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电动床的转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624阅读:1083来源:国知局
用于智能电动床的转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床用的组件结构,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智能电动床的转动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床可电动控制床板头部或脚部高度,并自由调节床板弯曲程度的床架,分为排骨架和床板式两大类,排骨架式称为欧式电动床,而床板式称为美式电动床。根据需要可能会配置震动或者音乐功能,如今也可以与移动设备连接远程控制,一般常见于家庭或者医护使用。电动床在欧美国家流行。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床在我国也在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的大国,据统计电动护理床,目前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以达到1.34亿,按照2%的使用概率计算,仅国内就有268万张的需求。我国有大中型医院,疗养院,敬老院,以及新兴建的老年公寓,约四万余处,假如这些医疗养老机构每年更新五十张床位,则全年的需求量为二百万张。我国大多数家庭逐渐形成宝塔式结构。(四个老年人,两个青年人,一个孩子)随着社会生活的加快年轻人既要忙于事业又要照顾家庭,老人和孩子,显然力不从心,当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时就十分需要一张智能电动床。除了老人使用,年轻人也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电动床,因此市场非常大。

目前电动床的数量越来越多,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电动床的床板升降需要靠电机推动来实现,一片床板要转动就需要一个动力源,那当这个床板既要能转动,又要能横向运动时;按机械运动原理,等于多了一个方向的运动就多了一个自由度,按原理就需要多一个动力源,一个用于推动床板转动,一个用于推动床板横向运动,这样做法显然前期制造成本高,后期维护使用成本也高。基于上述原因,为了降低前后期的成本,使电动床床板转动和横向运动就由一个动力源来实现,特设计了一个中间动力转换的机构,简称驱动架。

目前,市面上也有其他公司的产品使用动力转换机构来实现床板的转动与横向运动,都是运用基本的机械原理;但是这个驱动架结构设计得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个电动床的使用寿命与使用效果;在这里先对现有产品的缺陷与不合理做一个阐述,主要有两点:一是动力转换机构两个端部的滚子,该滚子被约束在滑轨内;电动床使用久了,各连接件松弛了,床的各构件间的相互间位置关系会有变化,该处的约束就很容易带来弊端,使整个床板转动卡滞、卡顿;二是电机的使用方式,目前的产品电机推杆伸出到最长的位置,床板的转角最大,床板处于最大转角处施加于电机推杆上的压力也是最大,根据杆的稳定性原理分析,推杆越长受力越大,越容易失稳。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智能电动床的转动结构存在使用时间过久时会出现床板转动卡滞、卡顿的问题,同时使得推杆结构的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因使用时间过长而出现床板转动卡滞、卡顿的问题,同时还能使电机整体的刚度稳定性更好,电机的使用更高的用于智能电动床的转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智能电动床的转动结构,它包括下框架、电机、背部框架、滑轨、滚子、驱动架、臀部框架、驱动架固定座和驱动架转轴;所述的电机上设置有推杆;所述的下框架与电机上远离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推杆与驱动架的一端铰接;所述的驱动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驱动架转轴固定在驱动架固定座上;所述的驱动架固定座固定在臀部框架上;所述的滑轨焊接在背部框架上;所述的滚子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驱动架的两个弧形臂上;所述的滚子与滑轨的表面相抵;背部框架与臀部框架铰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的下框架与电机上远离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推杆与驱动架的一端铰接;所述的驱动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驱动架转轴固定在驱动架固定座上;所述的驱动架固定座固定在臀部框架上;所述的滑轨焊接在背部框架上;所述的滚子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驱动架的两个弧形臂上;所述的滚子与滑轨的表面相抵;背部框架与臀部框架铰接。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在动力转换机构的结构上做了优化设计,一是滚子在滑轨上运动不外加外形约束;二改进电机的工作方式,使电机推杆拉到最短时床板转角处于最大值,这样既增强了电机整体的刚度稳定性,也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会因使用时间过长而出现床板转动卡滞、卡顿的问题,同时还能使电机整体的刚度稳定性更好,电机的使用更高的用于智能电动床的转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智能电动床的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智能电动床的转动结构的驱动架和滚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下框架,2、电机,3、背部框架,4、滑轨,5、滚子,6、驱动架,7、臀部框架,8、驱动架固定座,9、驱动架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和附图2,一种用于智能电动床的转动结构,它包括下框架1、电机2、背部框架3、滑轨4、滚子5、驱动架6、臀部框架7、驱动架固定座8和驱动架转轴9;所述的电机2上设置有推杆;所述的下框架1与电机2上远离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推杆与驱动架6的一端铰接;所述的驱动架6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驱动架转轴9固定在驱动架固定座8上;所述的驱动架固定座8固定在臀部框架7上;所述的滑轨4焊接在背部框架3上;所述的滚子5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驱动架6的两个弧形臂上;所述的滚子5与滑轨4的表面相抵;背部框架3与臀部框架7铰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的下框架1与电机2上远离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推杆与驱动架6的一端铰接;所述的驱动架6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驱动架转轴9固定在驱动架固定座8上;所述的驱动架固定座8固定在臀部框架7上;所述的滑轨4焊接在背部框架3上;所述的滚子5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驱动架6的两个弧形臂上;所述的滚子5与滑轨4的表面相抵;背部框架3与臀部框架7铰接。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在动力转换机构的结构上做了优化设计,一是滚子在滑轨上运动不外加外形约束;二改进电机的工作方式,使电机推杆拉到最短时床板转角处于最大值,这样既增强了电机整体的刚度稳定性,也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会因使用时间过长而出现床板转动卡滞、卡顿的问题,同时还能使电机整体的刚度稳定性更好,电机的使用更高的用于智能电动床的转动结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