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病员换乘转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1401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伤病员换乘转运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伤病员换乘转运装置,它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病床活动床板与转运床活动床板均由活动床板片拼接而成,活动床板片之间通过合页连接,病床活动床板上安装有滑轮组A,滑轮组A中安装有电机A,病床活动床板通过滑轮组A安装在病床U型轨道上,病床U型轨道通过病床左轨道架和病床右轨道架固接在病床上,转运床活动床板上安装有滑轮组B,滑轮组B中安装有电机B,转运床活动床板通过滑轮组安装在转运床U型轨道中,转运床U型轨道通过转运床左轨道架和转运床右轨道架固接在转运床上;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伤病员的自动换乘转换,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手动转运过程中对伤病员的二次伤害。
【专利说明】
一种伤病员换乘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病员换乘转运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直以来,医院里对于脊柱损伤、烧伤或者由于麻醉、创伤等原因无法自由活动的术后患者在病床、手术床、B超、CT检查设备之间的换乘问题,缺乏安全高效的方法。搬运工作是否得当,将影响伤病员疾病的康复是否顺利。目前,医疗系统在处理伤员换乘转运的问题上主要依赖医护人员的人力搬运,往往也需要医护人员多人同时施力方能搬运患者。
[0003]由于人为操作的不规范,搬运人员往往忽视患者在搬运过程中应保持的正确体位,或搬运过程中过分苛求速度,导致由于动作不协调或搬运人员体力不支,常会发生伤病员半空坠落、将伤病员撞门甚至伤病员筋骨错位、血管损伤等情况。此外,许多搬运人员在搬运过程中对伤病员颈椎的保护考虑不周,导致很多轻微受伤的伤病员,在不当的转运过程中因二次伤害而加重病情。人工搬运过程的动作和搬运程序很难进行标准化,对于烧伤等对搬运震动要求特别高的伤病员来说,搬运过程中存在的意外伤害问题异常突出,严重时可危及伤病员的生命安全。
[0004]CN204971920U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使升降多齿形床板下降,然后,换乘驱动电机通电带动换乘驱动丝杠转动,换乘驱动丝杠的转动继而推动换乘多齿形床板向待换乘病床滑动,最后,待换乘多齿形床板升起,将伤病员托起,换乘多齿型床板撤回,恢复初始位置,完成伤病员换乘转运的过程。这种解决方案在技术上是有效的,但它存在一些技术缺陷。首先在换乘过程中换乘多齿型床板与待换乘床板之间需要使齿形对齐才能实现伤病员的转换,操作麻烦,影响工作效率。其次换乘床板滑到待换乘床板上方时换乘床板在受力上属于悬臂梁受力,受力不合理,容易造成病床的损坏,从而造成伤病员的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伤病员换乘转运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伤病员换乘转运装置,它包含活动床板片、病床活动床板、病床、转运床、转运床U型轨道、转运床活动床板、电机A、电机B、滑轮组B、合页、病床右轨道架、病床U型轨道、滑轮组A、病床左轨道架、转运床左轨道架、转运床右轨道架,病床活动床板和转运床活动床板均由活动床板片拼接而成,活动床板片之间通过合页连接,病床活动床板上安装有滑轮组A,滑轮组A中安装有电机A,病床活动床板通过滑轮组A安装在病床U型轨道上,病床U型轨道通过病床左轨道架和病床右轨道架固接在病床上,转运床活动床板上安装有滑轮组B,滑轮组B中安装有电机B,转运床活动床板通过滑轮组B安装在转运床U型轨道中,转运床U型轨道通过转运床左轨道架和转运床右轨道架上固接在转运床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病床左轨道架和病床右轨道架面向转运床的一端开有导向斜面。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病床U型轨道以及转运床U型轨道的轨道截面采用三角形形状。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0]1、由电机带动活动床板在U型轨道中的运动,进而实现伤病员在病床与转运床之间的自动转移,提高了转运效率且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1]2、通过病床活动床板与转运床活动床板的位置更替实现伤病员的转运,而伤病员与活动床板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避免了人工转运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对伤病员的二次伤害;
[0012]3、病床活动床板和转运活动床板的有效工作区域位于同一平面内,使得伤病员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转运,过程平稳,对伤病员的冲击小。
[0013]【附图说明】
:
[0014]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总体示意图1;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总体示意图2;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病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病床床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床床架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床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病床U型轨道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病床右轨道架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_活动床板片、2-病床活动床板、3-病床、4-转运床、5-转运床U型轨道、6-转运床活动床板、7-电机A、8-电机B、9-滑轮组B、10-合页、11-病床右轨道架、12-病床U型轨道、13-滑轮组A、14-病床左轨道架、15-转运床左轨道架、16-转运床右轨道架。
[0025]【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27]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活动床板片1、病床活动床板2、病床3、转运床4、转运床U型轨道5、转运床活动床板6、电机A7、电机B8、滑轮组B9、合页1、病床右轨道架11、病床U型轨道12、滑轮组Al 3、病床左轨道架14、转运床左轨道架15、转运床右轨道架16,病床活动床板2和转运床活动床板6均由活动床板片I拼接而成,活动床板片I之间通过合页10连接,病床活动床板2上安装有滑轮组A13,滑轮组A13中安装有电机A7,病床活动床板2通过滑轮组A13安装在病床U型轨道12上,病床U型轨道12通过病床左轨道架14和病床右轨道架11固接在病床3上,转运床活动床板6上安装有滑轮组B9,滑轮组B9中安装有电机B8,转运床活动床板6通过滑轮组B9安装在转运床U型轨道5中,转运床U型轨道5通过转运床左轨道架15和转运床右轨道架16上固接在转运床4上。
[0028]进一步的,所述的病床左轨道架14和病床右轨道架11面向转运床4的一端开有导向斜面。
[0029]进一步的,所述的病床U型轨道12以及转运床U型轨道5的轨道截面采用三角形形状。
[0030]实施例2:
[0031]根据实施例1中所述的装置,当伤病员从病床3向转运床4转运时,若转运床活动床板6位于转运床U型轨道5上侧,则电机B8先工作,驱动转运床活动床板6沿转运床U型轨道5移动到其下侧,而后同时启动电机A78与电机B8,使得电机A7带动承载病人的病床活动床板2沿病床U型轨道12和转运床U型轨道5移动至病床U型轨道12上侧,电机B8带动转运床活动床板6沿转运床U型轨道5和病床U型轨道12移动至病床U型轨道12下侧,此时伤病员从病床3转运至转运床4上,病床活动床板2与转运床活动床板6交换了位置。
[0032]若转运床活动床板位于转运床U型轨道的下侧,则直接同时启动电机A与电机B,使得电机A7带动承载病人的病床活动床板2沿病床U型轨道12和转运床U型轨道5移动至病床U型轨道12上侧,电机B8带动转运床活动床板6沿转运床U型轨道5和病床U型轨道12移动至病床U型轨道12下侧,此时伤病员从病床3转运至转运床4上,病床活动床板2与转运床活动床板6交换了位置。
[0033]实施例3:
[0034]根据实施例1中所述的装置,当伤病员从转运床4向病床3转运时,若病床活动床板2位于转运床U型轨道5上侧,则电机A7先工作,驱动病床活动床板2沿病床U型轨道12移动到其下侧,而后同时启动电机A7与电机B8,使得电机B8带动承载病人的转运床活动床板6沿转运床U型轨道5和病床U型轨道12移动至病床U型轨道12上侧,电机A7带动病床活动床板2沿病床U型轨道12和转运床U型轨道5移动至转运床U型轨道5下侧,此时伤病员从转运床4转运至病床3上,转运床活动床板6与病床活动床板2交换了位置。
[0035]若病床活动床板位于病床U型轨道的下侧,则直接同时启动电机A与电机B,使得电机B8带动承载病人的转运床活动床板6沿转运床U型轨道5和病床U型轨道12移动至病床U型轨道12上侧,电机A7带动病床活动床板2沿病床U型轨道12和转运床U型轨道5移动至转运床U型轨道5下侧,此时伤病员从转运床4转运至病床3上,转运床活动床板6与病床活动床板2交换了位置。
[003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进行伤病员转运时,调节转运床4的位置,在病床左轨道架14以及病床右轨道架11的导向斜面作用下使转运床U型轨道5与病床U型轨道12对齐。在电机A7与电机B8作用下,病床活动床板2和动转运床活动床板6发生移动与位置更替,当病人位置随病床活动床板2运动到达转运床4时,即完成一次从病床3到转运床4换乘转运,当病人位置随转运床活动床板6运动到达病床3时,即完成一次从转运床4到病床3的换乘转运。
[00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伤病员换乘转运装置,它包含活动床板片(I)、病床活动床板(2)、病床(3)、转运床(4)、转运床U型轨道(5)、转运床活动床板(6)、电机A(7)、电机B(8)、滑轮组B(9)、合页(10)、病床右轨道架(11)、病床U型轨道(12)、滑轮组A(13)、病床左轨道架(14)、转运床左轨道架(15)、转运床右轨道架(16),其特征在于:病床活动床板(2)和转运床活动床板(6)均由活动床板片(I)拼接而成,活动床板片(I)之间通过合页(10)连接,病床活动床板(2)上安装有滑轮组A(13),滑轮组A(13)中安装有电机A(7),病床活动床板(2)通过滑轮组A(13)安装在病床U型轨道(12)上,病床U型轨道(12)通过病床左轨道架(14)和病床右轨道架(11)固接在病床(3)上,转运床活动床板(6)上安装有滑轮组B(9),滑轮组B(9)中安装有电机B(8),转运床活动床板(6)通过滑轮组B(9)安装在转运床U型轨道(5)中,转运床U型轨道(5)通过转运床左轨道架(15)和转运床右轨道架(16 )上固接在转运床(4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病员换乘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床左轨道架(14)和病床右轨道架(11)面向转运床的一端开有导向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病员换乘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床U型轨道(12)以及转运床U型轨道(5)的轨道截面采用三角形形状。
【文档编号】A61G1/02GK205698269SQ201620585426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6日
【发明人】姜金刚, 沈瑞超, 李柏寒, 吴禹鹏, 路琪, 霍彪
【申请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