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射线防护乳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4295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射线防护乳膏的配方,其主要是用于各种电离辐射包括β、γ、X线射线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照射皮肤、黏膜引起的炎症性损害的防护,它有利于缓解和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及非常干燥的皮肤状况,保持放射野皮肤湿润,隔离环境不利因素干预,加快皮肤微循环速度,舒缓皮肤紧绷感,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同时也不会对肿瘤患者放射治疗造成干涉。



背景技术:

放射性皮炎(adiodermatitis)是由于各种电离辐射包括β、γ、X线射线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照射皮肤、黏膜引起的炎症性损害。随着对放射线的认识及防护手段的提高,人们对此类疾病的警觉性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随着放射线应用于医学诊断及治疗的不断普及,以及原子能工业的不断发展,人群接触放射线的机会不断增加,因此本病有增加趋势。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放射治疗最常见的损伤就是导致放射性皮炎。射线通过电离在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可导致正常的皮肤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电离辐射损伤了上皮的生发层细胞和皮下血管,首先导致照射组织的毛细血管反射性扩张,形成充血反应,肉眼外观表现为红斑。核酸对电离辐射非常敏感,放射性皮肤损伤时,皮肤的核酸合成受阻,组织中核酸含量降低,不利于细胞的修复。随着放射剂量的逐渐增加,皮肤损伤达真皮层,微血管扩张、充血致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变细,从而血管闭塞。引起放射野局部供血不足,使物质营养交换受到影响,照射局部的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导致广泛纤维化。根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将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急性皮肤损伤分为5级:0级为皮肤无变化;1级为红斑,射野皮肤微红,有时瘙痒;2级为色素沉着,皮肤稍有色素沉着,微黑;3级为干反应,皮肤明显色素沉着,发黑干燥,有皮肤裂纹及干性脱皮;4级为湿反应,重度色素沉着,皮肤水肿、水痘、渗出,可有破溃。

国内医用射线防护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根据射线对组织、细胞损伤的机制而研制,内含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快速有效的透过皮肤及创面,清除皮肤表面产生的大量自由基,预防及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药物制剂,如专利:ZL 200510116829.9、CN 101069741A、CN 103751770 A;然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制成药用制剂稳定性不好,工艺过程复杂、原料和生产成本较高,使用时需要将A剂和B剂混合再使用。

本发明的医用射线防护乳膏,它有利于缓解和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及非常干燥的皮肤状况,保持放射野皮肤湿润,隔离环境不利因素干预,加快皮肤微循环速度,舒缓皮肤紧绷感,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同时避免对肿瘤患者放射治疗造成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射线防护乳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对各种电离辐射包括β、γ、X线射线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照射皮肤、黏膜引起的炎症性损害有防护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个 技术问题本医用射线防护乳膏加入了芦荟提取物、芝麻油、三乙醇胺、羊毛脂、聚乙二醇400等有效成分。

芦荟提取物是指以芦荟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榨汁、脱色、过滤、浓缩、干燥、杀菌等一种或二种以上工序加工制得的芦荟产品,其化学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酶(多肽)、氨基酸、维生素和甾族化合物以及其他化合物,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病毒、抗真菌等功效,还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防辐射的作用;在放射性皮炎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表皮生长因子(EGF)的低表达是其愈合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种重要的促有丝分裂原,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内分泌机制发挥许多重要生理功能。bFGF能够直接作用于组织修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在缩短细胞周期转换时间,加速细胞的增殖,引起创口处肉芽组织过度生长的同时,诱导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刺激结缔组织的增生,加速上皮细胞移行增殖,最终导致伤口愈合或形成瘢痕。表皮生长因子(EGF)为有丝分裂刺激原,可以加快细胞分裂,促进增殖,还可以改变细胞的趋化性,增加细胞迁移。在皮肤的辐射损伤中内源性EGF和bFGF的合成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并借助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参与损伤部位的细胞代谢和增殖,促进创面修复。而辐射引起这些细胞在数量和功能上的下降是内源性EGF和bFGF减少的主要原因,能促使这三种细胞修复和增殖的方法均能提高辐射损伤中内源性EGF和bFGF的合成和分泌。芦荟提取物可以改善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促进内源性EGF和bFGF的合成和分泌,从而推迟放射损伤出现的时间、减轻损伤程度和降低损伤发生率,还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快创面愈合速度,迅速缓解疼痛。

芝麻油是从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和生育酚类物质,其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包括芝麻素(Sesamolin)和芝麻酚林(Sesamolin,也称芝麻林素),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皮肤中自由基、抗氧化类似作用。

羊毛脂能放射野表面形成一层天然的油脂保护膜,具有保持皮肤湿润,调节皮肤油水平衡,减少皮肤水分流失作用。

医用射线防护乳膏有利于缓解和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及非常干燥的皮肤状况,保持放射野皮肤湿润,隔离环境不利因素干预,加快皮肤微循环速度,舒缓皮肤紧绷感,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同时也不会对肿瘤患者放射治疗造成干涉。

一种医用射线防护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膏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本发明中所述硬脂酸较好用量是3.0~20.0%,最优用量是6.0~15.0%。

本发明中所述羊毛脂较好用量是1.0~8.0%,最优用量是2.0~5.0%。

本发明中所述芦荟提取物是指以芦荟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榨汁、脱色、过滤、浓缩、干燥、杀菌等一种或二种以上工序加工制得的芦荟产品,包括脱色芦荟凝胶汁、未脱色芦荟凝胶汁、脱色芦荟全叶汁、未脱色芦荟全叶汁、脱色芦荟凝胶粉、未脱色芦荟凝胶粉、脱色芦荟全叶粉、未脱色芦荟全叶粉、脱色芦荟凝胶喷雾干燥粉、未脱色芦荟凝胶喷雾干燥粉、脱色芦荟凝胶冷冻干燥粉、未脱色芦荟凝胶冷冻干燥粉、脱色芦荟全叶喷雾干燥粉、未脱色芦荟全叶喷雾干燥粉、脱色芦荟全叶冷冻干燥粉、未脱色芦荟全叶冷冻干燥粉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芦荟提取物较好用量是0.01~15.0%,最优用量是0.2~10.0%。

本发明中所述防腐剂是葡萄糖氯己定、醋酸氯己定、苯扎氯铵、苄索氯铵、聚六亚甲基胍盐、聚维酮碘、溶菌酶、过氧化氢、过氧化脲、苄醇、苯甲酸、山梨酸钾、苯氧乙醇、尼泊金酯类等其中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一种医用射线防护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取硬脂酸、羊毛脂、芝麻油加热到75℃以上溶解,搅匀,得溶液A。

(2)取聚乙二醇400、芦荟提取物、三乙醇胺、防腐剂、水加热到75℃以上溶解,搅匀,得溶液B。

(3)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75℃左右搅拌20min,冷却,即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医用射线防护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膏的组分含量为:

工艺步骤:

(1)取硬脂酸、羊毛脂、芝麻油加热到75℃以上溶解,搅匀,得溶液A。

(2)取聚乙二醇400、200:1脱色芦荟凝胶冷冻干燥粉、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水加热到75℃以上溶解,搅匀,得溶液B。

(3)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75℃左右搅拌20min,冷却,即得。

体系稳定性:体系为单一稳定的乳膏,在温度37℃±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3个月供试品各项质量指标无明显变化;在2500转/min,离心20分钟,无分层现象。

生物学评价:

采用MTT法对实施例一乳膏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以细胞相对增殖度(RGR)来判断细胞毒性级别,结果其细胞毒性为1级,为合格。

将实施例一乳膏浸提液注射于试验兔的皮内,注射后24h、48h和72h,肉眼观察试验兔都未见红斑、水肿及坏死现象,该对动物机体无皮内刺激反应。

以白色豚鼠为受试动物,采用最大剂量试验(GPMT),将实施例一乳膏的浸提液注射于豚鼠皮内,进行皮内诱导后,在诱导阶段未试验部位局部贴敷进行激发,在不同时间分别观察豚鼠激发部位的皮肤情况,用Magnusson和Kligman分级标准对每一激发部位和每一观察时间的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进行分级。结果未出现红斑和水肿,致敏试验为阴性,表明实施例一乳膏对动物机体无致敏反应。

将实施例一乳膏的氯化钠浸提液及植物油浸提液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注射于小白鼠体内,并于4h、24h、48h、72h观察和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一般状态、毒性表现和死亡动物数。结果表明,即时反应、4h、24h、48h、72h观察都无毒性症状,体重也并未下降,说明实施例一乳膏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

实施例二

一种医用射线防护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膏的组分含量为:

工艺步骤:

(1)取硬脂酸、羊毛脂、芝麻油加热到75℃以上溶解,搅匀,得溶液A。

(2)取聚乙二醇400、200:1脱色芦荟凝胶冷冻干燥粉、三乙醇胺、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水加热到75℃以上溶解,搅匀,得溶液B。

(3)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75℃左右搅拌20min,冷却,即得。

体系稳定性:体系为单一稳定的乳膏,在温度37℃±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3个月供试品各项质量指标无明显变化;在2500转/min,离心20分钟,无分层现象。

生物学评价:

采用MTT法对实施例二乳膏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以细胞相对增殖度(RGR)来判断细胞毒性级别,结果其细胞毒性为1级,为合格。

将实施例二乳膏浸提液注射于试验兔的皮内,注射后24h、48h和72h,肉眼观察试验兔都未见红斑、水肿及坏死现象,该对动物机体无皮内刺激反应。

以白色豚鼠为受试动物,采用最大剂量试验(GPMT),将实施例二乳膏的浸提液注射于豚鼠皮内,进行皮内诱导后,在诱导阶段未试验部位局部贴敷进行激发,在不同时间分别观察豚鼠激发部位的皮肤情况,用Magnusson和Kligman分级标准对每一激发部位和每一观察时间的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进行分级。结果未出现红斑和水肿,致敏试验为阴性,表明实施例二乳膏对动物机体无致敏反应。

将实施例一乳膏的氯化钠浸提液及植物油浸提液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注射于小白鼠体内,并于4h、24h、48h、72h观察和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一般状态、毒性表现和死亡动物数。结果表明,即时反应、4h、24h、48h、72h观察都无毒性症状,体重也并未下降,说明实施例二乳膏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

实施例三

一种医用射线防护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膏的组分含量为:

工艺步骤:

(1)取硬脂酸、羊毛脂、芝麻油加热到75℃以上溶解,搅匀,得溶液A。

(2)取聚乙二醇400、脱色芦荟凝胶汁、三乙醇胺、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水加热到75℃以上溶解,搅匀,得溶液B。

(3)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75℃左右搅拌20min,冷却,即得。

体系稳定性:体系为单一稳定的乳膏,在温度37℃±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3个月供试品各项质量指标无明显变化。

生物学评价:

采用MTT法对实施例三乳膏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以细胞相对增殖度(RGR)来判断细胞毒性级别, 结果其细胞毒性为1级,为合格。

将实施例三乳膏浸提液注射于试验兔的皮内,注射后24h、48h和72h,肉眼观察试验兔都未见红斑、水肿及坏死现象,该对动物机体无皮内刺激反应。

以白色豚鼠为受试动物,采用最大剂量试验(GPMT),将实施例三乳膏的浸提液注射于豚鼠皮内,进行皮内诱导后,在诱导阶段未试验部位局部贴敷进行激发,在不同时间分别观察豚鼠激发部位的皮肤情况,用Magnusson和Kligman分级标准对每一激发部位和每一观察时间的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进行分级。结果未出现红斑和水肿,致敏试验为阴性,表明实施例三乳膏对动物机体无致敏反应。

将实施例一乳膏的氯化钠浸提液及植物油浸提液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注射于小白鼠体内,并于4h、24h、48h、72h观察和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一般状态、毒性表现和死亡动物数。结果表明,即时反应、4h、24h、48h、72h观察都无毒性症状,体重也并未下降,说明实施例三乳膏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

虽然,上文中,已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说明,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