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芬苯达唑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991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芬苯达唑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动物寄生虫病是由寄生于动物体的各种病原性寄生虫引发的疾病。由于寄生虫常以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对动物进行慢性消耗,因此传染和发病均不明显,造成的损失易被人们忽视,寄生虫病可消耗动物营养,降低饲料利用率,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对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空了极大的损害。主要损害主要表现在引起动物死亡、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影响动物生长、传播疾病以及可造成动物产品遭到严重废弃等。目前常用的抗寄生虫药包括抗蠕虫药、抗原虫药和杀虫药等,有些药物对动物体内的多种寄生虫均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苯并咪唑类如阿苯达唑、芬苯达唑、氧阿苯达唑以及一些前体物质如非班太尔等,咪唑并噻唑类如左旋咪唑,哌嗪类如哌嗪、乙胺嗪,以及抗生素类如芬苯达唑、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等,其中苯丙咪唑类和抗生素类是当前应用最多最广的药物。芬苯达唑为苯并咪唑类药物,具有广谱驱虫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为与线虫的微管蛋白结合发挥作用,对线虫微管蛋白的亲和力显著高于哺乳动物的微管蛋白,因此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很小,不仅对成虫作用强,对未成熟虫体和幼虫也有较强作用,还有杀虫卵的作用等。目前兽医临床常用的芬苯达唑主要剂型有常规片剂、芬苯达唑粉剂等,芬苯达唑内服给药后,只有少量被吸收,特别是反刍动物吸收缓慢,血药达峰时间可达24小时以上,往往一次给药无效,一般需要连续治疗3天,同时一些动物常用的大片剂存在崩解缓慢、动物体内作用缓慢,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方便临床携带和使用、生物利用度高、崩解快的药物制剂。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芬苯达唑分散片,它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芬苯达唑20-40份、乳糖25-50份、微晶纤维素10-20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8份、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2-4份、硬脂酸镁1-2份、微粉硅胶1-2份。进一步地,它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芬苯达唑40份、乳糖25份、微晶纤维素20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8份、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份、硬脂酸镁2份、微粉硅胶2份。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骤:(1)取芬苯达唑,超微粉碎;取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分别过筛,备用;(2)将芬苯达唑、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再加入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混合,压片,即得。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超微粉碎是将芬苯达唑超微粉碎至粒径小于50μm。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分别过80目筛。进一步地,步骤(2)中,制软材采用20%乙醇,过20目筛制粒,干燥至颗粒水分在3%以下,20目筛过筛整粒。进一步地,步骤(2)中,加入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后,混合30分钟。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芬苯达唑分散片在制备兽用驱虫药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芬苯达唑分散片在制备抗寄生虫药中的用途。试验结果证明,在本发明特定辅料种类及用量配比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芬苯达唑分散片的崩解性能优良,释放度高,克服了现有芬苯达唑制剂的缺陷,应用前景良好。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实施例1本发明芬苯达唑分散片的制备处方以1000片量计,如下所示:编号原辅料比例重量A芬苯达唑20%500gB乳糖50%1250gC微晶纤维素20%500gD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100gE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75gF硬脂酸镁2%50gG微粉硅胶1%25g制备方法:(1)将A在低温条件下(-20℃)超微粉碎30分钟,得粒径小于50μm的超微粉,B-G分别过80目筛,备用。(2)将A-E混和30分钟,得到混合物,加20%乙醇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50℃干燥12小时以上,使颗粒水分控制在3%以下,20目筛过筛整粒后,加入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混和30分钟,压片,即得。实施例2本发明芬苯达唑分散片的制备处方以1000片量计,如下所示:编号原辅料比例重量A芬苯达唑40%1000gB乳糖25%625gC微晶纤维素20%500gD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8%200gE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75gF硬脂酸镁2%50gG微粉硅胶2%50g制备方法:(1)将A在低温条件下(-20℃)超微粉碎30分钟,得粒径小于50μm的超微粉,B-G分别过80目筛,备用。(2)将A-E混和30分钟,得到混合物,加20%乙醇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50℃干燥12小时以上,使颗粒水分控制在3%以下,20目筛过筛整粒后,加入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混和30分钟,压片,即得。实施例3本发明芬苯达唑分散片的制备处方以1000片量计,如下所示:编号原辅料比例重量A芬苯达唑30%750gB乳糖40%1000gC微晶纤维素20%500gD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6%150gE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25gF硬脂酸镁1%25gG微粉硅胶2%50g制备方法:(1)将A在低温条件下(-20℃)超微粉碎30分钟,得粒径小于50μm的超微粉,B-G分别过80目筛,备用。(2)将A-E混和30分钟,得到混合物,加20%乙醇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50℃干燥12小时以上,使颗粒水分控制在3%以下,20目筛过筛整粒后,加入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混和30分钟,压片,即得。实施例4本发明芬苯达唑分散片的制备处方以1000片量计,如下所示:编号原辅料比例重量A芬苯达唑40%1000gB乳糖30%750gC微晶纤维素20%500gD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6%150gE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2%50gF硬脂酸镁1%25gG微粉硅胶1%25g制备方法:(1)将A在低温条件下(-20℃)超微粉碎30分钟,得粒径小于50μm的超微粉,B-G分别过80目筛,备用。(2)将A-E混和30分钟,得到混合物,加20%乙醇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50℃干燥12小时以上,使颗粒水分控制在3%以下,20目筛过筛整粒后,加入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混和30分钟,压片,即得。以下用实验例的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用作对照的普通芬苯达唑片制备方法如下:处方以1000片量计,如下所示:编号原辅料比例重量A芬苯达唑35%875gB淀粉40%1000gC滑石粉18%450gD糊精5%125gE硬脂酸镁2%50g制备方法:(1)将A在低温条件下(-20℃)超微粉碎30分钟,得粒径小于50μm的超微粉,B-E分别过80目筛,备用。(2)将A-D混和30分钟,得到混合物,加20%乙醇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50℃干燥12小时以上,使颗粒水分控制在3%以下,20目筛过筛整粒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和30分钟,压片,即得。1、崩解时限检查按《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崩解时限检查结果注:*,与普通片剂组比,P<0.05;**,与普通片剂组比,P<0.01。◇,与实施例2组比,P<0.05;◇◇,与实施例2组比,P<0.01。由崩解时限检查结果可知,普通片剂崩解时间最长,平均时间为12.30分钟,所有实施例组均在2分钟内完全崩解,与普通片剂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之间,其中实施例1、4组与实施例2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实施例2组崩解时间最短。2、释放度测定按《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测定。转速为(100±1)100r·min-1,温度恒温在(37±0.5)℃。取芬苯达唑分散片和普通片剂,置溶出杯中,开始转动并记录时间,分别于一定时间取样5ml,立即补充等温等体积溶出介质,滤液经0.8μm微孔滤膜过滤,用甲醇稀释至刻度,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94nm处测定吸光度A,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累积释药百分率(%)。释放度测定结果见下表2。表2释放度测定结果表350min释放度比较结果注:*,与普通片剂组比,P<0.05;**,与普通片剂组比,P<0.01。◇,与实施例2组比,P<0.05;◇◇,与实施例2组比,P<0.01。由释放度测定试验可知,将芬苯达唑微粉化后制备分散片(实施例1-4),与普通芬苯达唑片相比,释放度较优,溶出时间缩短明显,50分钟后的溶出度均可达90%以上,优于普通片剂同时,由50min测定的各组释放度结果比较可知,实施例1-4组与普通片剂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实施例1组与实施例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例2组溶出速度最快,50分钟的释放度达95.20%,为芬苯达唑分散片筛选的最优处方。综合崩解时限和释放度,优选实施例2的处方。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特定辅料种类及用量配比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芬苯达唑分散片的崩解性能优良,释放度高,克服了现有芬苯达唑制剂的缺陷,应用前景良好。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