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婴幼儿脐疝的内含有可更换中药仓的磁性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脐疝是由于脐环未闭,肠管从脐管脱出了形成的疝,是一种婴儿先天性发育缺陷性疾病,为婴儿常见疾病。如脐疝嵌顿,可有肠梗阻症状,如脐疝破裂可导致腹腔严重感染。此病在未成熟儿中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在低体重婴儿中占75%。脐疝发生的原因与脐部的解剖特点有关,婴儿出生后,脐环闭塞而变成纤维索,与脐带脱落后的瘢痕性皮肤愈合,因此该部是一薄弱区;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及前后鞘在脐部尚未合拢,这就使脐疝更容易产生。在上述条件下,种使腹腔压力增高原因,如咳嗽、哭闹等,皆能促使腹腔内容物经未愈合的脐环外突。许多迁延不愈的脐疝最终需要手术治疗,损伤较大,且脐疝修补手术后仍常规需要用腹带进行保护。
患儿易动或哭闹不安,下地行走蹦跳使普通疝带不易固定,易滑落,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另外,传统的疝带使用钱币等物压迫外突的脐孔和绷带紧扎法,难以达到阻止脐疝突出的效果;一些包含中药的疝气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药物成份的挥发,其治疗作用减弱,不能达到辅助自愈的目的。有研究证明,永磁性材料的恒磁场对防止伤口感染和促进组织愈合有重要作用。因此,使用可定期更换中药包的磁 性装置不仅可以避免上述缺点,还可防止伤口出血感染、促进组织愈合、避免脐疝复发,巩固手术效果并促进患儿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婴幼儿脐疝的可拆卸式中药磁性装置,利用内含永磁铁和中药材料的疝带,对婴幼儿脐疝进行非手术治疗,其内所镶嵌的可更换式药仓内所储存的中药不仅可促进患儿腹部疾病的康复,又可促进疝气的自愈,疝带中央的磁性材料所具有的恒磁场亦可促进婴幼儿脐部缺损组织的愈合,不仅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又可避免患儿遭受手术的打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婴幼儿脐疝的可拆卸式中药磁性装置,包括采用透气材料制成的束带1,束带1的一端缝制有粘连式扣带3,所述束带1上设置有底座7,底座7内部同轴设置有中央底座嵌合环4,还包括蘑菇样结构的磁性材料5,蘑菇样结构的磁性材料5由表面镀有氮化钛的与人体组织相容的磁性材料与钛合金底座9组成,蘑菇样结构的磁性材料5通过钛合金底座9与束带1上的中央底座嵌合环4通过旋扭方式紧密固定;还包括可更换的中药仓2,可更换的药仓2为表面有细孔8的可更换式内含中药粉末的药袋,可更换的中药仓2与束带1上的底座7通过旋扭方式紧密相接,并将蘑菇样结构的磁性材料5包裹。
所述与人体组织相容的磁性材料钕铁硼合金。
所述透气材料为棉布。
所述可更换的中药仓2内所含中药在外敷过程中通过脐部皮肤吸收药物,并通过药物的舒肝理气、行气散结、温补肝肾、清热利湿和抗炎生肌作用,有效改善脐环周围血液循环,恢复肌细胞活力,促进组织恢复,使腹壁缺损早期闭合、达到治愈脐疝目的。中药配方按如下方法配制:其特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七叶莲40份、两面针20份、荔枝核40份、莱旅子15份、陈皮20份、木香20份、山药18份、丁香15份、川楝子30份、小茴香20份、蕾香20份、肉桂20份、金银花40份、荷叶20份、桑叶20份、甘草20份。
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利用与婴幼儿脐疝大小相对应的药仓和蘑菇状磁性装置的治疗作用,使患儿避免外科手术的打击。
2、蘑菇状钕铁硼磁性材料表面镀氮化钛,避免了磁性材料与皮肤汗渍接触过程中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增加了其生物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其恒定的静磁场可促进组织愈合,将镀钛的磁性材料置于中药仓内,固定于束带基座上,可进一步避免磁性材料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同时磁性材料的蘑菇状凸起与患儿脐部相适应,可有效压迫疝环,避免腹腔内容物突出,有利于疝孔的愈合。
3、中药仓内所含中药在外敷过程中通过脐部皮肤吸收药物,并通过药物的舒肝理气、行气散结、温补肝肾、清热利湿和抗炎生肌作 用,有效改善脐环周围血液循环,恢复肌细胞活力,促进组织恢复,使腹壁缺损早期闭合、达到治愈脐疝目的。可更换式药仓通过旋钮方式与束带底座固定,方便定期更换中药,不仅可始终保持有效的药物治疗效果,且可避免传统中药疝带难以更换中药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含有中药仓、磁性材料与棉质束带完整组合的适用于婴幼儿脐疝无创治疗的装置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婴幼儿脐疝无创治疗的装置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表面附微孔的中药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表面镀氮化钛的钕铁硼永磁性蘑菇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婴幼儿脐疝的可拆卸式中药磁性装置,由一条透气棉布材料制成的束带1,一个可更换的中药仓2,一个蘑菇样结构的磁性材料5组成,其中束带1的一端缝制有粘连式扣带3,可更换的中药仓2为表面有细孔8的可更换式内含中药粉末的药袋,可与束带1的底座7通过旋扭方式紧密相接,蘑菇样结构的磁性材料5由表面镀有氮化钛的钕铁硼磁性材料与钛合金底座9组成,并通过钛合金底座9与束带1的中央底座 嵌合环4通过旋扭方式紧密固定。无任何毒副作用及皮肤异常和其他不良反应,也无其他并发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与人体组织相容的磁性材料为钕铁硼合金,并通过电化学镀膜方法在其表面镀氮化钛膜,增强其表面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蘑菇样结构的磁性材料5通过其下方的钛合金底座9与中央底座嵌合环4旋转固定,再将内含有中药方剂的可更换的中药仓2与束带1上的底座7旋转固定。最后将束带环绕腹周,并将束带环形固定与脐水平,磁性外突装置与患儿脐疝大小相适应。
蘑菇状钕铁硼磁性材料表面镀氮化钛,避免了磁性材料与皮肤汗渍接触过程中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增加了其生物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其恒定的静磁场可促进组织愈合,将镀钛的磁性材料置于中药仓内,固定于束带基座上,可进一步避免磁性材料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同时磁性材料的蘑菇状凸起与患儿脐部相适应,可有效压迫疝环,避免腹腔内容物突出,有利于疝孔的愈合。
中药仓内所含中药在外敷过程中通过脐部皮肤吸收药物,并通过药物的舒肝理气、行气散结、温补肝肾、清热利湿和抗炎生肌作用,有效改善脐环周围血液循环,恢复肌细胞活力,促进组织恢复,使腹壁缺损早期闭合、达到治愈脐疝目的。可更换式中药仓通过旋钮方式与束带底座固定,方便定期更换中药,不仅可始终保持有效的药物治疗效果,且可避免传统中药疝带难以更换中药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