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7226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树花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保健品和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病严重困扰人类生活,新西兰、美国和中国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痛风病症变得越来越普遍,发病率约为2%,并不断升高。其中65岁及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发病率两倍还高。痛风病是高尿酸血症发展的结果,是由于体内尿酸浓度高于血液溶解能力(>360μmol/L),导致尿酸钠晶体在软组织、关节沉积,这些沉积结晶引起软组织、关节和骨组织反复发炎性剧烈疼痛,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痛风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目前市场上针对急性痛风病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类固醇,这些药物主要是作用于炎症因子,降低患者痛苦。对于慢性痛风病,管理血液尿酸水平是关键。目前,用来降低人体内尿酸浓度的药物主要有:别嘌呤醇、促尿酸排泄药物以及利尿药物,包括苯溴马隆、尿酸酶、PEG改性的尿酸酶等,这些药物因为对肝和肾代谢器官有较强副作用使得患有肝病和肾病的患者不能使用,同时这些药物容易引发胃肠道和心血管病。这使得患有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胃炎/溃疡或者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服用上述药物通常具有较高危险性。中药疗效好、副作用低,其优势逐渐显现,因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因此,寻找具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药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民间,灰树花有着悠久的采食历史。公元二世纪的《太上灵宝芝草品》中配图并记载灰树花为:白玉芝,称:“白玉芝生于方丈山中,其味辛,白盖四重,下一重上有二枚生,并有3枚生上重,或生大石之上,黄沙之中,腐木之根,高树之下,名山之阴,得而食之,仙矣。白虎守之。”我国宋代的陈仁玉在《菌谱》也有记述灰树花为食用菌,“味甘、平、无毒,可治痔疮”。

灰树花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革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性甘、味平,具有益气健脾,补虚扶正的功效,主治脾虚气弱、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肿瘤患者放疗或化疗后有上述症状者,但是目前尚无灰树花针对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病症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在于提供一种灰树花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使用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环境友好的乙醇、水或者乙醇和水混合物作为溶剂,达到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有机溶剂污染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灰树花子实体粉碎;

(2)将粉碎后的灰树花子实体置于5-25倍重量的乙醇、水或者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在40-100℃下提取2-6小时,用400目滤网过滤,分别收集滤液和滤渣;

(3)用与步骤(2)相同的条件重复提取所得滤渣中的营养物质。

(4)将步骤(2)和(3)所得的滤液合并后减压蒸馏浓缩至25-35mL;

(5)将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冻干得到灰树花提取物。

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的提取过程为超声提取,温度最好为60℃,时间为3小时。

按照上述方法制得的灰树花提取物,含有粗蛋白、粗脂肪、多糖、甘露醇、海藻糖、苹果酸、麦角甾醇、肽类、甾醇类、核苷类、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及无机元素,其中,麦角甾醇含量为0.17-0.29%,多糖含量为8-35%,蛋白含量为17-35%。

利用方法制得的灰树花提取物进行小鼠体内降尿酸试验,结果表明用灰树花提取物连续灌胃7天,可将高尿酸小鼠的血液尿酸浓度降低到低于正常小鼠尿酸水平。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灰树花提取物在制备降低血液尿酸水平、改善高尿酸血症、改善痛风病症的药物、保健品或辅助药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中含有灰树花提取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述灰树花提取物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2、本发明采用乙醇、水或者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作为溶剂提取灰树花,不存在有机溶剂污染或残留的问题,安全环保;

3、本发明灰树花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降尿酸作用,能够用于制备缓解痛风病症的药物,为改善目前痛风病药物副作用大的现象提供了新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各组小鼠血清中尿酸浓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1)、灰树花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取灰树花子实体100g,使用粉碎机粉碎后加入锥形瓶中,并加入1L乙醇,将混合物在60℃下水浴提取3小时后使用400目滤网过滤。提取实验重复一次,将所得滤液合并后减压蒸馏浓缩至25mL,冻干得到灰树花乙醇提取物5.22g,产率为5.22%。

(2)、灰树花提取物中各组分含量测定

多糖测定: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得上述灰树花乙醇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8%。

蛋白测定:使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Bradford法)测得上述灰树花乙醇提取物中蛋白含量为17%。

麦角甾醇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麦角甾醇含量,其中,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1.3mL/min,检测波长为282nm,柱温为29℃,测得上述灰树花乙醇提取物中麦角甾醇含量为0.29%。

实施例2

(1)、灰树花水提取物的制备

取灰树花子实体100g,使用粉碎机粉碎后加入锥形瓶中,并加入1.5L乙醇,将混合物在95℃下水浴提取4小时后使用400目滤网过滤。提取实验重复一次,将所得滤液合并后减压蒸馏浓缩至300mL,冻干得到灰树花乙醇提取物5.60g,产率为5.60%。

(2)、灰树花提取物中各组分含量测定

多糖测定: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得上述灰树花水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27%。

蛋白测定:使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Bradford法)测得上述灰树花水提取物中蛋白含量为31%。

麦角甾醇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麦角甾醇含量,其中,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1.3mL/min,检测波长为282nm,柱温为29℃,测得上述灰树花乙醇提取物中麦角甾醇含量为0.17%。

实施例3

取灰树花子实体100g,使用粉碎机粉碎后加入锥形瓶中,并加入500mL蒸馏水,将混合物在100℃下煎煮提取2小时后使用400目滤网过滤。提取实验重复一次,将所得滤液合并后减压蒸馏浓缩至35mL,冻干得到灰树花水提取物9.5g,产率为9.5%。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灰树花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21%、蛋白质含量为23%、麦角甾醇含量为0.18%,其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取灰树花子实体100g,使用粉碎机粉碎后加入锥形瓶中,并加入2.5L蒸馏水,将混合物在60℃下超声提取6小时后使用400目滤网过滤。提取实验重复一次,将所得滤液合并后减压蒸馏浓缩至25mL,冻干得到灰树花水提取物10.5g,产率为10.5%。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灰树花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35%、蛋白质含量为35%、麦角甾醇含量为0.26%,其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取灰树花子实体100g,使用粉碎机粉碎后加入锥形瓶中,并加入2.0L蒸馏水,将混合物在90℃下水浴提取5小时后使用400目滤网过滤。提取实验重复一次,将所得滤液合并后减压蒸馏浓缩至30mL,冻干得到灰树花水提取物8.7g,产率为8.7%。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灰树花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27%、蛋白质含量为24%、麦角甾醇含量为0.20%,其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

四、灰树花提取物降尿酸实验

取50只雄性SPF昆明小鼠(20±2g),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纯水外,其他组按照100mg/kg/d的剂量腹腔注射氧嗪酸钾盐,同时灌胃600mg/kg/d剂量的次黄嘌呤造模。造模前一个小时禁食不禁水,造模后1小时,阳性对照组灌胃5mg/kg/d剂量的别嘌呤醇(AL),实验组1灌胃100mg/kg/d剂量的实施例1制得的灰树花乙醇提取物,实验组2灌胃100mg/kg/d剂量的实施例4制得的灰树花水提取物,正常对照组和高尿酸血症模型对照组则灌胃相同体积的纯水,连续7天。第7天灌胃给药1小时后,麻醉摘眼球取血,使用离心机在3500r/min速度下离心10min分离得到血清,检测血清中尿酸浓度。

结果如图1所示(*和**表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P<0.05和P<0.01;#和##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P<0.05和P<0.01;Δ和ΔΔ表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P<0.05和P<0.01)。

由图1可知,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达到386.8μ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326.1μmol/L,差异显著性为P<0.05,这表明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药别嘌呤醇成功地使高尿酸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从386.8μmol/L降到230.6μmol/L,差异显著性为P<0.01,这进一步说明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实施例1制得的灰树花乙醇提取物使高尿酸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从386.8μmol/L降为206.3μmol/L,这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性为P<0.01,成功地降低了高尿酸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实施例4制得的灰树花水提取物使高尿酸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从386.8μmol/L降为152.5μmol/L,这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性为P<0.01,成功地降低了高尿酸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

上述结果说明,本发明灰树花提取物具有良好的降尿酸效果,其降尿酸效果可以使高尿酸模型组血液尿酸浓度降至低于正常小鼠尿酸水平。另外,灰树花作为药食同源的真菌,对人身体无损伤,它的提取物可以用于制备降尿酸、改善痛风的药物、保健品或辅助药剂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