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常规方法失败的引流管更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79210发布日期:2018-06-02 03:05阅读:14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引流管更换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常规方法失败的引流管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是治疗上尿路梗阻、肾积脓/积水、尿外渗及尿瘘等疾病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当患者需要长期保留肾造瘘管进行引流治疗时,所有患者均需要定期更换造瘘管,定期更换造瘘管可以有效地避免因造瘘管堵塞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

通常情况下造瘘管的更换是在DSA透视下,经导丝配合下完成的,然而,此方法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和感染率;另外,如果造瘘管不通畅,会显著延长X线曝光下操作时间,增加患者和操作者的射线损伤;如果造瘘管闭塞,则导丝无法通过造瘘管,导致操作失败,一旦操作失败,闭塞的造瘘管将会成为棘手的问题:不但取不出,还起不到引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用于常规方法失败的引流管更换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常规方法失败的引流管更换方法,所述引流管更换方法是通过引流管与皮肤之间缝隙形成的窦道引入导丝,然后剪断引流管而直接拔出引流管。

本发明引流管更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患者平卧于DSA治疗床,根据患者引流管位置选择患者体位,局部消毒、铺巾,消毒引流管,将引流管外固定于皮肤的固定线剪断;

2)、经引流管与皮肤之间的缝隙插入0.035导丝,透视下导丝沿着引流管的方向插入输尿管或在肾盂内盘曲,然后固定导丝,将引流管直接剪断,透视下缓慢拔出引流管;

3)、经导丝引入新的引流管,撤出导丝,拉紧引流管尾端的固定线并锁定,使引流管头端呈猪尾巴状;

4)、引流管尾部接集尿袋,最后将引流管外固定于皮肤,包扎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常规的通过引流管引入导丝的方法不同,而是通过引流管与皮肤之间缝隙形成的窦道引入导丝,从而使X线曝光时间缩短一倍以上,本发明可以通过缩短X线曝光时间降低患者和操作者的射线损伤,使患者和操作者受益。本发明在减少X线曝光时间的同时,在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方面与现有的常规方法之间并不存在差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进行操作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常规方法失败的引流管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患者平卧于DSA治疗床,根据患者引流管1位置选择患者体位,局部消毒、铺巾,消毒引流管,将引流管1外固定于皮肤的固定线剪断;

2)、经引流管1与皮肤之间的缝隙插入0.035导丝,透视下导丝2沿着引流管1的方向插入输尿管或在肾盂3内盘曲,然后固定导丝2,将引流管1直接剪断,透视下缓慢拔出引流管1;

3)、经导丝2引入新的引流管1,撤出导丝2,拉紧引流管1尾端的固定线并锁定,使引流管1头端呈猪尾巴状;

4)、引流管1尾部接集尿袋,最后将引流管1外固定于皮肤,包扎即可。

为验证本发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如下临床研究:

1、病例选择

2008年06月~2016年7月01日期间,107例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PCN治疗,并需要长期留置肾脏造瘘管治疗,此107例患者,共进行了368次肾造瘘管的更换治疗,在每一位患者前来更换造瘘管时,给予随机分组:常规组或改进组,每组包括184次更换肾造瘘管操作。

2、入组和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①输尿管因某种原因导致的梗阻,采取肾脏造瘘治疗的患者;②需要长期留置肾脏造瘘管治疗的患者;③定期到我科进行肾造瘘管的更换治疗的患者,造瘘管置入时间为2-6个月之间;④自愿加入本研究,签署同意书,并配合完成调查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拒绝或不能配合完成调查研究的患者;②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肾脏肿瘤性疾病,增加血尿的发生,对观察指标产生干扰的患者;③接受抗凝治疗、出血体质及未经药物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3、方法

常规更换造瘘管的方法(常规组):①患者平卧于DSA治疗床,根据患者造瘘管位置选择患者体位,局部消毒、铺巾,消毒造瘘管,将造瘘管外固定于皮肤的固定线剪断;②打开造瘘管尾端的锁环装置,经造瘘管尾端引入0.035导丝,导丝经造瘘管置入输尿管或在肾盂内盘曲,然后固定导丝缓慢撤出造瘘管;③经导丝引入新的造瘘管,撤出导丝,拉紧造瘘管尾端的固定线并锁定,使造瘘管头端呈猪尾巴状;④造瘘管尾部接集尿袋,最后将造瘘管外固定于皮肤,包扎。此方法失败后尝试改进法更换造瘘管。

改进法(改进组):采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法。

4、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7例患者的368次肾造瘘管的更换治疗,常规组和改进组各包括184次造瘘管更换操作。368次造瘘管的更换操作中,51次造瘘管置入时间为2-3个月,229次造瘘管置入时间为3-4个月,76次造瘘管置入时间为4-5个月,12次造瘘管置入时间为5-6个月,以上各造瘘管置入时间段的患者在两组分布均匀,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更换造瘘管的详细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更换造瘘管的详细结果

由表1可知,常规组和改进组首次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8.4%VS96.7%(P>0.05),二次技术成功率均为100%;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5.1±2.8min VS 2.2±0.4min(P<0.01);感染率分别为4.9%VS 3.9%(P>0.05);肉眼血尿发生率分别为:7.1%VS 6.5%(P>0.05)。因此,改进法与常规法相比,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意义,但是在X线曝光时间方面的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可以使X线曝光时间缩短一倍以上,本发明可以通过缩短X线曝光时间降低患者和操作者的射线损伤,使患者和操作者受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