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恒温器防烫伤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125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恒温器防烫伤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输注肠内营养液时,一般会采用输液恒温器进行加热,使肠内营养液温度维持在37℃左右,可避免低温营养液刺激胃肠道而引起恶心、呕吐、反流、腹痛、腹胀和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肠内营养顺利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输液恒温器在使用过程中夹持在胃管接口10cm处,一般位于患者肩部附近,患者翻身或是移动位置时容易引发烫伤,存在安全隐患,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输液恒温器在使用过程中放置位置不当容易引发患者烫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的输液恒温器防烫伤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恒温器防烫伤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盒体,所述固定盒体上通过铰链连接有上盖,所述固定盒体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固定盒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中用于放置输液恒温器,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输液恒温器的两端分别卡设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所述固定盒体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用于固定第一腔体中的输液恒温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的体积小于第二腔体。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前端设置有固定带用于将固定盒体连接在病床护栏上。进一步的,所述输液恒温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用于连接鼻空肠管或胃管,所述输液恒温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用于连接营养液。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将固定盒体固定于病床上,固定稳固不易发生移位,将输液恒温器放置在固定盒体中防止使用过程中患者直接接触发生烫伤,使用结束后能够将电源线收纳至固定盒体中,方便下次直接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固定盒体1、上盖2、分隔板3、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输液恒温器8、固定夹9、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固定带12、固定板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输液恒温器防烫伤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盒体1,固定盒体1上通过铰链连接有上盖2,固定盒体1内部设置有分隔板3,分隔板3将固定盒体1分为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第一腔体4的体积小于第二腔体5,第一腔体4中用于放置输液恒温器8,第二腔体5中用于放置输液恒温器8的电源线,第一腔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输液恒温器8的两端分别卡设在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上,固定盒体1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上设置有固定夹9,固定夹9用于固定第一腔体4中的输液恒温器8,固定板13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带12用于将固定盒体1连接在病床护栏上,输液恒温器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0用于连接鼻空肠管或胃管,输液恒温器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1用于连接营养液。使用方法:将固定盒体1放置在病床合适位置处,并用固定带12将固定盒体1系牢在患者病床的围栏处,将输液恒温器8放置在固定盒体1的第一腔体4中,输液恒温器8的两端分别卡设在第一腔体4的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上,固定板13上的固定夹9固定住输液恒温器8的中部,防止输液恒温器8在第一腔体4中晃动,将输液恒温器8的第一连接管10与患者的鼻空肠管或胃管连接好,将输液恒温器8的第二连接管11与营养液连接,接通输液恒温器8的电源线,输液恒温器8正常使用,输液恒温器8的使用局部温度通常为50℃,输液恒温器8设置于固定盒体1内能够防止烫伤患者,当使用完毕后,将电源线收纳至固定盒体1中的第二腔体5中,并将上盖2盖好,实现了输液恒温器的收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