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中药六味白血康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282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回族中药六味白血康丸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白血病的绿色高科技中草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类。



背景技术:

据《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按照中国人平均74岁的寿命计算,中国人一生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肿瘤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目前中国的癌症患者约为800多万人,且每年以100多万人的速度在增加(也有资料显示每年以312万人的速度在增加)。而全世界呢?

据统计,在我国近800万的癌症患者中,白血病的发病率和发病人数虽然还不是前10位,每年发病率约占人口的5/10万,每年大约8-9万人,但是死亡率却和排在前十位的肺癌、肝癌、乳腺癌等癌病一样的高,这导致了很多患者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白血病由于恶性细胞克隆无节制地不断增殖,大量增殖细胞在空间上挤占了骨髓腔,结果引起骨髓衰竭和全身组织器官受浸害,由于白血病细胞能产生一些体液抑制因子,如酸性同种铁蛋白(isoferritin)等抑制正常造血细胞的增殖,由此便产生了临床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且最要命的是尽管有些人家庭经济并不拮据,但是由于全国所有的肿瘤医院都长年长年的人满为患,因而能抢到一个治疗的床位,能享受到一些名家医院的正规治疗——包括过度治疗——的白血病患者还是相当少的,再加上白血病的治疗比较困难,许多还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如此就更使许多许多尚有生存余地的白血病患者加速走向了死亡的道路。

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化学因素,这个原因可能不常见,因为前提必须是患者长期接触某些化学品,如苯,苯的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为主。二是遗传因素,这个发病因素至今还未证明,临床上之所以这么认为的原因,是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占百分八,是比较常见的原因所以不能忽略。三是病毒,如果患者在前期就患有其它疾病的话,如某些肿瘤,这时候就有可能发生白血病了,因为大多数脊椎动物同源的基因都是源瘤基因,所以这也是引起白血病的病因之一。尽管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在临床上还有很多争议,但是上述的三种是比较常见的。

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最好方法是到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正规的化疗,ALL的治愈率可以达到80%以上,ANLL的治愈率也可达到50%。那些化疗不能治愈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人,还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也有50%-60%的治愈可能。但是各种治疗技术又都有其自身优势和不足,比如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能使过去无法治愈的高危或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患者获得治愈机会,但又有价格昂贵、引起排斥反应等不足;而化疗呢,化疗不但副作用大,患者痛苦难以忍受,而且需要数年的时间,成功率也不是100%……

白血病是一种全身性的恶性肿瘤。中医学并无白血病的病名,但就其临床表现多属“血证”、“血虚”、“虚劳”、“恶核”等范畴。白血病是目前较难治愈的疾病,但难治并不代表没法可治,除上述西医治疗方法外,中医也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有的临床证明中药对本病疗效缓和稳定,可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白血病的各期均可应用。中医以整体观念根据患者的全身特点辨证论治,可以适用于各型各期癌症。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优势在于有利于稳定病情,毒副作用轻微、症状改善较明显,使病情发展减慢、肿瘤缩小或带瘤较长期生存,患者易于接受和费用比较低廉。目前西医也认为中医药可以作为癌症的辅助治疗,有助于减少放、化疗的毒性,改善癌症相关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但存在的问题是中医的药方统一性较差,治疗主要凭的是经验。从已有的治癌验方、偏方看,所选中草药药材中总是有一些——多数是超过半数以上的——药物都是没有被现代医学药理实验证明是有治癌功能和作用的“辨证施治”的“配伍”药,本发明人认为挺不合适;而偏方呢,偏方治病靠的是试验,往往耽搁治病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中国癌症患者就诊难以及中医病方统一性差、可重复性差、高级别的循证医学理论和证据相对缺乏,因而治癌主要是凭经验等不足之情况,提出一种新的配药方法以及制备方法,提供一种从预防开始,降低白血病的发病率,从癌变开始减缓其进展速度诱导诱导其凋亡或分化恢复为正常细胞的绿色高科技中草药,以很低的花费,从根本上改善身体机能,从而恢复健康。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诱导癌细胞自我凋亡与分化,促使其逐步恢复正常状态。在具体的配方中,还配合辨证施治,根据白血病的成因系“血证”、“血虚”、“虚劳”、“恶核”等特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配方,运用扶正祛邪清补兼施之法,或补气养阴、健脾和肝,或益肾填精、健脾补肾,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或健脾和胃、大补气血……做到清不伤正,补不留邪,清中有补,标本兼顾,相辅相成,给造血系统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以加快造血功能的恢复,以纠正正气内虚、邪凝毒聚和脏腑阴阳失调功能降低失去平衡致免疫功能低下之不足,调整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清补兼施整体抑病的目的,从而提高白血病治疗的整体疗效和远期疗效,为白血病患者提供一种已经被现代医学药理实验证明是有治癌功能和作用的绿色高科技中草药配方以及配制方法,以很低或是较低的花费,从根本上改善身体机能,控制病情的恶化并使病情逐渐好转,最终恢复身体健康。由此也给患者一个根据个人病情、经济状况、个人意愿来综合考虑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或几种方法合用特别是中西医相结合综合治疗应用的余地,以期获得最佳疗效,轻松提高生存率——特别是5年以上生存率。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所述的预防和治疗白血病的回族中药六味白血康丸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下列六味原料的重量配比制成的:

肿节风30g、 夏枯草30g、山慈菇3g、蟾蜍3g、

板蓝根15g、 紫阜10g

此方为一日一剂煎服的基本方。在实际应用时,还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病症情况,增加1-3味中医“天人合一、辩证论治”理论的“辨证配伍”药。

考虑到用该基本方煎服汤药量大、味道欠佳,患者很难饮用,故必须应用特殊工艺进行制备。

二、将上述各原料制成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为:

A、 提取物的制备

(1)、提取

a、第一次提取:将上述中草药的重量除山慈菇、蟾蜍、紫阜以外,全部放大10倍,清水清洗后,置于BT-2 不锈钢提取釜中,加7-9 倍自来水后,加热至100℃恒温提取1小时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

b、第二次提取:往提取釜内加入5-7 倍量的自来水,加热至100℃恒温提取半小时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

c、第三次提取:往提取釜内加入3-5倍量的自来水,加热至100℃恒温提取20分钟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

(2)、浓缩

将三次的提取液合并,置于B-500 型三效真空高能蒸发浓缩器内,减压( 负200mmHg),加热至8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 ~ 1.20,备用。

(3)、制粉

将山慈菇3g、蟾蜍3g、紫阜10g各放大10倍,一同粉碎为末,过100目筛,备用。

(4)、配料

在30 万级洁净车间内,将上述药粉与前述浓缩物以及适量蜂蜜水一起置混合机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5) 烘干、粉碎

将混合均匀的药料置于烘箱中60-70℃烘烤4-5小时,然后粉碎,过100 目筛。

(6) 造粒

将混合均匀的药料置入造粒机中造粒。

(7) 整粒

将制好的颗粒进行整粒,过35目筛。

(8) 干燥

将整好的颗粒置入热循环干燥箱内,80℃下通风干燥至水分< 8%。

(9) 制丸

将干燥混合所得药物置中药制丸机中制丸,丸粒以4mm以下最佳。

B、包装

先将制好的丸粒装入聚乙烯塑料小袋中,每袋7g,再将装好的小袋装盒、装箱、灭菌( 采用60Co 辐照,辐照剂量为8kGy)。

、 入库

将辐照过的成品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入库。

本发明常规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1袋(7g),空腹服用( 服后半小时不可大量喝水,以免冲淡药液)。服药期间勿食用辛辣等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此药若以煎西红柿汤做药引子服用,效果更佳。煎西红柿汤的具体做法是:取自然熟透的小西红柿(50克左右)切碎,锅内放10克左右植物油,加热,放入适量葱花、食盐,待葱花飘出香味时将切碎的西红柿倒入锅中煎炒1-2分钟,再沏入适量水滚开出锅即可。

本发明各原料的作用:

肿节风,性味功效:味辛,性平。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临床应用:适用于多种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肝癌、急性白血病等。

夏枯草,夏枯草的性属寒,它的味比较甘和辛、微苦,能清热散结,适用于热结引起的病变,如痰火郁结所致的结核,甲状腺肿大及肿瘤;能明目,可用于各种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视物不清。鸡脚能滋阴润燥、健脾补益。夏枯草煲鸡脚,清肝泻火、解郁散结,既可为盛夏闷热时的下火靓汤,亦适用于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等症的人士。夏枯草具有清泄肝火、凉血止血、散结消肿、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它适用于淋巴结核、乳痈、甲状腺肿、血崩、头目眩晕、肺结核、口眼歪斜、筋骨疼痛、带下、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及细菌性痢疾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并能扩张血管,其所含芦丁有抗炎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脆性,降低肝脂。夏枯草还有抵制癌细胞的作用。

山慈茹,性味甘、辛、凉,小毒。归肝、肾、肺、胃、大肠经。药效:败毒抗癌、消肿散结。临床应用:适用于多种肿瘤,主要用于乳腺癌,亦用于恶性淋巴瘤、甲状腺癌、皮肤癌、宫颈、鼻咽癌、食管癌、白血病、胃癌等。此外,还适用于痈肿疔毒、淋巴结核、蛇咬伤及良性肿瘤,如甲状腺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血管瘤等。药用(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蟾蜍,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蟾衣可治癌、白血病、淋巴瘤等。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皮性味腥、凉、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1999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疼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价上(凡有8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中载:蟾衣毒较轻,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现代常用治肿瘤。远方出版社《中草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血病、淋巴瘤等。据民间应用调查,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抗感冒病毒的功效,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阴,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谢自然平衡。蟾衣是蟾酥浆液的表皮包衣,孙思邈称:“蟾蜕(衣)除恶肿,神也”。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中医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认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质及蟾蜍毒素,具有强心、升压、抗炎作用,蟾衣还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蟾毒配质还有较强的麻醉作用。

板蓝根,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其化学成分为:菘蓝根含靛蓝、靛玉红、β-谷甾醇、棕榈酸、尿苷、次黄嘌呤、尿嘧啶、青黛酮和胡萝卜苷等。其药理作用是:本品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流感病毒、虫媒病毒、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可增强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解热效果。本品所含靛玉红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板蓝根多糖能降低实验动物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降低MDA含量,从而证明本品有抗氧化作用。

紫阜,别名:软紫草(通称)、山紫草、红石根。性味功效:味苦,性寒。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滑肠通便。适用多种肿瘤,如绒毛膜上皮癌、子宫癌、肝癌、肺癌、白血病。

本发明的效果:

主治:白血病,特别是前期白血病,从根本上改善身体机能,控制肿瘤继续疯长并使其逐渐缩小最终消失,从而恢复身体健康。

兼治:胃癌、食管癌、咽喉癌、喷门癌、幽门癌、大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

本方的特点在于:

1、药味少,剂量小,花费低,不浪费。

2、所选的药味都是被现代医学药理实验证明是能够治癌特别是能够治疗白血病的。而已有的治癌验方、偏方中则总是有一些——甚至是超过半数以上的药物都是没有被现代医学药理实验证明是有治癌功能和作用的。

3、针对病灶,箭箭穿心,即所选药味都特别特别钟情于射中靶心,药到病除。而不是只要治癌,就一哄而上,结果是“龙”多反而不治水。

4、尽最大可能“中性化”,即所选药味总体上保持“中性”,不寒不燥,不热不凉。这样就能使患者在整个服药的周期内少吃苦头、少受煎熬。而真要是出现“上火”或者“下泄”的情况,则完全可以针对具体个体的具体情况,临时添加一点“止泄”、“降火”的药物具体解决。而不是一开始就想象着患者可能就会上吐或者下泻,而把一些不必要的药物添加进方子,使患者在很长很长的服药期间都一直服用,最终造成不良后果。

本发明的常规服用剂量、方法为:每日三次,每次4片,空腹服用;服药期间勿食用比较辛辣比较甘甜等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的食物。以煎西红柿汤做药引子服用,效果更佳。本药三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二至三个疗程,最多服用四个疗程。

具体实施方式:将肿节风30g、 夏枯草30g、板蓝根15g各放大10倍,清水清洗后,置于BT-2 不锈钢提取釜中,加7-9倍自来水后,加热至100℃恒温提取1小时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第二次提取:往提取釜内加入5-7倍量的自来水,加热至100℃恒温提取半小时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第三次提取:往提取釜内加入3-5倍量的自来水,加热至100℃恒温提取20分钟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浓缩:将三次的提取液合并,置于B-500 型三效真空高能蒸发浓缩器内,减压( 负200mmHg),加热至8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 ~ 1.20,备用。制粉:将山慈菇3g、蟾蜍3g、 紫阜10g 各放大10倍,一同粉碎为末,过100目筛,备用。配料:在30万级洁净车间内,将上述药粉与前述浓缩物以及适量蜂蜜水一起置混合机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烘干、粉碎:将混合均匀的药料置于烘箱中60-70℃烘烤4-5小时,然后粉碎,过100 目筛。造粒:将混合均匀的药料置入造粒机中造粒。整粒:将制好的颗粒进行整粒,过35目筛。干燥:将整好的颗粒置入热循环干燥箱内,80℃下通风干燥至水分< 8%。制丸:将干燥混合所得药物置中药制丸机中制丸,丸粒以4mm以下最佳。包装:先将制好的丸粒装入聚乙烯塑料小袋中,每袋7g,再将装好的小袋装盒、装箱、灭菌( 采用60Co 辐照,辐照剂量为8kGy)。入库:将辐照过的成品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入库。

本发明除了制成丸粒外,也可以少掉制丸的工艺(序),直接制备成颗粒(粒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