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润滑腔道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555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自润滑腔道给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给药装置,具体地指一种自润滑腔道给药器,属于医用器材。



背景技术:

腔道给药是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给药方式,它是通过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从而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如直肠,阴道,鼻腔,耳道等给药。但目前腔道给药基本是将药品制成栓剂、泡腾片、或是用棉签等将药品直接塞进体内,但这些方式使用十分不方便:1、药品本身无润滑作,进行给药时会有明显疼痛造成给药中止,特别是对于手术后的腔道部位给药。2、药品形态各异,如栓剂,泡腾片,膏等,有的较软,有的体积很小在塞入腔道时容易涂抹到非预定部位造成到需治部位的药量不足或给药时掉落等。3、给药深度不可控,用传统的方式给药无法准确的定位给药深度,容易造成药物植入后被排出,或没放置到预定治疗部位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4、容易污染腔道周边和给药人员,普通腔道给药由于没有专用给药装置(如直肠)给药后会污染给药者的手及腔道周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润滑腔道给药器,该给药器能够实现安全、卫生地给药,同时地给腔道部位给药,且还能控制给药深度。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润滑腔道给药器,该给药器包括:

给药管,包括进药口和出药口,所述给药管的管壁上刻有长度单位;进药口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推药手柄,所述推药手柄上朝出药口方向设有限位环;

活塞推杆,其一端从进药口插入给药管内,该插入端与给药管的出药口之间形成用放置药剂的药剂腔;以及

外套管,套于所述给药管外,且外套管的内壁贴服有敷料,所述敷料上吸附有水性或油性润滑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推杆的插入端开有排气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套管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与出药口匹配的凸起;外套管的开口端通过螺纹与给药管连接;敷料贴服于开口端与凸起之间。

使用本发明时,将外套管取下,将给药管的出药口对准给药部位,推动活塞推杆,将药剂腔内的药剂推入到给药部位。由于外套管内壁敷料吸附有水性或油性润滑剂,润滑剂对给药管的外壁进行润滑,从而在给药管进入人体给药部位时不会造成疼痛感;此外,通过限位环能够控制给药管进入给药部位的深度,从而实现限位,提高给药的准确度。使用本发明避免了普通腔道给药由于没有专用给药装置(如直肠)给药容易污染给药者的手及腔道周边,甚至污染腔道周边和给药人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润滑腔道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润滑腔道给药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自润滑腔道给药器包括给药管1、活塞推杆2和外套管4。其中,

给药管1包括进药口(位于图中上方)和出药口(位于图中下方),进药口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推药手柄3,推药手柄3上朝出药口方向设有限位环3,本实施例中即推药手柄的下方设有限位环3,限位环3的直径以给药管1进入人体给药部位的深度来设定,例如给药管1进入给药部位较深时,则限位环3的直径需要设置较小,直至限位环3最下端的顶点至出药口的距离为给药深度;同理,当给药管1进入给药部位较浅时,则限位环3的直径需要设置较大。此外,给药管1的壁上刻有长度单位的刻度。

活塞推杆2的一端从进药口插入给药管1内,插入端与给药管的出药口之间形成用放置药剂的药剂腔,膏状、栓剂、凝胶、粉状等各种剂型的药剂置入药剂腔内。活塞推杆2底部有微孔,用于装药后排气,以便活塞推杆2能够推入到给药管1中。微孔可以为类似注射器活塞所用的泄气结构。

外套管4的一端开口,通过该开口套于给药管1外;另一端设有与出药口匹配的凸起4.1,且外套管4的内壁贴服有敷料4.2,敷料4.2贴服于开口端与凸起4.1之间,敷料4.2上吸附有足量的水性或油性润滑剂(由使用部位决定润滑剂类型),敷料4.2与给药管1紧密贴复,在取下外套管4时,给药管1的外壁已自动涂抹润滑剂。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外套管4的开口端可以通过螺纹与给药管1连接。外套管4套于给药管1外后,凸起4.1能够避免润滑剂进入药剂腔。

本发明自润滑腔道给药器可以先将膏状、栓剂、凝胶、粉状等各种剂型的药剂放入给药管1中,然后将活塞推杆2的一端从给药管1的进药口插入给药管1内,使得药剂处于药剂腔内,装药后产生的气体从活塞推杆2底部的微孔排出。

当使用本自润滑腔道给药器时,将外套管4从给药管外取下,由于敷料4.2与给药管1紧密贴复,在取下外套管4时,给药管1的外壁已自动涂抹润滑剂,避免给药造成的疼痛感,甚至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然后将给药管1的出药口对准给药部位,推动外套管4将药剂挤入给药部位。当某给药部位的给药深度为某一固定值时,限位环的直径设置使得限位环最底端的端点距离出药口的距离为该固定值。在给药时,根据给药管1管壁上的刻度来判断给药管1进入的深度,避免未放置到预定治疗部位而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当给药管1进入给药部位的深度为该固定值时,在限位环的作用下,无法再继续将给药管1推入给药部位,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