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胸腹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447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胸腹引流器。



背景技术:

胸腹穿刺术是常见的穿刺诊疗项目。目前,所使用的胸腹穿刺器具一般采用常规的穿刺包,包括穿刺针,注射器,三通管,穿刺针、注射器连接在三通管的两个管路上,在使用时将未使用的管路封闭,在三通管上还设置有控制开关,这种胸腹穿刺器具在使用时,将穿刺针插入病人的胸腹内,拉动注射器的针拴,积液顺着穿刺针进入到注射器的针管内,当注射器的针管内抽满积液时,扳动控制开关,使三通管封闭,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病人胸腹内,然后拔出注射器,将针管内的积液注入到准备好的容器中保存。这种胸腹穿刺器具由于注射器的针管容积较小,能够满足一般的体液生化、体液常规等少量标本的采集需要,但对于大量体液标本的采集,例如体液细胞学检查以及胸腹腔大量积液放水治疗需求等,穿刺医生只能用注射器反复抽取积液,耗时长,操作繁琐,医生的劳动强度较高,由于抽取积液次数较多,需要反复扳动控制开关,这就使得病人感染机会及组织器官损伤机率增加,容易引发气胸、胸膜腔或胸壁出血、空气栓塞、感染、脾或肝刺伤等并发症,额外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病痛,而且医主需要助手协助才能完成穿刺,人力成本较高,另外,大量采集标本积液时,还需准备存放积液的标本容器,额外增加了成本。而且现有胸腹引流器使用时必须要有工作人员密切注视胸腹引流器内积液的多少,增加了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胸腹引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使用时必须要有工作人员密切注视胸腹引流器内积液的多少,增加了工作强度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胸腹引流器,包括穿刺座,所述穿刺座一端设置有穿刺针,所述穿刺座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连接有引流器,所述引流器下端一侧开口,所述引流器上侧内壁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引流器上侧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一侧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引流器外壁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引流管一侧设置有注射器接口,所述注射器接口连接有注射器。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一端设置有可移动标记圈,所述穿刺针上设置有第二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一侧设置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上侧设置有加药盖。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上安装有调节器。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上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穿刺针一端设置有可移动标记圈,所述穿刺针上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操作时可将可移动标记圈放在相应位置即可方便掌握进针深度。通过引流管上设置有加药管,加药管上侧设置有加药盖,便于操作时,加药管注入治疗药物。通过引流管上安装有调节器,能够控制积液的引流量,可避免因急速过度抽吸治疗引起的同侧或双侧肺水肿。通过开口上安装有阀门,能够控制引流器内积液的放出。通过报警器能够对引流器的液体量进行警报,使得医护人员不必一直盯着引流器观察,省事省力,可广泛用于患者胸腔腹部穿刺和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刺针,2-穿刺座,3-加药管,4-引流管,5-开口,6-阀门,7-调节器,8-引流器,9-报警器,10-控制器,11-液位传感器,12-蓄电池,13-可移动标记圈,14-第一刻度线,15-加药盖,16-第二刻度线,17-注射器接口,18-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胸腹引流器,包括穿刺座2,所述穿刺座2一端设置有穿刺针1,所述穿刺座2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4,所述引流管4一端连接有引流器8,所述引流器8下端一侧开口5,所述引流器8上侧内壁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1,所述引流器8上侧设置有报警器9,所述报警器9一侧电性连接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2,所述引流器8外壁设置有第一刻度线14,所述引流管4一侧设置有注射器接口17,所述注射器接口17连接有注射器18。

优选的,所述穿刺针1一端设置有可移动标记圈13,所述穿刺针1上设置有第二刻度线16。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4一侧设置有加药管3,所述加药管3 上侧设置有加药盖15。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4上安装有调节器7。

优选的,所述开口5上安装有阀门6。

工作原理:使用时,液位传感器11能够感知引流器8内积液的高度,当液面到达一定的高度时,液位传感器11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将控制报警器9进行报警,使得医护人员不必一直盯着引流器观察,省事省力,可广泛用于患者胸腔腹部穿刺和治疗。通过穿刺针1一端设置有可移动标记圈13,所述穿刺针1上设置有第二刻度线16,操作时可将可移动标记圈放在相应位置即可方便掌握进针深度。通过引流管4上设置有加药管3,加药管3上侧设置有加药盖15,便于操作时,加药管3注入治疗药物。通过引流管4上安装有调节器7,能够控制积液的引流量,可避免因急速过度抽吸治疗引起的同侧或双侧肺水肿。通过开口5上安装有阀门6,能够控制引流器8内积液的放出。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