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441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伤口敷料,是包扎伤口的用品,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材料,一般医用创伤敷料用纱布或无纺布和棉花配合药物制成,可保护伤口免受机械性损伤,防止伤口受感染,但其抗菌、吸液、消炎等性能不尽如人意。

中国专利200820055198.3公开了一种含甲壳质的创可贴,天然壳聚糖因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功能,能提高其医疗性能,但应用单一,成本较高,未作化学改性,吸收伤口渗液能力较低。

中国专利201010137502.0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医用创伤敷料的抗菌促愈凝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然凝胶剂、壳聚糖、生物活性物、可溶性银盐和有机酸。该抗菌促愈凝胶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抗菌性好,促使组织再生能力强,且形态多样,制备成医用创伤敷料简单、方便,但其应用了价格昂贵的银金属,成本昂贵,制备工艺复杂。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其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且抗菌性能、吸液和生物相容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吸液、抗菌和生物相容性优异,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体材料制备:按比例将丙烯酸、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光引发剂和乳化剂通过搅拌、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滴在玻璃材质的模板上,并用波长为250nm的紫外光在室温下照射40-50min,得到基体材料;

2)纳米材料掺杂基体:将经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基体材料溶解于乙醇中,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氧化物粒子,60-80℃回流搅拌反应10-15小时,用乙醇洗涤3-5次后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下烘12-18小时,得到纳米材料掺杂的基体材料;

3)抗菌材料的制备:将经过步骤2)制备得到的纳米材料掺杂的基体材料、甲基苄啶加入高沸点溶剂中,然后60-80℃回流搅拌反应10-15小时,后在水中通过沉降、离心得到交联型抗菌材料。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丙烯酸、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光引发剂和乳化剂的质量比为:(75-85):(10-15):(2-5):(2-5);

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发剂选自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丙烯聚乙烯甘油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基体材料、乙醇、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氧化物粒子的质量比为:1:(3-5)(2-3);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氧化物粒子选自氧化铜、二氧化钛、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纳米材料掺杂的基体材料、甲基苄啶、乳糖和高沸点溶剂的质量比为20:1:(60-100);

优先地,所述高沸点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采用所述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其使用所述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或用于制备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方法所制备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

(2)本发明提供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采用了甲基苄啶和具有抗菌功能的氧化物粒子作为交联剂,提高了聚合物各项机械性能,且甲基苄啶可以在此作为抗菌剂的作用,与分子链上的具有抗菌功能的氧化物粒子协调作用,大大提高了抗菌材料的抗菌性。

(3)本发明提供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将无机抗菌剂通过化学键接枝到聚合物分子主链,一方面有利于无机粒子的固定,防止其外渗,另一方面有利于无机粒子的分散。

(4)本发明提供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以聚丙烯酸作为分子主链,生物相容性好,吸液性能好,符合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性能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其他原料来自于上海泉昕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实施例1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体材料制备:将丙烯酸150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0g、安息香乙醚10g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g通过搅拌、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滴在玻璃材质的模板上,并用波长为250nm的紫外光在室温下照射40min,得到基体材料;

2)纳米材料掺杂基体:将经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基体材料100g溶解于乙醇300g中,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氧化铜200g,60℃回流搅拌反应10小时,用乙醇洗涤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80℃下烘12小时,得到纳米材料掺杂的基体材料;

3)抗菌材料的制备:将经过步骤2)制备得到的纳米材料掺杂的基体材料100g、甲基苄啶5g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300g中,然后60℃回流搅拌反应12小时,后在水中通过沉降、离心得到交联型抗菌材料。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采用所述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其使用所述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或用于制备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方法所制备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

实施例2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体材料制备:将丙烯酸160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4g、安息香6g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通过搅拌、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滴在玻璃材质的模板上,并用波长为250nm的紫外光在室温下照射45min,得到基体材料;

2)纳米材料掺杂基体:将经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基体材料100g溶解于乙醇400g中,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二氧化钛300g,70℃回流搅拌反应13小时,用乙醇洗涤4次后在真空干燥箱90℃下烘15小时,得到纳米材料掺杂的基体材料;

3)抗菌材料的制备:将经过步骤2)制备得到的纳米材料掺杂的基体材料100g、甲基苄啶5g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400g中,然后70℃回流搅拌反应13小时,后在水中通过沉降、离心得到交联型抗菌材料。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采用所述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其使用所述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或用于制备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方法所制备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

实施例3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体材料制备:将丙烯酸170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2g、安息香双甲醚4g和聚乙烯甘油醚4g通过搅拌、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滴在玻璃材质的模板上,并用波长为250nm的紫外光在室温下照射50min,得到基体材料;

2)纳米材料掺杂基体:将经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基体材料100g溶解于乙醇500g中,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氧化锌250g,80℃回流搅拌反应15小时,用乙醇洗涤5次后在真空干燥箱95℃下烘16小时,得到纳米材料掺杂的基体材料;

3)抗菌材料的制备:将经过步骤2)制备得到的纳米材料掺杂的基体材料100g、甲基苄啶5g加入二甲亚砜500g中,然后80℃回流搅拌反应15小时,后在水中通过沉降、离心得到交联型抗菌材料。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采用所述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其使用所述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或用于制备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方法所制备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

实施例4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体材料制备:将丙烯酸170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0g、安息香丁醚6g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g通过搅拌、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滴在玻璃材质的模板上,并用波长为250nm的紫外光在室温下照射50min,得到基体材料;

2)纳米材料掺杂基体:将经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基体材料100g溶解于乙醇450g中,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氧化铜,77℃回流搅拌反应14小时,用乙醇洗涤5次后在真空干燥箱100℃下烘16小时,得到纳米材料掺杂的基体材料;

3)抗菌材料的制备:将经过步骤2)制备得到的纳米材料掺杂的基体材料100g、甲基苄啶5g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460g中,然后80℃回流搅拌反应15小时,后在水中通过沉降、离心得到交联型抗菌材料。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采用所述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一种医用创伤敷料,其使用所述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或用于制备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的方法所制备的医用创伤敷料用抗菌材料。

试验例1

将实施例1至4所得材料进行抗菌实验:所有样品在121℃高压灭菌40min,将浓度为107cfu/ml的菌液滴在灭菌过的样品表面(0.06ml/cm2),然后将滴有菌液的样品放入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h。取出24h培养的样品,将菌液倍比稀释后接种在含有培养基的琼脂板上。接种后的琼脂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h,经过24h的培养后取出琼脂板计算活的细菌数(参照国家标准gb/t4789.2);将活的细菌数除以总细菌数计算得到抗菌率的实验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材料对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菌能力,其抗菌率高于99.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具有明显的抗菌能力,抗菌率高于99.8%。

表1材料抗菌性能检测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