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白喉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743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白喉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临床以咽、扁桃体等局部出现灰白色

的假膜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通过飞沫及污染的用具、牛奶传播,1~7岁小儿发病

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小儿白喉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小儿白喉的中药汤剂,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

料制成:黄芩4-8克,银花7-11克,生地7-11克,射干4-8克,水牛角8-12克,元参7-11克,知母4-8克,桔梗1-5克,连翘7-11克,甘草1-5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黄芩6克,银花9克,生地9克,

射干6克,水牛角10克,元参9克,知母6克,桔梗3克,连翘9克,甘草3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疸,

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生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射干: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治咽喉肿痛,痰多咳喘。

水牛角: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

元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知母: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小儿白喉的中药汤剂:黄芩4克,银花7克,生地7克,射干4克,水牛角8克,元参7克,知母4克,桔梗1克,连翘7克,甘草1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小儿白喉的中药汤剂:黄芩6克,银花9克,生地9克,射干6克,水牛角10克,元参9克,知母6克,桔梗3克,连翘9克,甘草3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小儿白喉的中药汤剂:黄芩8克,银花11克,生地11克,射干8克,水牛角12克,元参11克,知母8克,桔梗5克,连翘11克,甘草5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