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9048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具体指一种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力是指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这种抵抗力来自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而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组成。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分布在人体全身,川流不息,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网络,主宰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细菌、病毒的入侵,清除体内损伤变性及衰老的细胞及代谢废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当由于各种原因使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生理防御作用时,就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很多疾病发生的深层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不健全,其解决的根源就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便秘的病因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失眠指的是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常常伴随着记忆力和注意力的下降,其常见病因为大脑睡眠功能紊乱、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传统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和传统医学治疗。申请公开号为CN163422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配制保健药酒的中药组合物》(申请号:CN200410035971.6)披露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包括神曲、杜仲、川芎、牛膝、熟地、肉桂、木瓜、防风、玉竹、枸杞、灵芝、当归、黄芪、何首乌、甘草、陈皮、白芍、羌活、茯神、前胡、秦艽、沙参、灵仙、枣仁、大茴香、大枣、黄精、桑椹。虽然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包含了多种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组分,但是其使用方法为直接泡酒食用,这就导致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无法最大限度的得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材的利用率。现有技术中对中药的服用方式一般多为煎煮,这种传统的煎煮食用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长时间的高温煎煮容易导致某些药物的主要功效成分在煎煮过程中被破坏,降低了药材的药效及有效利用率。而对于目前常规的中药口服液制剂,其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的传统板框过滤、离心等生产工艺无法有效杜绝沉淀的产生,导致其在保质期内常常会有沉淀、不溶物析出,严重影响了感官体验,损害了消费者的服用好感度。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融合各组分中药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且能较好的保存药材的有效成分,有效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及服用者感官体验。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作为优选,按重量计,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组分进一步优选,按重量计,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组分一种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低聚果糖、蜂蜜置于夹层锅内,加热煮沸,保温10~30min,过60~200目筛网,得滤液Ⅲ备用;(2)将配方量的西洋参、知母、肉苁蓉分别切成0.5~1.5mm的片状备用;将配方量的柏子仁及酸枣仁分别炒制并粉碎成6~20目的粗颗粒备用;将配方量的首乌藤粉碎成6~20目的粗颗粒备用;(3)将上述西洋参片、知母片、首乌藤颗粒、柏子仁颗粒投入提取罐中,用体积浓度为40~95%的乙醇浸润、提取,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Ⅰ,备用;(4)将酸枣仁颗粒及肉苁蓉片投入提取罐中,并加入水煎煮、浓缩,得到浓缩液Ⅱ,备用;(5)将浓缩液Ⅰ加入其3~6倍重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移入0~10℃的环境中静置18~30h取出过滤,残渣弃去,取上清液即是料液Ⅳ;(6)将料液Ⅳ、浓缩液Ⅱ、滤液Ⅲ一并投入配料罐中,升温至60~90℃保持搅拌10~40min,并进行离心微滤处理,得到澄清的料液Ⅴ,对该料液Ⅴ进行灭菌处理,即得到所述的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作为改进,步骤(3)中浸润、提取的具体过程为:向提取罐中加入乙醇浸润15~45min,然后补加乙醇到药材量的6~10倍量,加热回流提取0.5~2h,滤过,收集滤液;继续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3~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0.5~2h,滤过,收集滤液;再次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3~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0.5~2h,滤过,收集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得到所述的提取液。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浓缩过程具体为:在50~90℃、-0.05~-0.09MPa下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原密度的1.15~1.25倍,所得所述的浓缩液Ⅰ。再改进,步骤(4)中煎煮、浓缩过程具体为:向提取罐中加入药材量6~12倍的纯化水煎煮1~3h,得到煎煮液;再重复该过程1~2次,将各次得到的煎煮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原密度的1.2~1.3倍,即得到所述的浓缩液Ⅱ。再改进,步骤(6)中的离心微滤处理过程具体为:取出配料罐中的混合料液对其进行离心处理,保持12000~16000r/min的离心转速,蠕动泵上料速度2.5~3.5L/min,离心液经过微孔滤膜过滤,滤膜厚度为90~150μm,过滤的粒径为4~8μm,操作压力为0.01~0.2MPa,经过微孔滤膜过滤后即得到所述的料液Ⅴ。优选地,步骤(6)中灭菌温度为110~125℃,灭菌时间为15~30min。在上述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回流温度控制在70~90℃。本发明配方中的酸枣仁即酸枣的种子,经炮制后可作药用,它含有生物碱、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成分,性甘平,归心、脾、肝、胆经,具有镇静催眠、安神宁心、镇痛降温、和胃运脾、补中养肝、平肝理气等功效,对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盗汗之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常和其它中药配伍用于安神助眠。西洋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别名花旗参、洋参,性凉,味甘、微苦,归心、肺、肾经;常用于治疗气虚阴亏、内热失血、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等症,具有补肺降火、补气养阴、养胃生津之功效;西洋参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保护心血管系统、调节血压;促进蛋白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知母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茎,性味苦寒,归肺、胃、肾经;功效为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之症。首乌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功效为养心安神、祛风通络,能治疗失眠多梦,劳伤多汗、血虚身痛,风湿痹痛之症,配酸枣仁,滋心阴,宁心神。肉苁蓉是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是一种补益良药,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功效为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补肾壮阳,也可以润肠排毒通便。柏子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低聚果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是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促进钙铁的吸收,调节血脂,免疫调节,抗龋齿等保健功能的新型甜味剂,作为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它也有防治腹泻和便秘、润肠通便的功效。蜂蜜含有丰富的糖、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能改进血液的成分,推进心脑血管功用,能缓解失眠、润肠通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药制剂配方中的酸枣仁、西洋参、首乌藤、柏子仁能养心安神、改善睡眠质量,西洋参、肉苁蓉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知母、肉苁蓉、柏子仁更有温和的润肠、通便、排毒之功效,辅料蜂蜜、低聚果糖也能缓解失眠、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润肠通便,从而使其兼具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现有技术中肉苁蓉类中药制剂多数是关注的肉苁蓉补肾壮阳、提高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方面的功效,而未充分发掘其润肠通便方面的独特功效,本发明将肉苁蓉与知母、柏子仁等具有润肠通便功效的药物进行配伍,减小药物对肠道的刺激,从而起到温和滋补、润肠通便的奇效。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针对不同配方组分的药效及组成性质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及提取方式,柏子仁、酸枣仁采用炒制+粗粉碎的前处理工艺,提升了药效,使功效成分能得到充分的释放;结合药物主要功效成分的类别、极性等特性,将西洋参、知母、首乌藤、柏子仁采用乙醇回流提取,酸枣仁、肉苁蓉采用传统的煎煮提取,配合减压浓缩工艺,将功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药材中的功效成分不受破坏,同时浓缩减少了药物的食用量,制成口服制剂分散溶解均匀,吸收快,能较迅速的发挥功效,药材利用率、生物利用度大幅度提高;蜂蜜、低聚果糖采用煮沸的方式进行炼制熟化,在灭菌消毒的同时还能杀灭寄生虫,使酶失活,一举数得;最终的高温灭菌处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合格。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原料提取、辅料炼制过后先进行初滤,醇提的浓缩液进行水沉,将水不溶物去除,料液配制过程中会进行离心,特别采用微孔滤膜过滤技术,保留药材的功效成分,将不需要的大分子杂质过滤掉,使最终得到的成品拥有极高的澄明度,这样的中药制剂长期放置也不会产生沉淀现象,能有效提高服用者的感官体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低聚果糖、蜂蜜置于夹层锅内,加热煮沸,保温10min,过60目筛网,得滤液Ⅲ备用;(2)将配方量的西洋参、知母、肉苁蓉分别切成0.5mm厚的片状备用;将配方量的柏子仁及酸枣仁分别炒制并粉碎成6目的粗颗粒备用;将配方量的首乌藤粉碎成6目的粗颗粒备用;(3)将上述西洋参片、知母片、首乌藤颗粒、柏子仁颗粒投入提取罐中,用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浸润、提取,具体过程为:向提取罐中加入乙醇浸润15min,然后补加乙醇到药材量的6倍量,加热至回流,温度控制在70℃,提取0.5h,滤过,收集滤液;继续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3倍量,加热回流提取0.5h,滤过,收集滤液;再次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3倍量,加热回流提取0.5h,滤过,收集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得到提取液,在50℃、-0.05MPa下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原密度的1.15倍,得到浓缩液Ⅰ,备用;(4)将酸枣仁颗粒及肉苁蓉片投入提取罐中,并加入水煎煮、浓缩,具体过程为:向提取罐中加入药材量6倍的纯化水煎煮1h,得到煎煮液;再重复该过程1次,将各次得到的煎煮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原密度的1.2倍,得到浓缩液Ⅱ,备用;(5)将浓缩液Ⅰ加入其3倍重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移入0~10℃的环境中静置18h取出过滤,残渣弃去,取上清液即是料液Ⅳ;(6)将料液Ⅳ、浓缩液Ⅱ、滤液Ⅲ一并投入配料罐中,升温至60℃保持搅拌10min,并进行离心微滤处理,具体过程为:取出配料罐中的混合料液对其进行离心处理,保持12000r/min的离心转速,蠕动泵上料速度2.5L/min,离心液经过微孔滤膜过滤,滤膜厚度为90μm,过滤的粒径为4μm,操作压力为0.01MPa,经过微孔滤膜过滤后得到澄清的料液Ⅴ;(7)对上述料液Ⅴ进行灌装封盖、灭菌处理,灭菌温度为110℃,灭菌时间为15min,灭菌好的产品经过冷却、灯检、贴标、外包装工艺,检验合格后即得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口服液制剂。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低聚果糖、蜂蜜置于夹层锅内,加热煮沸,保温30min,过200目筛网,得滤液Ⅲ备用;(2)将配方量的西洋参、知母、肉苁蓉分别切成1.5mm厚的片状备用;将配方量的柏子仁及酸枣仁分别炒制并粉碎成20目的粗颗粒备用;将配方量的首乌藤粉碎成20目的粗颗粒备用;(3)将上述西洋参片、知母片、首乌藤颗粒、柏子仁颗粒投入提取罐中,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浸润、提取,具体过程为:向提取罐中加入乙醇浸润45min,然后补加乙醇到药材量的10倍量,加热至回流,温度控制在90℃,提取2h,滤过,收集滤液;继续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h,滤过,收集滤液;再次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h,滤过,收集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得到提取液,在90℃、-0.09MPa下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原密度的1.25倍,得到浓缩液Ⅰ,备用;(4)将酸枣仁颗粒及肉苁蓉片投入提取罐中,并加入水煎煮、浓缩,具体过程为:向提取罐中加入药材量12倍的纯化水煎煮3h,得到煎煮液;再重复该过程2次,将各次得到的煎煮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原密度的1.3倍,得到浓缩液Ⅱ,备用;(5)将浓缩液Ⅰ加入其6倍重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移入0~10℃的环境中静置30h取出过滤,残渣弃去,取上清液即是料液Ⅳ;(6)将料液Ⅳ、浓缩液Ⅱ、滤液Ⅲ一并投入配料罐中,升温至90℃保持搅拌40min,并进行离心微滤处理,具体过程为:取出配料罐中的混合料液对其进行离心处理,保持16000r/min的离心转速,蠕动泵上料速度3.5L/min,离心液经过微孔滤膜过滤,滤膜厚度为150μm,过滤的粒径为8μm,操作压力为0.2MPa,经过微孔滤膜过滤后得到澄清的料液Ⅴ;(7)对上述料液Ⅴ进行灌装封盖、灭菌处理,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30min,灭菌好的产品经过冷却、灯检、贴标、外包装工艺,检验合格后即得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口服液制剂。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低聚果糖、蜂蜜置于夹层锅内,加热煮沸,保温20min,过100目筛网,得滤液Ⅲ备用;(2)将配方量的西洋参、知母、肉苁蓉分别切成1.0mm厚的片状备用;将配方量的柏子仁及酸枣仁分别炒制并粉碎成15目的粗颗粒备用;将配方量的首乌藤粉碎成12目的粗颗粒备用;(3)将上述西洋参片、知母片、首乌藤颗粒、柏子仁颗粒投入提取罐中,用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浸润、提取,具体过程为:向提取罐中加入乙醇浸润35min,然后补加乙醇到药材量的8倍量,加热至回流,温度控制在80℃,提取1h,滤过,收集滤液;继续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6倍量,加热回流提取1h,滤过,收集滤液;再次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7倍量,加热回流提取1.5h,滤过,收集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得到提取液,在70℃、-0.07MPa下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原密度的1.20倍,得到浓缩液Ⅰ,备用;(4)将酸枣仁颗粒及肉苁蓉片投入提取罐中,并加入水煎煮、浓缩,具体过程为:向提取罐中加入药材量8倍的纯化水煎煮2h,得到煎煮液;再重复该过程1次,将各次得到的煎煮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原密度的1.25倍,得到浓缩液Ⅱ,备用;(5)将浓缩液Ⅰ加入其5倍重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移入0~10℃的环境中静置20h取出过滤,残渣弃去,取上清液即是料液Ⅳ;(6)将料液Ⅳ、浓缩液Ⅱ、滤液Ⅲ一并投入配料罐中,升温至70℃保持搅拌30min,并进行离心微滤处理,具体过程为:取出配料罐中的混合料液对其进行离心处理,保持14000r/min的离心转速,蠕动泵上料速度3.0L/min,离心液经过微孔滤膜过滤,滤膜厚度为120μm,过滤的粒径为6μm,操作压力为0.1MPa,经过微孔滤膜过滤后得到澄清的料液Ⅴ;(7)对上述料液Ⅴ进行灌装封盖、灭菌处理,灭菌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20min,灭菌好的产品经过冷却、灯检、贴标、外包装工艺,检验合格后即得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口服液制剂。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低聚果糖、蜂蜜置于夹层锅内,加热煮沸,保温30min,过60目筛网,得滤液Ⅲ备用;(2)将配方量的西洋参、知母、肉苁蓉分别切成1.5mm厚的片状备用;将配方量的柏子仁及酸枣仁分别炒制并粉碎成20目的粗颗粒备用;将配方量的首乌藤粉碎成6目的粗颗粒备用;(3)将上述西洋参片、知母片、首乌藤颗粒、柏子仁颗粒投入提取罐中,用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浸润、提取,具体过程为:向提取罐中加入乙醇浸润25min,然后补加乙醇到药材量的9倍量,加热至回流,温度控制在80℃,提取0.5h,滤过,收集滤液;继续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h,滤过,收集滤液;再次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6倍量,加热回流提取1h,滤过,收集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得到提取液,在70℃、-0.08MPa下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原密度的1.15倍,得到浓缩液Ⅰ,备用;(4)将酸枣仁颗粒及肉苁蓉片投入提取罐中,并加入水煎煮、浓缩,具体过程为:向提取罐中加入药材量12倍的纯化水煎煮2h,得到煎煮液;再重复该过程2次,将各次得到的煎煮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原密度的1.3倍,得到浓缩液Ⅱ,备用;(5)将浓缩液Ⅰ加入其6倍重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移入2~10℃的环境中静置20h取出过滤,残渣弃去,取上清液即是料液Ⅳ;(6)将料液Ⅳ、浓缩液Ⅱ、滤液Ⅲ一并投入配料罐中,升温至70℃保持搅拌40min,并进行离心微滤处理,具体过程为:取出配料罐中的混合料液对其进行离心处理,保持16000r/min的离心转速,蠕动泵上料速度3.5L/min,离心液经过微孔滤膜过滤,滤膜厚度为150μm,过滤的粒径为7μm,操作压力为0.2MPa,经过微孔滤膜过滤后得到澄清的料液Ⅴ;(7)对上述料液Ⅴ进行灌装封盖、灭菌处理,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15min,灭菌好的产品经过冷却、灯检、贴标、外包装工艺,检验合格后即得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口服液制剂。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低聚果糖、蜂蜜置于夹层锅内,加热煮沸,保温20min,过100目筛网,得滤液Ⅲ备用;(2)将配方量的西洋参、知母、肉苁蓉分别切成0.8mm厚的片状备用;将配方量的柏子仁及酸枣仁分别炒制并粉碎成10目的粗颗粒备用;将配方量的首乌藤粉碎成10目的粗颗粒备用;(3)将上述西洋参片、知母片、首乌藤颗粒、柏子仁颗粒投入提取罐中,用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浸润、提取,具体过程为:向提取罐中加入乙醇浸润45min,然后补加乙醇到药材量的6倍量,加热至回流,温度控制在75℃,提取1h,滤过,收集滤液;继续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5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h,滤过,收集滤液;再次加入乙醇到药材量的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h,滤过,收集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得到提取液,在50℃、-0.09MPa下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原密度的1.2倍,得到浓缩液Ⅰ,备用;(4)将酸枣仁颗粒及肉苁蓉片投入提取罐中,并加入水煎煮、浓缩,具体过程为:向提取罐中加入药材量11倍的纯化水煎煮1h,得到煎煮液;再重复该过程2次,将各次得到的煎煮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原密度的1.25倍,得到浓缩液Ⅱ,备用;(5)将浓缩液Ⅰ加入其5倍重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移入7℃的环境中静置30h取出过滤,残渣弃去,取上清液即是料液Ⅳ;(6)将料液Ⅳ、浓缩液Ⅱ、滤液Ⅲ一并投入配料罐中,升温至90℃保持搅拌10min,并进行离心微滤处理,具体过程为:取出配料罐中的混合料液对其进行离心处理,保持15000r/min的离心转速,蠕动泵上料速度2.5L/min,离心液经过微孔滤膜过滤,滤膜厚度为90μm,过滤的粒径为8μm,操作压力为0.2MPa,经过微孔滤膜过滤后得到澄清的料液Ⅴ;(7)对上述料液Ⅴ进行灌装封盖、灭菌处理,灭菌温度为115℃,灭菌时间为30min,灭菌好的产品经过冷却、灯检、贴标、外包装工艺,检验合格后即得具有润肠通便、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口服液制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各实施例制备的中药制剂进行性能评价。一、增强免疫力功能性试验评价1.1材料供试样品为本中药口服液制剂,产品的人推荐剂量为20mL/60kg/日。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灌胃)。低、中、高三个剂量为产品1.67、3.33、和10mL/kg体重,相当于人推荐剂量的5、10和30倍,三剂量组分别量取产品1.67、3.33、10mL加蒸馏水至20mL,即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供试液,灌胃给样,灌胃容量按0.4mL/20g体重计。实验用清洁级ICR小鼠,雄性,体重18~22g,动物饲养室温度18~22℃,相对湿度40-70%,动物于试验前在动物房环境中适应4天。连续30天经口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样品,阴性对照组给予同等容积的蒸馏水,其余处理同剂量组。1.2方法及试验结果1.2.1体重:结果见表1。动物称重,按体重随机分层,分成16组,每组10只,每四组为一实验组(以一个实验组称重),按剂量设计连续喂养30天,在实验中期和实验末分别称重一次。表1样品对小鼠体重的影响(g)由上表可知,样品各剂量组动物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2血清溶血素试验:结果见表2。动物连续给样30天后,用2%(V/V)SRBC免疫动物5天后,眼眶采血,颈椎脱臼处死,分离血清。在96孔微量血凝板上加25uL生理盐水,再分别在第一排加25uL血清,以后各排作对倍稀释,每孔加1%SRBC1滴,振荡后37℃放置3小时,当血清对照出现沉落后观察结果。表2血清溶血素试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经方差分析),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抗体积数增加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1.2.3抗体生成检测试验:结果见表3。动物连续给样30天后,将脱纤维绵羊细胞免疫5天后,动物颈椎脱臼处死,取脾脏,制成脾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个/mL。将表层培养基(1g琼脂糖加双蒸水100mL)加热溶解后,放入45℃水浴保温,与等量PH7.2-7.4、2倍浓度的Hanks液混合,分装小试管,每管0.5mL,再向管内加入50uL10%SRBC,20uL脾细胞悬液,迅速混匀,倾倒于已刷琼脂薄层的6cm平皿上,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温育1.5h,然后用SA缓冲液稀释的补体(1:10)加入到平皿中,继续温育1.5h后,计数溶血空斑数。结果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表3抗体生成检测试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经方差分析),中、高剂量组小鼠溶血空斑数均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1.2.4胸腺指数、脾指数的测定:结果见表4。动物连续给样30天后,每鼠称重,颈椎脱臼处死,取胸腺、脾脏称重。分别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表4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经方差分析),经统计学分析,高剂量组脾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1.2.5小鼠碳廓清试验:结果见表5。小鼠尾静脉注射用1:3稀释的印度墨汁,待墨汁注入,立即计时。注入墨汁后2、10min,分别从眼静脉丛取血20uL,并将其加到2mLNa2CO3溶液作空白对照。根据动物体重、肝重和脾重计算吞噬指数,结果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表5碳廓清试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经方差分析),经统计学分析,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吞噬指数增加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1.2.6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结果见表6。动物连续给样30天后:颈椎脱臼处死,取脾脏,制成脾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个/mL,将细胞悬液分两孔加入24孔培养板上,每孔1mL,一孔加50uLConA液(相当于5ug/mL),另一孔作为对照,置5%CO2,37℃培养72h。培养结束前4h,每孔轻轻吸去上清液0.7mL,加入0.7mL不含小牛血清的PRM1640培养液,同时加入MTT(5mg/mL)50uL/孔,继续培养4h,培养结束后,每孔加入1mL酸性异丙醇,吹打混匀,使紫色结晶完全溶解后,以570nm波长进行比色,结果用方差分析进行分析。表6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经方差分析),经统计学分析,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1.2.7DTH测定:结果见表7。致敏:动物连续给样30天后,每鼠腹部去毛,范围为3*3cm,将1%的DNFB溶液50uL均匀涂抹致敏。DTH的产生与测定:5日后,用1%DNFB溶液10uL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两面)进行攻击。24小时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用打孔器取下直径8mm的左右耳片,称重并计算肿胀度。表7DTH测定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经方差分析),经统计学分析,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2.8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见表8。动物连续给样30天后,颈椎脱臼处死,取脾脏称重,制成脾细胞悬液(效应细胞),取传代后24hYAC—1细胞加1640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1*105个/mL(靶细胞),取靶细胞和效应细胞各100uL效靶比50:1,加入U型96孔培养板,靶细胞自然释放孔加靶细胞和培养液各100uL,最大释放孔加靶细胞和1%NP40各100uL,上述各项均设三个复孔,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小时,每孔吸取上清液100uL置平底96孔培养板中,同时加入LDH基质液100uL,反应3min,每孔加入1mol/L的HCL30uL终止,用酶标仪在490nm处测定光密度值(OD)。表8NK细胞活性测定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经方差分析),经统计学分析,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2.9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结果见表9。动物连续给样30天后,每鼠腹腔注射20%鸡红细胞悬液1mL,间隔30min,颈椎脱臼处死,固定于鼠板上,剪开腹壁皮肤,注射生理盐水2mL,转动鼠板1min,吸出腹腔洗液1mL,分滴于2片玻片上,37℃孵箱湿孵30min,用生理盐水漂洗,晾干,以1:1丙酮甲醇溶液固定,4%Giemsa—磷酸缓冲液染色3min,再用蒸馏水漂洗晾干,用油镜镜检,计算吞噬率及吞噬指数。表9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经方差分析),经统计学分析,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都有提高,有显著性差异。1.3结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样品各剂量组动物体重无明显差异;血清溶血素试验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抗体积数增加明显,有显著性差异;抗体生成检测试验,中、高剂量组小鼠溶血空斑数均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胸腺指数、脾指数的测定试验,高剂量组脾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小鼠碳廓清试验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吞噬指数增加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DTH测定试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NK细胞活性测定试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都有提高,有显著性差异。由以上九项试验数据结论可知本产品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二、润肠通便临床治疗试验为检验本发明润肠通便的效果,选取100例便秘患者,年龄范围28~66岁,平均年龄为47岁,其中男53人,女47人,疗程为一个月。每人每天饮用一次本发明口服液制剂,20mL/天。人群选择标准:排便时间延长,排便次数<3次/周,粪便干燥坚硬,重者大便艰难,伴随腹胀、疲惫、食欲下降等症,无其它相关生理疾病、精神障碍或肠道器质性疾病。改善睡眠效果判断标准:1、治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排便次数>3次/周,其它伴随症状全部消失。2、显效:便秘改善明显,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72小时,其它伴随症状大部分消失。3、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一天,或便质干结有所改善,其它伴随症状均有好转。4、无效:便秘及其它症状均无任何改善。试验具体数据见表10。表10排便状况改善效果统计表总数(人)治愈(人)显效(人)有效(人)无效(人)总有效率100453615496%从表10中数据可知,本产品试用润肠通便,总体有效率达96%,效果明显。下面为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临床治疗的部分典型病例:王某,女,52岁,农民,患便秘1年,腰酸背痛,排便2~3天一次,按疗程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后,排便每天一次并保持稳定。张某,男,61岁,退休工人,患便秘2年以上,长期服用泻药才能排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后,排便间隔时间显著缩短,如今不服用泻药也能轻松如厕。三、改善睡眠功能性试验评价3.1材料供试样品为该中药口服液制剂,实验动物为清洁级ICR小白鼠,体重18~22g,雄性,试验温度18~22℃,相对湿度50-65%,动物于试验前在动物房环境中适应4天。连续30天经口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样品,阴性对照组给予同等容积的蒸馏水,其余处理同剂量组。3.2剂量选择该样品人日推荐量为20mL/60kg,本实验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1.67、3.33、10mL/kg,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量的5倍、10倍、30倍,另设蒸馏水为空白对照组。量取产品1.67、3.33、10mL加蒸馏水至20mL,制成均匀溶液,即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供试液。3.3方法及结果给药方法为经口灌胃,灌胃容量为0.4mL/20g.b.w。3.3.1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催眠实验:选用18~22g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连续给样30天,前中后称重,于末次灌胃15min后,给各组动物腹腔注射50mg.kg-1.b.w戊巴比妥钠,注射量为0.2mL/20g.b.w,以小鼠翻正反射消失1min以上为入睡判断标准,记录给药后60min内各动物的入睡时间及睡眠时间。结果如表11、12所示:表11样品对小鼠体重的影响(g)由上表可知,样品各剂量组动物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2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经方差分析)由上表可见,样品10mL/kg剂量组动物在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下的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3.3.2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选用体重18~22g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连续给样30天,于末次灌胃15min后,给各组动物腹腔注射30mg.kg-1.b.w戊巴比妥钠,注射量为0.2mL/20gb.w,以小鼠翻正反射消失1min以上为入睡判断标准,记录给药后25min内各组动物发生睡眠的动物数。结果如表13所示:表13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发生率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经卡方检验),由上表13可知,样品10mL/kg剂量组动物在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下的入睡动物数和睡眠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3.4结果由以上实验数据表明,经口灌胃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该中药制剂,结果显示: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时间实验结果为阳性;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发生率实验结果为阳性;样品对小鼠无明显的直接睡眠作用,且对小鼠体重无不良影响,可以判定该产品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