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内营养输入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76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肠内营养输入袋。



背景技术:

近年来,肠内营养的应用与研究日趋加快,喂养途径不断改进。由于传统使用的鼻饲养管需将胃管和肠管通过鼻孔插入患者消化道内,插入时病人要忍受痛苦,而且容易引起病人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许多需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人儿可经胃造口管或经皮穿刺胃造口管、空肠造口或经皮穿刺空肠造口管等途径实施肠内营养。这种胃肠造口管的下端为形成有侧孔的插入端,上端为与储液装置连接的引流端口,营养液将胃肠造口管从储液装置内输入人体内,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和能量。

临床上可见的肠内营养输入袋,包括盛装营养液的袋体,在袋体顶端入口处的可开放式袋口塞,以便倒入各种肠内营养液,含自制的各种营养液,袋体另一端连接螺旋胃管或胃肠造口管,将营养物质供给人体,在临床上,由于一些营养液如菜汤等通过纱布过滤很难过滤掉杂质,常常易引起营养液沉淀导致输入不畅,在输注过程中需要不断摇晃,震荡营养液,也可导致螺旋胃管或胃肠造口管堵塞,甚至需重新置管,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与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肠内营养输入袋,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肠内营养输入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开设有设置营养液入口,所述营养液入口具有一段延伸至所述袋体内部的硬质管,且所述硬质管的管口可拆卸式安装有口塞,所述硬质管的内部安装有纵剖面呈U型的第一过滤网;所述袋体的底部设置营养液出口,所述营养液出口连接有营养液输送管,所述袋体内、于所述营养液出口的上方安装有纵剖面呈V型的第二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口塞采用软质橡胶塞。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质橡胶塞利用侧部的连接片与所述硬质管的侧壁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采用尼龙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营养液出口上方4cm处。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网上设置滚动的搅动球。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肠内营养输入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开设有设置营养液入口,所述营养液入口具有一段延伸至所述袋体内部的硬质管,且所述硬质管的管口可拆卸式安装有口塞,所述硬质管的内部安装有纵剖面呈U型的第一过滤网;所述袋体的底部设置营养液出口,所述营养液出口连接有营养液输送管,所述袋体内、于所述营养液出口的上方安装有纵剖面呈V型的第二过滤网。基于这种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改造即可,而且双层过滤网结构可有效过滤中分子颗粒物质,可保障各种营养液在输注过程中通畅,也可避免内置营养管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肠内营养输入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的顶部开设有设置营养液入口,所述营养液入口具有一段延伸至所述袋体内部的硬质管2,且所述硬质管2的管口可拆卸式安装有口塞3,所述硬质管2的内部安装有纵剖面呈U型的第一过滤网4;所述袋体1的底部设置营养液出口,所述营养液出口连接有营养液输送管5,所述袋体1内、于所述营养液出口的上方安装有纵剖面呈V型的第二过滤网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改造即可,而且双层过滤网结构可有效过滤中分子颗粒物质,可保障各种营养液在输注过程中通畅,也可避免内置营养管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

为了实现袋体的方便密封,所述口塞3采用软质橡胶塞,所述软质橡胶塞利用侧部的连接片与所述硬质管的侧壁相连。当然,软质橡胶塞采用医学上使用的橡胶材质,确保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过滤网4采用尼龙过滤网,并且采用单经单纬。尼龙材质安全卫生,而且强度、韧性均十分优良,比较适合作为第一过滤网4使用,第一过滤网起到预过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过滤网6位于所述营养液出口上方4cm处,所述第二过滤网6上设置滚动的搅动球7。其中,选择第二过滤网6位于所述营养液出口上方4cm处,是经过发明人长期反复试验得出的,该参数下,能够保证营养液具有足够的缓冲空间,同时也是兼顾了绝大多数规格的营养液袋体。由于第二过滤网处于袋内,因此无法伸入其中进行搅拌,设置了搅动球,晃动时,搅动球可以对第二过滤网的网面进行清扫,防止出现堵塞。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