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竹纤维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4420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水溶性天然竹纤维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保健与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对医疗器材的要求也逐渐向高、精、美的深度方向发展。医用纱布是一种重要的常用医用敷料,具有使用量大、应用面广的特点。但是,涉及到外科、五官、妇科、烫伤等各科时,常规纱布引起的诸多问题和事故一时尚无法解决,如敷面的重复感染,因为换药而加剧患者的痛苦,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造成内脏遗留而酿成大患,废弃脓血纱布的环境污染等等。因此,国际医学界和科技人员为寻找新材料煞费苦心已达一个多世纪之久。勉强可作为辅助品的明胶海绵、明胶纤维、人造水溶性混合涂布等等,由于其不是因为止血功能欠佳,就是强度不够理想而无法完全替代医用纱布。近年来,有人设想生产水溶性止血纤维,但仍因工艺过程复杂,反应时间过长,生产成本过高,使用原料不够安全等缺点一时尚难应用于实践。比如中国专利cn1286329提供了一种水溶性止血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但是,按照该专利实施例1、3、5、6的生产工艺,发现生产出来的产品存在纤维结块、发黄、质地较硬等缺点,而且经水溶性试验,超过24小时仍有不溶物存在;中国发明cn101284144提供了一种可溶性止血棉,在实际使用上存在使用面积小,在大面积的烧烫伤科无法使用,在平面的手术创面如妇产科剖宫产等中不能使用等缺点;中国专利cn1186490公开一种羟乙基改性棉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存在生产原料环氧乙烷容易产生爆炸的危险,而且这种原料具有毒性,大量使用以后,虽经洗涤,也难以保证完全没有这种物质或分子的遗留,致使产品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等缺点;专利cn101623512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该发明采用天然全棉纱布作为原料,很大程度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依然有一些不足,如产品的制作成本较高、产品降解速度较慢等等。

从棉纤维与竹纤维的本身特性来讲,棉纤维为天然纤维,吸水性好,有其固有的一些优点,而竹材本身的空心特点,在加工成再生纤维后也没有改变,依旧保持通后细孔的结构,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使竹纤维在吸湿性、放湿性、透气性居棉、麻、毛、丝、竹五大纺织纤维之首;此外,由于竹子里面具有一种 独特的叫“竹琨”的物质,使竹纤维产品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杀菌的效果;竹纤维本身的这些特性在其产品中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进一步克服现有天然棉纤维止血纱布生产过程中使用试剂原料种类较多、成本较高以及纱布降解速度较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使用原料试剂种类较少且效果特别是降解效果更优的采用天然竹纤维作为原料的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预处理:在常温常压环境下用乙醇溶液对天然竹纤维材料进行改性处理,所述乙醇溶液与纱布的重量比约为2.5~3:1;采用竹纤维作为原料,使用的乙醇溶液更少。

步骤二、碱反应:将经过预处理的纱布置于盛有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容器中,然后于温度20~30℃、反应容器旋转速度为15~20转/分钟下处理1~2个小时;反应条件温和,而且反应时间较短。

步骤三、醚反应:将经过碱处理的纱布用氯乙酸的乙醇溶液在温度25~30℃下处理1~2小时,升温至35~40℃到反应2~3小时,所述氯乙酸的乙醇溶液与纱布重量比约为2~3:1;本步骤相交于采用天然棉纤维作为原料,减少了乙烯磺酸的使用,而且氯乙酸乙醇溶液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使后续的工艺操作更加简便,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步骤四、洗涤处理:将经过处理后的纱布用乙醇水溶液洗涤,洗涤过程中加入浓盐酸溶液中和,至洗涤液ph值为6.5~7.5;

步骤五、后处理:洗涤处理后的纱布经离心脱液处理后,先用乙醇浸泡12~16小时,然后做烫平、裁片、包装和灭菌处理;相交于采用天然棉纤维作为原料采用异丙醇浸泡,本发明方法采用乙醇溶液浸泡,试剂更易获得而且价格更加便宜。

优选地,所述的天然竹纤维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中步骤一中乙醇溶液的浓度为95%(v/v)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天然竹纤维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中步骤二中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为40~50wt%,反应液与纱布的重量比约为2.5~3:1。

优选地,所述的天然竹纤维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中步骤三中氯乙酸乙醇溶液的浓度为60~75wt%,所述的氯乙酸溶液按下述方法配制:按比例称取氯乙酸、乙醇溶液,然后将乙醇溶液倒入氯乙酸中,将氯乙酸乙醇混合物加热至45~ 80℃,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冷却至20~30℃。

优选地,所述的天然竹纤维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中步骤四中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75~85%(v/v)。

优选地,所述的天然竹纤维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中步骤五中乙醇的浓度≥85%(v/v)。

优选地,所述的天然竹纤维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中步骤五中烫平处理的温度为80~100℃。

优选地,所述的天然竹纤维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包装采用内包装为镀铝纸塑复合袋、外层套上pe和淋膜纸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的天然竹纤维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中步骤五中灭菌处理采用钴60γ射线辐照的方法。

优选地,一种天然竹纤维止血纱布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预处理:在常温常压环境下用乙醇溶液对天然竹纤维材料进行改性处理,所述乙醇溶液与纱布的重量比约为3:1;

步骤二、碱反应:将经过预处理的纱布置于盛有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容器中,然后于温度25℃、反应容器旋转速度为20转/分钟下处理1.5个小时;

步骤三、醚反应:将经过碱处理的纱布用氯乙酸的乙醇溶液在温度25℃下处理1.5小时,升温至40℃到反应2.5小时,所述氯乙酸的乙醇溶液与纱布重量比约为3:1;

步骤四、洗涤处理:将经过处理后的纱布用乙醇水溶液洗涤,洗涤过程中加入浓盐酸溶液中和,至洗涤液ph值为7.0;

步骤五、后处理:洗涤处理后的纱布经离心脱液处理后,先用乙醇浸泡15小时,然后做烫平、裁片、包装和灭菌处理。

检测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水溶性止血纱布,其性能检测结果如下:

理化性质:

1、单位面积质量大于35g/m2

2、每克吸水量大于7ml。

3、表面平整洁净、厚薄匀称、色泽均匀、切边整齐,没有异味、杂质、污渍、破损等缺陷。

化学性能

1、酸碱度:纱布片浸取液的ph值为6.5~8.5。

2、重金属含量:止血纱布片浸取液的重金属的含量与空白对照,铅、锌、锡、铁的总含量≤5ppm,镉的含量≤0.1ppm。

生物性能

1、纱布片无菌。

2、纱布片的细胞毒性反应不大于1级。

3、纱布片无致敏反应。

4、纱布片无皮肤刺激。

本发明的水溶性止血纱布产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盐溶性和载药性,因而具有优良的物理止血、化学止血和生理止血三重止血功能。

一、物理止血:产品与伤口接触时,先吸收血液中的水分,使血液的浓度和粘度增大,流速减慢,同时,产品吸水后迅速膨胀,能覆盖创面,其中一部分溶解成粘性液体,从而堵塞毛细血管未端,起到止血的作用;

二、化学止血:溶解的产品形成柔软的凝胶体蛋白纤维,遇红血球和血小板时,可对其产生吸附和凝聚作用;

三、生理止血:产品可激活体内凝血因子,促进凝血酶形成而产生止血作用,凝血因子是激活体内原性凝血系统的关键因素。因此,本产品对凝血机能障碍患者有显著的止血疗效。

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止血纱布具有如下优点:

1、将本发明获得的水溶性止血纱布直接加压于创面,不需附带任何药物,就可迅速止血、消炎,还可防止手术粘连。经大量动物实验和各大医院的临床验证,本发明的产品止血迅速,即贴即溶即止,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对机体无刺激,无细胞毒性反应和副作用。

2、产品可用于各种手术创面的弥漫性渗血和小静脉出血,有利创伤部位的加速康复,对凝血机制障碍者止血效果尤为显著。

3、产品的ph值呈中性,对组织无刺激,不会引起神经损伤。

4、本发明的产品洁白纯净、可溶度高、生物相溶性好,在体内最终可分解成单糖,能逐渐被人体吸收(一般5~7天)。

5、产品贮存方便,稳定性好,其应用范围涉及广,可用于普外、骨科、烧伤、整形、泌尿、口腔、耳鼻喉、肛肠、妇科、神经外科、肿瘤等各类外科手术的止血,以及日常护创、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和部队野战等急救领域。

6、本发明原料价格便宜,供应畅通,可反复回用,无三废生成,生产设备简单,废品率几乎接近零。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方法采用竹纤维作为原料较之采用棉纤维作为原料,部分由于两种纤维原料在本身性质上的差异,如:从棉纤维与竹纤维的本身特性来讲,棉纤维为天然纤维,吸水性好,有其固有的一些优点,而竹材本身的空心特点,加上本发明的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工艺方法,在加工成再生纤维后也没有改变,依旧保持通后细孔的结构,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使竹纤维在吸湿性、放湿性、透气性居棉、麻、毛、丝、竹五大纺织纤维之首;此外,由于竹子里面具有一种独特的叫“竹琨”的物质,使竹纤维产品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杀菌的效果;竹纤维本身的这些特性在其产品中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并且,本发明的研究人员经过工艺摸索,终于研究出一种大部分工艺仅仅使用乙醇溶液单一溶剂,仅仅在于浓度的不同;而且整个工艺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没有任何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三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生产成本;

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与采用棉纤维作为材料制得的止血纱布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在于:采用本方法制得的止血纱布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远远快于采用天然棉纤维制得的止血纱布,这样在手术过程中,可更进一步减少纱布的粘连,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将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纱布与现有技术采用天然棉纤维作为原料获得的纱布在水中进行降解实验,在37℃的水温环境条件下,分别取两种面积大小相同的纱布,均为2cm*3cm,分别置于50ml水溶液中,达到完全溶解,即肉眼不能见到沉淀絮状物质,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止血纱布用时5分18秒,对比产品花费的时间为10分20秒。上述对比实验中,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产品相较于对比产品降解花费的时间基本减少了一半,构成了本发明方法获得的产品与现有技术对比产品技术特征上巨大的差异从而取得了独特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天然竹纤维作为原料来制造水溶性纱布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纱布预处理:

准备材料:天然竹纤维材料1200克、4500ml的95%(v/v)乙醇溶液。

预处理:把天然竹纤维材料装入玻璃容器内,让纱布尽量散开,不要重叠,然后沿玻璃容器壁缓缓倒入乙醇,用玻璃棒夯实,使纱布完全浸湿。

步骤二:纱布碱化处理:

配制碱反应液:用氢氧化钠和水配制40wt%的氢氧化钠溶液4800ml,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呈清澈透明,然后用冷水将反应液冷却至20℃,密封备用。

将经过预处理的纱布原料置于循环旋转反应器中,然后加入3600ml的配制好的碱反应液,在温度20~30℃、循环速度为20转/分钟下进行纤维碱化处理1.5小时。

步骤三:纱布醚反应处理:

配制反应液:用氯乙酸和95%(v/v)的乙醇配制70wt%的氯乙酸乙醇溶液1500ml,放入容器内用玻璃棒搅拌,搅拌中可加温至50℃以加快溶解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呈清澈透明,反应液温度控制在20~30℃,密封备用。

将1500ml的反应液倒入经过碱反应处理的纱布容器中,在温度27℃下处理1.5个小时,升温至37℃反应至结束(总计4小时)。经醚反应处理后的纱布圆润,外观呈微黄色。

步骤四:纱布的洗涤处理

将醚反应处理后的纱布用浓度为80%(v/v)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洗涤,洗涤过程中用ph计测试其酸碱度,并用浓盐酸来中和反应液,洗涤至反应液ph值最终为7。

步骤五:纱布后处理

洗涤完成后,进行离心脱液,固液分离,把分离出来的纱布用浓度为90%(v/v)乙醇浸泡15个小时,可使纱布快速脱水。然后取出纱布甩干后于90℃下做烫平处理。烫平后的纱布按客户要求进行裁剪,采用内包装为镀铝纸塑复合袋、外层再套上pe和淋膜纸的方式包装,然后采用钴60γ射线辐照的方法做灭菌处理,得到水溶性止血纱布。

检测本实施例获得的水溶性止血纱布,其性能检测结果如下:

1、单位面积质量90g/m2;2、每克吸水量15ml;3、表面平整洁净、厚薄匀称、色泽均匀、切边整齐,没有异味、杂质、污渍、破损等缺陷;4、无 菌;5、无细胞毒性反应;6、无致敏反应;7、无皮肤刺激;8、酸碱度:止血纱布片浸取液的ph值=7.1;9、重金属含量:铅、锌、锡、铁的总含量≤5ppm,镉的含量≤0.1ppm。

取该方法所制得的止血纱布2cm*3cm,置于50ml水溶液中,达到完全溶解,即肉眼不能见到沉淀絮状物质,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止血纱布用时5分18秒;而市面上买来的对比产品取同样面积大小的纱布以及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达到完全溶解花费的时间为10分20秒。

实施例2

纱布碱化处理反应中选用4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获得的水溶性止血纱布单位面积质量90g/m2,每克吸水量20ml,其他检测结果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纱布醚反应中选用75wt%的氯乙酸乙醇溶液,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获得的水溶性止血纱布单位面积质量75g/m2,每克吸水量28ml,其他检测结果同实施例1。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反应名称、原料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