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072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众多,例如公开号为:CN106109691A、名称为《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组合物》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本发明涉及药物配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中草药主料和食物辅料,所述中草药主料包括动物药30-40g、矿物药6-14g和植物药,其中植物药包括以下重量组份:黄芪15g、丹参20g、茯苓20g、白芍10g、甘草6g、红花5g、元胡10g、川芎6g、生地15g、当归20g、桑寄生20g、岩马桑20g、黑骨藤20g、威灵仙20g,所述食物辅料包括以下重量组份:木瓜10g、红薯提取物8g、菜花提取物14g。本发明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补肾活血、调肝养阴、强筋壮骨的效果。但其配伍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伍较为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生芪120~250、当归30~80、熟地30~80、黑小豆30~80、麻黄15~40、细辛18~40、桂枝45~100、白芍45~100、防风30~80、菟丝子30~80、补骨脂30~80、仙灵脾30~80。

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为:

生芪150~220、当归40~60、熟地40~60、黑小豆40~60、麻黄20~30、细辛25~35、桂枝60~80、白芍60~80、防风40~60、菟丝子40~60、补骨脂40~60、仙灵脾40~60。

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生芪200、当归50、熟地50、黑小豆50、麻黄25、细辛30、桂枝70、白芍70、防风50、菟丝子50、补骨脂50、仙灵脾50。

本发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生芪、当归、熟地、黑小豆、麻黄、细辛、桂枝、白芍、防风、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加入5~8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4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本发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的服用方法为:口服,每日2次,每次服200~250克。

本发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以生芪为主药,搭配其它辅药,它们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强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疗伤止痛作用,对腰椎间盘突出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其原料简单、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例中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实施例1

药物重量配比:

生芪120份、当归30份、熟地30份、黑小豆30份、麻黄15份、细辛18份、桂枝45份、白芍45份、防风30份、菟丝子30份、补骨脂30份、仙灵脾30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5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施例2

药物重量配比:

生芪250份、当归80份、熟地80份、黑小豆80份、麻黄40份、细辛40份、桂枝100份、白芍100份、防风80份、菟丝子80份、补骨脂80份、仙灵脾80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8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4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施例3

药物重量配比:

生芪200份、当归50份、熟地50份、黑小豆50份、麻黄25份、细辛30份、桂枝70份、白芍70份、防风50份、菟丝子50份、补骨脂50份、仙灵脾50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6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5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验例:

以下通过实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的有益效果。

1、实验人群:

分为A、B两个实验组:

A组:女性患者100例;年龄35~50岁。

B组:男性患者150例;年龄35~55岁。

2、药物服用方法:

口服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每天2次,每次服250克,连服20天。

3、疗效评定:

(1)无效:与服药前相比,治疗效果不明显。

(2)显效:治疗效果明显。

4、治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