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131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一般起病缓慢,患者早期常无症状,或仅有头晕、头痛、心悸、耳鸣等症状,表面上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际上是引发心、脑血管和肾病变的一种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治疗不当就会病变成较严重的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这些常见高血压合并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其中死亡人数占我国总死亡率的比例甚至已达到40%左右,有人预测指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心血管病将一直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死于中风一高血压合并症者在150万以上,至残者达数百万。因此,高血压是中年以后心血管病的主要根源,高血压已经成为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汤剂或口服液。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平稳降压、持久稳压、不伤肝肾等脏器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并且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可靠。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实验例一:临床试验1、临床观察本发明胶囊(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对治疗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2、药物选择治疗组使用本发明胶囊(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使用3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每日两次,每次1粒。3、诊断标准即3次检查核实后,按血压值的高低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和诊断高血压。(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0kPa(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12.1-12.5kPa(91-95mmHg)之间者为是。(3)(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7kPa(95mmHg)者为是。4、疗效标准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3KPa(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6KPa(20mmHg)以上。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3KPa(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3~2.34KPa(10~19mmHg),但未达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4.0KP(30mmHg)。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5、治疗结果组别治疗人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1009280100%6、结论100例患者使用本发明胶囊治疗高血压3个疗程,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100%。实验例二:典型病例病例1:姚某某,男,53岁,农民,既往体健,2011年体检时发现血压偏高(185/105mmg),服用本发明胶囊(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二周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继续使用一周巩固治疗,再次体检,一切正常,至今无复发。病例2:田某某,女,61岁,工人,2014年患冠心病,2015年初发现血压高(185/100mmg),使用本发明片剂(按照实施例2方法制备),10日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继续使用10日后,再次检查,血压正常无复发。病例3:姜某某,男,51周岁,农民,既往体健,2012年夏天因头痛发现血压高(190/105mmg),血糖偏高(7.1),使用本发明颗粒剂(按照实施例3方法制备),两周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继续巩固使用1周,化验结果一切正常,至今无复发。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胶囊剂上述原料药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胶囊剂,0.5g/粒,每日两次,每次1粒。实施例2片剂上述原料药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片剂,0.25g/片,每日两次,每次1片。实施例3颗粒剂上述原料药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颗粒剂,10g/袋,每日两次,每次1袋。实施例4口服液上述原料药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口服液。实施例5丸剂上述原料药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丸剂,每日两次,每次1丸。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