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9429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妇女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称为“阴痒”,亦称“阴门瘙痒”、“阴空格”。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外阴瘙痒症、外阴炎、阴道炎及外阴营养不良。

主要机理有虚、实两个方面。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常见分型有肝肾阴虚、肝经湿热、湿虫滋生三型。

一、肝肾阴虚

素体阴虚,大病久病,或产多乳众,耗伤精血,以致肝肾阴虚。肝脉过阴器,肾司二阴,肝肾阴虚,精血不足,阴户失养,且血燥生风,风动则痒。

主要证候:阴部干涩,奇痒难忍,或阴部皮肤变白,增厚或萎缩,皲裂破溃,五心烦热,头晕目眩,时有烘热汗出,腰酸腿软,舌红,苔少,脉弦细而数。

治疗法则:调补肝肾,滋阴降火。

二、肝经湿热

郁怒伤肝,肝郁化热,肝气犯脾,脾虚湿盛,以致湿热互结,损伤任带,带下量多,浸渍阴部,而发痒痛。

主要证候:阴部瘙痒灼痛,带下量多,色黄如脓,稠粘臭秽,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心烦不宁,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疗法则:泻肝清热,除湿止痒。

三、湿虫滋生

素体脾虚湿盛,积久化热,流注下焦,损伤任带,湿热蕴积生虫,或外阴不洁,或久居阴湿之地,湿虫滋生,虫蚀阴中,都可导致阴痒。

主要证候:阴部瘙痒,如虫行状,甚则奇痒难忍,灼热疼痛,带下量多,色黄呈泡沫状,或色白如豆渣状,臭秽,心烦少寐,胸闷呃逆,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法则:清热利湿,解毒杀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的:

大叶桉20-40份、五色梅叶10-30份、大风艾8-25份、黄柏20-40份、扛板归10-30份。

优选地,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的:

大叶桉25-35份、五色梅叶15-25份、大风艾10-20份、黄柏25-35份、扛板归15-25份。

以下是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药材来源:

大叶桉,为桃金娘科桉属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以叶入药。【性味】微辛、微苦,平。【功能主治】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肠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织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疹,脚癣,皮肤消毒。

五色梅叶,为马鞭草科植物马樱丹的叶或嫩枝叶。【性味】味辛;苦;性凉;无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痈肿毒疮;湿疹;疥癣;皮炎;跌打损伤。

大风艾,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Blumea balsamifera DC.,以根、嫩枝、叶入药。【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活血散瘀。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产后风痛,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痈肿,湿疹,皮炎。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性味】苦,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扛板归,为蓼科植物扛板归的全草。【性味】酸苦,平。【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水提或40-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方案一: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方案二:取全部药材,混合后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方案三: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成各种口服制剂,如丸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合剂等。

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口服制剂:

稀释剂:淀粉、糖粉、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糖醇类等。

润湿剂与粘合剂:纯化水、乙醇、明胶、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等。

崩解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交联聚维酮等。

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等。

助溶剂: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矫味剂:蔗糖、单糖、芳香剂等。

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

方法1:片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片剂。

上述片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2:胶囊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胶囊剂。

上述胶囊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3:糖浆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糖浆剂。

上述糖浆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4:合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合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合剂。

上述合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5:口服液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溶解后净化、浓缩,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口服液。

本申请人在广泛阅读古今文献,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诊疗经验,找到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方中大叶桉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黄柏清热燥湿,为方中君药;五色梅叶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扛板归清热解毒而为臣;大风艾祛风而为佐。综观全方,全方相互配合,具有疏风止痒,抑菌消炎之功效。用于外阴瘙痒的治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外阴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安全有效, 具有疏风止痒,抑菌消炎之功效。用于外阴瘙痒的治疗。

2、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制剂,配方科学合理,工艺简单,口感好,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数是体积百分数,v/v表示溶液的体积比。

实施例1 颗粒剂

称取大叶桉20g、五色梅叶10g、大风艾8g、黄柏20g、扛板归10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三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加入淀粉、糊精,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实施例2 片剂

称取大叶桉40g、五色梅叶30g、大风艾25g、黄柏40g、扛板归30g。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浓度分别为80%、60%,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

实施例3 片剂

称取大叶桉25g、五色梅叶15g、大风艾10g、黄柏25g、扛板归15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

实施例4 胶囊剂

称取大叶桉35g、五色梅叶25g、大风艾20g、黄柏35g、扛板归25g。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4倍,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辅料淀粉、乙醇、糊精、硬脂酸镁,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5 颗粒剂

称取大叶桉30g、五色梅叶20g、大风艾15g、黄柏30g、扛板归20g。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下相对密度为1.0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淀粉、糊精,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实施例6 糖浆剂

称取大叶桉23g、五色梅叶12g、大风艾9g、黄柏23g、扛板归12g。加水提取2次,两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糖浆剂辅料蔗糖、山梨酸、水搅拌均匀,制得糖浆剂。

实施例7 口服液

称取大叶桉28g、五色梅叶18g、大风艾12g、黄柏28g、扛板归18g。加水提取2次,两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辅料甘露醇、山梨酸、水搅拌均匀,分装,制得口服液。

实施例8 合剂

称取大叶桉32g、五色梅叶23g、大风艾18g、黄柏32g、扛板归23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总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3倍,灌装,加入合剂辅料蔗糖、乙酯、水、山梨酸搅拌均匀,制得合剂。

实施例9 粉剂

称取大叶桉38g、五色梅叶28g、大风艾23g、黄柏38g、扛板归28g。粉碎,过筛,即得。

典型病例

1、白X,女,19岁。 白带量多,外阴瘙痒6个月。患者自述从半年前开始出现白带量异常增多,有时一天要使用多条卫生巾,伴局部瘙痒,自觉难以忍受。曾经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经西药口服、外用,仍反复难愈。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治疗,服药3天,白带量显著减少,且瘙痒症状缓解,一周药吃完后,未再见白带。继续用药调整3周,所有症状均缓解。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2、魏X,女,33岁。自述感觉外阴瘙痒,白带变多又呈灰白色,还会有气泡,更有一股腥臭味,白带检查:细菌性阴道炎。给予本发明实施例6治疗,7天后痊愈,巩固7天,随访一年未复发。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