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用取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472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普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外科用取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也正是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技术水准也不断得到提高。普外科是各类医院的常设科室之一,在医院的普外科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骨折患者,现在医学对于骨折一般是需要植入骨钉来进行固定,当断骨愈合后,通常需要将骨钉移除。目前移除骨钉使用的一般为工程用的管钳或是通用钳子等工具进行强行取钉。这种方式往往需要割开较大的创口,容易导致二次伤害,病菌感染,影响患者的康复。并且是靠人力夹紧,经常出现滑脱现象,增加了医护人员取钉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钉方便,减少患者创伤的普外科用取钉装置。

一种普外科用取钉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操作手柄、钳杆一、钳杆二、锁紧螺杆、照明灯一、底座、钳口一、钳口二、照明灯二、支点钉、锁紧螺母、电池和照明开关,装置本体外形为圆柱形状内部中空结构,底座为半球形状且内部设置空腔,底座设置在装置本体下部并与装置本体内部中空形成中空通道,钳杆一和钳杆二伸入底座和装置本体的中空通道中,钳杆一与钳口一连接,钳杆二与钳口二连接,操作手柄与钳杆一和钳杆二上部连接,钳口一和钳口二通过支点钉连接,锁紧螺杆横着穿过装置本体和钳杆一、钳杆二并与锁紧螺母将钳杆一和钳杆二锁紧,底座上设置有观察口一和观察口二,照明灯一和照明灯二设置在底座内部空腔上,电池设置在装置本体内部,照明开关设置在装置本体上部外侧。

进一步,该普外科用取钉装置还包括钳口齿一和钳口齿二,钳口齿一设置在钳口一的内侧上,钳口齿二设置在钳口二的内侧上。

进一步,该普外科用取钉装置的底座为橡胶材料。

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该普外科用取钉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取钉固定牢靠,一次性取钉,较少重复性取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医护人员取钉效率,适合推广应用。且合理减少对患者创口开口,较好的减轻对患者的二次伤害,有效避免了患者再次感染,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装置本体;2、操作手柄;3、钳杆一;4、钳杆二;5、锁紧螺杆;6、照明灯一;7、观察口一;8、底座;9、钳口一;10、钳口齿一;11、钳口齿二;12、钳口二;13、观察口二;14、照明灯二;15、支点钉;16、锁紧螺母;17、电池;18、照明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普外科用取钉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操作手柄2、钳杆一3、钳杆二4、锁紧螺杆5、照明灯一6、底座8、钳口一9、钳口二12、照明灯二14、支点钉15、锁紧螺母16、电池17和照明开关18,装置本体1外形为圆柱形状内部中空结构,底座8为半球形状且内部设置空腔,底座8设置在装置本体1下部并与装置本体1内部中空形成中空通道,钳杆一3和钳杆二4伸入底座8和装置本体1的中空通道中,钳杆一3与钳口一9连接,所述钳杆二4与钳口二12连接,操作手柄2与钳杆一3和钳杆二4上部连接,钳口一9和钳口二12通过支点钉15连接,锁紧螺杆5横着穿过装置本体1和钳杆一3、钳杆二4并与锁紧螺母16将钳杆一3和钳杆二4锁紧,底座8上设置有观察口一7和观察口二13,照明灯一6和照明灯二14设置在底座8内部空腔上,电池17设置在装置本体1内部,照明开关18设置在装置本体1上部外侧。

为使该装置夹持骨钉更为牢靠,减少取钉失误,提高取钉效率。该普外科用取钉装置还包括钳口齿一10和钳口齿二11,钳口齿一10设置在钳口一9的内侧上,钳口齿二11设置在钳口二12的内侧上。

为提高对患者的舒适性,减轻患者的痛苦。该普外科用取钉装置的底座8为橡胶材料。

本发明的操作使用原理为:将底座8对准患者需要取出的骨钉部位,通过照明开关18打开照明灯一6和照明灯二14使底座8的空腔照亮,通过观察口一7和观察口二13观看底座8的空腔即患者骨钉位置的情况,手持操作手柄2操作钳杆一3和钳杆二4使钳口一9和钳口二12夹持患者骨钉,夹持骨钉后通过锁紧螺杆5和锁紧螺母16进行锁紧,一只手紧握住装置本体1使之牢靠,另一只手通过操作操作手柄2缓慢将患者骨钉取出,完成工作该项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