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335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预防局部麻醉后咬伤口唇的现象,普遍医生仅是口头上嘱咐家长密切关注儿童,注意避免儿童咬伤口唇,但是并没有实质性措施去帮助儿童患者去避免出现此类情况,往往效果欠佳,仍经常有患儿在术后出现咬伤口唇的现象,儿童患者行为控制能力较成人差,依从性更差,在局部麻醉后咬伤唇舌后因为局部感觉丧失而不自知,造成伤口持续出血,对患儿身心带来伤害,家长对医生的认可信任程度降低。然而现阶段,市面上未有发现针对防止儿童局部麻醉后自伤的商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包括硅橡胶层、牙弓前板、牙弓后板和挡片,所述挡片分别与牙弓前板、牙弓后板垂直固定呈工字形结构,从而使模具以挡片为中心形成两个对称的弧形凹槽状结构,所述硅橡胶层嵌入并填满该弧形凹槽状结构。

优选的,上述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所述牙弓前板和牙弓后板的材质为医用橡胶。

优选的,上述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所述弧形凹槽状结构的尺寸规格为:长×宽×厚=(30-34)mm×(10-15)mm×(8-12)mm。

优选的,上述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所述牙弓前板和牙弓后板所对的圆心角均为0.3-0.6弧度。

有益效果:

上述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快速的制备防咬伤牙垫,硅橡胶层硬化后即可修型佩戴使用,特定的尺寸及弧度设计使儿童佩戴无不适感,能够有效减少儿童口腔局部麻醉后因局部口唇等软组织失去感觉而发生的口唇自伤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牙弓后板 2-牙弓前板 3-挡片

4-弧形凹槽状结构 5-硅橡胶层;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的弧形凹槽状结构的仰视图,其中:

a:凹槽弧形顶点中间点到两端中间点连线的垂直距离;

b:两端中间点的距离;

c:凹槽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儿童防咬伤牙垫制作模具,包括硅橡胶层5、牙弓前板2、牙弓后板1和挡片3,所述牙弓前板和牙弓后板的材质为医用橡胶,所述挡片分别与牙弓前板、牙弓后板垂直固定呈工字形结构,从而使模具以挡片为中心形成两个对称的弧形凹槽状结构4,所述硅橡胶层分别嵌入并填满该上、下弧形凹槽状结构,具体尺寸如图2所示:

所述弧形凹槽状结构的尺寸规格为:长(b)×宽(c)×厚(a)=30mm×12mm×8mm;所述牙弓前板和牙弓后板所对的圆心角约为0.5弧度;或

所述弧形凹槽状结构的尺寸规格为:长(b)×宽(c)×厚(a)=34mm×13mm×10mm;所述牙弓前板和牙弓后板所对的圆心角约为0.35弧度。

使用过程中,将上述模具置入儿童前牙区,嘱儿童咬牙,上下牙列均咬入硅橡胶层中约30s左右,待硅橡胶层硬固后取下即得硅橡胶咬合垫,对该硅橡胶咬合垫的边缘及形态进行修正、去除多余材料即得到儿童防咬伤牙垫。儿童就诊完毕后将该儿童防咬伤牙垫戴入口中,待麻醉效果消失后取下即可。

通过使用儿童防咬伤牙垫可大大降低临床儿童麻醉后唇舌咬伤现象的发生,对2015年6月至今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无痛牙科治疗中心的3岁~10岁儿童进行统计,在其知情同意情况下,依意愿需要在牙科治疗术后使用上述防咬伤牙垫,患儿共25例,均嘱咐家属在患儿佩戴期间注意儿童勿扣拽牙垫,防止脱落误吸,在患儿自觉局部软组织感觉恢复后摘除牙垫,与未佩戴防咬伤牙垫的25例患儿随机对照统计咬伤结果,并术后24h进行电话回访牙垫脱落情况。结果见表1。

表1

经了解,患儿脱落的1例为佩戴后儿童不断扣拽牙垫最终在儿童感觉未消失前脱落。其余儿童配合良好,均未发生咬伤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