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931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处置器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置器具。

本申请基于2015年03月13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5-051290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医疗领域等中,作为在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部的顶端设有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的处置部的处置器具,例如,公开了利用套环捕捉息肉等病变部位的处置器具(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

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处置器具中使用的套环(线)是从顶端侧依次具有第1弯折部、第2弯折部以及第3弯折部的六边形状。套环的基端侧被连结管捆束,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护套内。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任意套环都是从第1弯折部到第2弯折部的长度、从第2弯折部到第3弯折部的长度以及从第3弯折部到连结管的长度中、从第3弯折部到连结管的长度最长。由此,从较小的息肉到较大的息肉,都能够进行捕捉,而且,能够抑制将套环向护套拉入时的操作阻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231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0839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8-7108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处置器具中,在捕捉息肉等病变部位时,有时除病变部位以外的部位也进入套环内,后面详细说明。

另外,当将套环的一部分拉入到护套内时,相对于护套的长度轴线垂直方向的套环的大小急剧发生变化,套环的大小的调整较复杂。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捕捉病变部位的处置器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的技术方案的处置器具包括:护套,其具有长度轴线;以及线,其在顶端具有环形状,该线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护套内,并具有环部,该环部从顶端朝向基端依次具有弯曲为朝向所述环形状的外侧凸起的第1弯折部、一对第2弯折部以及一对第3弯折部,在所述环部中,从所述一对第2弯折部到所述一对第3弯折部为止的第2区域的长度比从所述第1弯折部到所述一对第2弯折部为止的第1区域的长度和从所述一对第3弯折部到所述环部的基端为止的第3区域的长度长,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在所述环部的内侧所成的角度为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长度轴线在顶端侧所成的角度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处置器具,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隔着所述长度轴线配置的所述一对所述第2弯折部间的长度比隔着所述长度轴线配置的所述一对所述第3弯折部间的长度长。

根据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处置器具,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环部中,所述第3区域线的长度比所述第1区域的长度长。

根据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处置器具,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相对于所述环部的长度轴线方向的全长、一半被拉入所述护套内的状态下的所述环部线在与所述长度轴线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所述环部全部自所述护套的顶端突出的状态下的所述环部线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的40%~60%。

根据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的处置器具,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所述第3区域以朝向所述环部的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曲。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各个技术方案,在环部中,第2区域的长度比第1区域的长度和第3区域的长度长,第1区域与长度轴线在顶端侧所成的角度为第1区域与第2区域在环部的内侧所成的角度以下,因此能够适当地捕捉病变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整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处置器具的环部的图。

图3是说明图1的处置器具的动作的图。

图4是说明图1的处置器具的动作的图。

图5是说明图1的处置器具的动作的图。

图6是说明图1的处置器具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处置器具的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处置器具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环部的图。

图10是说明图9的处置器具的动作的图。

图11是说明图9的处置器具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包括护套10、线20以及操作部40。

护套10具有长度轴线l,并向体腔内插入。另外,护套10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由绝缘性的树脂等形成。护套10利用柔软的材料形成为能够在位于体腔内成为沿着管腔组织等的弯曲的形状的内窥镜等的通道内进退。

线20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护套10内,如图2所示,在顶端侧具有环部21,在基端侧具有操作线22。

线20具有导电性,能够通入高频电流。

环部21从顶端侧朝向基端侧依次具有朝向自身所形成的环形状的外侧凸起弯曲的第1弯折部31、一对第2弯折部32以及一对第3弯折部33。

环部21具有第1弯折部31与第2弯折部32之间的第1区域36、相邻的第2弯折部32与第3弯折部33之间的第2区域37以及相邻的第3弯折部33与环部21的基端21a之间的第3区域38。

环部21形成了隔着长度轴线l对称形成的大致六边形状的环。

在以下说明中,由于环部21隔着长度轴线l对称形成,因此说明单侧的形状(纸面上侧)。

在环部21中,第2区域37的长度l2比第1区域36的长度l1和第3区域38的长度l3长。而且,在环部21中,第3区域38的长度l3比第1区域36的长度l1长。

第1区域36与第2区域37在环部21的内侧所成的角度β比第1区域36与长度轴线l在顶端侧(环的外侧)所成的角度α小。角度β例如为100度~140度。在角度α与角度β相等的情况下,一对第2区域37平行配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角度β比角度α小,因此成为非平行状态。环部21形成为隔着长度轴线l配置的一对第2弯折部32间的长度w1比隔着长度轴线l配置的一对第3弯折部33间的长度w2长。由此,第2区域37随着从第2弯折部32朝向第3弯折部33去而向靠近长度轴线l的方向倾斜。其结果,第2区域37与第3区域38所成的角度变大,因此操作线22的顶端面22a与第3区域38所成的角度γ比一对第2区域37平行配置时大。

如图1所示,操作部40具有连接于护套10的基端部的操作部主体41、安装于操作部主体41的滑动件42以及连接器43。

在滑动件42上连接有操作线22。由此,通过使滑动件4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41进退,从而线20相对于护套10进行进退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使滑动件4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41前进,则环部21自护套10的顶端突出。另外,若使滑动件4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41后退,则环部21收纳于护套10的内部。

另外,连接器43能够连接于未图示的高频电源装置,能够向操作线22供给高频电流。由于操作线22与环部21电连接,因此从高频电源装置供给来的高频电流经由操作线22向环部21传递。

接着,说明切除自生物体的上皮隆起的息肉时的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的动作。

首先,虽未图示,但是利用公知的手法将内窥镜向体腔内插入,将内窥镜的顶端引导至进行处置的对象部位,在内窥镜的视野内捕捉作为对象部位的息肉。

手术者将处置器具1向内窥镜插入,在使其自内窥镜突出之后,使图1所示的操作部40的滑动件4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41向顶端侧滑动。连接于滑动件42的操作线22相对于护套10被向顶端侧按压,并移动。环部21全部自护套10的顶端突出,环部21在基于自身的弹性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变形为呈六边形状打开(第1状态)。在息肉的大小较大(例如,10mm左右)的情况下,在将环部21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手术者将环部21套在息肉p上。

接下来,手术者使操作部40的滑动件4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41向基端侧滑动。由此,环部21的基端侧被拉入护套10内,利用环部21勒紧息肉p的根部。

接着,操作高频电源装置,向处置器具1供给高频电流。向环部21通入高频电流,被环部21勒紧的息肉p一边被烧灼一边被切开。

在息肉的大小较小(例如,5mm左右)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从环部21全部自护套10的顶端突出的状态开始,手术者使操作部40的滑动件4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41向基端侧滑动,如图4所示,开始拉入第3区域38的一部分。此时,环部21的基端侧逐渐地被拉入护套10内。而且,若使滑动件42向基端侧滑动,则如图5所示,第3区域38、第3弯折部33、第2区域37的一部分依次收纳于护套10内,环部21的形状成为菱形(第2状态)。

第2状态、特别是相对于环部21的长度轴线l方向的全长将一半左右拉入护套10内的状态下的环部21在与长度轴线l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最大尺寸w3为第1状态下的环部21在正交方向上的最大尺寸w4的40%~60%。在本实施方式中,尺寸w3为尺寸w4的60%。

如图6所示,手术者将环部21设为第2状态并套在息肉p上。之后,与上述的息肉的大小较大的情况同样地向环部21通入高频电流,被环部21勒紧的息肉p被切开。

在以往的处置器具中,为了从较小的息肉到较大的息肉都能够进行捕捉,如图7所示,环部50形成为第1区域56的长度和第3区域58的长度比第2区域57的长度长。在环部50的长度轴线l方向的全长与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的环部21相同的情况下,与本实施方式相比,相对于环部50的长度轴线l方向的全长,环部50的打开宽度w5成为较小的形状。

另外,根据上述第1区域56、第2区域57、第3区域58的长度的关系,第1区域56与第2区域57所成的角β1的角度比环部21的角度β大。因此,若开始将第3区域58向护套10内拉入,则如图8所示,环部50急剧缩小。

直到第3弯折部53为止收纳于护套10内时的尺寸w6小至图7所示的环部50全部自护套10的顶端突出的状态下的环部50在正交方向上的尺寸w5的30%左右。

因而,以往的处置器具在使环部50全部自护套10突出的状态下,环部50的相对于打开宽度w5的、长度轴线l方向的全长比本实施方式中的环部21的相对于打开宽度w4的、长度轴线l方向的全长长。由此,在捕捉较大的息肉时,也是直到息肉的周边的正常的组织为止进入环部50内。另外,为了捕捉较小的息肉,若向护套10内拉入第3区域58,则环部50被压扁,并急剧变小而难以捕捉息肉。因此,若在使环部50全部自护套10突出的状态下捕捉较小的息肉,则使在捕捉较大的息肉时以上的量的周边的正常组织进入环50内。

另外,在将以往的处置器具的第1区域56与第2区域57所成的角β1的角度设为与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环部21所成的角β相等的角度(比角度β1小的角度)的情况下,操作线22a的顶端面22a1与第3区域58所成的角度γ1变小,将第3区域58向护套10内拉入时的环打开宽度w6以上述程度以上的程度急剧变小。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由于第2区域37的长度l2比第1区域36的长度l1和第3区域38的长度l3长,因此相当于以往的处置器具的角度β1的角度β比角度β1小。因而,环部21不会被急剧拉入护套10内,而是逐渐地缩小,能够形成菱形形状的环部21。

另外,在环部21为第1状态时和为第2状态时,尺寸w3为尺寸w4的60%,因此即使将环部21向护套10内拉入直至成为第2状态,环都不会过度变小。由此,在较大的息肉的情况下,将环部21设为第1状态,能够勒紧息肉p,在较小的息肉的情况下,将环部21设为第2状态,能够勒紧息肉p,因此能够与息肉p的大小相匹配地适当地改变环部21的环的大小。

其结果,即使环部21的相对于打开宽度w4的、长度轴线l方向的全长不比以往的环部50长,也能够适当地捕捉尺寸不同的息肉p。其结果,能够防止息肉p的周边的正常的组织进入环部21内。由此,能够适当地捕捉病变部位。

而且,由于环部21不会被急剧拉入护套10内,因此也能够与息肉p的大小相匹配地将第3区域38拉入护套10内,而调整环部21的大小。

而且,环部21形成为角度α比角度β大。即,第2区域37随着从第2弯折部32朝向第3弯折部33去而向靠近长度轴线l的方向倾斜,因此操作线22的顶端面22a与第3区域38所成的角度γ较大。由此,将操作线22向护套10内拉入时的操作阻力变小,因此能够顺畅地将环部21收纳于护套10内。

另外,由于第3区域38的长度l3比第1区域36的长度l1长,因此与第3区域38的长度l3比第1区域36的长度l1短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角度α。由此,第1区域36相对于长度轴线l立起,因此起到即使将环部21拉入护套10内、环部21也难以被压扁这样的效果。

另外,设为了向处置器具1的环部21流入高频电流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不流入高频电流的结构。

设为了第1区域36与长度轴线l在顶端侧(环的外侧)所成的角度α比第1区域36与第2区域37在环部21的内侧所成的角度β小,但是角度α与角度β也可以相同。

设为了第3区域38的长度l3比第1区域36的长度l1长,但是第1区域36的长度l1也可以比第3区域38的长度l3长。

[第2实施方式]

使用图9~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中,环部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在以后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结构通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环部60取代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一对第2区域37而具有一对第2区域67,取代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一对第3区域38而具有一对第3区域68。

第3区域68以朝向环的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曲。由此,操作线22的顶端面22a与第3区域68所成的角度γ比第3区域68为直线状态时大。

另外,第1区域36与长度轴线l在顶端侧(环的外侧)所成的角度α和第1区域36与第2区域67在环部60的内侧所成的角度β相等。即,一对第2区域67隔着长度轴线l平行配置。

环部60虽然第3区域68弯曲,但是形成了隔着长度轴线l对称形成的大致六边形状的环。

接着,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切除自生物体的上皮隆起的息肉的方法。

如图9所示,从环部60全部自护套10的顶端突出的状态(第1状态)开始,手术者使操作部40的滑动件4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41向基端侧滑动,如图10所示,开始拉入第3区域68的一部分。此时,由于第3区域68以朝向环的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曲,因此环部60的基端侧被逐渐地拉入护套10内。而且,若使滑动件42向基端侧滑动,则如图11所示,第3区域68、第3弯折部33、第2区域67的一部分依次收纳于护套10内,环部60的形状成为菱形(第2状态)。而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向环部60通入高频电流,被环部60勒紧的息肉p被切开。

第2状态、特别是相对于环部60的长度轴线l方向的全长将一半左右拉入护套10内的状态下的环部60在与长度轴线l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最大尺寸w7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为第1状态下的环部60在正交方向上的最大尺寸w8的40%~6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操作线22的顶端面22a与第3区域68所成的角度γ比第3区域68为直线状态时大,因此将操作线22向护套10内拉入时的操作阻力变小。因此,能够顺畅地将环部60收纳于护套10内。

另外,在像第1实施方式那样角度α比角度β小的状态下,第3区域68也可以以朝向环的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曲。另外,在像第1实施方式那样第3区域68为直线状态时,一对第2区域67也可以平行。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替换及其他变更。本发明并不由上述说明限定,而仅由添加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由于在环部中、第2区域的长度比第1区域的长度和第3区域的长度长且第1区域与长度轴线在顶端侧所成的角度为第1区域与第2区域在环部的内侧所成的角度以下,因此能够适当地捕捉病变部位。

附图标记说明

α角度;β角度;l长度轴线;l1第1区域的长度;l2第2区域的长度;l3第3区域的长度;w1一对第2弯折部间的长度;w2一对第3弯折部间的长度;20线;21、60环部;31第1弯折部;32第2弯折部;33第3弯折部;36第1区域;37、67第2区域;38、68第3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