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7937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物气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药器材,具体涉及一种药物气囊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现代药物都是以固体或液体形态进入人体,通过体液在人体内代谢,作用于人体细胞靶位(受体)产生治疗作用。现有的药物剂型的药品,均规定有治疗剂量,超过规定的治疗剂量使用十分危险,不超过规定的治疗剂量也有毒副作用,所以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这种局限性妨碍了药物有效性的最大化,也妨碍了药物毒性最小化。已有的药物剂型技术有两类六种:固体口服制剂、固体注射制剂(粉针)、固体透皮(粘膜)制剂、液体口服制剂、液体透皮(粘膜)制剂、液体注射制剂,均不能理想地解决这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代药物剂型的重大缺陷,本发明超越现有药物物质的固体形态与液体形态,创造发明了一种药物物质气体形态的剂型与用途。

本发明发现,现代药物的物质形态,基本上都是以固态的形态存在。固体药物制剂是对药物固态粉体进行多种剂型加工,包括片剂、胶囊剂、丸剂、膏剂、栓剂、散剂、固体分散等。透皮贴剂也是一种固体制剂,它是用固体药物加入一些透皮促进成份置于贮药层贴在人体皮肤微量缓慢吸收的制剂。液体制剂,如针剂、大输液、口服液、酊水剂等,则是将固体药物溶解成液态后使用。以气态形式存在的药物极为少见。虽然有气雾剂或雾化剂的药物剂型,但是气雾剂要么是固体药物粉体加抛射剂后喷粉成雾使用,要么是固体药物溶解成液体后加热(100℃左右)成蒸汽使用,这些气雾剂或雾化剂的药物物质还是以固态或液态的形式存在。如果对药物物质高温或高压使其在熔点分解蒸发,则 它的分子结构就被改变,药物药理活性就丧失,药物就不是原来的物质了。因此,现代药物是在固态或液态形态下确定量效关系,确定最大有效作用与最小副作用的人体应用剂量。本发明超越了这一常识,发现药物物质在固态与液态形式之外,在常温常压下,还有一种信息气态形式,可以发挥同样的有效作用,并且不消耗或极少消耗药物物质。由于不消耗或极少消耗药物物质,所以也极少有副作用。利用这一新的发现,可以解决现代药物有效作用与毒副作用的矛盾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在药物(2)物质(固态或液态)表面包裹一层防水透气膜(1)或涂层。所述的防水透气膜(1)或涂层上有微孔,微孔孔径20um-0.0004um,防水透气膜(1)或涂层的微孔直径小于水滴而大于气态分子,使外部的水由于表面张力不会渗透入药物,而药物(2)信息气体能够通过气体的扩散和对流自由地通过微孔;所述的防水透气膜(1)或涂层使用高分子材料或超细纤维织物材料;所述的防水透气膜(1)或涂层的透气量1000-1万g(㎡·24h);本发明用上述防水透气膜(1)或涂层包裹后的药物(2),贴皮肤或粘膜或组织使用,距皮肤或粘膜或组织的距离为0.05um-50um,即药物(2)物质(固体或液体)不直接接触皮肤或粘膜或组织,只有药物(2)信息气体接触皮肤或粘膜或组织。

本发明包裹的药物(2)剂量,可以与常规固体或液体形式的剂量相同,也可以超出1倍至10万倍;一个剂量可以使用2次至200次。

本发明的形状,可以是囊形、方形、圆形、球形、片形、袋形、栓形。

本发明的用途:可以用于口含、口服、贴皮肤、贴粘膜、病灶组织埋置、穴位埋置;也可以用来泡水、制水,通过饮用发挥治疗作用。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1、采用防水透气膜(1),置于包裹机成形,装入药物(2)(固态或液态),再用包裹机覆合防水透气膜(1)或封口,覆合或封口采用热融或超声波,覆合封口必须严密,杜绝药物(2)(固态或液态)泄漏与水液进出包裹的药物(2)。2.采用微孔涂层,先将药物(2)(固态)压制成型,再用微孔涂层机在药物(2)表面喷微孔涂层,微孔涂层不留空隙,能够有效防水透气。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2)是为了治疗和预防人体或动物体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或动物生理机能的单一化合物、生物制品和组合物,存在形态是固体(粉体或其他固体)或者液体。

本发明所述的防水透气膜(1)或涂层,是可呼吸织物或隔离膜,具有防水透气功能,包括高密度防水透气织物、微孔膜、致密亲水膜;所述的防水透气膜(1)或涂层是用高分子材料与织物复合或者利用高分子间“孔”和亲水基因透气机理设计制作而成。

本发明的药物(2),表面包裹一层防水透气膜(1)或涂层,在常温常压状态下,固体药物(2)被包裹后由于外面的水被阻止进入药物(2),药物(2)固体物质不会在人体内外崩解、溶解、吸收;液体药物(2)被包裹后由于里面的液体被阻止溢出,药物(2)液体物质也不会在人体内外吸收。因此,本发明的药物(2)只能通过信息气体扩散给机体,对机体产生有效信息作用。

本发明创造的新型药品,其显著性技术进步与有益作用在于:

1、本发明的治疗原理,是通过药气携带的药物(2)信息作用于机体内的信息受体靶位产生活性作用。由于没有常温常压下药物(2)固态或液态物质进入机体代谢,没有药物(2)固态或液态物质进入机体的毒副作用。

2、由于没有毒副作用,可以扩大其有效治疗剂量,最大限度的扩大治疗 效果,解决药物(2)因受制于毒副作用疗效不能最大化的问题。

3、由于被包裹后药物(2)固态或液态物质,不泄漏、不扩散,也就没有消耗,药物(2)物质有多次重复被使用的可能,可以节省药物(2)原料,减降药物(2)成本。

4、由于可以节省药物(2)原料,也可以减少原料药物(2)合成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药物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2:药物气囊结构示意图

1、防水透气膜

2、药物

3、气囊上壳

4、气囊下壳

5、封口垫片

6、透气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原料药绿卡色林,加淀粉,按1:1比例配料,投入混料机,在15℃-25℃温度下进行混合,再送入粉体分装机,用0.5um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1)微孔孔径0.01um,透气量4000g/㎡·24h)分包为小袋装,每包净重150mg,封口用电加热融,将原料密封在气囊内,制成人体试验用肥胖症药物气囊(简称减肥气囊)。

动物试验用药物气囊制法与人体试验用品相同,但每包净重5mg。

本实施例产品对大鼠减肥降脂效果观察,对人体肥胖症治疗疗效观察资料如下:

A、减肥气囊对肥胖大鼠减肥降脂效果观察

1、材料:减肥气囊由发明人提供,营养饮料配方为100克基础饲料中加入奶粉10g、猪油10g、鸡蛋1个和白糖7g等。实验动物选用清洁级断乳后体重为50g左右SD雄性大鼠,由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仪器为BT-224半自动生化仪、DJ500型电子精密天平。数据处理用SYSTAT统计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及Q检验。

2、实验方法

2.1建立营养性肥胖模型动物动物随机分成6组,其中1组为基础组,动物给予基础饲料;另5组为营养性肥胖模型组,给于高脂饲料。喂养期间自由饮水、饮食,每日饲料分2次供给。45天后处死17只动物:其中基础组10只、高脂组7只,以测定其体内脂肪重量及脂体比。

2.2减肥试验将肥胖模型动物再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使用减肥气囊,贴在大鼠腹壁无毛处皮肤上,每日用1次,每次使用4小时,连续四周。每周动物称重一次,称重前6小时撤水、撤食。实验期间动物食用基础饲料,自由饮食、饮水。实验结束时动物禁食12小时后断头取血,测血脂,解剖并观察动物各脏器,取肝脏、左侧睾丸及肾周围脂肪垫称重,并计算脂肪重/体重,肝重/体重比值。

2.3生化指标的测定总胆固醇(TC)用CH0D-PAP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酶联法,甘油三脂(TG)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LDL-C按Friedewalk公式计算:LDL-C=TC-(TG/5+HDL-C);AI=(TC-HDL-C)/HDL-C。

3结果

3.1营养肥胖动物模型的建立喂养45天后,取出基础组动物10只、高脂组动物7只,断头处死动物,取体内脂肪称重,结果见表1。高脂组动物的睾丸及肾周围脂肪垫重量明显高于基础组(P<0.05),且两处的脂体比均高于基础组。说明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有促进其体内脂肪的堆积,导致肥胖的作用。

表1基础组(n=10)与高脂组(n=7大鼠体内脂肪重量的比较)(x±s)

注:W为45天动物增肥后的体重,F2为左侧肾周脂肪垫的重量,F1为左侧睾丸周脂肪垫重量

3.2减肥气囊对各组大鼠体重增值的影响对肥胖型动物连续使用4周 后,各组动物每周体重增值不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果见表2。实验组动物一周后体重增值就比阴性对照组缓慢,且均呈显著性(P<0.01)。

表2各组大鼠体重增值比较(x±s)(g)

3.3对大鼠体内脂肪,肝脏以及脂体比、肝体比的影响减肥气囊对肥胖型动物连续使用4周后,对大鼠体内脂肪、肝脏等影响见表3。可见减肥气囊组大鼠睾丸周围的脂肪垫重量、肝脏重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呈显著性(P<0.05)。OHD组肾周脂肪重量以及二处脂体比,肝重及肝体比均低于阴性对照组。

表3各组大鼠脏器脂肪重、脏器系数的比较(x±s)(g)

注:W为实验后动物体重(g),F2为左侧肾周脂肪垫的重量,F1为左侧睾丸周脂肪垫重量

3.4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对肥胖型动物连续灌胃四周后,血脂测定结果表明:实验组动物血清TC、TG与阴性对照组相近,其它指标见表4,表中可见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且差异呈显著性(P<0.01),LDL-C、AI有下降趋势,且HD L-C/TC、HD L-C/LDL-C有升高趋势。

表4对各组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x+s)(g)

3.5动物行为及脏器观察实验期间,动物饮食、饮水均正常。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进食差别无显著性,且粪便无异常。实验结束时断头处死动物,检查各脏器,实验组动物肝、肾、脾、心脏等均正常,肝脏色泽鲜红、光滑。

B、减肥气囊对人体肥胖症治疗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却可称为肥胖症。成人标准体重(kg)=(身高厘米数-100)×0.9;儿童标准体重(kg)=年龄×2+8;肥胖度(%)=(现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重度肥胖症指体重≥标准体重50%;糖尿病肥胖症为患有Ⅱ型糖尿病,且体重≥标准体重20%。以此标准选择肥胖症患者18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姓80例。

1.2分组180例患者按体重、年龄、伴发病及服用方法随机分为5组:重度肥胖组(A组)40例,成年人单纯性肥胖组(B组)36例,未成年人单纯性肥胖组(C组)40例,糖尿病肥胖组(D组)40例,和快速减肥法组(E组)24例。

2治疗方法

2.1一般减肥法 在疗程内,每日上午用减肥气囊含在口中15分钟后取下,每日2次。每个减肥气囊使用2次后更换新的减肥气囊,然后,根据个人需要,吃适量米饭和植物油凉拌或炒的绿色蔬菜,也可同时吃少量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餐后30min,饮白开水300ml。单纯性肥胖30天为1疗程,重度肥胖及糖尿病肥胖60天为1疗程。

2.2快速减肥法 在疗程内,每日白天用减肥气囊,每天2次。30天为1疗程。餐后30min饮用白开水300ml,结合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

2.3注意事项减肥期间不服用其他减肥品。糖尿病患者仍用原降糖药物。高血压患者仍用原降压药物。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测量身高、空腹体重、腹围。②检测治疗前后血糖、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③观察是否有厌食、乏力、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

3.2体重、腹围变化 见表5

表5各组治疗后体重、腹围变化(x±s)

从表5可以看出,重度肥胖组(A组)体重人均下降7.80±0.89kg;腹围人均减小10.18±1.60cm,效果最为显著。各组治疗后体重减轻、腹围减小都很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

3.3血糖、血脂变化减肥气囊对血糖、血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实施例2

取防水透气膜(1)材料,微孔孔径0.01um,透气量3000g/㎡·24h,制成防水透气胶囊壳。取原料药奥美拉唑、淀粉,按1:1比例配料,投入混料机,在15℃-25℃温度下进行普通混合,再送入气囊分装机,每粒气囊装入100mg,用超气波将气囊封口,使其内原料不外泄漏,制成溃疡病气囊产品。

上述产品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资料如下:

溃疡病气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1、病例选择:选所选的80例住院患者,均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24-62岁,平均(35.5±11.3)岁;病程0.5-20年,平均(6.4±2.8)年;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复合型溃疡5例;大便隐血试验阴性者44例。弱阳性者4例,阳性者2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8岁,平均(34.4±12.4)岁;病程4个月-18年,平均(6.5±3.0)年;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13例,复合型溃疡7例;大便隐血试验阴性者25例,弱阳性者3例,阳性者2例。两组经X2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使用溃疡病气囊,使用时用1粒,含在口内舌下,每次15分钟,每日1次,15分钟后取下。每粒气囊使用5次后更换新的气囊。1个月为什么个疗程。2个月后胃镜复查,对照组用常规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每日1次,每次1粒(20mg)口服,疗程相同。

3、观察项目:溃疡面(以胃镜检查结果为标准),部分临床症状(腹痛、反酸)。

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国国家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治愈:胃镜检查溃疡面已经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胃镜检查溃疡面明显缩小或进入瘢痕期,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好转:胃镜检查溃疡面未缩小, 但胃粘膜充血水肿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胃镜检查溃疡面无改变,临床症状无改善)。

5、结果:见表1、表2.

表1两组疗效比较

表2两组治愈病例所需时间比较

实施例3

根据图2制备药物气囊,所述的药物气囊由气囊上壳(3)、气囊下壳(4)、封口垫片(5)、防水透气膜(1)与药物(2)结构而成;所述的气囊上壳(3)、气囊下壳(4)是高分子材料制成,防水且不透气;所述的气囊上壳(3)、气囊下壳(4)制备时添加有高温香精与高温甜味剂调节其口感;所述的气囊上壳(3)、气囊下壳(4)是椭圆形,总高度20-40mm,气囊下壳(4)高度10-20mm;所述的气囊上壳(3)顶部有2-6个透气小孔(6),透气小孔(6)孔径0.5-1.5mm;所述的气囊下壳(4)内装有药物(2),气囊下壳(4)装入药物(2)后用防水透气膜(1)、封口垫片(5)在气囊下壳(4)上端口密封(用电磁或超声波)封口;其药物(2)被密封封装在气囊下壳(4)内可防水透气;所述的防水透气膜(1)、封口垫片(5)是在封口垫片(5)(铝泊垫片或塑料垫片)中央钻有1-5mm小孔,用4-8mm防水透气膜(1)将小孔密封,实现其透气防水功能;所述的防水透气膜(1)密封用超气波焊接或者热融粘封;所述的防水透气膜(1)上有微孔,微孔孔径0.0004um-20um,透气量1000-1万g(㎡·24h);所述的药物(2)是为了治疗和预防人体或动物体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或动物生理机能的单一化合物、生物制品和组合物,存在的形态是固体或者液体。

所述的药物气囊可以用于口含,也可以用来泡水10-60分钟,饮用药物气囊浸泡的水发挥治疗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