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西林瓶配药的输液袋挤压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配药技术领域,常常会涉及使用药剂瓶如安瓿瓶或西林瓶进行配药,安瓿瓶或西林瓶是用于盛装药液的小型玻璃容器,其结构包括瓶体和瓶头,以及位于瓶体、瓶头之间凹陷部分的瓶颈,容量一般为1~25ml,一般用于注射用药液。
目前,对西林瓶的配药,一般是手持西林瓶瓶身,注射针筒先从输液袋内抽吸一部分药液,然后再将注射针筒的针体插穿瓶盖,向西林瓶内注射药液,稀释粉剂后,插入注射针筒将其药液全部抽吸出来,针对这种西林瓶的配药方法,都是利用手持安瓿瓶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容易滑落,效率也比较低下。
在需要大量西林瓶药液配置的场合,为了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和危险性,开始采用配药装置进行配药,具体方式是采用将输液袋和西林瓶固定,然后采用导管连接两个针体,两个针体再分别连通安瓿瓶或西林瓶,由于需要将输液袋内容易抽吸出来,才能注入西林瓶中将其粉剂稀释,因此要么采用中转容器抽吸的结构,外接气泵,其结构比较复杂,连接比较麻烦;如果采用手动挤压和放松输液袋的方式,其又增加了配药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直接降低了配药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配药装置对西林瓶进行配药时,在需要将输液袋内药液注入西林瓶时,采用人工挤压输液袋的方式提高了劳动强度、直接降低了配药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西林瓶配药的输液袋挤压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西林瓶配药的输液袋挤压机构,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一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旋转设置有连杆;所述支座上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设有输液袋和西林瓶,所述输液袋和西林瓶通过输液管部件连通;当所述输液袋位于所述连杆的工位下方时,连杆旋转能够实现对所述输液袋的挤压。
该用于西林瓶配药的输液袋挤压机构,通过在支座上设置固定座,固定座上旋转连接有连杆,同时在支座上设置有支板,支板上连接输液袋、输液管部件和西林瓶,当输液袋位于连杆下方时,连杆旋转能够实现对输液袋的挤压或松压,此时输液袋受到正压力作用,输液袋内药液则通过导管注入西林瓶,即实现输液袋对西林瓶注入药液,或者输液袋内空气进入西林瓶产生正压,松压时西林瓶内药液回流至输液袋,实现西林瓶药液的配药;该挤压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采用中转容器连通输液袋和西林瓶即可实现药液注入或流出,优化了结构避免了交互感染,相对于手动挤压输液袋而言,其能够实现对输液袋的自动挤压或松压,提高了配药效率。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板相互连接,且所述输液袋位于所述连杆的工位下方,所述支板和固定座能够相对所述支座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将固定座和支板整个旋转连接在支座上,当旋转至输液袋倒立状态,则通过连杆对输液袋的挤压,能够实现将输液袋内药液挤压至西林瓶中混合药剂;当旋转至输液袋正立状态,通过连杆对输液袋的挤压,能够实现将输液袋内空气挤压至西林瓶中,西林瓶中产生正压,然后连杆松开对输液袋的挤压时,由于西林瓶中的正压,西林瓶内所有药液则回流注入输液袋中,实现配药。
优选地,所述支座设置在竖直平面内,所述支板相对所述支座在竖直平面内能够旋转,所述支座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座和连杆;当所述支板带动输液袋旋转至任一一个所述固定座上连杆的工位下方时,所述连杆旋转能够实现对所述输液袋的挤压。
采用支板相对支座沿竖直平面旋转连接的方式,两个固定座和连杆相对支板固定在支座上,将输液袋旋转至倒立工位,位于输液袋上方的其中一个连杆旋转实现对输液袋挤压,输液袋内药液则注入西林瓶中,将输液袋旋转至正立工位,位于输液袋上方的另一个连杆旋转实现对输液袋的挤压和松压,将输液袋内空气挤压至西林瓶中,在输液袋松压时,西林瓶内正压将西林瓶内药液全部回流注入输液袋中,完成西林瓶配药。
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座上的连杆相对设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座的连杆在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支座上。
优选地,所述连杆为弧形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杆端部为弧面形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西林瓶配药的输液袋挤压机构,通过在支座上设置固定座,固定座上旋转连接有连杆,同时在支座上设置有支板,支板上连接输液袋、输液管部件和西林瓶,当输液袋位于连杆下方时,连杆旋转能够实现对输液袋的挤压或松压,此时输液袋受到正压力作用,输液袋内药液则通过导管注入西林瓶,即实现输液袋对西林瓶注入药液,或者输液袋内空气进入西林瓶产生正压,松压时西林瓶内药液回流至输液袋,实现西林瓶药液的配药;该挤压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采用中转容器连通输液袋和西林瓶即可实现药液注入或流出,优化了结构避免了交互感染,相对于手动挤压输液袋而言,其能够实现对输液袋的自动挤压或松压,提高了配药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西林瓶配药的输液袋挤压机构,将固定座和支板整个旋转连接在支座上,当旋转至输液袋倒立状态,则通过连杆对输液袋的挤压,能够实现将输液袋内药液挤压至西林瓶中混合药剂;当旋转至输液袋正立状态,通过连杆对输液袋的挤压,能够实现将输液袋内空气挤压至西林瓶中,西林瓶中产生正压,然后连杆松开对输液袋的挤压时,由于西林瓶中的正压,西林瓶内所有药液则回流注入输液袋中,实现配药;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药系统还包括有可挤压输液袋的挤压部件,采用支板相对支座沿竖直平面旋转连接的方式,两个固定座和连杆相对支板固定在支座上,将输液袋旋转至倒立工位,位于输液袋上方的其中一个连杆旋转实现对输液袋挤压,输液袋内药液则注入西林瓶中,将输液袋旋转至正立工位,位于输液袋上方的另一个连杆旋转实现对输液袋的挤压和松压,将输液袋内空气挤压至西林瓶中,在输液袋松压时,西林瓶内正压将西林瓶内药液全部回流注入输液袋中,完成西林瓶配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输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西林瓶配药的输液袋挤压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西林瓶配药的输液袋挤压机构的在竖直平面内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挤压机构的支板旋转180°后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输液袋,2、西林瓶,3、固定座,4、连杆,5、支板,6、输液管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输液袋1,均为现有常用的医用输液袋1,即为软质塑料结构,该输液袋1的大小属于国家标准,医用软输液袋1的规格包括50、100、120、150、200、250、500、1000、1500和2000ml等,为了匹配对应的输液袋1尺寸,只需要调整改变固定座3和连杆4相对输液袋1的位置和尺寸,使连杆4的长度能够适配输液袋1的大小。
如图2-4所示,一种用于西林瓶2配药的输液袋1挤压机构,包括支座(图中未显示支座的结构),所述支座上设有一个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上旋转设置有连杆4;所述支座上连接有支板5,所述支板5上设有输液袋1和西林瓶2,所述输液袋1和西林瓶2通过输液管部件6连通;当所述输液袋1位于所述连杆4的工位下方时,连杆4旋转能够实现对所述输液袋1的挤压。
该固定座3与支板5的相对位置关系,从是否可以相对旋转来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采用固定座3与支板5相互连接,如图3所示,输液袋1位于连杆4的工位下方,此时支板5和固定座3能够相对支座同时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将固定座3和支板5整个旋转连接在支座上,当旋转至输液袋1倒立状态,则通过连杆4对输液袋1的挤压,能够实现将输液袋1内药液挤压至西林瓶2中混合药剂;当旋转至输液袋1正立状态,通过连杆4对输液袋1的挤压,能够实现将输液袋1内空气挤压至西林瓶2中,西林瓶2中产生正压,然后连杆4松开对输液袋1的挤压时,由于西林瓶2中的正压,西林瓶2内所有药液则回流注入输液袋1中,实现配药。
第二种方式,采用固定座3与支板5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此时,支座设置在竖直平面内,支板5相对支座在竖直平面内能够旋转,支座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座3和连杆4;当支板5带动输液袋1旋转至任一一个固定座3上连杆4的工位下方时,连杆4旋转能够实现对所述输液袋1的挤压,优选两个固定座3的连杆4在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在支座上;此时,采用支板5相对支座沿竖直平面旋转连接的方式,两个固定座3和连杆4相对支板5固定在支座上,将输液袋1旋转至倒立工位,位于输液袋1上方的其中一个连杆4旋转实现对输液袋1挤压,输液袋1内药液则注入西林瓶2中,将输液袋1旋转至正立工位,如图4为支板旋转180°后的示意图,位于输液袋1上方的另一个连杆4旋转实现对输液袋1的挤压和松压,将输液袋1内空气挤压至西林瓶2中,在输液袋1松压时,西林瓶2内正压将西林瓶2内药液全部回流注入输液袋1中,完成西林瓶2配药。
另外,上述的连杆4为采用弧形状结构,连杆4端部为光滑弧面形状,以减少连杆4挤压输液袋1时的阻力。
该用于西林瓶2配药的输液袋1挤压机构,通过在支座上设置固定座3,固定座3上旋转连接有连杆4,同时在支座上设置有支板5,支板5上连接输液袋1、输液管部件6和西林瓶2,当输液袋1位于连杆4下方时,连杆4旋转能够实现对输液袋1的挤压或松压,此时输液袋1受到正压力作用,输液袋1内药液则通过导管注入西林瓶2,即实现输液袋1对西林瓶2注入药液,或者输液袋1内空气进入西林瓶2产生正压,松压时西林瓶2内药液回流至输液袋1,实现西林瓶2药液的配药;该挤压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采用中转容器连通输液袋1和西林瓶2即可实现药液注入或流出,优化了结构避免了交互感染,相对于手动挤压输液袋1而言,其能够实现对输液袋1的自动挤压或松压,提高了配药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