;及在该孔口上附接端护罩。在示例中;(a)该夹具可为与该接收部分离的一个别组件,该夹具包括一对安定翼,该接收部包括一对隆起部,且固定该夹具可包括将该对安定翼之每一者咬合在该对双隆起部的个别一些者;及/或(b)该夹具与该接收部可包括一体件,且该夹具通过铰接件以接合该接收部,该夹具包括安定翼,且该接收部包括突出物,且固定该夹具可包括将该安定翼扣合在该突出物。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有关一种用于输送持续气道正压给患者以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的器件的出气口连接器组件。该出气口连接器组件可包括:主体,其有管连接区域与出气口连接区域;外罩,其构造成附接至该主体,使得该外罩与该主体至少部分地限定在该管连接区域与该出气口连接区域之间的气流路径;及电接触组件,其模制在该主体且构成在该管连接区域与该出气口连接区域之间形成电连接。在示例中;(a)由该外罩与该主体至少部分限定的气流路径可具有弯曲形状,且该气流路径可具有大体上一致的截面;(b)该气流路径的弯曲形状的半径可为该气流路径的直径的1至3倍;(c)该气流路径的弯曲形状的内径与外径可共享共同的弧中心;(d)该管连接区域可包括肩部与触体凹部;(e)该电接触组件可包括设置在该触体凹部的触体,该触体完全延伸在该出气口连接区域周围;(f)该外罩可包括安定翼与尖部,且该主体可包括缺口与掣子,且该安定翼可接合该缺口,且该尖部可接合掣子,以将该外罩附接至该主体;(g)该管连接区域可包括螺纹,其成形以接收输气管的螺旋线圈;及/或(h)该出气口连接器组件可包括壳体,其包覆模制至该主体与该外罩,以气动密封该气流路径。当然,示例/方面的部分可形成本技术的附属示例/附属方面。同时,各种不同一些附属示例/附属方面及/或示例/方面能以各种不同方式组合,且也构成本技术的附加示例/方面或附属示例/附属方面。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可从下列实施方式、发明摘要、附图与权利要求所包括的内容变得更明白。5附图说明通过示例且不是经由限制、连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其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组件,包括:5.1治疗系统图1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系统。患者1000配戴鼻枕形式的患者接口3000,接收来自RPT器件4000的正压空气供应。来自RPT器件的空气是在增湿器5000中增湿,且沿着空气回路4100传输给患者1000。图1b示出包括患者1000的系统,该患者配戴一鼻罩形式的患者接口3000,接收来自RPT器件4000的正压空气供应。来自RPT器件的空气是在一增湿器5000中增湿,且沿着一空气回路路4100传输给患者1000。图1c示出包括患者1000的系统,该患者配戴全脸罩形式的患者接口3000,接收来自RPT器件4000的正压空气供应。来自RPT器件的空气是在一增湿器5000中增湿,且沿着一空气回路4100传输给患者1000。5.2治疗5.2.1呼吸系统图2a示出人类呼吸器官系统的概观,包括鼻与口腔、喉头、声带、食道、气管、支气管、肺、肺泡囊、心脏与横隔膜。图2b示出人类上气道的视图,包括鼻腔、鼻骨、侧鼻软骨、大翼软骨、鼻孔、上唇、下唇、喉头、硬颚、柔颚、口咽、舌、会厌软骨、声带、食道与气管。5.2.2患者接口图2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形式的鼻罩形式的患者接口。5.3RPT器件与增湿器图3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形式的RPT器件的分解图。图3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具有集成增湿器5000的另一RPT器件4000的分解图。图3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具有集成增湿器5000的RPT器件4000的前透视图。图3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具有集成增湿器5000的RPT器件4000的后透视图。图3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形式的RPT器件的气动回路的示意图。上游与下游方向也被指出。图3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形式的RPT器件的电组件的示意图。图3g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增湿器5000的透视图。图3h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形式的增湿器5000的透视图,其示出处于分解状态的增湿器储液槽5180。图4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的空气回路的透视图。图4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的空气回路的另一透视图。图4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的详细图。图4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另一透视图。图4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与气流管的一部分的详细底视图。图4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另一详细底视图。图4g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的空气回路的另一透视图。图4h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的空气回路的另一透视图。图5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的空气回路的透视图。图5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的空气回路的底视图。图5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的空气回路的侧视图。图5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的空气回路的端视图。图5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的空气回路的底透视图。图5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的空气回路的分解透视图。图5g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的空气回路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图5h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的空气回路的详细侧截面图。图5i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的空气回路的侧截面图。图6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与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图6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图6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的详细透视图。图6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的上透视图。图6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的另一详细透视图。图6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管部与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图6g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管部与电连接器的截面透视图。图6h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的透视图。图6i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的底透视图。图7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索环的透视图。图7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索环的截面透视图。图7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索环的透视图。图7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索环的另一透视图。图7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索环的侧视图。图7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索环的端视图。图8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转盘与电缆线的底透视图。图8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缆线壳体、转盘、与电缆线的底透视图。图8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缆线壳体的透视图。图8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带有在相对于该电缆线壳体的第一位置中的转盘与电缆线的电缆线壳体的透视图。图8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带有在相对于该电缆线壳体的第二位置中的转盘与电缆线的电缆线壳体的透视图。图8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带有在相对于该电缆线壳体的第三位置的转盘与电缆线的电缆线壳体的透视图。图8g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带有在相对于该电缆线壳体的第一位置的转盘、电缆线、与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的电缆线壳体的透视图。图8h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带有在相对于该电缆线壳体的第二位置的转盘、电缆线、与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的电缆线壳体的透视图。图8i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缆线壳体的俯视图。图9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转盘的透视图。图9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转盘的侧视图。图9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转盘的另一侧视图。图9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转盘的底透视图。图9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转盘的仰视图。图10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气流管的侧视图。图10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气流管的另一侧视图。图10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气流管的另一侧视图。图10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气流管的分解透视图。图11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缆线壳体的侧视图。图11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缆线壳体的透视图。图11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缆线壳体的俯视图。图11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缆线壳体的另一侧视图。图12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连接至电缆线壳体的出气口连接器和管部、与气流管的空气回路的底透视图。图12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连接至电缆线壳体的出气口连接器和管部、与气流管的空气回路的底视图。图12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连接至电缆线壳体的出气口连接器和管部、与气流管的空气回路的端视图。图12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连接至电缆线壳体的出气口连接器和管部、与气流管的空气回路的侧视图。图12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连接至电缆线壳体的出气口连接器和管部、与气流管的空气回路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图12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连接至电缆线壳体的出气口连接器和管部、与气流管的空气回路的透视图。图13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连接增湿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上视图。图13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连接增湿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侧视图。图13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连接增湿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另一侧视图。图13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连接增湿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3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脱离增湿器的透视图。图13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增湿器壳体的出气口的透视图。图13g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增湿器壳体的出气口的前视图。图13h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脱离增湿器壳体的另一透视图。图13j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连接至增湿器的透视图。图13k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侧视图。图13l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上视图。图13m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另一侧视图。图13n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组件的透视图。图14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转盘、电缆线与电缆线壳体的空气回路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图14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转盘、与电缆线壳体的空气回路的另一部分分解透视图。图14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转盘、电缆线与电缆线壳体的空气回路的另一部分分解透视图。图14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连接转盘的管部、电缆线与电缆线壳体的空气回路的透视图。图14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转盘的透视图。图14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缆线壳体与电缆线的透视图。图14g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连接器脱离弯头的透视图。图14h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连接器连接至弯头的透视图。图14i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管部与管套头的上透视图。图14j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管部与管套头的底透视图。图15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转盘、转环电连接器、电缆线壳体组装在一起的透视图。图15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从转盘脱离的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转环电连接器、与电缆线壳体的空气回路的侧视图。图16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从转盘脱离的出气口连接器与管部、与电缆线壳体的空气回路的侧视图。图16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缆线壳体与转盘的上透视图。图17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含有出气口连接器与带有模具的管部的空气回路的截面图。图18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母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8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母电连接器的侧视图。图18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母电连接器的后视图。图18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母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8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母电连接器的前视图,其指出用于图18f的截面。图18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母电连接器的侧截面图。图18g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连接器接收部接触元件元件的后透视图。图18h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连接器接收部接触元件的前透视图。图19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RPT器件/增湿器与气流管的一部分的分解底透视图。图19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RPT器件/增湿器与气流管的一部分的底透视图。图19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RPT器件/增湿器与气流管的一部分的分解后透视图。图19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RPT器件/增湿器与气流管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图19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RPT器件/增湿器、气流管与电缆线壳体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图20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RPT器件/增湿器与气流管的分解后透视图。图20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RPT器件/增湿器与气流管的后透视图。图21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组件的上视图。图21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取自所示线条21b-21b的图21a的出气口组件的截面图。图21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取自所示线条21c-21c的图21a的出气口组件的截面图。图22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前透视图。图22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后透视图。图22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另一前透视图。图22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侧视图。图22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另一侧视图。图22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俯视图。图22g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分解前透视图。图22h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部分分解后透视图。图23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不含电连接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前透视图。图23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不含电连接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另一前透视图。图23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不含电连接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后透视图。图23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不含电连接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侧视图。图23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不含电连接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俯视图。图23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不含电连接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另一侧视图。图24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外罩。图25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未成形电连接器。图25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成形电连接器。图26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呼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出气口端的截面图。图26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呼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出气口端的详细截面图。图27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呼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出气口端的截面图。图27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呼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出气口端的截面图。图27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呼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出气口端的详细截面图。图28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呼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出气口端的截面图。图28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呼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出气口端的截面图。图28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呼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出气口端的详细截面图。图29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呼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出气口端的截面图。图29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呼吸装置以后的气口连接器的出气口端的截面图。图30a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前透视图。图30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分解前透视图。图30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管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透视图。图30d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管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图30e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管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透视图。图30f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管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截面图。图30g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管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部分分解底透视图。图30h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管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部分分解底透视图。图30i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接合至管部的出气口连接器的附属结构组件的另一部分分解底透视图。6本技术的示例的具体描述在更详细描述本技术以前,应明白,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在此所述的特别示例,这些特别示例可改变。也应明白,在此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在此所讨论的特别示例,而非旨在限制。下列描述提供有关可共享一个或多个共同特性及/或特征的各种不同示例。应明白,任何一示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结合另一示例或其他示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此外,示例的任一者的任何单一特征或特征组合可构成进一步的示例。6.1治疗系统在一形式中,本技术包括一种用于呼吸障碍的呼吸治疗系统。呼吸治疗系统可包括RPT器件4000,用以经由导给患者接口3000的空气回路4100供应可呼吸气体流(诸如空气)给患者1000。在一些形式中,呼吸治疗系统可进一步包括增湿器5000,其构成相对于环境增湿空气流。6.2治疗在一形式中,本技术包括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障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正压施加给患者1000的气道入口的步骤。在一形式中,本技术包括通过施加鼻持续气道正压给患者以治疗患者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的方法。在本技术的特定示例中,正压空气供应经由一个或两个鼻孔提供给患者的鼻通道。在本技术的特定示例中,嘴呼吸受到限制、局限或妨碍。6.3患者接口300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无创患者接口3000包括下列功能方面:密封形成结构3100、充气室3200、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与用于连接至空气回路4100的连接端口3600。例如,参见图2c。在一些形式中,一个或多个实体组件可提供功能方面。在一些形式中,一个实体组件可提供一或多个功能方面。使用时,密封形成结构配置成围绕患者气道入口,以促进供应气道正压空气。6.3.1密封形成结构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密封形成结构3100提供密封形成面,且可附加地提供缓冲功能。根据本技术的密封形成结构可由软性、柔性、弹性材料构成,诸如硅胶。在一形式中,密封形成结构包括密封凸缘与支撑凸缘。密封凸缘可包括相对薄构件,其厚度小于约1mm,例如约0.25mm至约0.45mm,其在充气室周边的周围延伸。支撑凸缘可相对较厚于密封凸缘。支撑凸缘配置在密封凸缘与充气室的边缘之间,且在周边的周围延伸至少部分。支撑凸缘是类似弹簧组件或包括类似弹簧组件并用于在使用时支撑密封凸缘避免翘曲。使用时,密封凸缘可迅速响应充气室内的系统压力,该充气室在其下侧起作用以使其紧密接合脸部。在另一形式中,无创患者接口3000的密封形成部包括一对鼻喷、或鼻枕,每一鼻喷或鼻枕,其构成且配置形成与患者鼻子的相应鼻孔的密封。根据本技术的方面的鼻枕包括:截锥体,其至少一部分在患者鼻子下面形成密封;杆,在该锥体下面且连接该锥体至该杆的一柔性区域。此外,本技术的鼻枕连接至其的结构包括相邻该杆的基部的柔性区域。该柔性区域可一起动作以促进万向连接器结构,该万向连接器结构调适截锥体及鼻枕连接至其的结构的位移与角运动两者的相对运动。例如,截锥体可向该杆连接至其的结构轴向位移。在一形式中,无创患者接口3000包括密封形成部,其在使用中在患者脸部的上唇区域(即,上唇)形成密封。在一形式中,无创患者接口3000包括密封形成部,其在使用中在患者脸部的下巴区域形成密封。6.3.2充气室充气室3200可有周边,其成形为与在使用时密封形成的区域中的一般人脸部的表面轮廓形成互补。在使用中,充气室的边缘位于靠近脸部的相邻面。与脸部的实际接触是由密封形成结构提供的。密封形成结构在使用时可在充气室的整个周边附近延伸。6.3.3定位和稳定结构本技术的患者接口3000的密封形成部在使用时可通过定位和稳定结构3300(例如,头带系统或系带)而保持在密封位置。6.3.4换气口在一形式中,患者接口3000可包括换气口3400,其构成且配置允许排出呼出的二氧化碳。根据本技术的换气口3400的一个形式包括复数个孔,例如,约20至约80个孔、或约40至约60个孔、或约45至约55个孔。换气口3400可位于充气室3200中。或者,换气口可位于去耦结构,例如转环或球窝。6.3.5其它患者接口组件患者接口3000可包括下列附加组件的一个或多个:(i)前额支撑件3700,其协助将患者接口支撑在脸部上;(ii)防窒息阀,必要时,允许患者1000接收进入患者接口3000的新鲜空气;及(iii)一个或多个端口(例如,连接端口3600),允许访问在充气室内的容积。在一个形式中,此允许临床医生供应补充氧气。在一个形式中,此允许直接测量在充气室内的气体特性,诸如压力。6.4RPT器件400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RPT器件4000(参见图3a)包括机械与气动组件4300、电组件4200,且经编程执行一个或多个算法。示例性RPT器件具有:外壳体4010,其由两部件形成,上部件4012及下部件4014。此外,外壳体4010可包括一或多个面板4015。RPT器件4000可包括底盘4016,其可支撑RPT器件4000的一个或多个内部组件。在一个形式中,气动组块4020是由底盘4016的部件支撑、或形成底盘4016的部件。RPT器件4000可包括柄部4018。含有集成增湿器5000的RPT器件4000的另一示例显示在图3b-3d。RPT器件4000的气动路径(例如显示在图3e)可包括:进气口空气过滤器4312;进气口消音器4322;可控制压力器件4340,其能够供应正压空气(例如,鼓风机4342);及出气口消音器4324。一个或多个压力转换器与流速转换器可包括在气动路径中。气动组块4020容纳至少可控制压力器件4340(例如鼓风机4342)。气动组块可包括位于外壳体4010内的气动路径的一部分。在一形式中,底盘4016可形成气动组块4020的一部分,如图3a所示。在另一形式中,底盘4016可在没有形成气动组块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支撑气动组块4020,如图3b所示。RPT器件4000可具有电源供应器4210、一个或多个输入器件4220、中央控制器4230、治疗器件控制器4240、压力器件、一个或多个保护电路、内存、转换器4270、数据通信接口、与一个或多个输出器件。电组件4200可安装在单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PrintedCircuitBoardAssembly)4202上。在一替代形式中,RPT器件4000可包括一个以上的PCBA4202。RPT器件4000的中央控制器可编程执行一个或多个的算法模块,包括预处理模块、治疗引擎模块、压力控制模块、以及进一步包括故障状况模块。6.4.1RPT器件机械与气动组件43006.4.1.1空气过滤器4310根据本技术的一形式的RPT器件可包括一空气过滤器4310、或多个空气过滤器4310。在一形式中,进气口空气过滤器4312设置在鼓风机4342的气动路径上游的开始。请参见图3e。在一形式中,出气口空气过滤器4314(例如,抗菌过滤器)位于气动组块4020的出气口与患者接口3000之间。请参见图3e。6.4.1.2消音器4320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进气口消音器4322设于鼓风机4342的气动路径上游。请参见图3e。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出气口消音器4324设于鼓风机4342与患者接口3000之间的气动路径中。请参见图3e。6.4.1.3压力器件4340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一种用于产生正压空气流的压力器件4340(也称为压力产生器)为可控制鼓风机4342。例如,该鼓风机可包括无刷DC马达4344,其具有容纳在螺旋体内的一个或多个推进器。鼓风机能够在范围从约4cmH2O至约20cmH2O的正压、或在高达约30cmH2O的其它形式下,输送空气供应,例如约120公升/分钟。压力器件4340是在治疗器件控制器4240的控制之下。6.4.1.4转换器4270一个或多个转换器4270可构成且配置为测量在气动路径中的一个或多个预定点的空气特性、或环境空气特性。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一个或多个转换器4270设于压力器件4340的下游与空气回路4100的上游。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一个或多个转换器4270设于压力器件4340的上游。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一个或多个转换器4270靠近患者接口3000定位。6.4.1.5防溢回阀4360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防溢回阀设于增湿器5000与气动组块4020之间。防溢回阀构成且配置为减少水从增湿器5000向上游流至例如马达4344的风险。6.4.1.6空气回路4100根据本技术的方面的空气回路4100构成且配置为使空气或可呼吸气体在气动组块4020与患者接口3000之间流动。6.4.1.7氧气输送4380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补充氧气4380输送至气动路径中的点。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补充氧气4380被输送气动组块4020的上游。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补充氧气4380输送至空气回路4100。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补充氧气4380输送至患者接口3000。6.4.2RPT器件电组件42006.4.2.1电源供应器4210电源供应器4210供应电力给基本RPT器件4000的其它组件:输入器件4220、中央控制器4230、压力器件4340、与输出器件4290(参见图3f)。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电源供应器4210在RPT器件4000的外壳体4010的内部。在本技术的另一形式中,电源供应器4210在RPT器件4000的外壳体4010的外部。6.4.2.2输入器件4220输入器件4220包括按钮、开关或转盘,以允许人员能够与RPT器件4000互动。按钮、开关或转盘可为经由触控屏幕访问的实体器件、或软件器件。在一形式中,按钮、开关或转盘可实际连接至外壳体4010;或者,在另一形式中,可与接收部无线通讯,接收部电连接至中央控制器。在一形式中,输入器件4220可构成且配置以允许人员选择数值及/或功能选项。6.4.2.3中央控制器4230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中央控制器4230为适合控制RPT器件4000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央控制器4230可构成接收来自输入器件4220的输入信号,且提供输出信号给输出器件4290及/或治疗器件控制器4240。适当的处理器可包括x86INTEL处理器,处理器可基于ARMHoldings的ARMCortex-M处理器,诸如STMICROELECTRONIC的STM32系列微控制器。在本技术的特定替代形式中,32位RISCCPU(诸如STMICROELECTRONICS的STR9系列微控制器)或16位RISCCPU(诸如TEXASINSTRUMENTS制造的MSP430族微控制器的处理器)也是适合的。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中央控制器4230为专用电子电路。在一形式中,中央控制器4230为特殊应用集成电路。在另一形式中,中央控制器4230包括离散电子组件。6.4.2.4输出器件4290根据本技术的输出器件4290可采用视觉、音频、与触觉输出的一种或多种形式。视觉输出可为液晶显示器(LCD)或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音频输出可为扬声器或音频声调发射器。6.5增湿器50006.5.1增湿器概述在本技术的一形式中,提供增湿器5000以相对于环境空气,改变输送给患者的空气的绝对湿度。通常地,增湿器5000用于在输送给患者气道之前增加相对于环境空气的绝对湿度及增加空气流的温度。增湿器5000通常包括:入气口,用以接收空气流;及出气口,用以输送增湿的空气流。在一形式中,增湿器5000可包括增湿器储液槽5180、加热组件5240与一个或多个转换器。增湿器5000可构造为例如经由空气回路4100以接收来自RPT器件的空气流,及输送增湿的空气流给患者接口3000。空气回路4100可通过出气口耦接至增湿器5000,诸如如图3g和图3h所示的增湿器储液槽出气口5182。如前述,增湿器5000可输送足够湿度的加压空气流给患者1000,以避免黏膜干燥,及增加患者气道舒适。同时,增湿器5000与空气回路4100构造为避免发生任何冷凝,尤其在空气回路4100。为此,空气回路4100可具有一加热组件,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增湿器5000与空气回路4100可进一步构造成允许患者1000配置空气回路4100,以改善其睡眠舒适度。此外,增湿器5000与空气回路4100构造成允许清洁空气回路4100及/或增湿器5000,且避免水流入诸如在增湿器5000、空气回路4100或RPT器件4000中的任何电子组件。与RPT器件4000集成的增湿器5000的示例显示在图3b-3d中。增湿器5000的另一示例显示在图3g-3h中。6.6空气回路出气口连接6.6.1连接概述如前面某些详细描述,呼吸治疗系统可包括特定组件,诸如RPT器件4000、一增湿器5000、与患者接口3000。RPT器件4000与增湿器5000可组合成单一、集成单元,如图3b-3d所示。或者,RPT器件4000与增湿器5000可分离,使得患者可在没有增湿器的情况下使用RPT器件。在任一情况,必须连接患者接口3000,使得患者可从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接收气体流。如前述,一空气回路4100可被提供为将患者接口3000气动连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如图4a所示,空气回路4100可包括管部4102与出气口连接器4106,以将空气回路连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管部4102也可包括螺旋线圈4103,以为管部提供支撑。空气回路4100也可包含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设置在螺旋线圈4103内。空气回路4100中的加热组件可加热空气回路4100与流经其的气体流,以排除水气干扰(例如,在管部4102或患者接口3000内的水蒸气凝结)。当加热组件设置在螺旋线圈4103时,若例如加热组件为电阻加热器,那么可能需要电力及/或发信。在某些示例中,患者接口3000与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间可能需要电连接,用于其间的电力及/或通信。图20a和图20b显示RPT器件4000与增湿器5000的示例,其已组合成单一、集成单元,其中,未示出储液槽。图20a示出从RPT器件4000分离的空气回路4100的分解图,且图20b示出与RPT器件4000组装的空气回路4100。6.6.1.1具有单一连接器的气动与电连接空气回路4100可能需要气动与电连接以形成增湿器5000(或RPT器件4000)以及需要机械连接。这些连接可通过出气口连接器4106形成,以允许加压气体流至患者接口3000,以提供电力及发信给在螺旋线圈4103的加热组件,且相对于增湿器5000(或RPT器件4000)以设置及固定空气回路4100。这些连接可同时或连续形成,使得机械、气动或电连接中的一个在其它以前完成。空气回路4100可在另一端包括患者接口连接器4107以耦接至患者接口3000。在一些形式中,患者接口连接器4107可不同于出气口连接器4106,如图4g-4h所示。图4a-h和5a-i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空气回路或其部分。图12a-f也显示示例性空气回路,其连接至出气口组件5107。如图4a所示,例如,具有螺旋线圈4103的管部4102可连接至出气口连接器4106。如图5a所示,利用索环4104可促进螺旋线圈4103连接至该出气口连接器4106。如前述,螺旋线圈4103可包括加热组件,且其用于管部4102的支撑结构。电连接可通过将出气口连接器4106插在出气口组件5107上形成(以下更详细讨论),使得电连接器4112电接触出气口组件的电组件。如图4c-d所示,电连接器4112可取向平行于出气口连接区域4114的中心轴线,且从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下侧向下延伸且从开口4118向外延伸。6.6.1.1.1形成气动与电连接凹部4116也可形成在出气口连接器4106上,凹部4116构成耦接至转盘5104的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参见图8d与下面进一步讨论),有助于可释放地将出气口连接器4106固定至增湿器5000,例如在出气口组件5107处。凹部4116也可对患者提供视觉辅助,以通过成形对应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以相对于出气口组件5107设置出气口连接器4106(参见图12e)。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可容纳母电连接器5158,如图18a-18h所示。出气口连接器4106也可包括致动件4108,其控制保持特征件4110。当出气口连接器插在出气口组件5107上时,保持特征件4110可接合转盘5104的对应缺口5126(参见图21b与下面进一步讨论)。致动件4108连同缺口5126可产生可听见的声音,及/或在接合时,在致动件4108处提供触觉反馈。致动件4108及/或保持特征件4110可产生较高于转盘5104的磨损特性,以允许磨损发生在空气回路4100上,其通常为消耗组件。相较于形成转盘5104的材料,这可利用具较低硬度的材料以形成保持特征件4110来实现。保持特征件4110与缺口5126可利用咬合件接合,且致动件4108可被压低以使保持特征件从缺口5126释放。在一些情况,保持特征件4110与缺口5126可构成使得当其未完全接合时,其可在治疗开始时,受到治疗压力被迫进入到固定位置中,例如通过构造为使得作用在安定翼4148的治疗压力促使保持特征件4110朝向缺口5126。如图6a所示,致动件4108与保持特征件4110可两者设置在安定翼4148,使得向内推致动件也使保持特征件向内移动,由此使其从缺口5126分离。在一形式中,相比保持特征件4110,致动件4108更远离安定翼4148的枢轴地设置,其提供使用者机械效益,且增加必要移动以压低致动件4108以改善保持特征件4110对使用者活动的转化。此配置在接合/脱离出气口连接器4106期间可进一步改善提供给使用者的反馈。出气口连接区域4114可成形对应转盘5104的形状,例如如图9a所示。如图6h和6g所示,设于肋状物4120的内端的行程止动件4178可使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以在插入与移动期间限制致动件4108的移动或挤压程度,以避免周围部分的塑性变形及/或避免壳体4134的磨损。行程止动件4178从肋状物4120的内端延伸且在致动件4108的位置对准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内面。当向内挤压或推动致动件时,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内面因此会被向内挤压或推动,直到其接触行程止动件4178为止。行程止动件避免进一步挤压或推动致动件。在本技术的进一步示例中,缺口可替换为径向槽,该径向槽可经由保持特征件保持出气口连接器,但允许其旋转。在此示例中,转盘可相对于出气口壳体固定或其可完全移除,使得径向槽位于壳体上。此外,应了解,此示例将保持在出气口组件内的可动电连接器的需求,使得当出气口连接器旋转时,可维持电连接。图4e和4f示出出气口连接器4106与尤其出气口连接区域4114的示例的详细底视图。图4e示出出气口连接器4106在出气口连接区域4114连接至气流管5130的出气口端5134(显示在图10a-d且在下面进一步讨论)。气流管5130可形成为可移除、可更换及/或可清洁的多重患者/多重使用者(MPMU)管。应注意,为了清楚缘故,出气口端5134显示在此图且参考图10a-d以进一步描述。气流管5130可用作在空气回路4100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与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的出气口之间的可移除中间气动耦接。6.6.1.1.2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内肋状物图4e示出配置在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出气口连接区域4114的内周边附近的多个肋状物4120。在示意说明的示例中,显示四个肋状物4120,但可使用不同数目的肋状物,诸如两、三、五或多个肋状物。肋状物4120可用于相对于气流管5130的出气口端5134支撑及定位出气口连接器4106。肋状物4120可用于在插入期间导引出气口连接器4106耦接至出气口组件5107中的气流管5130的出气口端5134,以形成气动连接。此导引也有助于对准出气口连接区域4114,以促进在电连接器4112和出气口组件5107的转盘5104上的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之间的电连接。在此配置中,虽然将空气回路出气口连接器4106插入或连接至RPT器件出气口组件5107需要单一动作,但气动连接会先形成,且然后形成电连接。出气口连接器4106、出气口组件5107与气流管5130可构造成使得在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形成与该电连接器4112电连接之前,气流管5130接合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密封4170。因此,在移除或切断期间,先切断电连接,且然后切断气动连接。其优点在于可确保从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至空气回路4100维持气动密封,且更具体地,在出气口连接器4106与气流管5130之间。此外,例如,若补充氧加入增湿器5000输送的空气流,那么这可提供改善的安全性,因为此配置可避免氧暴露于电连接的连接及/或切断。图4f显示类似图4e的视图,不然而,气流管5130的出气口端5134未显示以提供肋状物4120的示例的更清楚的显示。这两视图也显示凹部4116的轮廓。在一些情况,可使用不包含加热组件的非加热空气回路4100。因此,在转盘5104中的中央开口的直径可配置(例如,足够尺寸及/或形状)为接受此非加热空气回路4100。因此,在本技术的示例中,气流管的外径可约22mm,以允许连接标准22mm外径非加热空气回路,且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外径可约36mm。然而,应明白,可使用其它外径尺寸。内肋状物4120可用来减少在出气口连接区域4114的内部与气流管5130间的任何径向间隙。再者,肋状物4120与气流管5130可构造成使得其间的间隙相对小于在出气口连接区域4114的外部与转盘5104间的间隙。相较于转盘5104,此会有更大来自旋转的磨损发生在气流管5130上,其效益在于气流管5130可比转盘5104更容易更换。肋状物4120的另一优点可允许从出气口连接器4106转移至气流管5130的倾斜及/或非轴运动引起的任何机械负荷的较大部分。此优点在于,此可帮助磨损发生在消耗组件上,诸如空气回路4100及/或气流管5130,而不是发生在增湿器5000的非消耗组件,诸如转盘5104。肋状物4120的仍然另一优点是通过限制基座密封4170向着出气口连接器4106内部的最大轴向变形,可在接合出气口连接器4106与出气口组件5107期间维持或限制基座密封4170的变形(如图5e所示)。6.6.1.1.3电连接电连接器4112在插入方向可包括在前沿面的其边缘上的一个或多个引入特征件,诸如槽面、或弯曲半径,诸如图5c所示。此有助于将电连接器4112插入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以提供表面摩擦连接,且避免电连接器4112的导线损坏。在电连接器4112的电导线4128的厚度约可在0.2mm至1.2mm之间,例如0.4mm、0.6mm、0.8mm或1mm。厚度可根据一些参数而变化,诸如电连接器4112的设计寿命、选用于电导线4128的材料、与选用于接收部接触元件5146的材料。电导线4128的材料的一个适当示例可为高硬度磷青铜,即镀镍然后镀金。在一些环境中,增加的传导材料量及/或高导电电镀(诸如金及/或白金)可使用在电导线4128上。此优点在于改善磨损特性及/或来自电连接器4112的热消耗。电导线4128可暴露在电连接器4112的下端处的传导面,以确保需完全插入进行电连接。从电连接器4112至转盘5104上的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的连接提供的另一特征在于,当组装一起时,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被出气口连接器4106覆盖,如图12e和图12f所示。图12e显示分解图,其中,出气口连接器4106显示在转盘5104上方,且图12f显示出气口连接器4106接合转盘5104。前面描述的是凹部4116的形状,如图4c所示,使得其可顺应在例如图9a显示的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的向内部分。图4c和4d也显示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区域,其围绕容纳电连接器4112(未在图4d显示)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开口4118。当出气口连接器4106插在转盘5104上,如图12c和12d所示,围绕电连接器4112的出气口连接器的区域可覆盖在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中的开口上方,以避免碎片与污染物(诸如液体)进入电连接器接收部。如前述,电连接器4112与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构成使得在出气口连接器4106机械接合转盘5104以后,完成它们之间的电连接。此减少了从出气口连接器4106与转盘5104之间的不对准造成的任何变形或负荷的比例,该转盘是由电连接器4112与接收部5114支撑。此可通过构造出气口连接器4106与转盘5104达成,使得在将转盘5104插入出气口连接器4106期间,气流管5130与肋状物4120先接合,然后接合电连接器4112与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此结构在经由空气回路4100提供的气体包括补充氧的情况也是有利的,因为可避免在未隔离气动电路时发生电弧。本技术的仍然另一特征可从如图18a-18b所示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中的母电连接器5158上的接收部接触元件5146配置中发现。当电连接器4112从连接器TS的顶部插入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中时,电导线4128可接合该接收部接触元件5146。此接合可在图18a-18b所示箭号ENG方向中经由滑动动作发生。接收部接触元件5146可构造为如图18b所示的倾斜、三角形轮廓,并且/或顺应于滑动面的垂直方向PER以协助其与电导线4128的接合。当连接器4112渐进地插入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时,前述三角形轮廓及/或顺应性可允许改善连接器4112上的电导线4128与接收部接触元件5146之间的接合。在接合连接器4112期间,当连接器4112沿着母电连接器5158的长度滑动时,接触组件5146可向内降低,且维持接触电导线4128。此允许改善调适由制造差异或使用变形等原因的机械耐受性。再者,接收部接触元件5146可能偏斜,使得当从其原始结构(如图18b所示)变形且向内降低时,接收部接触元件5146可能偏向返回不变形位置,由此改善其连接电导线4128的可靠度。此母电连接器5158配置的另一优点在于其自洁性。当母电连接器5158与连接器4112彼此滑入、滑离动作接合时,可避免污染物形成,若未保持洁净,污染物可能影响形成在两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度。通过擦拭动作移除的任何污染物可避免进入空气路径,例如通过转盘密封件5113。此外,当母电连接器5158配置在垂直位置中且在垂直方向达成连接时,从电触体被擦除的任何污染物将会落到低于连接器。腔体可形成在其中污染物可收集的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内的母电连接器5158下面。此腔体未连通空气路径。图18c显示可连接至电缆线5102的母电连接器5158的表面。连接器包括多个焊接点5150、5152、5154,例如,具有用于传导轨的每一个的两焊接点,其允许改善对负荷的机械强度。连接器亦可包含一个或多个钉、铆钉或针销5156,用以在组装及/或机械接合过程的对准。或者,一个或多个钉、铆钉或针销5156可热熔以提供机械性束缚。在某些配置中,垫圈或垫片可提供在一个或多个钉、铆钉或针销5156与电缆线之间,以在连接器的较大表面上散布机械束缚力。图18d-18f显示母电连接器5158的另一示例,包括接收部接触元件5146的另一示例,进一步详细显示在图18g-18h。此接收部接触元件5146示例的特征在于,分叉保持特征件5162是从基座部5166形成,而不是接触部5164及/或弯曲部5168。接收部接触元件5146可由具有高强度与硬度的高电与热导电率的材料制成,诸如铍铜。在空气回路4100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端暴露电连接提供了附加电安全性,因为空气回路不包括电源供应器,但需要连接在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上的转盘5104以接收电力。同时,可暴露于清洁处理的暴露电连接也在可替换的空气回路4100组件上。6.6.1.2弯头出气口连接器通过形成具弯头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如图4a-b、5a-f和12a-d所示,空气回路4100偶然或无意间被拉离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例如,在睡眠期间患者意外用力拉空气回路4100)的机会便可减少,因为空气回路的张力向量方向将位于空气回路4100接合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例如,垂直)。同时,如图1a-c所示,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在例如治疗期间可设置在床头几上,使得躺在床上的患者处于大体上与RPT器件及/或增湿器的相同高度。在此情况,含有作为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部分的弯头可允许空气回路4100更直接指向患者,使得可减少空气回路的弯曲角度,特别是在弯头处或在其附近,其继而可减少在空气回路的应力。在本技术的一示例中,出气口连接器4106可包括有约90°角度的弯头。然而应了解,可有任何其它角度,诸如例如介于0°与120°之间,包括20°、40°、60°、80°、或100°。此角度的选择可能会受到一些设计需求的影响,诸如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流阻、方便性、位置或噪音。6.6.1.3可旋转的出气口连接器由于患者可能在治疗期间移动,由此拉动空气回路4100,其优点可进一步减少空气回路的弯曲角度及减少组件压力,特别是空气回路以及从出气口连接器4106至其的连接。此可通过使出气口连接器4106相对于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旋转而达成,同时维持机械、气动与电连接。如前述,空气回路4100可通过将出气口连接器4106插到出气口组件5107上以连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如图12a-d所示。旋转性可通过图8a-h、9a-c、11a-d、12a-d、和21a-c显示的特征件提供。图8a、8b、8d-h、9a-c、21a-c显示根据技术的各种不同示例的转盘5104的不同视图。前面已描述,当将空气回路4100连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时,转盘5104可为接收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组件。转盘5104也可提供相对于RPT器件及/或增湿器的旋转性(例如,针对出气口连接器4106),同时维持气动与电连接。图8a和9a-c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转盘5104的视图。图8a显示示例性转盘5104的底部的透视图。换句话说,此图显示转盘5104的特征件,其相对于该出气口连接器4106可连接至其的侧部设置。能够看出电缆线5102(其将在下面详细讨论)从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的下侧延伸。当出气口连接器4106插在转盘5104上时,在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内部的电缆线5102的端部可与该电连接器4112电连通。所示的电缆线5102的自由端可与该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例如,控制器、印刷电路板(PCB)及/或电源供应器)的至少一个电组件4200电连通,例如在电缆线5102的另一端(未显示)。也应了解,电缆线5102可为任何足够长度以执行其连接功能,如下面更详细讨论。在电缆线5102的任一侧上或邻近电缆线5102的一对转盘止动面5108、5110显示在图8a。这些转盘止动面5108、5110可限制转盘5104相对于电缆线壳体5100的旋转,如下面更详细讨论。当电缆线5102从其连接至在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中的母电连接器5158处延伸通过出气口组件5107时,在电缆线5102周围的出口凸缘5109也支撑该电缆线5102。凸缘5112可径向配置在转盘5104周围,以进行密封及/或电缆线5102抑制功能,如下面详细讨论。也可看见可具有一个以上的缺口5126。图9b-e显示类似有关图8a中描述的特征,但也显示柄脚5128,其允许转盘5104咬合在电缆线壳体5100上。柄脚5128也可将转盘5104保持在电缆线壳体5100上,同时允许转盘相对其旋转。转盘5104也包含转盘密封件5170,如图9a-9e所示,其可包括诸如TPE的顺应性材料。转盘密封件5113可用于维持在转盘5104与气流管5130之间的密封,以避免任何污染物进入空气路径。如前述,通过将保持特征件4110接合在对应缺口5126及通过将凹部4116接合在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上,出气口连接器4106可释放地耦接至转盘5104。当连接至转盘5104时,出气口连接器4106可随同转盘一致地且相对于电缆线壳体5100地旋转。图21a-c显示转盘5104接合至电缆线壳体5100的视图。图21a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出气口组件的上视图。在图21a-c中,转盘5104可在相对于电缆线壳体5100的中间旋转位置中。图21b显示横跨取自图21a的所示线条21b-21b的母电连接器5158的对称平面的出气口组件5107的截面。本技术的此示例示出内肩部5160,其从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的开口使母电连接器5158凹入,其可在接合及/或脱离连接器4112时,改善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的电安全性。从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的开口对母电连接器5158进行凹入安置也可防止在暴露区域或其附近发生任何电弧。母电连接器5158与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的目前配置也可防止用户接触任何动力组件。图21c显示取自图21a的所示线条21c-21c的出气口组件5107的另一截面图。可以看出转盘5104的内壁5101在电缆线壳体5100的外壁内。也看出电缆线壳体5100的安定翼5106。转盘5104的凸缘5112也显示在电缆线壳体5100的外壁5103上面。6.6.1.3.1限制性旋转本技术的另一特征显示在图8a和8c。前面讨论的圆盘止动面5108、5110(显示在图8a)具有一对互补的壳体止动面5120、5122(显示在图8c),其可设于电缆线壳体5100的内壁5101上。通过将转盘5104连接至电缆线壳体5100的内壁5101且在其内部,例如如图8d-8f所示,转盘5104相对于电缆线壳体5100的旋转会受到在其极端位置或其极端位置附近的对应止动面的接合的限制。在技术的一示例中,转盘5104的旋转可能受限在小于约360°。旋转也可受限在大于约180°的量。在其它示例中,旋转可能受限于约270°。转盘5104的期望旋转范围可由许多因素决定,诸如转盘5104关于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的位置、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弯头角度、与组件的材料特性。描述的示例显示两对互补的止动面,如前述,其可代表一个结构的相对端或面。其能够具有在相应组件上形成的多个止动结构。例如,壳体内壁上的止动面可在其上设置有两个分离的隆起部,且对于转盘是同样。也设想出,止动面的多个结构可设置在壳体与转盘的单一组合上,使得一个组合可包括一些可用的旋转限制。图8d显示转盘5104在相对于电缆线壳体5100的逆时针方向中旋转入一个极端位置。图8f显示转盘5104在相对于电缆线壳体5100的顺时针方向中向另一个行进限制旋转入另一极端位置。图8e显示转盘5104在相对于电缆线壳体5100的位置中,该位置在图8d和8f显示的极端位置之间。虽然在图8d-f中转盘5104不允许看到止动面5108、5110、5120、5122,不过应了解,当转盘5104是在图8d和8f显示的任一极端位置时,圆盘止动面5108、5110中的一个接合及/或邻接一对应壳体止动面5120、5122。图8g和8h也显示转盘5104相对于电缆线壳体5100旋转至顺时针与逆时针极端位置的示例。图8g和8h也显示连接至转盘5104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附属结构4132(在图6a-g更详细显示且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在图8g的转盘5104与附属结构4132的位置对应在图8f显示的位置,且同样地,图8h对应图8d。虽然在图8g和8h未显示,不过应了解,每一安定翼4148包括保持特征件4110,其接合转盘5104的对应缺口5126,以可释放地将附属结构连接至转盘,使得其可相对于电缆线壳体5100一致旋转。也应了解,图8g和8h显示通过将附属结构连接转盘5104,此示例中的附属结构4132的可能的旋转极端位置。6.6.1.4电缆线连接如前述,可提供电缆线5102将电连接器4112电连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的至少一个电组件。图8a-h显示的电缆线5102可为弹性电路板(FCB)或带状电缆。电缆线5102也可包括多个电线,以针对供电与发信功能提供多个电连接。电缆线5102可取向,使得主要侧或较长侧部平行于转盘的旋转轴线取向。若FCB当作电缆线5102使用,那么其可取向使得设置传导轨的地方的弹性电路板FCB表面免受在电缆线壳体5100随转盘5104旋转时与电缆线壳体5100的磨擦接触,以助于延长电缆线5102的寿命。再者,接触面(远离传导轨)可包括低摩擦面,使得当其相对于电缆线壳体5100滑动时,减少产生的摩擦力。这可以具有减少在电缆线5102上发生的磨损量的效果、以及减少加诸于电缆线5102与连接至其的任何电连接器(诸如母电连接器5158)之间的焊剂/安装接合的负荷的效果。此低摩擦面的示例可为聚酰胺基体。6.6.1.4.1电缆线管理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电缆线5102可在一端固定至转盘5104的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虽然未示出,不过应了解,电缆线5102的相对端部可固定连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的至少一个电组件4200,诸如PCB,以提供电力给电缆线。因此,电缆线5102可在连接至转盘5104与连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的至少一个电组件4200之间具有固定长度。在图8d-h显示的本技术的示例中,电缆线5102也可包括松弛部,该松弛部可包含在内壁5101与外壁5103之间的环部件5174内、或至少部分由电缆线壳体5100限定的凹部或空隙5124,此取决于转盘5104的位置。转盘5104的凸缘5112也可有助于限定环部件5174的上护盖,然而,凸缘5112不接触在环部件5174内的电缆线5102。电缆线壳体5100(参见图8c)也可包括该内壁5101与外壁5103,其两者可进一步限定空隙5124。电缆线壳体5100还可包括保持件5118,其可通过减少缠绕或捏夹的可能性而有助于维持电缆线5102在正确方向,且有助于避免松弛部推出电缆线壳体5100。保持件5118的外径可设计为提供电缆线5102弯曲的最小直径,而不致损坏电缆线5102的电元件,例如外径约4mm、4.5mm、5mm或一些其它外径。应了解,保持件5118的外径大小可随着所使用电缆线的尺寸与类型而改变。如图8c所示,描述的示例性电缆线壳体5100可包括开口5116,其能以狭槽的形状形成,且电缆线5102可通过该狭槽,同时维持在电缆线壳体5100内的电缆线5102大体上固定的长度。当转盘朝向在图8f显示的极端位置旋转时,电缆线5102至少部分缠绕在环部件5174中的内壁5101周围。当转盘5104旋转时,电缆线5102不会缠绕在转盘5104的周围,但是随环部件5174内的转盘移动。图8d-i描述本技术的所述示例的另一特征。当转盘5104在极端位置之间旋转时,由于其连接至转盘,电缆线5102可在电缆线壳体5100的空隙5124与环部件5174之间推动及拉动。例如,当转盘5104从图8d显示的位置旋转至图8e显示的位置,可看出,电缆线5102的一部分被拉出空隙5124且进入环部件5174中。应了解,例如,显示在图8d中的空隙5124中循原路折回的电缆线5102的部分认为是松弛部。换句话说,松弛部可能为过长电缆线,其代表电缆线的长度超过用于直接连接至转盘5104所需求的长度。因此,当转盘5104从图8d显示的位置旋转至图8e显示的位置,松弛部可渐进地从空隙5124移除,使得电缆线5102的松弛部可渐进地拉入环部件5174中,且当拉动电缆线时,便开始缠绕在内壁5101的周围。当转盘5104进一步从图5e显示的位置旋转至图5f显示的位置,拉入到环部件5174中的电缆线5102的部分便会增加,且松弛部可完全或几乎完全从空隙5124拉动。凹部或空隙5124与环部件5174可形成在内壁5101的相对侧。转盘5104在相反方向、从图8f的位置旋转至图8e的位置及图8d的位置,可能导致电缆线5102被从环部件5174渐进地推动且从内壁5101的周围解开,使得在空隙5124中的松弛部可增加且开始循原路折回。在本技术的示例中,电缆线5102的最大松弛部可为固定长度。在另一示例中,当转盘在极端位置之间旋转时,固定长度可小于约转盘5104的周围、及/或约等于电连接器接收部5114所扫过弧度的距离。也应了解,在本技术的示例中,当转盘5104在图8d显示的位置时,电缆线5102的松弛部的最大量会聚集或包含在空隙5124内。同时,应了解,图8g和8h所述技术的示例说明类似于图8d和8f描述的特征且如前述。6.6.1.4.2电缆线壳体图8b-i和11a-d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电缆线壳体5100的特征。如前述,电缆线壳体5100可包括内壁5101与外壁5103,其一起可限定空隙5124与环部件5174。内壁5101可限定开口,当出气口组件5107组装在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上时,气流管5130可延伸通过该开口。此外,为了促进此组成组装,安定翼5106可设于电缆线壳体5100上,以将电缆线壳体附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或其的其它壳体。此可改善电缆线壳体5100的制造能力与服务能力。安定翼5106可构造成使得,它们通过本身及/或作为一整体能够支撑增湿器5000及/或RPT器件4000的重量。当组件意外被空气回路4100及/或出气口连接器4106提升时,此可避免增湿器5000、RPT器件4000、及/或电缆线壳体5100发生损坏。在一些示例中,若增湿器5000及/或RPT器件4000保持在固定位置,且力在向上方向施加于空气回路4100及/或出气口连接器4106(有关图5c),那么空气回路4100及/或出气口连接器4106可能构造成机械性故障。返回内壁5101与外壁5103,在本技术的示例中,可以看出电缆线5102的松弛部(例如,在图8e)在空隙5124中形成一半径。此半径可能影响施加在电缆线5102上的应力(且因此潜在影响其操作寿命),且此半径部分地通过空隙5124中的内壁5101与外壁5103之间的距离(在图8i的VO_H)限定。因此,这些壁可基于电缆线5102的期望的最小半径,分开横跨空隙5124的2mm至5mm范围中的距离。在一示例中,距离是在4mm至5mm范围。应了解,电缆线的期望的最小半径可根据电缆线5102的特性及其设计参数加以改变,诸如设计寿命、或使用状况。同样地,空隙5124的长度(在图8i的VO_L)可根据电缆线5102的最大松弛长度而增长或缩短,其可被转盘5104的最大旋转所驱动。当转盘5104从一个极端位置旋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时,由于电缆线5102在内壁5101与外壁5103之中移动,在内壁5101与外壁5103之间的环部件5174的宽度(在图8i的AN_W)可能最小化。此具有可减少电缆线产生的噪音及避免在环部件中发生电缆线翘曲的优点。环部件的宽度可在约1mm与4mm之间,诸如2mm或3mm,且应了解,宽度可取决于各种特性及/或组件的性能,诸如选定电缆线的特性或内壁5101的半径。在一些配置中,环部件5174的内壁5101及/或环部件5174的外壁5103可包括减震材料,以在转盘旋转时,有助改善声音效能。减震材料也可确保电缆线在内壁5101周围而不是在外壁5103移动;或者,反之亦然。在本技术的示例中,电缆线壳体5100可由聚丙烯、或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形成。转盘5104可由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与热塑性弹性体(TPE)的组合形成。6.6.1.5气流管图10a-d显示气流管5130的不同视图。如前述,气流管可为多重患者/多重使用者(MPMU)管,其形成为可替换或清洁的可移除组件。气流管5130可包括入气口端5132,其连接至增湿器5000或RPT器件4000,如图19a-19d所示。入气口端5132可包括压力致动脸部密封或伸缩软管密封,以从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的出气口提供密封的气动连接。可使用密封,诸如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271956号的描述,其在此整体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在本技术的另一示例中,气流管5130可在入气口端5132处连接至至少一个管部,其然后连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在这些情况的任何一者,气流管5130的一个功能,且尤其是入气口端5132,可经由出气口连接器4106接收来自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的气体流,及将其从器件的外侧导引至空气回路4100。气流管5130也通过允许出气口连接器4106在出气口端5134的周围旋转以促进空气回路4100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旋转。在图19a-19e中示出增湿器5000的一部分、连同气流管5130及/或电缆线壳体5100。气流管5130也可包含闩锁部5172,以连接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的接收部5176,以定位及/或保持气流管在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内的正确位置。闩锁部5172可帮助使气流管的入气口端5132定位在正确位置中。接合闩锁部5172与接收部可提供知觉反馈(诸如咔哒声),以指出正确连接。闩锁部5172可进一步构造成,使得当气流管从其脱离时,气流管5130可从接收部移走。闩锁部5172可为不同颜色,以与接收部或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形成互补,用以改善能见度。在特定环境中,气流管5130及/或接收部5176可构造成使得诸如在闩锁部5172端部的按钮可用来从接收部5176释放气流管5130。工具可用来从接收部5176释放气流管5130。气流管5130可构造成使得当空气回路4100附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时,接合闩锁部5172与接收部5176也完成空气回路4100与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之间的气动连接。因此,通过探测空气泄漏可探测气流管5130的缺失、错误连接或其脱离。在进一步选择性配置中,当空气回路4100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连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时,连接动作可构造成确保正确连接气流管5130与接收部5176。气流管5130与接收部5176的错误连接可防止出气口连接器4106能够正确地连接至气流管5130,其例如可通过侦测高漏流由RPT器件4000指示。在进一步替代选择中,空气回路4100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可用来促进从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插入及/或移除气流管5130。如前述,当空气回路4100附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时,气流管5130的出气口端5134可耦接至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出气口连接区域4114。出气口端5134也可由ISO锥牙孔形成,诸如22mm外径ISO锥牙孔,以允许连接标准非加热空气回路。如图10a所示,气流管5130可包括流弯道,该流弯道有内圆形或弯截面,其构造成减少空气流通过气流管5130的阻力。气流管5130可构造为两部分处理,如图10d所示,其中,第一部件5130a由硬材料模制,诸如双酚A(BPA)自由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且包括流弯道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部件5130b由顺应性材料包覆模制,诸如硅胶。使用形成包括弯道之一部分的第二部件5130b的顺应性材料可允许收回模具,通过使第二部件5130b变形,在模制过程结束时,其包括来自内孔的内弯道。气流管5130也可包括保持凸缘5136,用以协助定位及/或固定气流管5130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或其的壳体或底盘。保持凸缘5136可通过邻接在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中的定位凸缘,以协助正确地定位或安置出气口内的气流管5130的出气口端5134在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内,如图19c-19d所示。应了解,保持凸缘5136可允许固定附接气流管5130。或者,保持凸缘5136允许可移地除附接气流管5130,使得例如其可清洁或更换。6.6.2产生空气回路现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空气回路4100的特定特征、及其制造的关系。图5f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空气回路4100的组件的分解图。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附属结构4132可为模制部件,其包括具有附接管部4102的结构的管连接区域4136。相对于管连接区域4136的孔口4144可接收端护罩4124,用以局部给出气口连接器4106提供气动密封。壳体4134可设置在附属结构4132的顶部,以进一步气动密封出气口连接器4106,且提供附加的结构支撑。壳体4134可经由包覆模制制程而结合在附属结构4132中。电连接器4112可包括支撑结构4126,以支撑至少一个电导线4128。电连接器4112可通过嵌入成型产生,由此通过在电导线4128的周围模制支撑结构4126,使电导线4128模制到电连接器4112中。电连接器4112可通过在附属结构4132的管连接区域4136附近的凸出安定翼4180以定位及/或连接在出气口连接器4106上。索环4104也显示具有螺纹4130,以使索环螺纹接合在管部4102上,如下面更详细讨论。图6a和6c-e显示包括电连接器4112的附属结构4132的不同视图。电连接器4112的附属结构4132与支撑结构4126可由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模制。在图6中也可以看出管连接区域4136和安定翼4148,其具有在其上配置的致动件4108与保持特征件4110。也可以看出孔口4144相对于管连接区域。孔口4144可在模制附属结构的期间形成在附属结构4132上。心轴可在模制期间用来形成管连接区域4136与附属结构4132的内部,且在模制附属结构之后,当拉出心轴时,孔口4144可在离开此区域开口的心轴的周围形成。如图5f所示,端护罩4124可超音波焊接在附属结构4132上以密封地覆盖孔口4144。端护罩4124可包括内部轮廓,其构造成减少流通过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阻力。例如,端护罩4124可包含流半径4176,如图5g-5i所示,其构造成增加出气口连接器4106内角的半径。流半径4176也可由适于改善热及/或声学效能的材料构成,及/或包括在流半径4176与壳体4134之间的空气间隙,用于改善热及/或声学效能。图6b示出电连接器4112的支撑结构4126、连同至少一个电导线4128。也示出支撑结构4126的连接端4138与管端4140。应注意,在图6b,电导线4128显示插入式板件4174,其朝向管端4140突出,其未显示在组件图(图6f)中。插入式板件4174只在组装期间使用,且不形成整个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部分。在一形式中,在(例如,螺旋线圈4103的)个别电线连接至其对应电导线4128之后,插入式板件4174便可移除。图6f显示移除了壳体4134的组装出气口连接器4106以显示内部结构的透视图。图6g显示类似视图的截面。图6g显示索环4104的螺纹4130接合在管部4102的螺旋线圈4103上。同时,可以看出管部分4102的一部分延伸通过索环4104,用于在连接器螺纹4142处附接至附属结构4132的管连接区域4136。也可以在图6c中看到这些连接器螺纹4142。在一些形式中,接合管连接区域4136的管部4102的部分可被分离,以使螺旋线圈4103的一部分能够解开。此可允许螺旋线圈4103的解开部分在管连接区域4136的周围路由,以形成与该电连接器4112的电连接。图17显示根据本技术的壳体4134如何在管部4102、索环4104、与附属结构4132的组件周围形成的阴影剖截面图。图17显示如图6f和6g所示的组装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具有在组件上方和下方的上模具6000与下模具6002。可以看出模具6000、6002限定壳体4134的外部,且壳体4134的内部可由索环4104与附属结构4132限定。从此图还可了解索环4104的功能,且可如下解释。当模制壳体4134以完成出气口连接器4106时,模具6000、6002需要在内部结构周围完成密封,其可能需要一些压力以影响足够的密封。若对着管部4102压下模具,来自模具6000、6002以达成此密封的必要压力量可能损坏管部4102。通常,心轴(未显示)会插入管部4102中,以在模制时维持其形状,然后其可抵靠模具6000、6002有效“夹紧”管部4102的任何暴露部分。因此,可包括索环4104以允许模具6000、6002形成密封室,以模制壳体4134,同时索环保护管部4102。在图6f、6g、和17可看出的另一特征在于,输气管部4102可螺纹接合通过索环4104,使得索环紧靠附属结构4132的管连接区域4136。此可提供进一步密封功能。6.6.2.1索环图7a-f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索环4104的视图。如图7b-d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索环4104可内部包括螺纹4130,以允许索环螺纹接合在管部4102上。螺纹4130可构造成接受管部4102的螺旋线圈4103,且可成形与尺寸化以覆盖螺旋线圈的一个完全绕圈。如图7c-f所示,索环4104还可包括在径部周围的紧固部或紧固件(4154)。当索环(4104)螺纹接合在管部(4102),紧固件(4154可允许较容易地紧固索环4104。6.6.2.1.1产生索环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索环4104可从空气回路4100的其它组件分离预模制或模制。在此情况,索环4104包括至少一个槽口4150是有利的,如图7a所示。此示例性索环4104包括键槽,可允许当内模具从成形的索环旋转且取出时,键槽4150约束索环。紧固件4154在移除内部工具期间也可用于固定索环4104。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索环4104可由足够强度与硬度的材料形成,以在壳体4134模制期间保护管部4102,如图17所示。同时,材料应不坚硬以使得索环4104本身损坏管部4102。索环4104还可包括在其径向部分附近配置的至少一个凸缘4152。凸缘4152可允许上模具6000和下模具6002在模制期间更佳密封在索环4104的周围,如图17所示。凸缘4152也可帮助分配在索环4104周围的模具6000、6002的压力,以防止压掐,相较于若没有凸缘4152,模具6000、6002可能需要较低压力以达成密封。索环4104的另一特征可通过减少在管部4102与管连接区域4136的接合处建立的高峰应力而增加管部4102的寿命。通常,管连接区域4136的硬度在弯曲方向较高于管部4102的硬度,且硬度的突然变化本身可能导致局部高应力区域。索环4104可通过沿着管连接区域4136与管部4102之间的组装出气口连接器4106长度减少硬度变化,以达成应力减少。此可降低在管部4102上建立的应力集中。因此,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热塑性弹性体可用来形成索环4104。然而应了解,具类似特性的其它材料可同样适用。6.6.2.2夹具接收部管附接图30a至30i显示用于将管部4102连接至附属结构4132的本技术的进一步示例。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示例,夹具接收部配置提供为先定位及/或固定管部4102至附属结构4132,然后包覆模制以形成出气口连接器4106。当附属结构4132例如与壳体4134被包覆模制时,夹具接收部配置也可保护管部4102免于损坏。这些示例的管连接区域4136由接收部4135共同形成。接收部4135与附属结构4132可集成模制成一体件。接收部螺纹4135.1内部提供给接收部4135,使得螺旋线圈4103可螺纹接合在接收部螺纹上,以将管部4102定位在附属结构4132。在一形式中,接收部4135可不完全围绕管部4102的周边(或周围),然而允许管部4102插入接收部中,使得接收部螺纹4135.1适配到螺旋线圈4103上。在此形式中,夹具4137可提供适配在管部4102周边的其余部位周围,且可接合接收部4135。夹具螺纹4137.1可内部形成在夹具4137上,使得当夹具附接至该接收部4135时,管部4102的外周边可被夹具与接收部围绕。同时,夹具螺纹4137.1与接收部螺纹4135.1可形成为使得当组装时,这些螺纹有大体上配合螺旋线圈4103的互补形状。为了将夹具4137附接至接收部4135上以固定管部4102,隆起部4139.1可设在接收部4135的每一侧,且对应的安定翼4139可形成在夹具上。安定翼4139可使用卡扣扣合在各自隆起部4139.1上,以将夹具4137保持在接收部4135上。图30a显示夹具4137附接在接收部4135上,且图30b显示如何附接夹具。图30d和30g显示管部4102插入到接收部4135中,然后附接夹具4137,且图30c显示附接夹具以固定该管部在管连接区域4136中。图30e和30f显示附属结构4132附接至管部4102且然后与壳体4134包覆模制,以完成空气回路4100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视图。一旦管部4102附接至该附属结构4132且固定在接收部4135与夹具4137之间的管连接区域4136,如图30c所示,此组件能以类似图17显示的方法而包覆模制。然而,由于本示例不使用前述索环4104,故接收部4135可设有接收部凸缘4135.2,且夹具4137可设有夹具凸缘4137.2,以取替在索环上的凸缘4152,用以在包覆模制壳体4134期间与模具6000、6002形成密封。图30f显示在将壳体4134包覆模制在附属结构4132后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截面图。可以看到螺旋线圈4103接合至该接收部螺纹4135.1与夹具螺纹4137.1。为了将螺旋线圈4103电连接至电连接器4112,管部4102的端部可分离,以允许螺旋线圈4103移入到适当位置中例如,通过解绕)。同时,可以看出壳体4134模制在接收部4135与夹具4137的周围高至接收部凸缘4135.2与夹具凸缘4137.2。图30h和30i显示本技术的另一示例,其中,夹具4137通过诸如铰接件4141的枢轴结构而附接至该接收部4135。根据此示例,铰接件4141与夹具4137可与附属结构4132一体模制,使得这些组件成为一体件。为了将管部4102固定至附属结构4132,该管部可插入接收部4135中,如前述,然后夹具4137定位在管部4102的暴露周边,且通过将安定翼4139扣合在隆起部4139.1上而固定。因此,此示例只有一个隆起部4139.1与一个安定翼4139,用于附接夹具4137。6.6.2.3可分离的输气管与弯头连接器图14a-j显示本技术的另一示例,其中,管部4102可与弯头连接器4158分离。在此示例,管部4102可连接至管套头4156,管套头包括至少一套头保持特征件4160与套头电连接器4164(参见图14l和14j)。管套头4156可附接至弯头连接器4158,该弯头连接器可为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组件。弯头连接器4158可包括至少一套头接收部4162,用以接收对应套头保持特征件4160,由此将管套头4156可释放地附接至弯头连接器4158。管套头4156也可包括套头电连接器4164,以与该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电连接器4112形成电连接。电连接器4112可继而经由转环电连接器5105电连接至电缆线5102。类似于在本说明书描述的其它示例,此配置可提供形成与该出气口连接器4106进行气动及电连接两者。在此示例,一个电与气动连接可通过将管套头4156连接至弯头连接器4158形成,且另一个可通过将该出气口连接器4106连接至出气口组件5107形成。同时,此示例可提供可旋转配置。6.6.2.3.1固定在出气口组件的电连接器图15a和15b显示在图14a-j所示配置的另一可选示例。在此示例中,转环电连接器5105成形为形成与套头电连接器4164的电连接(显示在图14j),使得不需要电连接器4112。应了解,转环电连接器5105可固定附接至出气口组件5107,且电与气动连接两者可通过将出气口连接器4106附接至出气口组件5107达成。换句话说,此配置可相反于其它示例公开的配置,使得在此示例的暴露的电连接器设于出气口组件5107上,且出气口连接器4106具有特征件以接受及形成电连接。6.6.2.4带有延伸管的连接组件图16a和16b显示本技术的另一示例。类似其它示例,此示例可提供在出气口组件5107与出气口连接器4106之间的电与气动连接两者。连接也以类似于其它示例的方式可旋转。此示例还包括出气口管5142,其可从出气口组件5107延伸以形成气动连接,并限定连接的旋转轴线。如前述,出气口管5142可为气流管5130的部分,如前述。6.6.3具多重离散位置的空气回路出气口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示例,如图13a-n所示,提供了连接组件,其中,空气回路4100,具体地为出气口连接器4106,可在多个离散位置中的一个中连接至出气口5140。本技术的此示例的出气口5140可设于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的壳体5138上。出气口5140也可包括出气口管5142与至少一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出气口管5142可为气流管5130的部分,如前述。虽然未在这些视图显示,但应了解,出气口连接器4106将可连接至输气管,该输气管可在相对端连接至患者接口,且可包括加热组件,如前述。输气管可与出气口连接器4106一体形成或可移除,如此,将需为管部提供进一步电连接。在这些视图中显示的示例也可提供电与气动连接,如前述。在这些示例中描述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可成形为弯头且可弯曲约90°,不过应了解,可为不同角度,诸如平角(180°)、150°、120°、或60°。在图13a-13m显示的示例性配置的一个特征为针对在出气口5140上的出气口连接器4106的可移除附接提供多重离散位置。此可通过在出气口5140上提供多重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达成,如图13f-h所示。出气口连接器4106然后可包括电连接器4112,如图13k所示。因此,当出气口连接器4106连接至出气口5140时,电连接器4112电连通该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的对应一个。图13b和13d显示在第一位置的连接至出气口5140出气口连接器4106,且图13i显示在一第二位置的出气口连接器。这些附图描述的示例显示出气口连接器4106相对于出气口5140的两个可能位置,然而应了解,附加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可提供任何数量的位置。也应了解,至此描述的示例的替代可提供在出气口连接器4106上的多个电连接器4112,而出气口5140包括单个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此种配置将可提供具有用于出气口连接器的多重离散位置的前述类似配置。换句话说,此配置只是与前述配置相反,使得在即时配置中,出气口连接器设有多重电连接器。如在图13b、13d和13j所示,出气口5140与出气口连接器4106成形为彼此互补。虽然这些视图中显示互补的矩形形状,但应了解,出气口5140与出气口连接器4106可采用任何其它互补的形状配置。图13n显示类似在图13j所示连接组件的视图,例如,外部组件被移除以显示内部组件。出气口连接器管4168显示为具有弯曲约90°的弯头,且连接至出气口5140。还可以看出电连接器4112连接至对应的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且未占用另一出气口电连接器。还示出电缆线5102横过且连通该等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此图显示出气口连接器4106、出气口连接器管4168与电连接器4112的组件如何可提供气动与电连接两者。还可设想,电连接器4112可连接至另一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且因此出气口连接器管4168可指在相反方向。其它示例可包括定位于不同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电缆线5102可为柔性电路板(FCB),如图13n所示,其连接至RPT器件4000及/或增湿器5000的至少一电组件4200。在此配置中,多层FCB可促进每个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的多重发信路径。或者,可提供一些分离的电线集线器。在此配置中,每一个电线集线器可连接至单独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电连接器4112、与电缆线5102也可包括用以提供电力及/或发信功能的多重连接。6.6.3.1.1电连接器保护出气口连接器4106还可包括至少一虚拟连接器4113。当出气口连接器4106附接至出气口5140时,虚拟连接器4113用作覆盖及保护未使用的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如图13e和13h所示。通过覆盖未使用的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可保护其不受碎片与污染物的损坏。在提供一个以上的未使用电连接器的配置中,还可提供对应数量的虚拟连接器。同时,在出气口连接器4106与一出气口电连接器5144上有多个电连接器4112的情况中,出气口5140可包括一些足以保护未使用电连接器的虚拟连接器。6.6.4可旋转的出气口连接器图22a至29b显示本技术的示例,其中,出气口连接器可同时提供气动、电、与机械连接,而当连接时,允许完全自由旋转角度、或自由旋转超过360°。出气口连接器可例如用以将含有电路(诸如加热空气回路、或能够连通电信号的空气回路)的空气回路接合至呼吸装置,诸如RPT器件、增湿器、或集成PAP增湿器器件。图22a至22h显示出气口连接器的示例性附属结构组件4500。图22g显示附属结构组件4500的分解图,以描述附属结构组件的单独组件。主体4502可提供结构给附属结构组件4500。主体4502可促进在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处与呼吸装置的机械连接、及在管连接区域4526处与管部4102的连接。肩部4532可在接近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形成在主体4502上,以防止脱离呼吸装置,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管连接区域4526可具有螺纹4528以与管部4102的螺旋线圈接合。主体4502单独无法从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至管连接区域4526形成用于由呼吸装置所产生气体流的完全气动密封路径,如图22g所示。因此,在图24中分开显示的外罩4504可接合至主体4502,以提供从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至管连接区域4526的气流路径。外罩4504可设有保持特征件,诸如安定翼4520,以与在主体4502上的缺口4524接合。外罩4504还可设有尖部4518,以接合在主体4502上的掣子4522。在安定翼4520和缺口4524之间、以及在尖部4518和掣子4522之间的接合可设置及/或固定连接外罩4504至主体4502。图22h显示外罩4504附接至主体4502的示例。虽然此接合可提供主体4502与外罩4504之间的机械连接,但应了解,用于在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与管连接区域4526之间的气流路径的完全气动密封无法在外罩与主体之间形成。完全气动密封可通过类似于在节5.6.2中的前述的包覆模制处理形成。如此,附属结构组件4500可在管连接区域4526处接合至管部,且然后,通过在附属结构组件4500的周围模制壳体可包覆模制此组件,以在附属结构组件与管部的周围形成密封。根据本技术的此示例,当加热空气回路4100时,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提供给在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处的附属结构组件4500。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可与呼吸装置形成电连接,以对空气回路提供电力及/或信号。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可围绕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的外周边。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可接合至电接触组件4506的电线4508。插入式板件4536可提供给电接触组件4506,且当在制造期间将管部的电线接合至电接触组件时4506,插入式板件便可移除。电接触组件4506可通过将主体4502包覆模制在电接触组件上而接合至主体,使得只暴露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与插入式板件4536。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在模制期间受到保护不被注入的聚合体覆盖。例如,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紧固在模具内,使得其在模制期间无法被移置且不被注入的聚合体覆盖。将主体4502包覆模制在电接触组件上4506可保护电线4508及/或保护由电线4508输送的电力及/或信号。例如,通过将主体4502包覆模制在电接触组件4506上,电线4508可在操作呼吸装置期间免受在气流路径中的湿气,且也可减少在电线4508内发生短路的任何风险。应了解,电接触组件4506的部件可包括导电性材料,例如金属或金属合金。虽然电接触组件4506显示有三个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但应了解,可利用任何数量的连接器触体。图25a和25b显示电线4508与具有插入式板件4536的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的一部分。图25a显示扁平形状的电线4508、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与插入式板件4536,且这些部件可利用平片材料压印并形成。图25b显示当主体4502包覆模制在电接触组件4506上时,电线4508呈圆形状环绕形成暴露在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的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要注意,图25a和25b中显示的电线4508的部分可接合电线的一或多个部分,以产生电接触组件4506,如图22g所示,或在一些形式中,电接触组件4506可通过一片材产生例如,通过压印及/或弯曲电导片材。如前述,期望遮蔽电接触组件4506避免暴露于气流路径中的湿气,且此可通过将主体4502模制在电接触组件上达成,例如通过嵌件模塑。如此,将主体4502模制在电接触组件4506上可能导致形成电线塑封4534。电线塑封4354可形成为主体4502的一部分以封装电线4508,及使电线免受在通至主体某点的气流路径中的潮气,其中,电线出现以接合在管连接区域的管部。图22d显示示范性附属结构组件4500的侧视图,其显示附属结构组件的大半径弯曲。大半径弯曲可理解为以二维空间(平面)呈现附属结构组件4500的弯曲形状,其中,附属结构组件的内径Ri与外径Ro可具有共同弧心。在三维空间呈现,大半径弯曲可理解为截面的整个轮廓具有共同弧心的弯曲,由此沿着气流路径,通过在附属结构组件4500中的弯曲长度提供恒定截面形状。在一些形式中,Ro可在截面直径的外径的约1与约3倍之间。在进一步示例中,Ro可在截面直径的外径的1.5与2倍之间。大半径弯曲(在二维或三维空间)的优点在于,若相较于较尖锐及/或更突然弯曲,例如直角弯曲、或包括大体上类似的直径的内径的直角弯曲,较小的压降可由大半径弯曲导致。此外,示例性大半径弯曲可具有相对大的曲率半径,在于大半径弯曲的中央半径(内径与外径的平均)可为附属结构组件4500的内部所限定的气流路径的内径的0.5-3倍。图23a至23f显示没有电接触组件4506的附属结构组件4500的示例。虽然附属结构组件4500前面已描述为电接触组件4506与主体4502模制一起,但应了解,这些视图显示无法看到的附属结构组件4500的一些结构特征,因为电接触组件的存在。例如,接触凹部4511、4513、4515可形成在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的主体4502中。当将主体4502模制在电接触组件4506上时,接触凹部4511、4513、4515可形成在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的周围。图23d和23f例如未显示在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的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同时,可以看到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变小,以减少向着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的壳体端部的外径。如下面更详细描述,此配置可包括一掣子4522,且从而在接合时,对使用者提供一个力反馈点。还可设想,可使用多重掣子;然而,在一些情况中,这可能不是期望的,因为当连接接合时,使用者可潜在感受一掣子的接合(而其它可能不接合)。6.6.4.1出气口连接器的制造在一形式中,可根据下列步骤制造附属结构组件4500。电接触组件4506可通过压印扁平片材和依需要将弯曲与屈曲形成最终的形状形成,如图22g显示。主体4502可例如通过在电接触组件4506上的嵌入成型而模制成包括电接触组件4506。然后,外罩4504可然后设于例如由掣子4522与安定翼4520接合的主体4502上,且电接触组件4506可接合至电线以与管部4102形成电连接。然后插入式板件4536可移除,且类似前述,附属结构组件4500可与壳体(未显示)包覆模制。在此制程中,一个或多个内夹具(未显示)可插入附属结构组件4500中,以防止外罩4504压陷在主体4502的气动路径的内部。6.6.4.2连接出气口连接器图26a显示在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呼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与壳体5200之间的连接配置的截面图。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的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显示为接触出气口触体5202、5204、5206。出气口触体5202、5204、5206可设于壳体5200的开口5201周边中的凹槽5208、5210、5212中。图26b显示此连接配置的详细图。在图26b,也可以看出肩部4532如何成形以接合出气口触体5202,以促进保持在壳体5200内的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虽然出气口触体5202在描述的示例中主要执行保持功能,但应了解,在进一步示例中,一个以上的出气口触体可执行保持功能。因此,附加的对应肩部可形成在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上。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出气口触体5202、5204、5206的每一个可包括在对应凹槽5208、5210、5212的斜弹簧。示例性斜弹簧为来自BalSealEngineeringCo.Inc的BalContactTM弹簧。在出气口触体5202、5204、5206为斜弹簧的示例中,斜弹簧可包括导电的弹性材料,例如金属或金属合金。出气口触体5202、5204、5206的材料及/或结构为弹性是有利的,使得出气口触体在接合及/或脱离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期间可弹性变形。此可确保当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接合壳体5200时,出气口触体5202、5204、5206维持与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电接触。将斜弹簧当作出气口触体5202、5204、5206使用也是有利的,因为其弹力可提供机械及/或可听反馈,以提示使用者是否确实连接,同时也提供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的固定保持。而且,斜弹簧也可允许旋转所必要的连接内的一些间隙,同时维持固定接合。同时,凹槽5208、5210、5212的每一个可由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金属或金属合金。虽然这些图式未显示,但应了解,凹槽5208、5210、5212与电源电连通,例如连通呼吸装置内的电源。因此,呼吸装置可输送电力以加热管部,其可通过出气口触体5202、5204、5206从凹槽5208、5210、5212提供给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形成的电连接也可提供连通功能,诸如电发信。根据这些描述的示例,当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插入壳体5200中时,可形成且维持电、气动、与机械连接。一旦形成此连接,就可旋转出气口连接器,同时维持这些电、气动、与机械连接。因为连接器触体4510、4512、4514在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周围的周边延伸,使得每个连接器触体的至少一部分始终接触在壳体5200内的出气口触体5202、5204、5206的相应的一个,所以可维持电连接。肩部4532接合出气口触体5202可在旋转期间用来维持机械连接。应了解,附加肩部可提供接合期望额外保持的其它出气口触体。因为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可尺寸与形状设计为与壳体5200的开口5201形成紧密配合,故可在旋转期间维持气动连接。此外,周边密封可提供以确保出气口连接器与呼吸装置之间的固定气动连接。图27a至27c显示根据本技术的连接配置的进一步示例的截面图。图27a显示示例,其中,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包括在一侧带有肩部4532的连接器触体4510、与在另一侧的附加肩部4532.1,使得连接器触体4510形成凹状。出气口触体5202可从凹槽5208延伸至在肩部4532与附加肩部4532.1之间的凹状连接器触体4510中。图27c显示此配置的详细图。图27b显示进一步替代例,其中,连接器触体4510可在肩部4532与附加肩部4532.1之间进一步形成凹状。同时,在此示例中,出气口触体5202承载在肩部4532与附加肩部4532.1之间的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上,而不是在壳体5200的凹槽5208上。在这些示例中,连接器触体4510与凹槽5208的周边表面可为平坦,其中,其接合出气口触体5202。图28a至28c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连接配置的进一步示例的截面图。在图28a和28c显示的示例与图27a和27c显示的示例不同在于凹槽5208的表面是V形。在图28b显示的示例与图27b显示的示例不同在于连接器触体4510是V形。图29a和29b显示本技术的示例,其中,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可附接及保持在壳体5200。图29a显示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插入壳体5200中。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可为锥形,以在出气口连接区域插入壳体时,将出气口触体5202逐渐紧压在凹槽5208中。一旦插入,如图29b所示,出气口触体5202可紧靠肩部4532及/或附加肩部45321,以限制出气口连接区域4530相对于壳体5200的轴运动。虽然图27a-c、28a-c和29a-b的每一个显示一组连接器触体4510、出气口触体5202、与凹槽5208,但应了解,可提供多组这些组件。虽然前讨论的示例有关连接描述的出气口连接器至呼吸装置,但应了解,这些连接配置可适于在其它组件之间形成电、机械与气动连接,诸如两空气回路、RPT器件与增湿器、RPT器件与患者接口、及/或增湿器与患者接口。例如,在允许全自由旋转度的同时维持电、机械、与气动连接的能力为有利的,因为当在管的相对端配戴患者接口时,其有助于减少从患者运动导致的管应力。本技术的另一优点可为,不需要旋转对准便可接合及/或脱离连接配置,诸如在出气口连接器与呼吸装置之间。6.7词汇为了本技术揭示的目的,在本技术的特定形式中,可应用一个或多个下列定义。在本技术的其它形式中,可应用其它定义。6.7.1通则空气(Air):在本技术的特定形式中,供应给患者的空气可为大气空气,且在本技术的其它形式中,大气空气可用氧气补充。持续正压通气(CPAP):采取CPAP治疗意味以相对大气连续正压且优选约恒定通过患者的呼吸循环的压力,施加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应至气道入口。以一些形式中,气道入口压力在单个呼吸循环中会以数厘米水柱变化,例如在吸气期间较高且在呼气期间较低。在一些形式中,气道入口压力在呼气期间略微较高,且在吸气期间略微降低。在一些形式中,压力会在患者的不同呼吸循环间改变,例如,响应于侦测部分上呼吸道障碍的指示而增加,及随着没有部分上呼吸道障碍的指示而减少。6.7.2RPT器件的方面空气回路(AirCircuit):导管或管部构成及配置为在使用中在两组件之间输送空气或可呼吸气体供应,诸如RPT器件与患者接口、RPT器件与增湿器、或增湿器与患者接口。空气回路可称为输气管。在一些情况中,具有用于吸气与呼气的管路的分离的肢部。在其情况,使用单一翼部。控制器(Controller):可基于输入以调整输出的器件或器件的一部分。例如,控制器的一形式具有在控制下的变量,该控制变量构成器件的输入。器件的输出是控制变量的目前值的函数与变量的一设定点。伺服呼吸器可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当作输入的换气、当作设定点的目标换气、与当作输出的压力支持位准。其它输入形式可为一个或多个氧饱和(SaO2)、二氧化碳的部分压力(PCO2)、运动、来自光体积描述信号仪的信号、与峰值流量。控制器的设定点可为一或多个固定、可变或学习值。例如,呼吸器的设定点可为患者测量呼吸长期平均。另一呼吸器可具有随时间改变的呼吸设定点。压力控制器可构成控制鼓风机或泵以传递处于特别压力的空气。转换器(Transducer):一种用于将一种形式能源或信号转换成另一形式的器件。转换器可为传感器或侦测器,用于将机械源(诸如运动)转换成一电信号。转换器的示例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二氧化碳(CO2)转换器、氧(O2)转换器、应力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噪音传感器、体积描述法与相机。6.7.3增湿器露点(DewPoint):在大气温度低于此露点(根据压力与湿度而变化)之时,水滴便开始凝结且露形成。绝对湿度(AbsoluteHumidity):单位空气容积中含有的水蒸气量,通常是以每容积的质量数(例如g/m3)表示。相对湿度(RelativeHumidity):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量是以相同温度下饱和所需的百分比量表示。6.7.4材料硅胶或硅胶弹性体:一种合成橡胶。在本说明书中,所参考的硅胶是一种液型硅橡胶(LSR)或一种压缩成型硅橡胶(CMSR)。一形式的商用LSR是SILASTIC(包括在此商标下销售的多种产品),是由DowCorning制造。另一LSR制造商是Wacker。除非特别声明,否则较佳LSR形式具有使用ASTMD2240测量在约35至约45范围的ShoreA(或类型A)压痕硬度。聚碳酸酯:Bisphenol-ACarbonate的一种典型透明热塑性聚合体。6.7.5患者接口的方面防窒息阀(AAV):鼻罩系统的组件或附属组件,其能以故障安全的方式通向大气,减少患者再吸入过量CO2的风险。6.7.6关于患者接口所使用的术语(表面)弯曲:表面区域具有鞍形状,该鞍形状是在一个方向向上弯曲且在不同方向向下弯曲,且为负曲率。表面区域有圆顶形状,该圆顶形状是在两主要方向以相同方式弯曲,且为正曲率。平表面为零曲率。软(Floppy):材料、结构或合成物的特性,同时结合下列特征:·容易顺应手指压力。·当造成支撑其自身的重量时无法保持其形状。·不坚硬。·略施小力可弹性拉伸或弯曲。成为软性的特性可有关联的方向,因此,特别的材料、结构或合成物在第一方向可为软性,但在第二方向可为刚性或坚硬,例如第二方向,其与第一方向形成直角。弹性(Resilient):可大体上弹性变形,且在无负荷时可在相当短时段内大体上释放所有能量,诸如1秒钟。硬(Rigid):当建立及维持患者接口与患者气道入口的密封关系时,通常不容易受到手指压力、及/或张力或负荷而发生变形。半硬(Semi-rigid):意指足够硬,以在正压通气治疗期间通常所施加机械力效果下大体上不扭曲。6.8其它补充说明本专利文件的公开部分包括受制于版权保护的材料。版权拥有者对于专利文件或专利公开部分的任何一者的复制没有异议,因为专利文件或专利公开部分出现在专利商标局专利档案或记录,但在其它方面保有所有版权。除非本说明书明确指出且提供各种值,否则,应明白,在范围的上限值与下限值间的每个居间值到下限值单位的十分之一、与在所述范围内的任何其它指定值或居间值覆盖在本技术内。这些居间范围的上限值与下限值(可独自包括在居间的范围中)也覆盖的本技术(隶属于在所述范围内的任何特别排除限制)内。在所述范围包括一或两限制之情况,排除这些包括限制的任一者或两者的范围亦包括在本技术内。此外,应明白,在本说明书中陈述的一个值或数个值实施为技术的部分的情况,除非特别声明,否则此值可趋近,且此值可用于实际技术实施可允许或需要的任何适当有效数字。除非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所有技术与科学术语具有与熟谙此技者普遍了解相同的意义。虽然类似或等同在此所述的任何方法与材料也可用来实施或测试本技术,在此所述有限数量的示范方法与材料。当特别材料认为最好用来构成组件时,很明显,可另外使用具类似属性的替代性材料。此外,除非在此指定不同,否则应了解,可制造在本说明所述的任何与所有组件,同样地,可一起制造或个别制造。必须注意,如在此与文后申请专利范围的使用,除非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一个(a,an)”、与“该(the)”包括其多个等效物。在本说明书提到的所有专利为并入供参考以揭示及描述这些专利的主题的方法及/或材料。本说明书中讨论的出版物只是为了揭示在本申请的申请日之前的出版物而提供。不应解释为承认本技术不能因为是在先前发明而先于这些揭示。此外,提供出版物日期可能不同于实际的出版日期,可能需要个别确认。在详细描述中所包括使用的主题标题只供读者容易参考,且应不是用来限制在揭示或申请专利范围中使用的目标事项。主题标题应不是用来构成申请专利范围或申请专利范围限制的范畴。虽然本技术在此参考特别示例描述,但应了解,这些示例只是示意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在一些例证中,术语与符号可能表示无需实施本技术的特定细节。例如,虽然可能使用用语“第一”与“第二”,除非特别指定,否则在此不意味任何顺序,而是用来区别不同的组件。此外,虽然方法中的处理步骤可能采用一顺序来描述或示例,但不必然要依此一顺序。熟谙此技者明白,此顺序可修改及/或其态样可同时或甚至同步执行。因此,应了解,许多修改可达成示意示例,且其他配置可设计,不致悖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畴。7附图标记列表1000患者3000患者接口3100结构3200充气室3300结构3400换气口3600连接端口3700前额支撑件4000RPT器件4010外壳体4012上部件4014下部件4015面板4016底盘4018柄部4020气动组块4100空气回路4102管部4103螺旋线圈4104索环4106出气口连接器4107患者接口连接器4108致动件4110保持特征件4112电连接器4113虚拟连接器4114出气口连接区域4116凹部4118开口4120肋状物4122连接器4124端护罩4126支撑结构4128电导线4130螺纹4132附属结构4134壳体4135接收部4135.1接收部螺纹4135.2接收部凸缘4136管连接区域4137夹具4137.1夹具螺纹4137.2夹具凸缘4138连接端4139安定翼4139.1隆起部4140管端4141铰接件4142连接器螺纹4144孔口4148安定翼4150键槽4152凸缘4154紧固件4156管套头4158弯头连接器4160套头保持特征件4162套头接收部4164套头电连接器4168出气口连接器管4170密封4174板件4176流半径4178行程止动件4180安定翼4200电组件4202PCBA4210电源供应器4220输入器件4230中央控制器4240治疗器件控制器4270转换器4290输出器件4300气动组件4310空气过滤器4312进气口空气过滤器4314出气口空气过滤器4320消音器4322进气口消音器4324出气口消音器4340压力器件4342鼓风机4344马达4354电线塑封4360防溢回阀4380补充氧气4500附属结构组件4502主体4504外罩4506电接触组件4508电线4510连接器触体4511触体凹部4512连接器触体4513触体凹部4514连接器触体4515触体凹部4518尖部4520安定翼4522掣子4524缺口4526管连接区域4528螺纹4530出气口连接区域4532肩部4534电线塑封4536板件5000增湿器5100电缆线壳体5101内壁5102电缆线5103外壁5104转盘5105转环电连接器5106安定翼5107出气口组件5108止动面5109出口凸缘5110止动面5112凸缘5113转盘密封件5114电连接器接收部5116开口5118保持件5120止动面5122止动面5124空隙5126缺口5128柄脚5130气流管5130a第一部件5130b第二部件5132入气口端5134出气口端5136凸缘5138壳体5140出气口5142出气口管5144出气口电连接器5146接触组件5150焊接点5152焊接点5154焊接点5156针销5158母电连接器5160内肩部5162保持特征件5164接触部5166基座部5168弯曲部5172闩锁部5174环部件5176接收部5180增湿器储液槽5200壳体5201开口5202出气口触体5204出气口触体5206出气口触体5208凹槽5210凹槽5212凹槽5240加热组件6000模具6002模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