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灵芝竹荪含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130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口服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脾、润燥的茯苓灵芝竹荪含片。



背景技术:

茯苓,别名云苓、茯灵、松茯苓、松薯等,是寄生在松树根部的多孔菌科植物,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菌,自古以来就是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富含茯苓多糖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健脾胃、利水消肿、降血脂、调节机体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抗突变等功能;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自古以来都被认为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菌。其主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真菌溶菌酶,以及糖类(还原糖和多糖)、麦角甾醇、三萜类、香豆精甙、挥发油、硬脂酸、苯甲酸、生物碱、维生素B2及C等;孢子还含甘露醇、海藻糖,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灵芝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克山病、高原不适症、肝炎、出血热、消化不良、气管炎等各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竹荪为寄生竹子的腐生真菌,以分解死亡的竹根、竹竿和竹叶等为营养源,其菌丝能穿透许多微生物的拮抗线,能利用许多微生物不能利用的纤维素、木质素,其内部含多种蛋白质、脂肪、菌糖、粗纤维等。具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其对高血压、肿瘤、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作用。

目前,对于上述组分的药物的应用主要是以简单的散剂为主,需要经过人体机体的消化后方能被吸收,使得其这些制剂生物利用率相对较低,使用不方便,起效慢,而若采用传统水提法制备口服液制剂,其提取率仅为25%~32%,根本达不到工业生产的需要,造成了物料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茯苓灵芝竹荪含片,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茯苓灵芝竹荪含片,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茯苓:40~80份、竹荪:40~80份、大枣:20~40份、灵芝:3~6份、鲜竹沥:10~20份、薄荷:10~15份、乳糖:8~15份、精炼蜂蜜:10~20份。

其优选质量份为:茯苓:60份、竹荪:60份、大枣:32份、灵芝:5份、鲜竹沥:18份、薄荷:12份、乳糖:9份、精炼蜂蜜:15份。

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质量份取薄荷提取薄荷油,将提取的薄荷油按每100g薄荷5~8ml的比例溶于无水乙醇中,然后将灵芝通过胶体磨进行超微粉碎,过200~300目筛,再加50%乙醇,合并两组乙醇并进行回流提取,提取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

2)将茯苓切成8~10mm见方的小块,与提取过薄荷油的薄荷渣、大枣、竹荪合并加入容器中,并按每500g药物总质量加入5000~6000ml的比例加水,然后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3h,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再加入2000~30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2h,进行固液分离后合并两次的煎液,加入鲜竹沥,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5~1.25的清膏。

3)将步骤1)中制得的浸膏加入清膏中,同时加入乳糖以及精炼蜂蜜,并以精炼蜂蜜作赋形剂,将混合料含水量控制在10%以内,制成软材,将上述软材用颗粒摇摆机过筛制成湿颗粒。

4)将上述湿颗粒用恒温箱热风干燥,将含水量控制在3%以下,再将干燥后的颗粒再通过40目~60目颗粒摇摆机整粒,按每百份质量份料加0.3~0.5份的量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拌合后干燥压片成型即得成品。

作为上述步骤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薄荷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所述步骤2)中煎液过滤时用180~200目滤布进行过滤。

所述步骤3)中进行颗粒摇摆机过筛制粒时,其颗粒粒径控制在2mm内。

所述步骤4)中进行干燥操作时,恒温箱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干燥时间控制为6~8小时。

有益效果:本发明茯苓灵芝竹荪含片,通过在茯苓中添加竹荪进行调和补充,配合灵芝中的多种有效物质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物质代谢,具有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疲劳及抗衰老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

茯苓:800g、竹荪:800g、大枣:250g、灵芝:60g、鲜竹沥:180g、薄荷:120g、乳糖:120g、精炼蜂蜜:150g。

制备时,先按上述质量份取薄荷提取薄荷油,将提取的薄荷油溶与7ml的无水乙醇中,同时将灵芝送入胶体磨中进行超微粉碎,并过200目筛,将过筛的灵芝加入50%的乙醇中,并将两种乙醇溶液混合进行回流提取,并将进行回收乙醇操作后的液体浓缩成浸膏。

然后将提取过薄荷油的薄荷渣与切成8~10mm见方小块的茯苓、大枣、竹荪合并,与22000ml水一并加入容器中加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50min,进行固液分离后,液渣部分中再加入140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90min,进行固液分离后合并两次的煎液,加入鲜竹沥,搅拌均匀后用200目滤布进行过滤,然后浓缩至密度为1.25的清膏。

将清膏与浸膏合并,同时加入乳糖以及精炼蜂蜜搅拌均匀,调整混合料中含水量,并将其控制在8%,制成软材,将上述软材用颗粒摇摆机过筛制粒,大颗粒粒径≤2mm,制成湿颗粒后用恒温箱热风干燥,温度控制在58℃,时间6小时,干燥后,检测综合含水量为2.6%,再将干燥后的颗粒再通过60目颗粒摇摆机整粒,按每百份质量份料加0.4份的量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拌合后干燥压片成型即得成品。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

茯苓:600g、竹荪:600g、大枣:320g、灵芝:50g、薄荷:120g、乳糖:90g、精炼蜂蜜:150g。

制备时,先按上述质量份取薄荷提取薄荷油,将提取的薄荷油溶与8ml的无水乙醇中,同时将灵芝送入胶体磨中进行超微粉碎,并过300目筛,将过筛的灵芝加入50%的乙醇中,并将两种乙醇溶液混合进行回流提取,并将进行回收乙醇操作后的液体浓缩成浸膏。

然后将提取过薄荷油的薄荷渣与切成8~10mm见方小块的茯苓、大枣、竹荪合并,与18000ml水一并加入容器中加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50min,进行固液分离后,液渣部分中再加入135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90min,进行固液分离后合并两次的煎液,加入鲜竹沥,搅拌均匀后用200目滤布进行过滤,然后浓缩至密度为1.25的清膏。

将清膏与浸膏合并,同时加入乳糖以及精炼蜂蜜搅拌均匀,调整混合料中含水量,并将其控制在7%,制成软材,将上述软材用颗粒摇摆机过筛制粒,大颗粒粒径≤2mm,制成湿颗粒后用恒温箱热风干燥,温度控制在60℃,时间7小时,干燥后,检测综合含水量为2.5%,再将干燥后的颗粒再通过50目颗粒摇摆机整粒,按每百份质量份料加0.4份的量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拌合后干燥压片成型即得成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