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435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大分子,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大量的氨基和羧基,能与金属离子结合。甲壳素的溶解性差,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壳聚糖能溶于稀酸,拓宽了甲壳素的应用范围。壳聚糖几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具有消炎、止血、抑菌,有助于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生长等作用,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生物材料。纳米银是银单质粒径在纳米级的银粒子,纳米银粒径大多在1-100nm之间。纳米银是一种新兴的功能材料,由于纳米银的形貌、粒径及稳定性等使纳米银具有优良的性能。其杀菌作用是普通银的数百倍,对多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致病菌作用时间长,且不会产生耐药性。目前纳米银已经运用到多个领域。银离子在早期就由于其优异的抗菌杀菌性能被人们所广泛关注,其在医药材料和抗菌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低浓度银离子处理后的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聚集、细胞变形、细胞溶解等的变化,由此可见少量的银离子对人体没有明显的伤害作用,同时银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制而成的新型抗菌产品,比ag+具有更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银由于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不易产生耐药性、强效杀菌,加速伤口的愈合,在医药材料和抗菌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水凝胶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在水中能溶胀并保持大量的水分而又不能溶解的交联聚合物,水凝胶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除了具有粘附、可降解性还有较高的水渗透性。水凝胶有很强的吸收保水能力,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水凝胶已经应用到食品、农业、医药等领域。多种高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水凝胶,这些高分子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的高分子包括多糖类如纤维素、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壳聚糖等和多肽类如胶原、聚l-赖氨酸等。合成的高分子包括醇、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类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等。

温度敏感型水凝胶是指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刺激响应性的智能材料。温度敏感型水凝胶结构中具有一定比例的亲水和疏水基团,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这些基团的疏水作用和大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从而影响其形态变化。最常见的温敏性水凝胶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这种水凝胶的体系内既有疏水基团又有亲水基团,这些基团可以在分子内与水分子作用,在分子外也与水分子发生作用。与合成高分子相比,天然高分子凝胶具有低毒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优点。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可根据温度变化处于不同物理形态。常温下为液态,进入人体组织后,在体温作用下凝胶化而固定在局部组织中。温敏水凝胶与一些物质抗菌剂如壳聚糖、丙烯酰胺、泊洛沙姆及聚乙二醇复合,使温敏水凝胶具有抗菌活性,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如今抗生素使用比较广泛,细菌的抗药性很强,人们开始关注不会产生耐药性的材料,壳聚糖与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得到的复合材料能同时拥有两者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是一种在室温条件下为可流动胶体溶液,而在体温即36.5℃条件下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的新型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能够防止水分流失,能吸收创面渗出液,具有良好的抑菌性,防止感染,止血,有效促进皮肤组织愈合和修复。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壳聚糖80-90份、硝酸银0.05-0.08份、胶原蛋白4-8份、透明质酸8-12份、鞣花酸2.1-2.5份、海藻酸钙5-7份、黄芩7-12份、白及12-16份、柴胡7-12份、穿心莲6-10份、黄柏9-15份、夏枯草8-13份、磷酸氢二钠适量。

一种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壳聚糖83-87份、硝酸银0.06-0.07份、胶原蛋白5-7份、透明质酸9-11份、鞣花酸2.2-2.4份、海藻酸钙5.5-6.5份、黄芩9-11份、白及13-15份、柴胡9-11份、穿心莲7-9份、黄柏11-13份、夏枯草10-12份、磷酸氢二钠适量。

一种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壳聚糖85份、硝酸银0.065份、胶原蛋白6份、透明质酸10份、鞣花酸2.3份、海藻酸钙6份、黄芩10份、白及14份、柴胡10份、穿心莲8份、黄柏12份、夏枯草11份、磷酸氢二钠适量。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穿心莲和夏枯草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80℃-95℃的热水浸泡2-3次,每次浸泡30-40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芩、白及、柴胡和黄柏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2-4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0-50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5-35分钟,过120-16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2-3小时,紫外光照射12-22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鞣花酸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3-17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磷酸氢二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直到加入的磷酸氢二钠不再溶解为止,得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

(6)将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2-4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6.85-7.06;

(7)将海藻酸钙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30-40分钟,放入35-39℃恒温水浴锅中,5-7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1)优选加入85℃-90℃的热水,更加优选加入88℃的热水。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2)优选每次提取43-4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提取45分钟。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3)优选紫外光照射14-18小时,更加优选紫外光照射16小时。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5)优选搅拌时的转速为70-80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45%-65%,更加优选搅拌时的转速为75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5%。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6)优选调节ph值至6.94-7.00,更加优选调节ph值至6.97。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7)优选放入36-38℃恒温水浴锅中,更加优选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是一种在室温条件下为可流动胶体溶液,而在体温即36.5℃条件下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的新型医用材料。

2、本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能够防止水分流失,能吸收创面渗出液,具有良好的抑菌性,防止感染,止血,有效促进皮肤组织愈合和修复。

3、本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抗菌谱广、无细胞毒性。

4、本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中的壳聚糖能形成凝胶,可用于治疗创伤,水凝胶有弹性,用于烧伤、烫伤、创伤等不规则创伤,褥疮、皮肤溃疡、手足癣、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其症,还可以通过透明的凝胶观察伤口的情况。

5、本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制备工艺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主要原料简介如下:

壳聚糖:为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或粉状固体,无味无臭、无毒性,纯壳聚糖略带珍珠光泽。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大分子,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大量的氨基和羧基,能与金属离子结合。壳聚糖具有可降解性、吸附性、成膜性等,并且由于其分子结构含有大量氨基和羟基等基团,易被化学修饰,生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壳聚糖衍生物,如抗癌、抑菌、控释、抗凝血活性等生物学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批号20140318c(购于浙江金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硝酸银: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和氨水,溶于乙醚和甘油,微溶于无水乙醇,几乎不溶于浓硝酸。其水溶液呈弱酸性,硝酸银溶液由于含有大量银离子,故氧化性较强。纳米银有很强的抗菌、杀菌及修复再生作用,对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等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少量纳米银即能产生强力的抗菌作用,近年来人们对纳米银研究较多,纳米银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胶原蛋白:为白色、不透明、无支链的纤维性蛋白质,是一种生物性高分子物质,是人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它可以补充皮肤各层所需的营养,使皮肤中胶原活性增强,有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美容、消皱、养发等功效。它使皮肤保持弹性,而胶原蛋白的老化,则使皮肤出现皱纹。

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为白色无定形固体,又名玻璃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它是肌肤水嫩的重要基础物质,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它可以改善皮肤营养代谢,使皮肤柔嫩、光滑、去皱、增加弹性、防止衰老,在保湿的同时又是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鞣花酸:为灰色粉末,广泛存在于各种软果、坚果等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天然多酚组分,表现出对化学物质诱导癌变及其他多种癌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结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舌及皮肤肿瘤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主要用于药品,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的添加剂。该产品具有优异的抗突变,抗癌变效力,特别对结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舌及皮肤肿瘤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海藻酸钙:为白色至浅黄棕色纤维状粉末或粗粉,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具有好的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主要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电焊条药皮等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胶凝剂。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用于胸闷呕吐,泻痢,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白及: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咯血、溃疡病出血。

柴胡:味甘,性寒。归肺、肝经。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荞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湿热泻痢,黄疸,热淋,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磷酸氢二钠:在空气中易风化,常温时放置于空气中失去约5个结晶水而形成七水物,加热至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在空气中易风化。可溶于水、不溶于醇,水溶液呈微碱性反应。常用作软水剂、织物增重剂、防火剂,并用于釉药、焊药、医药、颜料、食品工业及制取其他磷酸盐用作工业水质处理剂、印染洗涤剂、品质改良剂、中和剂、抗生素培养剂、生化处理剂、食品品质改良剂。

实施例1一种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70g):壳聚糖80份、硝酸银0.05份、胶原蛋白4份、透明质酸8份、鞣花酸2.1份、海藻酸钙5份、黄芩7份、白及12份、柴胡7份、穿心莲6份、黄柏9份、夏枯草8份、磷酸氢二钠适量。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穿心莲和夏枯草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80℃的热水浸泡2次,每次浸泡30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芩、白及、柴胡和黄柏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2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0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5分钟,过12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2小时,紫外光照射12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鞣花酸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3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磷酸氢二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70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45%),直到加入的磷酸氢二钠不再溶解为止,得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

(6)将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2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6.85;

(7)将海藻酸钙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30分钟,放入35℃恒温水浴锅中,5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

实施例2一种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0g):壳聚糖90份、硝酸银0.08份、胶原蛋白8份、透明质酸12份、鞣花酸2.5份、海藻酸钙7份、黄芩12份、白及16份、柴胡12份、穿心莲10份、黄柏15份、夏枯草13份、磷酸氢二钠适量。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穿心莲和夏枯草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95℃的热水浸泡3次,每次浸泡40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芩、白及、柴胡和黄柏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4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50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5分钟,过16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3小时,紫外光照射22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鞣花酸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7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磷酸氢二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80转/分钟,环境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65%),直到加入的磷酸氢二钠不再溶解为止,得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

(6)将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4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7.06;

(7)将海藻酸钙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40分钟,放入39℃恒温水浴锅中,7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

实施例3一种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60g):壳聚糖83份、硝酸银0.06份、胶原蛋白5份、透明质酸9份、鞣花酸2.2份、海藻酸钙5.5份、黄芩9份、白及13份、柴胡9份、穿心莲7份、黄柏11份、夏枯草10份、磷酸氢二钠适量。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穿心莲和夏枯草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85℃的热水浸泡2次,每次浸泡33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芩、白及、柴胡和黄柏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2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3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8分钟,过13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2小时,紫外光照射15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鞣花酸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3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磷酸氢二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73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直到加入的磷酸氢二钠不再溶解为止,得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

(6)将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2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6.94;

(7)将海藻酸钙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33分钟,放入36℃恒温水浴锅中,5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

实施例4一种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30g):壳聚糖87份、硝酸银0.07份、胶原蛋白7份、透明质酸11份、鞣花酸2.4份、海藻酸钙6.5份、黄芩11份、白及15份、柴胡11份、穿心莲9份、黄柏13份、夏枯草12份、磷酸氢二钠适量。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穿心莲和夏枯草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85℃的热水浸泡2次,每次浸泡33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芩、白及、柴胡和黄柏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2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3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0分钟,过15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3小时,紫外光照射18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鞣花酸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6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磷酸氢二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77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60%),直到加入的磷酸氢二钠不再溶解为止,得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

(6)将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4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7.00;

(7)将海藻酸钙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37分钟,放入38℃恒温水浴锅中,7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

实施例5一种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50g):壳聚糖85份、硝酸银0.065份、胶原蛋白6份、透明质酸10份、鞣花酸2.3份、海藻酸钙6份、黄芩10份、白及14份、柴胡10份、穿心莲8份、黄柏12份、夏枯草11份、磷酸氢二钠适量。

上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穿心莲和夏枯草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88℃的热水浸泡3次,每次浸泡35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芩、白及、柴胡和黄柏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2-4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5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0分钟,过14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3小时,紫外光照射16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鞣花酸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5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磷酸氢二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75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5%),直到加入的磷酸氢二钠不再溶解为止,得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

(6)将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3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磷酸氢二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6.97;

(7)将海藻酸钙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35分钟,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6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

实验例:本实验制备得到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分别做了抑菌性能实验和创伤伤口愈合实验。

实验1抑菌性能实验:取本发明所得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实施例1-5),并研究了其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作用。

菌种材料

革兰氏染色阳性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均由济南市中医医院提供);

革兰氏染色阴性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均由济南市中医医院提供)。

实验方法

以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为实验菌株,分别进行活化培养,长出单菌落后,分别用接种环挑取少许菌体于盛有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荡均匀,制备成悬浮液。在无菌条件下,在90mm的培养皿中加适量的培养基,凝固后加100微升菌液,涂布均匀,静置20-30分钟。将本发明所得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和其他温敏水凝胶分别做成直径为0.4cm的圆形,放置在固体培养基上,同一培养皿上依次放置其他温敏水凝胶和本发明所得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重复10次,细菌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观察各样品与培养基接触面有无细菌生长,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采用spssv11.5软件处理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具体情况见表1:

表1:各样品对菌种的接触抑菌抑菌圈直径(单位:cm;样品直径0.4cm)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与其他温敏水凝胶对菌种的接触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和其他温敏水凝胶均具有较好的接触抑菌作用,样品与培养基的接触面均无细菌生长。但本发明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抑菌效果更强,比如对葡萄球菌的实验,本产品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对葡萄球菌接触抑菌抑菌圈直径为0.794±0.0156cm,而其他温敏水凝胶对葡萄球菌接触抑菌抑菌圈直径为0.494±0.0174cm。

实验2创伤伤口愈合实验

2.1、实验动物

从昆明实验动物养殖基地采购100只健康的实验用小白鼠,雌性小白鼠和雄性小白鼠分别为50只,经检查每只小白鼠活动正常,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30g±3g,温度以20℃,相对湿度以55%的环境下喂养3天,每日喂养动物实验基地的主食3次,辅以适量的冷白开水,以适应实验环境。

2.2、实验方法

实验环境下喂养3天后,检查发现2只小白鼠的身体状况不佳,予以排除,将剩余的98只健康的小白鼠分别静脉注射麻醉(使用的麻醉药物为10%异丙酚麻醉注射液,使用1ml注射器吸取药剂分别注入小白鼠腿部),麻醉起效后,剪短背部毛,脱毛,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分别在每只小白鼠的脊柱两侧制作直径为1cm的创伤面(脊柱两侧的创伤间距至少达到2cm,使创伤面与正常皮肤形成明显分界),保证每只小白鼠背部的2个创伤面受伤程度相同,1个小时后给每只小白鼠注射生理盐水1ml防止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

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将98只小白鼠脊柱左侧的创伤面为实验组,脊柱右侧的创伤面为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本发明所得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对照组使用其他抗菌温敏水凝胶(购自吉林邦安宝医用设备有限公司),每组均匀涂抹药物厚度为2-3mm,凡士林纱布覆盖后无菌敷料包扎,外用胶布缠绕固定,每天下午3点定时更换一次,每天更换药物时,肉眼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各组创面渗出、创缘红肿、痂壳脱落及上皮形成情况,持续观察12天,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各组创面渗出、创缘红肿、痂壳脱落及上皮形成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各组创面渗出、创缘红肿、痂壳脱落及上皮形成情况可以判断出,使用本发明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的伤口恢复情况更快更好。其中第3天观察时,实验组的情况是伤口处有少量脓液渗出,有轻微的红肿现象;而对照组的情况是伤口处有大量脓液渗出,红肿严重。而且第12天观察时,实验组的情况是约有80%的痂皮与基底分离,且有痂皮脱落,脱落处有新生上皮形成,疤痕不明显;而对照组的情况是伤口的痂皮颜色加深,约有40%的痂皮与基底分离,分离处可见有新生上皮形成,有明显疤痕。很明显,实验组恢复状况更好,所以本发明医用纳米银抗菌温敏水凝胶能更好地吸收创面渗出液,有效促进皮肤组织愈合和修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