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肠道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及有害菌,共生在一起,当肠道中的有害菌生长超过有益菌的生长,就会引发肠道疾病,常见的肠道疾病有便秘,腹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都与肠道菌群的调节不当有关。治疗这些病症一般采用食母生,慷彼申,强的松等西药治疗,优点是见效快,但是,对人体有副作用,病症容易反复复发。
海洋是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存在着大量具有各种生理活性功能的动植物和藻类资源。如能充分利用海洋中的各种天然活性物质,实现人体胃肠道微生物的自然调节和稳定,将会极大地避免西药的各种毒副作用,达到安全快速有效治疗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等病症的目的。
专利201610654551.9公开了一种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双歧杆菌5-8份,乳酸菌5-8份,菊糖8-10份,低聚果糖8-10份,低聚半乳糖8-10份,甘露低聚糖8-10份,黄连素8-10份,黄岑6-9份,板蓝根6-9份,黄芪6-9份,茯苓6-9份,荆芥5-8份,防风5-8份,苍术3-4份,泽泻3-4份,葛根3-4份,神曲3-4份,山楂3-4份,厚朴3-4份,连翘3-4份。该组合物组分作为一种保健品对肠道有益,但是,不能作为药物使用,治疗顽固性反复复发的肠道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菌种15-30份,小分子有机酸10-20份,琼胶寡糖10-20份,果寡糖1-2份,软丝藻1-10份,螺旋藻3-10份,北极礁膜10-20份,昆布1-2份,小衫藻1-2份,海蒿子3-10份。
所述菌种包括乳酸菌菌粉,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丁酸弧菌菌粉,双歧杆菌菌粉,瘤胃球菌菌粉,植物乳杆菌菌粉,嗜热链球菌菌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乳酸菌菌粉含有乳酸菌1-8×108个/g;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含有枯草芽孢杆菌1-8×108个/g;丁酸弧菌菌粉含有丁酸弧菌1-8×108个/g;双歧杆菌菌粉含有双歧杆菌1-8×108个/g;瘤胃球菌菌粉含有瘤胃球菌1-8×108个/g;植物乳杆菌菌粉含有植物乳杆菌1-8×108个/g;嗜热链球菌菌粉含有嗜热链球菌1-8×108个/g。
所述小分子有机酸为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甘草酸,肉豆蔻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琼胶寡糖按照如下步骤制成:
(1)将琼脂糖配制成0.1-1.5%浓度,加入β-琼胶酶于30-45℃温育10-24小时;
(2)温育结束后,悬蒸浓缩体积至原来1/10,加入3倍体积乙醇,离心取上清液;
(3)将上清液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琼胶寡糖。
所用β-琼胶酶为可将琼脂糖水解为新琼二糖、新琼四糖、新琼六糖、新琼八糖和新琼十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的β-琼胶酶。
上述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均质打浆,80℃保温搅拌2小时,过滤渣子,制得浆液,加入红糖,超高温瞬时杀菌,加入酵母菌菌剂进行发酵24-36小时,离心取上清,上清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制得混合粉末A;
(2)将菌种,小分子有机酸,果寡糖,螺旋藻、琼胶寡糖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末B;
(3)将混合粉末A与混合粉末B混合均匀,在-40℃-4℃条件下保存。
所述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1:(1-10)。
所述红糖加入的质量占浆液质量的0.5-3%。
所述超高温瞬时杀菌为在137-145℃条件下杀菌6-10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可治愈反复性复发的肠道疾病如腹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等。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乳酸菌菌粉8份,丁酸弧菌菌粉8份,瘤胃球菌菌粉8份,苹果酸15份,新琼四糖20份,果寡糖1.5份,软丝藻5份,螺旋藻6份,北极礁膜15份,昆布1.5份,小衫藻1.5份,海蒿子7份;所述乳酸菌菌粉含有乳酸菌3×108个/g;丁酸弧菌菌粉含有丁酸弧菌4×108个/g;瘤胃球菌菌粉含有瘤胃球菌4×108个/g。
上述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琼脂糖配制成0.1%浓度,加入可水解生成新琼四糖的β-琼胶酶于45℃温育24小时。温育结束后,悬蒸浓缩体积至原来1/10,加入3倍体积乙醇,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新琼四糖。
(2)将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打浆,过滤渣子,制得浆液,加入红糖,超高温瞬时杀菌,加入酵母菌菌剂进行发酵30小时,离心取上清,低温喷雾干燥制得混合粉末A;所述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1:5;所述红糖加入的质量占浆液质量的1%;所述超高温瞬时杀菌为在138℃条件下杀菌7秒;
(3)将菌种,小分子有机酸,新琼四糖,果寡糖,螺旋藻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末B;
(4)将混合粉末A与混合粉末B混合均匀,在-20℃条件下保存。
选取100名腹泻患者,病症反复复发。症状为:便意频繁,每次粪量不多并有里急后重感,粪便中有脓血,排便后疼痛且不缓解。服用本实施例的组合物15天,症状缓解者65名;服用30天,症状缓解者75名,治愈30名;服用60天,症状缓解者86名,治愈者80名。治愈者2年内复发7名。
实施例2
一种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枯草芽孢杆菌菌粉7份,植物乳杆菌菌粉8份,瘤胃球菌菌粉5份,柠檬酸10份,新琼四糖和六糖混合物15份,果寡糖1份,软丝藻1份,螺旋藻3份,北极礁膜10份,昆布1份,小衫藻1份,海蒿子3份;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含有枯草芽孢杆菌2×108个/g;植物乳杆菌菌粉含有植物乳杆菌7×108个/g;瘤胃球菌菌粉含有瘤胃球菌7×108个/g。
上述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琼脂糖配制成0.1%浓度,加入可水解生成新琼四糖和六糖混合物的β-琼胶酶于50℃温育35小时。温育结束后,悬蒸浓缩体积至原来1/8,加入3倍体积乙醇,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新琼四糖和六糖混合物。
(2)将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打浆,过滤渣子,制得浆液,加入红糖,超高温瞬时杀菌,加入酵母菌菌剂进行发酵24小时,离心取上清,低温喷雾干燥制得混合粉末A;所述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1:2;所述红糖加入的质量占浆液质量的0.5%;所述超高温瞬时杀菌为在137℃条件下杀菌10秒;
(3)将菌种,小分子有机酸,新琼四糖和六糖混合物,果寡糖,螺旋藻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末B;
(4)将混合粉末A与混合粉末B混合均匀,在-40℃条件下保存。
选取100名便秘患者,病症反复复发。症状为: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伴有食欲减退、腹胀、下腹不适、排气多或有头晕、头痛。服用本实施例的组合物15天,症状缓解者55名;服用30天,症状缓解者88名,治愈60名;服用60天,症状缓解者90名,治愈者88名。治愈者2年内复发3名。
实施例3
一种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双歧杆菌菌粉10份,嗜热链球菌菌粉10份,植物乳杆菌菌粉8份,肉豆蔻酸20份,新琼二糖10份,果寡糖2份,软丝藻10份,螺旋藻10份,北极礁膜20份,昆布2份,小衫藻2份,海蒿子5份,壳聚糖5份;双歧杆菌菌粉含有双歧杆菌3×108个/g;嗜热链球菌菌粉含有嗜热链球菌5×108个/g。
上述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琼脂糖配制成0.2%浓度,加入可水解生成新琼二糖的β-琼胶酶于40℃温育30小时。温育结束后,悬蒸浓缩体积至原来1/15,加入2倍体积乙醇,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新琼二糖。
(2)将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打浆,过滤渣子,制得浆液,加入红糖,超高温瞬时杀菌,加入酵母菌菌剂进行发酵36小时,离心取上清,低温喷雾干燥制得混合粉末A;所述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1:8;所述红糖加入的质量占浆液质量的3%;所述超高温瞬时杀菌为在145℃条件下杀菌6秒;
(3)将菌种,小分子有机酸,新琼二糖,果寡糖,螺旋藻,壳聚糖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末B;
(4)将混合粉末A与混合粉末B混合均匀,在4℃条件下保存。
选取100名腹胀患者。症状为:腹部膨隆,上腹部有胃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或减弱,压痛及肌紧张。服用本实施例的组合物10天,症状缓解者56名;服用20天,症状缓解者77名,治愈60名;服用50天,症状缓解者83名,治愈者80名。治愈者2年内复发5名。
实施例4
一种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乳酸菌菌粉8份,丁酸弧菌菌粉8份,瘤胃球菌菌粉8份,甘草酸8份,莽草酸8份,新琼八糖10份,果寡糖1.5份,软丝藻5份,螺旋藻6份,北极礁膜15份,昆布1.5份,小衫藻1.5份,海蒿子3份,牡蛎粉5份;所述乳酸菌菌粉含有乳酸菌3×108个/g;丁酸弧菌菌粉含有丁酸弧菌4×108个/g;瘤胃球菌菌粉含有瘤胃球菌4×108个/g。
上述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琼脂糖配制成0.5%浓度,加入可水解生成新琼八糖的β-琼胶酶于45℃温育24小时。温育结束后,悬蒸浓缩体积至原来1/10,加入3倍体积乙醇,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新琼八糖。
(2)将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打浆,过滤渣子,制得浆液,加入红糖,超高温瞬时杀菌,加入酵母菌菌剂进行发酵30小时,离心取上清,低温喷雾干燥制得混合粉末A;所述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1:5。所述红糖加入的质量占浆液质量的1%;所述超高温瞬时杀菌为在138℃条件下杀菌7秒;
(3)将菌种,小分子有机酸,,新琼八糖,果寡糖,螺旋藻,牡蛎粉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末B;
(4)将混合粉末A与混合粉末B混合均匀,在-20℃条件下保存。
选取100名腹泻患者,病症反复复发。症状为:便意频繁,每次粪量不多并有里急后重感,粪便中有脓血,排便后疼痛且不缓解。服用本实施例的组合物15天,症状缓解者61名;服用30天,症状缓解者71名,治愈30名;服用60天,症状缓解者83名,治愈者77名。治愈者2年内复发7名。
实施例5
一种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乳酸菌菌粉8份,丁酸弧菌菌粉8份,瘤胃球菌菌粉8份,苹果酸15份,新琼八糖与十糖混合物8份,果寡糖1.5份,软丝藻5份,螺旋藻6份,北极礁膜15份,昆布1.5份,小衫藻1.5份,海蒿子7份,鲽鱼胶原蛋白肽6份;所述乳酸菌菌粉含有乳酸菌3×108个/g;丁酸弧菌菌粉含有丁酸弧菌4×108个/g;瘤胃球菌菌粉含有瘤胃球菌4×108个/g。
上述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琼脂糖配制成1.0%浓度,加入可水解生成新琼八糖和新琼十糖的β-琼胶酶于37℃温育20小时。温育结束后,悬蒸浓缩体积至原来1/12,加入2.5倍体积乙醇,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新琼八糖与新琼十糖混合物。
(2)将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打浆,过滤渣子,制得浆液,加入红糖,超高温瞬时杀菌,加入酵母菌菌剂进行发酵30小时,离心取上清,低温喷雾干燥制得混合粉末A;所述软丝藻、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海蒿子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1:5。所述红糖加入的质量占浆液质量的1%;所述超高温瞬时杀菌为在138℃条件下杀菌7秒;
(3)将菌种,小分子有机酸,新琼八糖和十糖混合物,果寡糖,螺旋藻,鲽鱼胶原蛋白肽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末C;
(4)将混合粉末A与混合粉末B混合均匀,在-20℃条件下保存。
选取100名腹泻患者,病症反复复发。症状为:便意频繁,每次粪量不多并有里急后重感,粪便中有脓血,排便后疼痛且不缓解。服用本实施例的组合物15天,症状缓解者75名;服用30天,症状缓解者85名,治愈40名;服用60天,症状缓解者99名,治愈者88名。治愈者2年内无复发例。
实施例6
一种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枯草芽孢杆菌菌粉7份,植物乳杆菌菌粉8份,瘤胃球菌菌粉5份,柠檬酸10份,新琼六糖5份,果寡糖1份,软丝藻1份,海箩1份,螺旋藻3份,北极礁膜10份,昆布1份,小衫藻1份,海蒿子3份;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含有枯草芽孢杆菌2×108个/g;植物乳杆菌菌粉含有植物乳杆菌7×108个/g;瘤胃球菌菌粉含有瘤胃球菌7×108个/g。
上述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琼脂糖配制成1.2%浓度,加入可水解生成新琼六糖的β-琼胶酶于50℃温育18小时。温育结束后,悬蒸浓缩体积至原来1/10,加入3.5倍体积乙醇,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新琼六糖。
(2)将软丝藻、海箩、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与水混合,打浆,过滤渣子,制得浆液,加入红糖,超高温瞬时杀菌,加入酵母菌菌剂进行发酵24小时,离心取上清,烘干沉淀物制得混合粉末A;所述软丝藻、海箩、北极礁膜、昆布、小衫藻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1:2;所述红糖加入的质量占浆液质量的0.5%;所述超高温瞬时杀菌为在137℃条件下杀菌10秒;
(3)将菌种,小分子有机酸,新琼六糖,果寡糖,螺旋藻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末B;
(4)将混合粉末A与混合粉末B混合均匀,在-40℃条件下保存。
选取100名便秘患者,病症反复复发。症状为: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伴有食欲减退、腹胀、下腹不适、排气多或有头晕、头痛。服用本实施例的组合物15天,症状缓解者65名;服用30天,症状缓解者89名,治愈70名;服用60天,症状缓解者99名,治愈者98名。治愈者2年内无复发例。
实施例7
一种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双歧杆菌菌粉10份,嗜热链球菌菌粉10份,植物乳杆菌菌粉8份,肉豆蔻酸20份,新琼十糖8份,果寡糖2份,软丝藻10份,牛磺酸2份,螺旋藻10份,软丝藻20份,昆布2份,小衫藻2份,海蒿子5份,海螺5份;双歧杆菌菌粉含有双歧杆菌3×108个/g;嗜热链球菌菌粉含有嗜热链球菌5×108个/g。
上述肠道菌群活性调节用新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琼脂糖配制成1.5%浓度,加入可水解生成新琼十糖的β-琼胶酶于55℃温育18小时。温育结束后,悬蒸浓缩体积至原来1/10,加入3倍体积乙醇,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得到新琼十糖。
(2)将软丝藻、昆布、小衫藻、海蒿子、海螺与水混合,打浆,过滤渣子,制得浆液,加入红糖,超高温瞬时杀菌,加入酵母菌菌剂进行发酵36小时,离心取上清,烘干沉淀物制得混合粉末A;所述软丝藻、昆布、小衫藻、海蒿子、海螺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1:8;所述红糖加入的质量占浆液质量的3%;所述超高温瞬时杀菌为在145℃条件下杀菌6秒;
(3)将菌种,小分子有机酸,新琼十糖,果寡糖,螺旋藻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末B;
(4)将混合粉末A与混合粉末B混合均匀,在4℃条件下保存。选取100名腹胀患者。症状为:腹部膨隆,上腹部有胃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或减弱,压痛及肌紧张。服用本实施例的组合物10天,症状缓解者66名;服用20天,症状缓解者88名,治愈70名;服用50天,症状缓解者99名,治愈者98名。治愈者2年内无复发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