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外用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4277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外用散剂。本发明外用散剂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乳腺小叶增生、乳痈、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炎、乳腺肿块、乳痈肿痛、乳房胀痛、无名肿痛,一般一贴即可痊愈。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本病的命名学很混乱,又名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纤维囊性病等。以往曾称为慢性囊性乳腺炎。本病的特点是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故称为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结构不良症。本病的临床症状有:1、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2、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4、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5、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疗效各不相同,虽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都无法根除病因,而且现有治疗该病的外贴膏药,大都药力缓慢,疗效不明显,易复发,不能达到彻底治愈乳腺增生的目的,使患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用于乳腺增生的药物均无法完全根除病因,药力缓慢,疗效不明显,易复发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外用散剂。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外用散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乌药8~15甘草1~5当归5~10大黄20~30木香1~5香附5~10白术8~15黄芩3~8白芍5~15陈皮3~8半边莲20~35白酒35~55。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外用散剂,其优选配方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乌药10~12甘草2~3当归7~9大黄25~28木香2~3香附7~9白术10~12黄芩5~6白芍8~10陈皮5~6半边莲25~30白酒40~50。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外用散剂,其最优选配方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乌药12甘草3当归9大黄28木香2香附9白术12黄芩6白芍10陈皮6半边莲30白酒50。本发明中药的外用散剂在制备时,将上述原料中除白酒以外的其他中药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匀后磨成80~120目细粉,过筛,分装成80~90g每袋密封;使用时,将一袋外用散剂采用白酒调至牙膏状敷贴于乳房患处,包扎好敷贴10~12小时即可。一般一贴即可痊愈。由于用药位置的特殊性,尤其适合晚上用药,当然急性期白天用药也可,保持相应的治疗时间即可。上述配方中的君药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大黄,性味:苦、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上述配方中的臣药乌药,性味: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主治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疼痛,经寒腹痛等症。木香,辛味:辛,苦,性温。归肺、肝、脾经。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主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里急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香附,性味:辛,微寒,无毒。入肝、三焦经。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的功效。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黄芩,性味:苦,性寒。入心、肺、胆、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入肝、脾经。具有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的功效。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半边莲,性味:甘,平。归心、小肠、肺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疾,跌打扭伤肿痛。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上述配方中的佐使药白术,性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陈皮,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主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白酒,性味:甘、苦、辛,温,有毒。入心、肝、肺、胃经。具有通血脉;行药势的功效。主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痛;脘腹冷痛。本发明是严格遵循中医理念对乳腺疾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药宝库中筛选出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疏肝理气的中草药,严格按照中医君臣佐使之理论组方达到治疗目的。本发明的中药外用散剂经临床验证,治疗效果良好,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病愈后不易复发,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外用散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组成:乌药12kg甘草3kg当归9kg大黄28kg木香2kg香附9kg白术12kg黄芩6kg白芍10kg陈皮6kg半边莲30kg白酒50kg。本发明中药的外用散剂在制备时,将上述原料中除白酒以外的其他中药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匀后磨成80~120目细粉,过筛,分装成90g每袋密封;使用时,将一袋外用散剂采用白酒调至牙膏状敷贴于乳房患处,包扎好敷贴10~12小时即可。一般一贴即可痊愈。由于用药位置的特殊性,尤其适合晚上用药,当然急性期白天用药也可,保持相应的治疗时间即可。为验证本发明中药外用散剂的治疗效果,发明人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选取在黄梅县人民医院、黄梅县妇幼保健院、黄梅县中医院就诊,确诊为乳腺增生的病例92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照观察(参加本项目临床疗效观察的患者均为自愿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临床观察资料如下: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上述医院门诊就诊,符合西医乳腺增生病例92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6.5岁,病程3个月~6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47例,平均年龄37.5;对照组(B组)45例,平均年龄35.5。两组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1A、B两组治疗乳腺增生92例临床疗效对照观察组别n痊愈显效总有效率%总治愈率%A组474647100%97.87%B组45304293.3%66.7%通过对上述92例患者进行治疗,证明本发明的外用散剂能有效治疗乳腺增生,总有效率达100%,总治愈率达97%以上。在对上述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后,均表示病愈后没有复发。通过上表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外用散剂比现有医院的普通治疗效率高很多,并且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最少需要三天的治疗,时间长的甚至达数月都无法治好。说明本发明中药外用散剂比现有的治疗乳腺炎的药物疗效好,疗程短。典型病例1:易某某,女,35岁,汉族,湖北省黄梅县独山镇居民。于1990年5月17日初诊,无药物过敏史。主诉:双乳胀痛三年余,双乳肿块如杏核大一年有余。经检查血常规、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西医乳腺小叶增生),按照上述方法使用本发明的外用散剂一贴之后,肿块完全消失,痊愈,电话随访至今没有复发过。典型病例2:沈某某,女,55岁,汉族,湖北省赤壁人。2015年6月12日初诊,无药物过敏史。主诉:双乳隐痛四年多,有肿块,如杏核大两年多,经查血常规、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于2016年7月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院治疗15天,没有治愈。按照上述方法使用本发明外用散剂一贴以后,肿块完全消失,痊愈。电话随访至今没有复发。实施例2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外用散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乌药10kg甘草2kg当归7kg大黄25kg木香2kg香附7kg白术10kg黄芩5kg白芍8kg陈皮5kg半边莲25kg白酒40kg。本发明中药的外用散剂在制备时,将上述原料中除白酒以外的其他中药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匀后磨成80~120目细粉,过筛,分装成80g每袋密封;使用时,将一袋外用散剂采用白酒调至牙膏状敷贴于乳房患处,包扎好敷贴10~12小时即可。实施例3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外用散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乌药8kg甘草1kg当归10kg大黄20kg木香1kg香附5kg白术15kg黄芩8kg白芍5kg陈皮8kg半边莲20kg白酒55kg。本发明中药的外用散剂在制备时,将上述原料中除白酒以外的其他中药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匀后磨成80~120目细粉,过筛,分装成90g每袋密封;使用时,将一袋外用散剂采用白酒调至牙膏状敷贴于乳房患处,包扎好敷贴10~12小时即可。实施例4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外用散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乌药15kg甘草5kg当归5kg大黄30kg木香5kg香附10kg白术8kg黄芩3kg白芍15kg陈皮3kg半边莲35kg白酒35kg。本发明中药的外用散剂在制备时,将上述原料中除白酒以外的其他中药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匀后磨成80~120目细粉,过筛,分装成80g每袋密封;使用时,将一袋外用散剂采用白酒调至牙膏状敷贴于乳房患处,包扎好敷贴10~12小时即可。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