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65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脓毒症是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肿瘤发病率上升及侵入性医疗手段的增加,脓毒症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每年全球新增数百万脓毒症患者,其中超过1/4的患者死亡。脓毒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MODS,最常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胃肠道黏膜损伤,使肠道内细菌和毒素易位,形成肠源性感染,进而促进MODS的病理生理进程,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早期行胃肠内营养支持还可改善营养状况差,改善预后。2014年脓毒症指南建议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48h内),早期肠内营养可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并防止细菌移位和器官功能障碍,降低感染发生率。但应激情况下胃肠道往往处于抑制状态,功能明显减弱,造成肠内营养支持困难;且胃肠动力不足易引起返流、误吸,增加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多项RCT研究均发现,24~48h对包括创伤在内的ICU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且可以显著减少ICU患者的住院费用。

脓毒症的治疗措施有早期复苏、抗感染、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免疫调节、对症处理等。保护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措施:应用抑酸剂保护胃肠黏膜屏障,补充谷氨酰胺及微生态制剂。脓毒症因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中医将其归入“外感热病”、“温毒”、“疽毒内陷”等范畴,病机主要有:毒热内蕴、瘀血阻滞、正气不足等观点,正气不足是本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毒热入侵是重要条件,瘀血阻络是病机的关键。结合近年来提出的脓毒症早期目标指导复苏理论(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及集束化治疗理论,现代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辩证论治,在“治未病”、“防传病”的思想指导下,注重扶正与祛邪并重,提出了中医药集束化治疗的概念。根据中医理论,六腑功能以“通”为用,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目标为“通”,结合现代医学的相关理论:每日大便通畅、能耐受肠内营养、肠鸣音正常、腹内压正常。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探索中医药对预防重度脓毒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原料药材或所述原料药材的提取物,其中所述原料药材包括: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牡丹皮、生地黄、赤芍、枳壳;并且,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黄连6-12

黄芩3-9

黄柏3-9

栀子6-12

牡丹皮6-12

生地黄3-9

赤芍3-9

枳壳3-9。

优选地,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黄连9

黄芩6

黄柏6

栀子9

牡丹皮9

生地黄6

赤芍6

枳壳6。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原料药材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牡丹皮、生地黄、赤芍、和枳壳构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用于预防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提取物包括:水提取物或水性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醇溶液提取物,所述醇为乙醇、甲醇或丙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水性提取物是指用水性溶剂提取的提取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水性溶剂指由水和与水相容的溶剂(如醇,包括乙醇)所构成的混合溶剂,其中水含量为10-99.5wt%,较佳地为50-90wt%。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原料药材包括:

黄连6-12克

黄芩3-9克

黄柏3-9克

栀子6-12克

牡丹皮6-12克

生地黄3-9克

赤芍3-9克

枳壳3-9克。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含量为5-99wt%,较佳地10-90wt%,按所述药物的总重量计。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水、填料、矫味剂、甘油、其他合适的添加剂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的剂型包括汤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为汤剂,规格为50或100g/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原料药材为粉末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原料药材的粒径为1-10mm。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原料药材的组合,所述的组合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牡丹皮、生地黄、赤芍、枳壳;并且,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黄连6-12

黄芩3-9

黄柏3-9

栀子6-12

牡丹皮6-12

生地黄3-9

赤芍3-9

枳壳3-9。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原料药材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牡丹皮、生地黄、赤芍、和枳壳组成。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原料药材的组合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脓毒症的药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药物的使用量为每人每天1剂,每天的使用剂量相当于30-90克干总药材,较佳地相当于50-70克干总药材。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中药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提供原料药材,所述原料药材包括: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牡丹皮、生地黄、赤芍、枳壳;并且,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黄连6-12

黄芩3-9

黄柏3-9

栀子6-12

牡丹皮6-12

生地黄3-9

赤芍3-9

枳壳3-9;

(b)对所述原料药材进行提取,从而获得所述药材的提取物;以及

(c)任选地,将所述药材的提取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进行混合,从而制成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的剂型包括汤剂。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可以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膏剂、贴剂或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贴剂、膏剂、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对照组与干预组28天生存曲线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大量筛选和测试,首次发现了预防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以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牡丹皮、生地黄、赤芍、和枳壳为成分,通过科学配比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经临床试验证明安全有效且无副作用,可长期应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药物组分

药物组方详细信息: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其有效成分是小檗碱。药理作用:解热、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其主要成分是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药理作用: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

黄柏(Amur Corktree Bark):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其主要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黄柏碱(Phello dendrine)。药理作用是:抗菌,抗炎,镇咳,降压,增强免疫等。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是茜草科Rubiaceae植物栀子的果实,果实含环烯醚萜类成分:栀子甙(gardenoside),都桷子甙(geniposide),都桷子素龙胆双糖甙(genipin-1-gentiobioside)等,药理作用有:护肝利胆,制酸,促进胰腺分泌。

牡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其主要成分是芍药甙(paeonifol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牡丹酚(paeonol),牡丹酚甙(paeonoside)。药理作用:增加冠脉血流,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血小板局级,抗菌,增强体液及细胞免疫。

生地黄(dried rehmannia root):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其主要成分:β-谷甾醇(β-Sitosterol)、甘露醇(Mannitol)及少量豆甾醇(Stigmasterol)、微量的菜油甾醇(Campesterol)。药理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压,既止血又抗凝,抗炎抗过敏。

赤芍(Paeonia veitchii):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的根块,其主要成分: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ooniflorin),白芍甙(albi-florin)。药理作用: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抗动脉硬化。

枳壳(Fructus Aurantii),药用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含挥发油和黄酮甙等物质。药理作用: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加。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包括: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使脓毒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机械通气及留住ICU时间明显缩短,28天死亡率及胃肠归因死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能够显著降低重度脓毒症患者的疾病危重程度,有效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并且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

实施例1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连续收治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ICU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共计551例,入选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剔除排除标准。最终有296例患者纳入分析。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所有患者均经其法定代理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1.1纳入标准

参照2012年国际脓毒症指南中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符合脓毒症诊断伴由其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和/或组织灌注不足,下述任意一项:(1)脓毒症所致低血压;(2)乳酸大于正常值;(3)即使给予足够的液体复苏,尿量仍<0.5ml·kg–1·h–1至少2h;(4)非肺炎所致的急性肺损伤且PaO2/FiO2<250mmHg;(5)肺炎所致急性肺损伤且PaO2/FiO2<200mmHg;(6)血肌酐>176.8μmol/L(2.0mg/dl);(7)胆红素>34.2μmol/L(2mg/dl);(8)PLT<100 000μl;(9)凝血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1.5)。

1.2排除标准

(1)住ICU时间<3d;(2)年龄≤18岁;(3)孕妇或哺乳期妇女;(4)恶性肿瘤晚期;(5)Marshall评分≥20分;(6)入住ICU时已具有食管、胃、肠手术病史或胃肠道有原发性损伤,(7)进入研究时已经出现AGI者;(8)入ICU2天后血流动力学仍未稳定或凝血功能显著异常(APTT>2倍上限值),而不能实施中药鼻饲者。

2研究方法

(1)分组方法:入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65mmHg)后即刻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50例)和干预组(146例),干预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集束化措施,进入研究阶段。随机分组方法采用计算机软件将300个数字按1:1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随机分配表由课题负责人、研究主办者以及统计者各保管一份。4个研究中心按照患者入选的顺序依次抽取,获得随机号和治疗信息。

(2)盲法实施:对患者采用单盲,即仅告之患者及家属治疗方案,而不直接告知对照组还是干预组;资料总结阶段采用盲法统计分析。

3干预方式

3.1对照组

所有入选患者根据2012年国际脓毒症指南给予治疗,休克患者早期EGDT、呼吸循环支持,积极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尽早行肠内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均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肠内营养(EN)方法采用营养泵持续输入法。一周内尽可能不进行肠外营养(PN)支持。

3.2干预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集束化措施:

参照《中医诊断学》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以清热解毒活血(clearing Heat,removing toxins,invigorate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为基本治则进行干预,药物组成有:黄连9g,黄芩6g,黄柏6g,栀子9g,牡丹皮9g,生地黄6g,赤芍6g,枳壳6g。所有汤药由煎药室制成煎剂100mL,每日1剂,分2次,每次50ml鼻饲。中药煎剂治疗过程中如有证型转变,随时根据治法治则调整用药。

4结局指标

4.1观察指标

入住ICU时即对患者进行年龄、性别、感染源、入住ICU原因等信息采集,记录24小时内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价系统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core,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score,APACHE Ⅱ),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评分)。采集入组后第1、3、7天的血液测定D-lac、DAO、内毒素、MTL、GAS和腹内压,记录28天存活患者入组后第3、7天及离开ICU时患者的肠内营养量、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和APACHE Ⅱ评分、MODS评分及SOFA评分,第7天AGI发生率、GIF评分(gastrointestinal failure score),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留住ICU时间、28天死亡率、AGI归因死亡率等。

4.1.1实验室指标:

D-lac:D-lac是肠缺血造成肠黏膜细胞受损,肠道通透性增加,细菌代谢的产物进入血液。检测采用改良酶学分光光度法,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DAO:DAO是肠黏膜容貌上皮细胞中的细胞内酶,它具有高度活性,以空肠、回肠活性最高。本研究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

内毒素:内毒素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肠黏膜屏障损伤,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血浆中可检测到内毒素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肠道通透性的变化。本研究采用鲎试验定量检测,购自Sigma公司。

MTL、GAS:GAS测定采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提供的胃泌素放射免疫分析盒,MTL测定采用上海科锐生物技术中心提供的胃动素放射免疫分析盒,GAS、MTL菌均采用ELISA检测法。

肠内营养量:鼻胃管或鼻肠管内饲入肠内营养液减去胃内潴留量,胃内潴留量采用每6小时抽取一次的方法计算。

4.1.2腹内压测量方法:患者仰卧位,Foley导尿管接三通分别接储尿袋及测压管,排空膀胱关闭尿袋,自测压管中注入0.9%氯化钠溶液20ml,将测压管与换能器连接,开放远端,以耻骨联合为零点进行调零,测量膀胱内压作为腹内压参考。

4.1.3AGI诊断:根据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提出的AGI是指危重症患者由于急性疾病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四个等级:I级有胃肠功能不全的风险,存在病因明确的暂时的胃肠道症状;Ⅱ级指胃肠功能不全(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GID):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和水的需求,但还没有影响到患者的全身情况。III级指胃肠功能衰竭(GIF):胃肠功能丧失,尽管采取治疗干预,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而且全身情况没有改善。IV级指胃肠功能衰竭并严重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并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和休克。因AGI I级具有可逆性,能自行恢复,故本研究将AGI Ⅱ级、III级、IV级纳入AGI的诊断范畴。本领域提出的关于GIF 3项典型胃肠道症状:喂养不耐受综合征(feeding intolerance syndrome,FI),胃肠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GIH),麻痹性肠梗阻(Paralytic ileus,PI),至少具有一项及以上症状即可诊断为AGI,这与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提出的AGI分级相符。

4.1.4GIF评分:根据现有的GIF评分标准,0=胃肠功能正常;1=肠内营养量小于机体需要的50%或腹部手术后3天仍不能进食,2=胃肠营养不耐受或腹内高压,3=胃肠营养不耐受合并腹内高压,4=腹腔间隔室综合症。

4.1.5AGI归因死亡率:归因于胃肠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比。

4.2临床不良事件

临床研究中若出现因中医药措施干预而出现的不良事件,导致病情明显加重或者恶化,研究者如实填写不良事件记录表,并使该患者退出研究,作为“失访”处理,不纳入分析研究。此次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临床不良事件。

5统计学分析

所有的统计分析采用IBM SPSS21Statistics软件完成。定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各类别的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28天生存曲线采用graphpad 6.0c软件绘制。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6结果

6.1一般情况

共有296例脓毒症患者入选,两组病例年龄、性别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入选时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MO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源及入住ICU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96例脓毒症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6.2胃肠功能指标及腹内压

对两组患者分组后第1、3、7天的D-lac、DAO、内毒素、MTL、GAS、腹内压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第1天:两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3天:干预组腹内压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L值干预组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lac、DAO、GAS、内毒素比较,干预组虽然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7天:D-lac、DAO、内毒素、GAS、腹内压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L干预组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胃肠功能实验室指标

注:n1,n3,n7分别代表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存活的病例数。

6.3 AGI发生率比较

6.3.1 AGI发生率

分组后评估7天内AGI发生率:对照组发生AGI 88例,干预组发生69例,两组发生率比较,干预组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AGI发生率比较

6.3.2不同AGI分级和GIF评分

记录分组后7天内对发生AGI患者的例数(n7),第7天患者的GIF评分,APACHE Ⅱ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AGI Ⅱ级、III级、IV级发生例数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AGI Ⅱ级、III级组患者GIF评分,干预组较对照组GIF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I IV级患者,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I Ⅱ级、III级、IV级患者APACHEII评分干预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不同AGI分级GIF评分、APACHE Ⅱ评分

6.3.3不同危重症评分组AGI发生率比较

将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根据入选当天不同APACHE Ⅱ分值分组:小于10,10~20,大于20;对AGI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提示APACHE Ⅱ小于10,10~20两组干预组较对照组AGI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说明中医药集束化措施对病情较轻患者预防效果好。见表5。

表5不同APACHE Ⅱ评分组患者AGI发生率比较

6.4预后情况

干预组较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留住ICU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28天死亡率及AGI归因死亡率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下降(P<0.05)。见表6和图1.

表6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7.讨论

尽管近年来,危重病监测和脏器功能支持技术得到很大提高,但脓毒症的病死率仍高达20%~50%。脓毒症是由感染因素导致的全身验证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可导致MODS,在脓毒症损伤的多器官系统中,胃肠道功能障碍成为病情加重的主要表现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机体应激状态下胃肠道黏膜发生充血、水肿、糜烂,使黏膜屏障功能破坏,引起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西医对急性胃肠损伤的治疗措施并不十分有效,因此,有效预防胃肠功能障碍,是防治MODS的门户,可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中医“脾胃学说”注重脾胃功能,是中医辩证论治的重要原则。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尤生”表明脾胃功能在疾病转归中的重要作用。亦有“得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理论,结合现代多项RCT研究结果,24~48h内对包括创伤在内的危重症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且可显著减少ICU患者的住院费用。

《中医内科学》将脓毒症分为四型:毒热证、腑气不通证、气滞血瘀证、脾胃虚弱证。但其基本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本发明的中药组方用清热解毒、通腑攻下、活血通络、扶正固脱等药物进行随证施治。

DAO存在于肠黏膜上皮具有高度活性的细胞内酶,病理状态肠黏膜细胞缺血受损,DAO释放入血,致血浆DAO升高;D-lac是肠道细菌发酵的代谢产物,内毒素则是肠道细菌的直接代谢产物,两者在正常情况下均不能透过肠黏膜屏障,它们的升高间接反映肠黏膜通透性或屏障功能变化。因此D-lac、DAO和内毒素均是胃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本研究发现,分组第3天干预组D-lac、DAO和内毒素虽较对照组低,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分组第7天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表明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明显减轻。分组第3天胃肠黏膜指标降低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早期干预措施尚未完全起效,且脓毒症病情处于进展期,肠道缺血缺氧明显,故疗效不显著。MTL、GAS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胃肠激素,MTL属于兴奋性胃肠激素,能调控消化间期肌电复合波周期性活动,保持胃和小肠正常蠕动,防止胃肠道细菌过度生长。GAS由位于胃窦和十二指肠的G细胞分泌,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胃酸分泌,但严重脓毒症患者处应激状态,全身血液重新分布,胃肠血供骤减、酸碱平衡失调,GAS分泌不断升高,易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本研究发现分组第3、7天干预组MTL较对照组升高、GAS均降低,提示中医药集束化措施可显著改善重度脓毒症患者的胃肠激素分泌,有利于胃肠功能的维护。本研究亦发现,第3、7天干预组腹内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从而减少了腹腔间隔室综合症的发生,明显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

本研究发现:经中医药集束化干预后,7天内AGI发生率明显降低,干预组AGI Ⅱ、III级患者的GIF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但AGI IV级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药集束化治疗对改善轻中度的胃肠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随着病情加重,影响胃肠功能的因素增多,其预防效果不理想,故本研究发现AGI IV级患者GIF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两组比较无差异。欧洲危重病医学会提出AGI定义和指南时已指出,AGI IV级需要剖腹探查或手术减压等干预,一般中医药措施疗效欠佳,有待进一步研究,摸索更有效的措施。

APACHE Ⅱ评分是被临床实验证实的描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量化评分指标,分值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因此该评分系统已在ICU广泛应用。而国内外近来研究中GIF评分和APACHE Ⅱ有显著正相关,进而证实胃肠道功能损伤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MODS患者的APACHE Ⅱ,SOFA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core),GIF评分发现,这三项评分大黄干预组较常规组明显降低,预后更佳。本研究采用中医药集束化措施预防AGI,亦取得了较好效果,降低不同AGI分级患者的GIF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而针对不同APACHE Ⅱ分级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APACHE Ⅱ低分值组即患者病情较轻时中医药预防AGI的疗效更为显著。通过GIF评分量化,更有助于动态评估病情和疗效,使治疗方案更加合理。已有研究发现AGI分级与28d死亡率,APACHE Ⅱ有显著正相关。在本研究中,干预组APACHE Ⅱ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患者机械通气及留住ICU时间明显缩短,28天死亡率及胃肠归因死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药集束化干预措施可降低重度脓毒症患者的疾病危重程度,有效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严重脓毒症是目前ICU治疗的难点,胃肠功能是脓毒症的始动器官,AGI的预防对脓毒症的预后起重要作用。本发明使用中药组合物干预重度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通过降低腹内压,减少胃肠道黏膜的损伤,调节胃肠激素,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肠内营养量,改善机体整体营养状态,降低了AGI的发生率及GIF评分,从而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及留住ICU时间,降低28天死亡率及AGI归因死亡率,有利于改善预后。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