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带有压舌板的口腔科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疾病是指口腔在外界理化因子的损害、病原的侵入、牙颌面发育异常以及全身性疾病等情况下出现的病理现象,口腔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妥善用药,很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目前,一般是借助棉棒或喷壶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用药,这种用药方式虽然简单 方便,但比较粗犷,特别是使用喷壶上药时,不能够针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地用药,既影响了治疗效果,还会造成浪费,增加成本,另外,这种方式一般采用手送的方式进行给药,用药极其不方便,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压舌板的口腔科上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压舌板的口腔科上药装置,包括送药装置、定位管、定位板、复位弹簧、电磁锁芯、电磁锁体、压舌板和握把;所述送药装置是带有压舌板的口腔科上药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送药装置的左端与输药管相连接,且送药装置由活塞、把手、推拉杆和推拉板组成;所述推拉杆左端与活塞相连接,右端与推拉板相连接;所述推拉板设置在推拉杆的右端;所述把手设置有两个,与送药装置外壳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对称分布在送药装置外壳的上下两端;所述定位管设置在送药装置的左侧,定位装置内设置有定位板、输药管和进药管;所述输药管贯穿定位管,延伸到定位管的左侧,且在输药管的左侧设置有出药斗;所述进药管设置在输药管的顶部,与输药管贯通连接,且贯穿定位管的上壁,在进药管的口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定位板设置在进药管的左侧,定位管的内部,且将定位管内部的输药管进行固定;所述出药口设置在出药斗的中间位置;圆球铰链固定设置在出药斗与输药管的接触处;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出药斗的右侧,且与输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磁锁芯设置在复位弹簧的右侧,输药管的底部,所述压舌板设置在复位弹簧的底部,且与复位弹簧焊接在一起;所述电磁锁体设置在压舌板的顶部,与电磁锁芯对应设置;所述握把设置在定位管的底部中间位置,且通过螺钉与定位管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握把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握把的右侧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设置在送药装置壳体的内部,且与推拉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药斗设置在输药管的左侧,通过圆球铰链进行连接,且在出药斗内设置有出药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圆球铰链和出药斗,圆球铰链能够使出药斗进行多方位的旋转,因此能够对口腔进行全方位的上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压舌板、电磁锁和复位弹簧,当压舌板需要进行工作时只需要断开电磁锁的电源,通过复位弹簧的张力,就能够使压舌板进行工作,当不需要压舌板进行工作时只需要打开电源,在电磁锁的作用下,压舌板就会与收缩到输药管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为医务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压舌板的口腔科上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压舌板的口腔科上药装置中送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压舌板的口腔科上药装置中压舌板压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有压舌板的口腔科上药装置中出药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拉杆,2-把手,3-活塞,4-送药装置,5-密封盖,6-进药管,7-定位板,8-输药管,9-电磁锁芯,10-圆球铰链,11-出药斗,12-复位弹簧,13-压舌板,14-电磁锁体,15-握把,16-控制开关,17-定位管,18-推拉板,19-出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带有压舌板的口腔科上药装置,包括送药装置4、定位管17、定位板7、复位弹簧12、电磁锁芯9、电磁锁体14、压舌板13和握把15;所述送药装置4是带有压舌板的口腔科上药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送药装置4的左端与输药管8相连接,且送药装置4由活塞3、把手2、推拉杆1和推拉板18组成,用于将药物送入出料斗11处;所述活塞3设置在送药装置壳体的内部,且与推拉杆1相连接,用于压缩送药装置4中的空气,从而将输药管8中的药物输送到出药斗11,患者进行上药;所述推拉杆1左端与活塞3相连接,右端与推拉板18相连接,用于对活塞进行推拉,从而改变送药装置4内的气压;所述推拉板18设置在推拉杆1的右端;所述把手2设置有两个,与送药装置外壳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对称分布在送药装置外壳的上下两端,方便推拉用力;所述定位管17设置在送药装置4的左侧,定位装置4内设置有定位板7、输药管8和进药管6;所述输药管8贯穿定位管,延伸到定位管17的左侧,且在输药管8的左侧设置有出药斗11,用于固定输药管8;所述进药管6设置在输药管8的顶部,与输药管8贯通连接,且贯穿定位管17的上壁,在进药管6的口部设置有密封盖5,将药物送入输药管8;所述密封盖5由橡胶材料制成,用于对进药管6进行密封;所述定位板7设置在进药管6的左侧,定位管17的内部,且将定位管17内部的输药管8进行固定,用于固定输药管8;所述出药斗11设置在输药管8的左侧,通过圆球铰链10进行连接,且在出药斗11内设置有出药口19;所述出药口19设置在出药斗11的中间位置,用于药物的输出,从而敷在伤口处;所述圆球铰链10固定设置在出药斗11与输药管8的接触处,能够使出药斗11自由的旋转,方便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上药;所述复位弹簧12设置在出药斗11的右侧,且与输药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用于将工作的压舌板13弹开,进行工作;所述电磁锁芯9设置在复位弹簧12的右侧,输药管8的底部;所述压舌板13设置在复位弹簧12的底部,且与复位弹簧12焊接在一起;所述电磁锁体14设置在压舌板13的顶部,与电磁锁芯9对应设置;所述握把15设置在定位管17的底部中间位置,且通过螺钉与定位管17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握把15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6,用于手握住握把15方便操作上药装置;所述控制开关16设置在握把15的右侧中间位置,控制电磁锁的打开和断掉,同样是控制压舌板13的工作。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