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洋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7375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领域,尤指一种以洋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昆虫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昆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最早的文字《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可见古代人们已认识到“虫”是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很多药用昆虫进行了人工养殖,在医药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洋虫,也叫九龙虫,为拟步虫科昆虫洋虫的全虫。分布干东南亚各国和我国的华南、华东地区,为仓库粮食的害虫之一。由于富含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既可药用,又可食用。在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有人工饲养。洋虫含有脂溶性的活血化瘀成分,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亚油酸可转为前列腺素,能够调节血压,促进新陈代谢。洋虫夏秋季捕捉,捕后洗净,用开水烫死,晒干或烘干;亦可鲜用。洋虫辛、甘,性温;归肺、胃经;具有活血祛瘀,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痛,噎膈反胃,吐血,劳伤咳嗽,哮喘,中风瘫痪,跌打损伤,抗癌,抗衰老等。现有技术中,用洋虫作药治疗疾病有广泛的市场,但用法不同,其疗效也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洋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目的是创立实用的简易药方,供人们采用,此方具有活血祛瘀,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痛,噎膈反胃,吐血,劳伤咳嗽,哮喘,中风瘫痪,跌打损伤,抗癌,抗衰老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以洋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配方:洋虫5克、香附2.7克、陈皮2.7克、当归2.7克、益母草2.7克、延胡索2.7克、黄酒10毫升、清水250毫升。

制作方法:将洋虫晒干、消毒后提取5克;香附2.7克、陈皮2.7克、当归2.7克、益母草2.7克、延胡索2.7克放入陶瓷容器中,加清水250毫升煮成药汁;用药汁加入黄酒10毫升混合,成洋虫散药剂。

用量:病轻者每日1次;病程1年以上者每日3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洋虫作药具有活血祛瘀,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痛,噎膈反胃,吐血,劳伤咳嗽,哮喘,中风瘫痪,跌打损伤,抗癌,抗衰老;本方主治月经不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以洋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配方:洋虫5克、香附2.7克、陈皮2.7克、当归2.7克、益母草2.7克、延胡索2.7克、黄酒10毫升、清水250毫升。

制作方法:将洋虫晒干、消毒后提取5克;香附2.7克、陈皮2.7克、当归2.7克、益母草2.7克、延胡索2.7克放入陶瓷容器中,加清水250毫升煮成药汁;用药汁加入黄酒10毫升混合,成洋虫散药剂。

用量:病轻者每日1次;病程1年以上者每日3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