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头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00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头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



背景技术:

头痛病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头痛既是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有时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

本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偏头痛,一般人群发病率达5%,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患病率为985.2/10万,30岁以下发病者逐年增长,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1:4。相当数量的病人尤其久治不愈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头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头痛的组合物其成分组成为:白芷30g~40g,辛夷30g~40g,藁本40g~80g,川芎10g~30g,葛根40g~80g ,茺蔚子40g~80g, 细辛6g~20g,女贞子40g~80g,荆芥穗30g~40g,茶叶40g~80g。

所述治疗头痛的组合物其成分组成为:白芷30g ,辛夷30g,藁本40g,川芎10g,葛根40g ,茺蔚子40g, 细辛6g,女贞子40g,荆芥穗30g、绿茶40g。

一种治疗头痛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白芷、藁本、川芎、葛根、细辛、辛夷、荆芥穗、女贞子、茺蔚子、茶叶分别去除杂质、洗净、干燥,粉碎,备用;

(2)将粉碎后的各物料混合均匀或与其他辅料混合均匀,即得茶剂。

一种治疗头痛的茶剂,采用上述药物组成。

所述一种治疗头痛的茶剂,其制备方法步骤(1)中的干燥方法包括晒干、烘干、减压干燥、冷冻干燥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一种治疗头痛的茶剂,其制备方法步骤(1)中的粉碎方法包括普通粉碎与超微粉碎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一种治疗头痛的茶剂,其制备方法步骤(2)中的辅料包括制剂中可接受的辅料。

一种治疗头痛的茶剂,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白芷、藁本、川芎、葛根、细辛、辛夷、荆芥穗、绿茶分别去除杂质、洗净、晒干,适当粉碎,备用;

(2)取茺蔚子、女贞子分别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备用;

(3)将白芷、藁本、川芎、葛根、细辛、辛夷、荆芥穗、女贞子置于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备用;

(4)将冷冻干燥的物料以及茺蔚子与绿茶充分混合均匀,即得茶剂。

上述步骤(1),物料粉碎为20~60目,优选30-50目;

上述步骤(3),物料预冻到-25℃左右,真空度控制在50Pa~150pa,最高温度加至40-60℃,干燥后物料含水量达2~20%。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是:利用白芷、藁本、川芎、葛根、细辛、辛夷、荆芥穗、茺蔚子、女贞子与绿茶一起炮制成茶剂,具有制作方便简单,经济实用的特点。利用中药之间的配伍组合,配合绿茶的提神醒脑功效,利于头痛的预防与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叙述,以使公众对发明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凡依照本发明公开内容所进行的任何本领域等同替换, 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实施例1:

一.处方:白芷30g ,辛夷30g,藁本40g,川芎10g,葛根40g ,茺蔚子40g, 细辛6g,女贞子40g,荆芥穗30g、龙井茶40g。

二.制法:

(1)取白芷30g、藁本40g、川芎10g、葛根40g、细辛6g、辛夷30g、荆芥穗30g、龙井茶40g分别去除杂质、洗净、晒干,粉碎为20-30目,备用;

(2)取茺蔚子40g、女贞子40g,分别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备用;

(3)将白芷30g、藁本40g、川芎10g、葛根40g、细辛6g、辛夷30g、荆芥穗30g、女贞子40g,置于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粉碎为20-30目,备用;

(4)将各物料充分混合均匀,采用适当包装分装,即得茶剂。

实施例2:

一.处方:白芷35g ,辛夷40g,藁本45g,川芎20g,葛根45g ,茺蔚子50g, 细辛10g,女贞子40g,荆芥穗30g,龙井茶60g。

二.制法:

(1)取白芷35g ,辛夷40g,藁本45g,川芎20g,葛根45g ,细辛10g,荆芥穗30g,龙井茶60g,分别去除杂质、洗净、晒干,超微粉碎,备用;

(2)取茺蔚子50g、女贞子40g,分别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备用;

(3)将白芷35g ,辛夷40g,藁本45g,川芎20g,葛根45g ,细辛10g,荆芥穗30g,女贞子40g,置于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进行超微粉碎,备用;

(4)将粉碎后的上述原料与1g柠檬酸充分混合均匀,采用适当包装分装,即得茶剂。

实施例3

以下的药效学试验用于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积极意义。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 ICR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京)2012-0001。

2)受试样品:实施例1所得制剂浸出物(以下简称浸出物),天津中新药业研究中心制剂室提供。

3)试剂:钠石灰,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

实验方法:ICR小鼠3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均衡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浸出物低剂量组(5g生药/kg)、浸出物高剂量组(10g生药/kg)。各组小鼠灌胃给药(20mL/kg),连续3天,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末次给药后1小时,将各鼠分别放入含有120g纳石灰的250ml磨口广口瓶中(每瓶放1只小鼠),瓶盖涂以适量凡士林以密封,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观察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与对照组进行统计比较 ,试验结果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

实验结果

表1 浸出物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浸出物组连续给药3天,能明显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环境中存活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浸出物具有明显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