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3156阅读:10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品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



背景技术:

口腔溃疡发作时有剧烈疼痛感,影响进食和说话,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便,特别是遇酸、咸、辣的食物时,疼痛更加厉害,虽是口腔小患,却令人痛苦不堪。口腔内经久不愈的溃疡,由于经常受到咀嚼、说话的刺激,日久也有可能会发生癌变。很多人得了口腔溃疡都会持续一段时间,影响饮食,时间长了引起其他疾病。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如冰朋散(配方:冰片、象牙屑、牛黄混合粉末)等。冰朋散治疗效果较慢,需要每天涂抹3-4次,通常要一周才能完全康复,治疗周期太长,使用次数太多,不方便。也有很多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但组分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纯中药的治疗口腔溃疡的配方,治疗效果好,成本低,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实施方式如下:

将各味中草药粉碎并研成粉末按重量分数比均匀混合即成。使用时可以用水调匀后涂抹于患处也可直接撒于患处。

本发明运用了中药的保健原理和药物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五倍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蛋倍蚜在其寄生主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树上形成的虫瘿,药用历史悠久,主要成份为水解性鞣质没食子鞣酸。植物中广泛存在的这类鞣酸,可以抑制多种口腔细菌的生长,五倍子鞣质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皮肤、粘膜、溃疡接触鞣酸后,其组织蛋白被凝固,形成一层被膜,呈收敛作用;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呈止血功效;腺细胞的蛋白质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产生粘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可以镇痛。国内学者已经证实五倍子能抑制厌氧菌生长,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黏附,降低牙菌班聚集,抑制葡糖基转移酶活性的作用,并能减少炎性介质分泌,拮抗细菌内毒素,清除口腔细菌生物膜。

穿心莲属爵床科,一年生草本,又名一见喜、斩蛇草、日行千里等。性寒,味苦,归心、肺、肠、膀胱经,具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叶含二萜内酯化合物,穿心莲甲素即去氧穿心莲内酯0.1%以上,穿心莲乙素即穿心莲内酯15%以上,穿心莲丙素即新穿心莲内酯0.2%以上;及高穿心莲内酯、潘尼内酯等。汪长中等报告,穿心莲内酯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宋沛然等报告,穿心莲超分子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通常在秋季进行采挖,炮制后可入药。[1]在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的根茎及根。其性寒,味先微甜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利咽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烂喉丹痧等疾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这四位中药配合在一起,消炎作用明显,效果快,患者使用方便,能够及时的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成本低,制备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实施例1

本发明组合物

将各种药粉碎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2

本发明组合物

将各种药粉碎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3

本发明组合物

将各种药粉碎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